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趨勢:買房人如何讀懂行業小趨勢?

前不久羅胖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講在讚譽和一片吐槽中結束,但是有一個觀點很認同,就是主題“小趨勢”。大致的意思是未來社會,大趨勢我們無法左右,但是很多改變是從“小趨勢”開始。

聊聊我認為即將會改變房產經紀的“小趨勢”。

現在很多行業講究發展1.0,2.0,戰略3.0,2018年一線城市一二手市場行情下行,就在上個月,鏈家逆勢增加了中介費,從2%調到3%,緊隨其後19年初,另一家全國連鎖中介也跟風把中介費加到3%。首先佩服鏈家的自信,從整個中介行業發展來說,鏈家在數據準確度,管理的規範化,為整個中介行業的規劃化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縱向看,一線城市的中介市場我認為是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每個階段都有特殊的特性,如很多企業效益不好就開始搞內部整頓一樣,樓市靜淡,中介行業正在處在粗放到專業的轉折點。

01 1.0階段,粗放式發展

房產中介這個行業是隨著國家大面積的棚改、城鎮化,人口大量湧入大城市,二手房的易手率極速上升,衍生出來的行業。

主要功能是打破信息不對稱,吃信息不對稱的利潤。你會發現小城市中介是不多的,小城市買房基本是熟人交易,王家要賣房,輾轉朋友的同學的同事李家知道了,兩家一撮合,自己交易過戶。

大城市因為地域大,外來人口多,做不到熟人經濟,於是衍生出來1.0階段的房產中介。

這時候很多初高中畢業來滬人員,進入這個行業,通過激烈的行業競爭和淘汰,磨礪了一批早期中介人員。

以上海為例,有不少從事了7、8年的資深中介,他們熟悉各種門路,甚至有的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經營多年也能跟一些房東交情很好。

特點是這個階段的中介普遍教育水平不是特別高,有很多夫妻店,主要靠野蠻成長,吃野蠻生長的紅利。

這個時期中介的特點是:缺少規則、缺少章法。

02 2.0 階段:諸侯割據,百家錚鳴

從08四萬億計劃,市場上的熱錢開始變多,市場資本湧動,國內外熱錢在市場上像熱鍋螞蟻,找一切可以進入的機會。這時候開始出現一些頭部中介。

比如從香港殺進上海的中原、北京的鏈家、上海的德佑、太平洋等。比較大的連鎖中介開始走向比較職業化的發展,開始有一些正規的培訓、統一著裝。但是整個行業准入門檻還是很低,也有一些只有形式上作了規範,比如統一一下服裝,但內裡沒有完成專業化轉化。本質上還只是信息和帶看工具。

這時期的中介有幾個特點:

  • 廣撒網
  • 海帶看
  • 兩頭吃

這個時期,傳統中介頭部形成,直接影響了全國中介市場的格局,最大的事件大概是2015年3月北京的鏈家突然一舉南下,兼併了做中高端房產的德佑。而且速度之快,令人乍舌。

我記得15年2月份我還在通過德佑看房,德佑的服務質量是優於非常多在當時非常多上海的市場中介的。15年4月德佑門面已經全部更換成鏈家。德佑一去不復返。

這個時候因為市場中介充分競爭,競爭太激烈,誰拿到房源誰就賺錢,行業也延伸出很多很“狼”特性。這個狼性不是華為的狼性,是野狼性。

很多行業不好的習慣被延續至今,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比如某大型連鎖中介,以能砍房東家價格聞名,砍房東的價格也是千奇百怪,各種招數都有。

曾有位朋友,要賣一套市值680萬的三房,掛牌700萬。因為急賣,某中介多翻遊說下,簽了獨家協議。隨後好戲就開場了。某中介換不同的人連續帶看,各種挑毛病。大概看了一個多星期吧,開始有準“客戶”談價格,從正常首付開始,談了5、6種付款方式。

朋友第一次賣房經驗不足的,某中介演技也駕輕就熟,幾輪下來朋友的心理價位被談到630萬,過了幾天某中介又帶了一組“客戶”過來。這“客戶”表示可以全款買,某中介又開始跟我這位朋友談,最終談到620萬,結果,這位買家再也找不到。找人演戲砍價是某中介非常慣用的伎倆,沿用至今,聽說還加了不少新招數。

有跟該中介簽過獨家協議賣房子的朋友大概都領教過。

03 3.0 互聯網打破格局

2015年對中介行業是一個分水嶺。如果說2015年前是傳統中介的天下,那麼2015年3月之後整個行業的格局被顛覆。

為什麼呢?2015年3月5日,座標北京,人大會議,李總提出一個非常顛覆性的概念叫“互聯網+”。其實2012年這個概念最早是易觀國際於揚2012年就提出來,但2014年全球經濟乏力,直接導致國內經濟疲軟缺乏新的刺激點,所以2015年“互聯網+”的概念登堂入室。

這個概念直接影響了2015年後資本和市場熱錢的走向。會議一結束,當月,整個產業市場全部進入互聯網+的新階段。當然也包括中介行業。

這一年新的中介格局形成,很多互聯網型的中介平臺誕生,譬如愛屋吉屋、Q房網、房多多……

至今我還清楚記得一夜之間地鐵全是蔡明阿姨愛屋吉屋的廣告。

互聯網型的中介平臺產生,可以說對傳統中介的衝擊是巨大的。特別是鏈家,為了抗擊互聯網型中介平臺的狙擊,鏈家開始自建真實房源系統,套套真實,隨後又發展了一系列維護房源的體系,比如切割為房源上傳人、房源維護人、收鑰匙的人等…..和傳統江湖派中介有了渭涇之分。

傳統中介,暫且稱之為“江湖派”中介,之所以稱之為“江湖派”是因為不少中介多少有些“匪氣”,很多中介真實房源頂多在30-40%,不止房源是假的,而且價格、戶型都是假的。他們只負責通過一些不真實但誘人的房源把客戶帶到線下。

而鏈家的真實房源是100%,真正是用人海戰術砸出來。鏈家開創了中介真實房源的格局。

這就是到目前為止的中介市場的發展。

盛世資源豐富,世界太平,淡市資源短缺,

15、16年的一波漲幅,對上下家來說,中介是一個很甜蜜的存在。

對下家,買買買,買到就是賺到,能不能買到就靠中介,對上家,高高在上,中介求爺爺告奶奶就差跪下了,實打實的金主爸爸。

但樓市淡市,這種平衡被打破。今年個別中介為了生存,衍生了很多怪象:抄客戶車牌,演戲套房東,聯合房東騙客戶……

相信這不會是國內一線城市房產中介的發展的未來,那未來在哪?當瘋狂散去,冷靜下來,暢想一下這個行業的未來。

04 4.0 :必將到來的專業化買房經紀

買房這件事中介形態是否就此定格?顯然不是。在不遠的未來,會逐漸有另一種形態:專業買房經紀。

國內目前大部分的中介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信息,在整個買賣過程中不起主導作用,既不能幫雙方把控風險,又不能規避風險。

看下國外情況,對標一下美國,在美國的房產經紀體系裡,房產經紀和買房人是信託關係,類似於律師和代理人。

房產經紀不只是房屋信息的提供者,更是在保護買房人利益的前提下,把控整個交易的人。

相比國內,國內的中介只重視買賣落定的一剎那,拿到佣金,而美國的經紀人重視的是買賣過程中,對買賣雙方利益的保護,美國的房產經紀是熟知法律、房產、交易、經濟於一身的職業經理人。

一個合格、成熟的美國房產經紀都具備哪種能力?

據跟在美國從業房產經紀人的朋友瞭解,一名合格、成熟的美國房產經紀就業前需要完全掌握:房地產金融、轉戶過程、民用房估價、商業房估價、房地產法律、房地產實踐和房地產管理這些模塊。

說人話就是:房產金融價值評估、交易流程、找到好房子、投資的估價、交易流程、房產出租出售、交易風險把控以及自己買過多少房。

一位稱職的經紀人應該可以搞定所有與交易有關的必要手續,還能提醒你沒有想到的問題,除了能發掘到理想的好房子,還能為你談判買房/賣房價格,讓交易更加順利。

有趣的是,2015年,美國70%的房屋成交中,房子是由買家自己找到,然後再委託經紀人完成購買程序。

可以看見的未來 一線城市的房產需求主力由兩部分組成:自住、資產保值。而經過幾輪放水大漲,一線城市房產標的20年已經從幾萬到幾百上千萬,幾百上千萬資產後面是整個家庭一代人甚至兩代的奮鬥。

房產怎麼買,怎麼配置逐漸會變成一件非常專業的金融行為。直接關係整個家庭未來的財富地位。如2015年股市,有一夜高樓起,也有一夜被無情收割。

而目前市場中介,95%以上只能做到的是帶看和交易流程。5%從業10年以上的能做到給到一點投資建議。

05 買房應該是一件美好的事

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整個國內中介市場的發展是近20年國內樓市發展的一個縮影,野蠻生長不可怕,重要的是發展了,創造了價值。

當市場擺脫瘋狂,希望國內房產經紀市場有一天可以是這樣的景象:我們有成熟的代理人,我們買房不再有那麼多堤防,不用再踩那麼多坑。

買房,最終應該變成一件有益身心,保護家庭資產,美好的事。

小趨勢:買房人如何讀懂行業小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