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規劃到2025年奶牛存欄超200萬頭

根據最新公佈的《河北省奶業振興規劃綱要(2019-2025年)》,該省計劃到2025年實現奶牛存欄達202萬頭,較當前的規模增長75.6%。

據介紹,河北省奶業發展基礎雄厚、優勢明顯。2017年全省奶類產量388萬噸,居全國第三位;規模化奶牛養殖場(區)1070個,300頭以上奶牛存欄比例佔98%以上,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0個百分點;乳製品加工企業43家,年產量373萬噸,位居全國第一位;嬰幼兒乳粉產量3.4萬噸,同比增長50%,增速全國第一。

河北省規劃到2025年奶牛存欄超200萬頭

不過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綱要》認為河北省奶業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差距依然明顯。如奶牛養殖競爭力不強,一方面生產成本高,每千克生鮮乳成本達3元,比發達國家高0.5-0.8元;另一方面單產水平低,該省泌乳牛平均單產7. 3噸,雖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3噸,但仍比奶業發達國家低2.1噸。

《綱要》還指出,差距的另一個體現是乳品企業與奶農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發達國家奶業主要有3種組織形式,一是奶農合作社聯合興辦乳品加工企業,二是奶農通過合作社入股乳品加工企業,三是奶牛養殖場自主興辦小型特色乳品加工企業。不論哪種形式,都形成了養殖與加工互為依存、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而河北省只有嬰幼兒乳粉和少數高端乳製品生產企業自建奶牛場,多數乳品加工企業與奶牛養殖場之間為合同收購關係,乳品加工企業主導收購價格,奶牛養殖場缺乏話語權,限收、拒收和倒奶現象時有發生,生鮮乳收購秩序不規範,奶業發展不穩定。

為此,《綱要》提出的任務目標是:到2022年,奶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到2025年,全面實現奶業振興,在全國率先實現奶業現代化,奶源基地、乳品加工、乳品品質、乳品品牌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如在奶源基地方面,《綱要》規劃到2022年,奶牛存欄164萬頭,全部實現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和信息化管理,其中500頭以上奶牛場存欄佔90%以上。泌乳牛平均單產8.5噸,其中9噸以上奶牛存欄佔50%以上。

河北省規劃到2025年奶牛存欄超200萬頭

《綱要》列出了多項重點工程,其中第一項即是綠色優質奶源基地的建設。包括優化佈局結構,集中打造壩上草原牧區、山前平原農牧結合區和黑龍港流域農草牧結合區三大奶牛養殖集聚區,目標是到2022年,三大集聚區的奶牛存欄和奶類產量佔全省總量90%以上。同時,發展農戶適度規模養殖,引導奶牛小區轉型為規模養殖場,積極發展奶牛家庭牧場,並推廣“奶農+合作社+公司”的奶業發展模式,發揮乳品企業主導作用,對符合質量標準的生鮮乳要應收盡收,保護奶農利益,調動奶牛家庭牧場發展積極性。

此外,河北省計劃按照每頭成年奶牛3畝地標準,規劃建設一批優質專用飼草基地。選擇一批重點奶牛飼料企業,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做大做強做優飼料產業。目標是到2022年,全省發展優質牧草150萬畝(其中優質苜蓿50萬畝),全株青貯玉米達到250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