“決定分手那天,她換了30次微信頭像”

“所以你是看到我的消息也沒有回是嗎?”

“是”

這是近一週、男友唯一回復她的信息,盼盼篤定又硬氣告訴我男人實在太過分了,一定要分。

事情其實很簡單、盼盼和男友以及另一個女生合租,一次拿外賣的時候男人遲遲不上來,問了才知道他在樓下幫合租女孩等外賣。

“她自己不會拿嗎,為什麼讓你等?”男人一回來盼盼就發了火。

“順便的事,幫忙拿下而已,你至於嗎?”盼盼火冒三丈,男人卻不想搭理。

“我怎麼不知道她也點外賣了?你們什麼時候這麼熟了。”被問得急了男人變得不耐煩,“愛怎麼想怎麼想好了,隨便你。”

盼盼告訴我不是自己小題大做,主要是她自己經常加班,男友和那個合租的女生互動頻繁舉止親密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有次她夜裡回來直接看到他倆在喝酒擼串,搞得她自己倒成了外人。

因為這事,盼盼提著行李去了好友家,冷戰一週後,還是盼盼沒忍住主動找了他,然而男人卻怎麼也不說話。

她想要結果,瘋了一樣問為什麼,得到答覆後、又灑脫的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只是分手那天,她換了近30次頭像。

“決定分手那天,她換了30次微信頭像”



“決定分手那天,她換了30次微信頭像”


“先說愛的先不愛,後動心的不死心”


電視劇《青春鬥》裡晉小妮的結局最讓人詫異,信奉愛情,最早覺得遇到真愛的她相識幾天便閃婚,男人宋逸給予無限驚喜和寵愛、又是燭光驚喜又是心愛禮物、彈得好吉他說得了情話。

最後兩人卻以離婚收場,晉小妮成了一位單親媽媽。

記得兩人產生矛盾的那幕,明明是小妮發現男人有異常,想知道真相,男人也是百般討好想解釋。

可是幾次三番的折騰後,男人不願意再遷就時、情形倒轉過來,變成小妮一個勁的保證和道歉,告訴男人自己以後絕對不胡亂猜測,給予對方足夠的信任和空間。

不歡而散的結局完全是因為女人作嗎?宋逸不夠坦誠是真、有其他想法也是真。

特別是兩人離婚的那天,苦等半個月的小妮一見到老公、就討好的上前撒嬌,男人卻毫不猶豫的提出了離婚。

小妮崩潰的質問:“追我的是你、求婚的是你、說要一輩子的也是你,現在要離婚的還是你。”

後來才發現男女之間的較量從不平等,女人說分手時多是撒嬌的賭氣,男人提分手的時候從來都很認真。

看似會任性會質疑的女人手握主動權,殊不知愛上的那一瞬間,她們就輸了。

“決定分手那天,她換了30次微信頭像”



“決定分手那天,她換了30次微信頭像”


“女孩總是嘴上不饒人,心裡很柔軟”


微博上一段話很扎心:“愛情半分不由人,說愛的時候是真的愛了,後來不愛了也是真的不愛了,偏偏都是真的,所以才會難過啊。”

人都是會變的,只不過男人和女人變化的方向不一樣,女孩是越來越愛,男孩是越來越不在意。

《女兒們的男朋友》裡聚焦了幾對明星女兒的真實戀情,範思晶和男友那對引起了我的注意。

不是說她們有多甜,恰恰相反,她們這對是幾對情侶裡矛盾最多的一對,女孩強勢、得理不饒人、小作愛鬧、還喜歡說打擊人的話懟人。

一次男孩生日,他們玩遊戲男孩輸了、懲罰是一週不打遊戲,所有人都覺得這是相處之間的小情趣,女孩卻執意要看對方遊戲後臺的登陸記錄,對峙的場面異常難看。

男孩一個勁的想要轉移話題,女孩卻立刻生氣躺到床上說自己累了,讓他出去。

當男孩真的離開的時候,範思晶打電話和閨蜜吐槽,閨蜜憤憤不平和她打趣是時候換男友時,她卻沉默。

躺在床上的她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男友電話一來,她明顯露出了笑容,卻洋裝生氣的掛掉了電話。

又一個電話打來,她看了一會又掛,但掛完的她卻盯著屏幕笑了出來,直到第三個打來。

女孩好像總是這樣,嘴上兇巴巴,內心卻早就敗下陣來,她們只是習慣的和自己賭氣,不自知的渴望對方多一點的關愛,多一點的耐心、多一點的懂得。

她們會默默的和自己做約定,潛意識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只要感受到對方的真誠和在意,就會主動卸甲投降,不管不顧、心甘情願。

“決定分手那天,她換了30次微信頭像”



“決定分手那天,她換了30次微信頭像”


“兩性的對峙,結局總是意外的相似”

《恕我直言》裡蔡康永說:“女生戀愛的時候就像是聽歌一樣,而男生戀愛就像是逛畫展。”

什麼意思,女生戀愛後往往比較專一,就像是喜歡一首歌后會一直一直單曲循環很久,而男孩戀愛卻像是逛畫展,他可以同時欣賞很多幅畫。

聽過看過太多的故事後,發現一段感情裡,兩人的相處狀態總是出奇的相似:

不管誰開的頭、不管是最後開的口,耿耿於懷走不出來的總是她們。

“決定分手那天,她換了30次微信頭像”


女孩習慣愛他後就會習慣,男孩一旦習慣對方無底線的包容自己時,他就會扔掉那個人。

多希望以後的愛情裡,男孩可以多一點的疼惜和耐心,看透她們小脾氣下的敏感脆弱;

女孩可以多點斷舍離的勇氣,握住主動權、決定開始也好,轉身道別也罷,決定後,便不回頭的大步向前,不想念、不徘徊,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