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保障重點建設項目資金需求 上萬個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穩投資正加大力度提速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袁達18日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進度,一季度已下達超過80%,保障重點建設項目資金需求。地方重大項目也在密集開工。據不完全統計,僅一季度就有近20省份集中開工重點項目達萬餘個,總投資額近5萬億元。在開工的重點項目中,不乏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的身影。

記者獲悉,在新一輪穩投資調控政策中,交通、水利等傳統基建著力補短板,新型基建則成為高質量投資的重要支點。除了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擴大有效投資,今年將制定出臺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與此同時,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

國家發改委:保障重點建設項目資金需求 上萬個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上萬個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地方重大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2019年一季度,全國就有近20個省份開工重點項目達萬餘個,投資總額近5萬億元。其中,四川集中開工重大項目1703個,總投資額8750億元。河北開工557個省、市重點項目,總投資6617億元。福建開工253個重大項目,總投資3001億元。浙江則集中開工總投資為7539億元的600個重大項目。

投資反彈跡象已經顯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1871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比1-2月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4%,增速比1-2月提高0.1個百分點。

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地方重大項目大多是基建項目。一季度財政支出增速明顯提高,專項債、城投債的發行進度加快,這種“財政前移”為基建投資恢復增速提供了有力支撐。預計二季度資金端仍將放量,基建投資將繼續回升。

袁達說,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776億元,比去年增加400億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進度,一季度已下達超過80%,保障了重點建設項目資金需求。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緊下達剩餘投資計劃,督促各地加快投資計劃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基於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彙集的擬建項目數據預判,2019年基礎設施投資有望中速增長,是“穩投資”的重點發力方向。

新一輪投資加碼新基建

以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新一輪投資亮點。日前,10個總投資136億元的工業互聯網項目集中落戶浙江桐鄉。南京棲霞開工33個重大產業項目,人工智能及其相關產業項目就有20個,總投資111億元,投資額佔比49.1%。

5G投資佈局尤其火熱。廣東明確投資10億元,在廣州、深圳密集城區開展5G網絡建設,建設基站規模超過2700個。今年9月底,上海全市範圍內將全面完成不少於5000個5G基站建設。各大運營商2019年也將加大5G基站的投資佈局。中國電信2019年擬在5G建設方面投入90億元,中國聯通2019年預計投入60億至80億元建設5G網絡。

“包括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細分領域,業內測算今年將有數千億投資。新型基建及其帶來的產業投資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基建增長乏力的問題,助力經濟穩增長。”畢馬威企業諮詢(中國)有限公司基礎設施投融資合夥人李煒告訴記者。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從新型基建涉及的幾大領域看,每個行業投資需求規模都是上萬億級別。雖然短期內應用層面還沒有完全打通,但已經成為經濟的新增長點。

林致遠表示,新型基建是對傳統基建的拓展,肩負穩增長和促創新的雙重任務。新型基建將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的發展。“這些新型基建既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也能激發更多的新增需求,正是高質量發展所需要的。”林致遠說。

創新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

擴大有效投資是當前穩投資的政策取向。袁達介紹,今年一季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50個,總投資3703億元,其中審批34個,核准16個,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運輸、高技術等領域。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的《2018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發展趨勢監測報告及2019年投資形勢展望》,積極落實“穩投資”政策,深入挖掘未來投資增長空間,下一步可以集中發力的有效領域包括高端製造業領域,新型基礎設施領域,資源、環境等生產要素領域等。

其中,在高端製造業領域方面,要加快推進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大關鍵技術、高端裝備以及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領域投資,尤其重視集成電路、發動機、人工智能減速器等高技術產業項目投資。在新型基建上,將研究規劃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應用投資發展方案;積極儲備、推介優質投資項目,創新新領域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還將制定出臺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告訴記者,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要做好頂層設計和政策協調,做好前瞻性規劃和超前佈局。重點加大新型基建投資力度,優化基礎設施投資結構。大力提升基建新技術和信息化應用水平,促進提質增效。

今年還將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要著力引入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同時探索基礎設施建設的商業可持續模式,提升建設效益。”吳琦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