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薪收入家庭,給孩子補課動輒三、五百元一節課,你怎麼看?

品味人生1659320


人這一輩子,無論是工薪階層還是非工薪階層,賺錢多少是能力,如何分配所賺的錢,什麼時候花什麼錢,什麼錢用到刀刃上,什麼錢誑花了,那是藝術。作為家長你追求什麼,你就去實現什麼。


在當今,孩子上補習班那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有時,不是孩子學習不好才去上補習班,是孩子需要脫離開書本知識到更廣闊的世界裡遨遊。因此,各種價位的補習班應運而出,大班制,小班制,興趣班,純補習班,提升班,實驗班各種各樣。

一、分析幾類家長的情況。

1、有的工薪家庭覺得錢用在提升孩子學習上值得,恰好孩子覺得補習班可以提升自己的學習,達到查缺補釦的目的。這樣的家長花了錢也開心。


2、有的家長覺得花在孩子學習上沒多大必要,孩子上不上補習班,差別不大,那就不去選擇。花了錢家長會很痛苦,這樣的家庭的孩子也學不好。


3、還有的家長,恨鐵不成鋼,什麼錢都捨得花為了孩子學習,把自己折騰的像個苦心僧一樣,可是孩子不珍惜。這種的最無奈,家長、補習學校和孩子之間矛盾重重,痛心。

二、該不該選擇補習班?


1、根據孩子學習的實際情況和孩子的意願,分析家庭收入與支出的比例分配,再決定是否參加不參加補習班。


2、如果這三五百元一節課能提升鬱結在孩子心中的難題,能開拓孩子的思路,孩子又特別渴望去學習,家長可以審視下家庭的財政分配比例,向補習班支出傾斜一些。世上最不會虧本的投資是教育。錢就那麼回事,再艱難的工薪家庭,適當的拿一些錢給孩子補習還不至於吃不上飯。

3、如果是為了跟風著急急躁,而孩子又不喜歡去參加補習班,大人覺得送孩子到補習班,大人就算是盡到義務了,就萬事大吉,那趁早就不要去上補習班,再便宜的補習也是浪費錢,花了錢也會給孩子和家庭帶來不和諧的氛圍。


4、總之,補習班只是為了給孩子查缺補漏,不能成為孩子上學學習的主流,還是要以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為主,補習班起個稍微的推動作用。無論參加不參加補習班,都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商量,要以孩子身心健康、家庭和諧為主。


現在不是學習不好的孩子才去參加補習班,幾乎是全員的參與。家長如果花錢了就花的值一些,找準真正有實力的補習班和負責任的好老師。不想不花錢上補習班的就多陪伴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好好努力。


三毛的教育視界


我這裡是四線城市,一節課三五百元的沒聽說過。給孩子補課,小學初中文化課的收費標準大概是一小時三十元,高中一小時五十到八十元,這是跟班補課的收費。一對一中學一小時一百到一百五,高中一小時二百元。

題主所說的應該是一二線城市一對一的或者是一對二三的補課收費吧?因為看過北京學而思新東方也都有一個月一千多一點的班。補課一般都是長期行為,工薪階層即使是北京的工薪階層也是負擔不起一小時三五百元的補習班的,因為補課不是隻補一科,初中生基本都要補數理化英,短期還能堅持一下。實際上工薪階層大多是選擇根班補課而不是一對一的。就像商場裡的包包,有錢人選擇LV,工薪階層選擇三五百元或者千元左右的也很好,你不能說LV價格太高了,讓普通家庭工薪階層消費不起而強行命令它降價,或者強行關閉取締它,讓商場裡只賣工薪階層買得起的包包,那樣很荒唐的


Jim64046356


這叫捨得孩子才套得了狼,為了孩子的前程,不惜血本,也要投資到教育上。這是我國普遍教育現象。至於一節課要三、五百,確實有點貴,我還遇到過一個更貴的英語培訓機構,遊說我說一學期24次課,1次課2小時候,只要3萬左右。我心裡權衡了一下,居然每小時5、6百。我當場就反問,你們要不要招聘,我也是教師,我幫生病或出差的老師上一節課才8元,我不要多的,只要180元行不😄?

話說回來,補課再貴,你可以不去噻,主動權在你手上;還有,你還可以選擇在職教師去補噻,據我瞭解,小學補全科一個月才400元,有時候我真的不明白,這些在職教師為了啥,如此賤賣自己的心血和專業,而且還是提心吊膽的幹?唉~~何苦呢?好好休息,養好身體,少到醫院去送錢,比什麼都強,大家說是不是?培訓機構再貴,那你們也是典型的“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生活科創教育


這麼看:

一是目前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已經嚴厲禁止教師有償家教,而且是執行非常嚴格……我認識的幾個老師受到了處分:其中一個撤銷學校教導副主任職務,嚴重警告,降低三級工資,五年內不得晉升高一級職務,全市通報……沸沸揚揚,這位出名了,我一出門,人家就問,某某怎麼回事……還有好幾個普通老師,也受到了處分……後悔莫及啊!

二是看目前家教市場,基本上就在校外輔導班了,而校外輔導班的教學水平,我們做教師的真是不敢恭維,沒有教師資格證者有之,沒進過課堂的有之,不把學生教偏就很不錯了……加上收費奇高,有的培訓機構都成了上市公司……這都是我們家長的功勞啊!

三是家長對孩子課外培訓也是深惡痛絕……幾乎傾其全家之力……嚴重透支!一個家長給我說:孩子都不搞家教不行嗎?我說,你先停,他說,孩子落後了怎麼辦?還是都停吧!強調一個都……因為報班,造成家庭經濟困難,但是還要咬牙堅持……

四是家長目前進入了孩子教育的焦慮之中……好像只有一個希望,就是上培訓班……家長見了面也是問,你家孩子報什麼班,他家孩子報什麼班……看看,攀比不斷……能不水漲船高……市場大啊!

五是不報班學生就真學不好嗎?答案肯定錯,很多真正出成績的孩子,還真不報補習班。學習就是七分遺傳,三分努力……天賦重要……家長不信啊!

總之,家長給孩子報班花錢,已經見頂,還是謹慎報班,少報班,不報班,更好一些。


追求有趣


我覺得題主的問題是指的校外的培訓機構。不管孩子處於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每個家長都會為了孩子的學習毫不猶豫地掏錢。不管孩子的成績如何?差的補差,好的拔高,每個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好的大學,有個好的未來。


首先,家長一片苦心。


目前我們的教育環境就是如此,成績就是一切。所以家長們都竭盡全力提高孩子的成績,都有哪怕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學的架勢。


我一個朋友,女兒高三。本來高三的學生放寒假就很晚,過年的前幾天,朋友每天驅車把孩子送到北京的培訓機構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其實這個孩子的成績很是不錯,但是為了高考,父母還是要最後搏一搏。


其次,學習是唯一出路。


只有通過高考的獨木橋,才會為孩子的未來打通了門。作為家長,也只有全力以赴給孩子鋪平道路,才會覺得對得起孩子。對於大多數孩子,家裡沒有礦,沒有爹可拼,所以家長們只能拼儘自己全力給孩子未來鋪路,因為,學習是唯一的出路。


不管是不是工薪家庭,哪怕是更加貧困的環境,做父母的也會不遺餘力地給孩子上培訓班補課。只要孩子需要,刀山火海家長也會去拼。這就是我們所有父母的苦心,為了孩子,付出一切都願意。也正是因為這樣,社會上的培訓機構才會爆滿。


餘爭的世界


成都老師私下補課300,一對一500,老師上課不認真,都是要靠補課,現在批改作業都是要家長來做,城鎮老師補課費收入相當可觀,苦就苦了鄉村教師,個人建議給鄉村教師特殊補貼。很多老師天天抱怨,既然覺得辛苦為何不辭工?我有個親戚碩士生,考了幾年公立學校都考不進去,聽說要找人花10幾萬,這說明什麼?如果當老師不好為何這麼難進?個人建議公立學校要低工資高績效學生家長考核制度,教的好收入就高。


二胎的煩惱


這不活該嗎,正常在職教師補課可能一節課也就三十、五十的,你們家長不樂意啊,輪流去教育局告,現在不是挺好的,老師都不補課了,你們可以如願的去正規補課機構補課了。

補課這事,你們得自己反省,教育局現在規定,學校不能提前開學,教師不能補課,這事都是誰鬧出來的?正常來說,學校提前開學,一個學生也就收個五六百,一天八節課,怎麼算都比補課機構好。但是沒辦法有學生不愛學習,就去舉報,結果學校都得擔責任,索性直接取消,愛玩就去玩吧。


語文老師28


一個工薪收入家庭,給孩子補課動輒三五百元一節課,你怎麼看?



孩子的學習負擔重,家長的經濟負擔重。

一個工薪收入家庭,年收入會有多少?年純收入又會是多少?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又有多少?

一個朋友,他在二線城市事業單位上班,他的月收入不到4000元,他的妻子在證券公司上班月收入大概5000。他們只生了一個男孩,孩子現在上幼兒園,學費是一年24,000元,她給孩子報了英語在線外教輔導班,一年1萬。同時還給孩子報了繪畫班,一年3000元,還學了一門籃球課,一年2000元。光孩子學習4萬了。他還有房貸車貸。衣食住行都有需要投入。



父母們重視教育,捨得在教育方面投資。

有人說,教育是最好的投資。很多父母也很興奮這句話,幾乎把自己掙的所有錢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這觀念深植於廣大父母當中。



國家提倡生二胎,為什麼沒有人生?

生孩子好生,養孩子難養。這裡主要是指撫養孩子的成本太高。培養一個孩子就很費勁了,再生一個哪有那麼多錢去再去培養呢?

國家提倡減負,即是為了孩子減輕學習負擔,也是為了父母減輕經濟負擔,也是為了提供國民整體素質,但在這個過程中,仍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用智慧去不斷的解決。


曉曉筆記


補課這事因人而異,家長們急功近利,大部分沒有效果。一些孩子本身成績就好,學有餘力,補課是為了錦上添花,多少會有成效。或者成績特別差,補課也會有效果。中等生補課效果不大。朋友親戚家孩子上的市排名前三的高中,高三一年補課費50萬,高考成績560,正好那年題簡單,分毛不值錢,好大學是無望了。很多時候家長付出的金錢和結果不成正比,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傻傻的把血汗錢扔給補課機構,然後不聞不問坐等金榜題名。好的學習習慣,方法比什麼都重要,孩子自己會歸納終結知識就會融會貫通,這些是能力,補課老師不會教也教不會的,一味的就題論題補課意義不大,不如在學校問老師,既省時間又省錢。


一程山水一程歌zzy


現代教育的目的是分層,把各個階級固化。我們國內目前教育體系發展方向就是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所謂的“快樂教育”“素質教育”。

在發達國家,公立學校只提供最基礎的教育,課後作業少,課程難度小,學費也很低廉或免費。家庭條件允許的,為了將來孩子進入中產階級,課後也會選擇給孩子補課或興趣班,費用比我們更高。中產階級的孩子,上私立學校,除了基礎知識,還要學習更多的其他知識,學奧數,學法語,西班牙語等等,學費也更貴。富豪階級的孩子,上貴族學校,高爾夫,馬術,航海等。

教育分層,公立學校快樂教育出來的人,去當工人,服務員,會幹活就好。中產階級私立學校出來的,去做經理,領班,小領導,寫個PPT彙報工作。富豪階級貴族學校出來的,不用會做PPT,做正確的決策就行。

所以,寒門再難出貴子。醒醒吧,富人憑什麼要帶領你共同富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