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獨立的帶有興趣的吃飯?

查伯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社會服務和各類新生事物的出現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但是生活條件的提高和這些便利的出現也讓大多數人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並將這些不良習慣傳遞給了自己的孩子,而不好的生活習慣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好的生活習慣要從寶寶抓起!

寶寶不好好吃飯可能是大多數家長最頭疼的一件事。有的寶寶必須要指定某一個人餵飯,這種家長餵飯行為有的能持續到寶寶7、8歲,甚至更長;有的寶寶愛挑食,愛吃零食,再加上有的家長百依百順,導致這種不良習慣日益突出;有的寶寶吃飯三心二意,必須邊吃飯邊看電視或玩玩具。寶寶吃飯的這些不良習慣一方面將會直接導致寶寶飯吃不好,營養不能及時跟上,影響身體發育。另一方面,這些不良習慣也可能會轉移到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將影響孩子的成長、成才。

吃飯這件事,對剛剛嘗試自己吃飯的寶寶來說是一件極其新鮮的事。一般來說,寶寶在1歲左右時就能自行吃飯,或者說有想自己嘗試吃飯的慾望,在這個關鍵的階段,家長們應該怎樣做呢?筆者給出一些建議,僅作為參考。

一是家長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生活是我們的老師,而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要用自己良好的習慣和過硬的作風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好好吃飯不僅是一種本領,更是一種成長的標誌。

二是家長要給孩子灌輸一種遵守遊戲規則的思想,筆者認為這點很重要。在家要守規則,以後長大出入社會更是要遵守規則。家長可以和自己的寶寶約定要好好吃完飯之後,才能滿足其他的願望。學會用“約定”這樣的方式去引導和教育孩子。

三是家長要科學合理的制定寶寶的膳食,嚴格控制零食,做到營養平衡。做寶寶的食物一定要用盡心思,儘量做到味美、色香、形美俱全,讓寶寶吃得好,吃得營養,吃得健康!





育兒小當家KING


如果您的孩子開始嘗試學著獨立吃飯,那麼就請做到以下的幾點,您就是一位非常懂得孩子內心世界,懂得教育的優秀家長。努力做到“三個不要”!

1、不要做千手觀音家長。

父母不要什麼都去為孩子做,像個千手觀音一樣,全都包辦代替孩子完成。不給孩子去實踐、去探索、去發現的機會,家長給孩子餵飯的時候,他們只需負責張嘴就能吃到飯,他們的餐桌、衣服是很乾淨的,吃的也很快,但是他們自己的這方面能力並沒有得到發展和鍛鍊。而孩子自己去吃飯,促進的是孩子眼睛、嘴、手的協調能力和手指精細動作的發育。不論孩子是用手去抓、還是用餐具,只要能把食物送到口裡,那麼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項自理技能的發展。一歲左右的孩子,渴望獨立的意識很強烈,他們會伸手去抓父母手中的食物,他們喜歡把勺子在飯碗裡劃來劃去,並舀起食物往嘴裡放。可能一勺飯會撒掉半勺,但是他們喜歡這個獨自吃飯的過程,做為家長,就要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2、不要怕衣服被弄髒。

一歲的孩子自己吃飯,肯定會弄到衣服上、桌子上,小臉上。中國的媽媽們,寧可一勺一勺地喂,也不願意讓孩子的衣服弄髒,拿著飯碗追著孩子吃飯的現象更是數不勝數。除了吃飯,我們聽到過的恐怕還有這些話:“別去爬,衣服該髒了。別往地上坐,衣服該髒了。別去玩,衣服該髒了、、、”難道衣服真的就比孩子還重要嗎?為什麼不給他們嘗試的機會,鍛鍊的機會、玩樂的機會?國外孩子的父母,他們和我們的教育方法就有所不同,比較重視孩子的自理和自立,也許大家都看過很多這樣的鏡頭,孩子吃飯弄的滿身滿臉都是,家長也會讓孩子自已去吃,不光是吃飯,再舉例,孩子跌倒了,我們中國的父母大多數第一時間就會去抱、去扶,而國外的家長卻會在孩子的哭聲中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這方面的育兒理念,確實值得我們借鑑。不要怕衣服被弄髒,可以給孩子穿上防水的圍嘴或飯兜,讓孩子自己去享受吃飯的樂趣。在孩子想自己吃飯的時候,就讓他們自己去吃,這樣會為日後能獨立吃飯打下很好的基礎。

3、不要訓斥和阻止。

做為家長,要走進孩子的世界,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維去評價一個孩子的行為,如果一個弄得滿身都是飯粒,吃了很久,像個小花貓似的孩子,讓你火冒三丈的話,那麼,你的訓斥和阻止的言行,將會扼殺了他們這種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興趣。他們雖然在獨立吃飯的初期,會弄的飯菜哪裡都是,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就會比較正確地使用餐具,這也需要家長逐步地去引導。孩子的言行是隨著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自然而產生的,孩子成長,家長要學會等待,讓他獨立慢慢地吃,而不是家長快快地喂。換個角度想,如果家長一直餵飯到孩子上幼兒園,他們在幼兒園能自己獨立吃好每頓飯嗎?如果用一段時間的弄髒衣服、弄髒臉的自理方式,換來孩子日後獨立吃飯的能力,等到他們上幼兒園時候,家長還會再擔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