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如何從中國脫離的?

越南是如何從中國脫離的?

交趾

越南古稱交趾,從秦始皇派兵平定嶺南開始,至到唐朝末年,交趾郡都是中國的郡縣,隸屬中國統治。

唐代交趾地區為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管轄。只是到了五代十國時期,越南才得以趁機獨立建國。在宋朝看來,交趾之地是漢唐故土,無權獨立,其政權只是一個割據勢力,是勢必要消滅的,只是由於北方遼國等國的牽制,使得宋朝遲遲不能動手。

公元968年,丁部領建立大瞿越國,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獨立政權,當時的丁朝還在向十國中的南漢朝貢。

宋朝滅亡南漢後,公元973年,丁朝向宋朝貢請封。出於對當時的形勢考慮,宋太祖接受了要氏的朝貢,封丁璉為檢校太師、充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

公元975年,又加封交趾郡王。當時宋朝對高麗、占城、三佛齊等向宋朝朝貢的國家,都給於“國王的”的封號。唯獨交趾公為郡王、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從封號上看只是宋朝的一個藩鎮。當時宋朝仍普通認為交趾屬於內地,是遲早要統一的。

到了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交趾丁朝內亂,大將黎桓擅權。宋太宗認為這是收復安南的最佳時機,便令侯仁寶準備出征。

越南是如何從中國脫離的?

宋太宗

公元980年,宋軍分水陸兩道征討黎桓。由於宋軍是企圖利用交趾的內來亂速戰速決,只動用了南方地方部隊,缺少兵力,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戰略準備,結果大敗而歸。此後宋朝又在北伐遼國的戰爭中遭到慘敗,不得以於公玩993年,封黎桓為交趾郡王,正式承認交趾政權。宋太宗死後,宋真宗、宋仁宗奉行息事寧人、委曲求全的國策,不僅與遼國簽訂單淵之盟,承認遼國對幽雲十六的佔有,對西夏綏靖,喪失西北大片領土,並且對南方交趾也妥協退讓。黎桓死後,效忠再次內亂,宋朝內部又出現了趁機收復效忠的聲音,但是遭到宋真宗的拒絕。並於公元1007年,封黎桓的繼承者黎龍鋌為新的交趾郡王。

公元1010年黎朝大將李公蘊奪權,真宗又照例封其為交趾郡王,黎氏政權正式得到了宋朝的承認。宋朝對交趾的綏靖政策,反而助長了交趾的野心,導致其不斷北侵,大量蠶食宋朝領土,同時也南下侵佔宋朝的屬國占城國,迫使占城國向交趾納貢稱臣。宋仁宗時期,交趾邊界向北推進了數百里。

到了宋神宗繼位時,宋朝對交趾的政策發生了變化。宋神宗是北宋最有作為和宏圖大志的皇帝。在宋朝人看來,淪陷於遼國的幽雲十六州、淪陷於西夏的寧夏河西地區和淪陷於交趾的黎朝的越南地區,是三塊最大的失地,宋神宗有著將之全部收復的志向,而這一心思與宰相王安石不謀而合。不同於北宋的多數文官,王安石是唐朝的粉絲,嚮往開元盛世,極力主張宋朝收復“漢唐舊土”,也就是一路要打到西域去,恢復唐朝全盛時期的疆域。此時宋軍在西北取得勝利,奪取了熙河地區,受此激勵,宋神宗派沈起、劉彝訓練當地武裝,準備攻取交趾。然而此時宋朝高層又犯了貪功冒進的錯誤,在尚未準備充分的條件下,就將交趾與宋朝的貿易全部中斷,並不在接受交趾的一切朝貢。結果交趾看出了宋朝的戰略意圖,決定先發制人,熙寧八年十一月,交趾發兵十萬,分為二路,一路攻欽、廉,一路攻邑州(今廣西南寧),沒過幾日攻陷欽、廉二州。邑州在堅42天后被攻陷,交趾軍在破城後進行了大屠殺,三州被屠殺的軍民達十萬人。宋朝倉促應對,交趾入侵當月,成立了安南道行營,一面調撥北方禁軍,一面就地招募。北方宋軍十萬人南下,並調用廣西、荊湖、廣東和河北等路軍力和物資。

越南是如何從中國脫離的?

宋神宗

公元1076年。二月宋軍首批援軍進入廣西。此時交趾正謀劃進攻桂州,其前鋒已經在路上,得知宋軍南下,才倉皇撤離。同年,宋朝任郭逵為都總管統兵,水陸並進,且聯絡占城和真臘兩國,三路合擊。郭逵二月任命,三月到廣西,至十月宋軍才大規模進攻交趾。十月,宋將燕達攻取廣源州(今越南高平),接著在富良江北大破交趾軍。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抵富良江,兩軍決戰,結果宋軍未能突破交趾軍防線,且由於不適應當地氣候,宋軍傷亡慘重,被迫撤離。至此以後,宋朝徹底放棄了收復交趾的念頭,再沒有對交趾用兵之意。公元1077年,交趾上表,次年納貢,雙方恢復關係。公元1078年,雙方開始進入長達7年的劃界談判。到了南宋淳熙元年,宋孝宗給交趾冊封了國號,交趾至此正式脫離中國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