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文在寅訪美遇冷 韓國列“具體會談時間”批駁

原標題:日媒說文在寅訪美遇冷,韓國列“具體會談時間”批駁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環球時報記者 丁潔芸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盧戈]“部分媒體對韓美領導人本月11日舉行會晤時,討論時間不足的指責不符合事實。”據韓聯社19日報道,針對日本媒體日前有關韓美兩國在朝鮮問題上的分歧加劇,韓國總統文在寅訪美遭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冷遇的報道,韓國外交部19日予以反駁。

日本《現代週刊》雜誌18日報道稱,本月中旬文在寅訪美會見特朗普,結果遭到後者“冷淡對待”。儘管當地時間11日的首腦會晤及午餐會持續了大約兩個小時,但實際會談時間僅有不到30分鐘,且其中27分鐘還被用於答記者問,兩人一對一談話時間僅有2分鐘,特朗普幾乎沒有給文在寅任何陳述自己立場的機會。不僅如此,特朗普還強硬表示,對朝鮮“沒有小的讓步,只有大的交易”,即朝鮮徹底棄核,美國才解除制裁。《現代週刊》認為,文在寅要拉近與美國關係的想法碰了壁,特朗普已不再信任他。此外,韓國的一些報道也承認,韓美首腦的一對一談話時間僅有約2分鐘。

與此同時,日本時事通訊社稱,文在寅不僅在面對美國時遭受“羞辱”,在朝鮮那裡也沒能獲得好處,韓國政府正陷入外交困境。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12日發表施政演說時,警告韓國“不要見風使舵,到處忙碌地管閒事,做調停人”,而要“理直氣壯地發表意見,維護民族的利益”。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對於文在寅政府在朝鮮問題上面臨的處境,日本國內甚至政府內部均表現出“歡迎態度”。首相官邸的觀點是“韓國想作為美朝橋樑而開展外交,但已陷入走投無路的狀態”。 日本外務省官員稱,想要推進對朝經濟合作的文在寅應該認識到,自己現在不受美國的信任和支持,“縱容朝鮮”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還有政府高官毫不掩飾地表示,放縱朝鮮行為的文在寅被特朗普討厭了,“這是自作自受”。分析人士稱,日本方面的態度表明,日韓關係持續惡化已使圍繞朝鮮問題而構建的美日韓“鐵三角”發生動搖,“目前還看不到改善跡象”。不過在政府層面,日本對外仍謹慎保持著重視日美韓合作的姿態,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8日表示,對於美韓間的往來不發表評論。

針對部分日媒及韓媒的報道,韓國外交部19日反駁稱,韓美領導人在此次會晤中,進行了充分和坦誠的交流。會晤期間,兩國第一夫人進行了約30分鐘的單獨會談,而兩國領導人由核心參謀陪同進行的小規模會談大約30分鐘,擴大會談約55分鐘, 文在寅和特朗普在小規模會談上,就核心議題,即半島完全無核化和持久和平問題進行了集中討論,並在隨後的擴大會談上,就韓美同盟的持續發展方案以及半島問題展開了真誠對話。至於特朗普佔用會談時間回答記者提問,韓國外交部表示,特朗普在會見其他國家領導人時也會這麼做。

有輿論認為,日媒大肆報道7天前發生的事情是在炒作。《日本經濟新聞》稱,因“慰安婦”、勞工等問題,日韓關係近來顯著惡化,到達歷史低點,因此美日韓三邊合作也陷入巨大困境。有消息稱,日韓關係持續低迷已引起美國關切。特朗普在與文在寅會晤時也提到了改善日韓關係的想法。白宮在美韓首腦會晤後對外稱,美韓同盟不只是朝鮮半島,也是整個東北亞和平與安保的軸心,此番表態被解讀為白宮是通過迂迴的表態方式,強調美日韓合作的重要性。日本政府19日宣佈,特朗普及夫人梅拉尼婭將於5月25日至28日作為國賓訪問日本。特朗普將是日本新天皇即位後會見的首位國賓。預計日美雙方將就無核化等問題廣泛交換意見。此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月末將出訪美國。

朝鮮媒體“我們民族之間”19日發表文章稱,朝韓應成為解決民族問題的主人公,將外部勢力拉入民族內部問題,是破壞和解良好氛圍的愚蠢行為。朝鮮致力於持續發展北南關係的決心與努力沒有發生變化。另據韓聯社19日報道,韓軍聯合參謀本部有關人士當天表示,金正恩日前參觀並指導試射的新型戰術制導武器是地對地制導武器,而非彈道導彈。美國國防部代理部長沙納漢18日也稱,朝鮮進行了某種武器試驗,但該武器並非彈道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