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對自己的敵人有了充分的認識,才能在臨戰之前有充分的把握。作戰裝備作為最重要的戰爭物資一直都是決定戰鬥力的主要力量,因此歷來為各國兵家所看重。整個冷戰當中,互為意識形態對立面的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爆發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軍備競賽,軍費的增長帶來了武器裝備的極速更新換代,對敵方武器的針對性研究也就成了各國軍事情報領域的重中之重。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在美軍的軍事模擬當中,針對國外武器進行測試以得出戰術性能的評估,令戰士們熟悉敵軍武器性能,也是戰場上臨敵應變的基礎。在二戰中,美國就通過繳獲的日軍裝備進行評估,才就有了後續像"馬里亞納射火雞大賽"這樣的大勝利。到了戰後,這種對實際或潛在敵方的武器評測也就成了一種常態,通過各種間諜和外交手段獲得對手的先進武器也就成了冷戰中的日常。在這其中,作為美國的直接競爭對手,蘇聯兵器也就成為了美軍想方設法獲得的一手情報,本文就從美軍對蘇聯空軍和陸軍的軍備測試來講述(艦艇太大不好搞)。

美國對蘇軍武器的研究由來已久,最早可以延伸至二戰當中。在1942年秋天,由於盟國關係和《租借法案》的緣故,美國從蘇聯處獲得了一批T-34中型坦克和KV-1重型坦克。這批坦克於1942年11月26日運抵美國馬里蘭州的阿伯丁武器試驗場,並從同年11月29日開始陸續進行了一系列測試,一直分別持續到來年9月和11月。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T-34剛到美國的時候

根據實驗結果,總體來說,蘇聯坦克給美國坦克專家留下的印象還不錯。設計思路簡單,預留公差大,易於進行戰時生產;柴油發動機輕便可靠功率大,而且自燃率也低;裝甲可靠,武器裝備精良,攻防兼顧。儘管如此,美國人還是看出了一些弱點。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後視圖

按照美國人的說法,T-34的斜角裝甲在當時來說防彈性能是完美的,克里斯蒂懸掛也降低了坦克戰時生產的難度。但也正是由於這種裝甲帶來的佈局限制,再加上克里斯蒂的彈簧懸掛所佔據的車內空間,致使整個內部空間極不合理。此外,V-2柴油發動機用於過濾發動機進氣的空氣濾清器設計存在重大缺陷,對灰塵和顆粒物的過濾能力很差,以至於在行駛343公里之後,灰塵會整體阻塞活塞和氣缸,從而導致發動機報廢,無法戰時修復。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側視圖

而對於車身來說,T-34的車身密封性也很成問題,尤其是車身頂部各種焊接留下的孔隙會在下雨時將雨水滲透進車廂當中,容易引發車內電氣設施故障、彈藥受潮,同時也令原本就差的坦克人機性能雪上加霜。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1945年參加行走測試的T-34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剛到美國時候的KV-1

兩款坦克的變速箱設計都很有問題,尤其是更重的KV-1坦克。KV-1坦克並未完成整個測試,變速箱的齒輪就發生了斷裂。兩款坦克都用了較落後的摩擦式離合器,加之劣質鋼材生產,密封性差,導致在測試當中離合片磨損極為嚴重。而且由於電啟動設施的設計問題,兩款坦克的啟動都說不上容易。從整體的測試結果來看,此時蘇聯坦克在動力、行走和人機工程性能設計上都比較孱弱。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在阿伯丁試驗場參與測試的美製T-32坦克、謝爾曼坦克、蘇制T-34坦克

說完了減分項,那防護和火力自然就成了T-34和KV-1這兩款坦克的加分項。KV-1在當時看來裝甲性能極佳,而T-34除了用上了低碳鋼的傾斜裝甲之外,還做了一層表面裝甲淬火以增加硬度。測試中T-34所用的F-34型76毫米坦克炮儘管初速略低,但整體性能仍與美國當時的75毫米M3坦克炮(謝爾曼和M3"李"坦克都是這款主炮)接近,在當時來說完全可以擊毀德軍除四號坦克最新改進型之外的所有輕坦和中坦。在這一點上美國人和蘇聯人的需求都很接近。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為了測試性能,美國人直接把F-34主炮拆了下來

儘管T-34所用的克里斯蒂懸掛看起來是美國"不稀罕用"的淘汰貨(此時主流坦克都換成了體積更小的扭杆懸掛),但這種設計對生產和裝配的壓力要小得多,更能兼顧蘇聯全民皆兵、婦女進工廠的戰時產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T-34坦克更是一種最利於戰時生產,快速裝備部隊的坦克,雖然有很多問題,但在數量面前這些都是可以忽略的,畢竟攻防兼顧又便宜的中坦這一點就已經足夠在戰時弱化它的絕大部分缺點了。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根據這張1945年的照片來看,當時這輛T-34基本性能完好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當初測試的T-34和KV-1仍舊是阿伯丁武器試驗場的露天藏品

到了1943年底,美國要求蘇聯提供一批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進行測試,作為盟國的蘇聯也同意了(此時ZiS-2生產線重開,而且ZiS-3也已列裝)。運抵阿伯丁武器試驗場,經過測試後美國人發現,與英國的QF 6磅炮相比,儘管口徑相同,甚至重量上還比ZiS-2重100公斤,但蘇聯人的炮彈更重,初速更高,穿甲能力也遠勝於6磅炮。而美國此時的M1型57毫米加農炮是對英國QF 6磅炮的小改,通過延長管身增加了炮彈初速,但仍遠低於蘇聯ZiS-2反坦克炮。與英美同期的同口徑反坦克炮相比,ZiS-2反坦克炮的鋼材利用率也更高,再加之與更大口徑的ZiS-3型76毫米加農炮共用同一型炮架,因此成本控制優秀,便於戰時的流水線生產。對蘇聯火炮的研究也為戰後英美火炮的研發指明瞭方向。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阿伯丁武器試驗場留下了當時測試的蘇制ZiS-2反坦克炮作為露天藏品

伴隨著二戰的結束,共同敵人的喪失使在戰爭中強大的美蘇在戰後崛起,在原有世界格局上誕生了超級大國爭霸的全新世界格局,冷戰爆發。此時想取得蘇聯武器已經不再像二戰中那麼容易,但意識形態的對抗也隨之誕生了圍繞著超級大國的軍事集團及其僕從國。以冷戰為基礎的大格局充斥著僕從國和傀儡政權之間的熱戰和衝突,在這種類似"拉鋸戰"的模式當中,各種戰爭繳獲、間諜活動以及政治交易又成為了獲取敵方武器的主要形式。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不僅美國用這種方式獲取敵方武器情報,蘇聯也一樣,1958年的"響尾蛇導彈事件"一度曾成為建國初期中蘇關係交惡的重要導火索之一。

美國第一次接觸蘇聯現役戰鬥機也是在二戰之後,1949年,蘇聯裝備了戰後最早一批噴氣式飛機,包括雅克-23戰鬥機在內,在當時算得上蘇聯最先進的後掠翼噴氣式戰鬥機。後期由於更先進的米格-15量產,雅克-23逐步淪為華約國家援助戰鬥機。1953年,由於南斯拉夫與蘇聯交惡,作為政治交易,鐵托將雅克-23偷偷移交給美國測試,以換取美國的軍事支持。這架飛機被拆解運到了美國空軍在俄亥俄州代頓附近萊特空軍基地的測試和評價中心,並進行了重組和測試,為了掩人耳目,甚至為它塗上了美軍標識。測試完之後,又通過秘密渠道拆解運回南斯拉夫。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在測試當中的雅克-23,塗上了美軍標識冒充貝爾X-5技術驗證機

在當時美軍的測試得知,雅克-23性能較低,穩定性也差,在超過600km / h的速度後,戰機就會喪失巡航穩定性,因此安全航速僅有0.68馬赫。此時由於米格-15已經列裝,雅克-23逐步退役,美國人也知道蘇聯人對這款過渡戰機已經不是蘇聯空軍的正常實力,因此也沒把雅克-23的數據當回事。

作為二戰後第一次大規模熱戰,朝鮮戰爭成為了戰後美蘇這兩個老盟國見識各自武器的重要節點。由於戰爭行為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因此朝鮮裝備了相當數量的蘇聯現役裝備,包括新式的T-34-85中型坦克。由於先進裝備的列裝,再加之戰前經蘇聯教官和顧問的培訓,因此朝鮮裝甲部隊在戰爭之初一度令韓國部隊和聯合國軍震驚不已。但由於朝鮮人受訓不佳,再加之聯合國軍的空中優勢,因此戰爭初期朝鮮的裝甲部隊優勢在聯合國軍參戰之後迅速喪失,而美國人也趁機繳獲了相當一部分數量的蘇援武器。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朝鮮戰爭當中的T-34-85坦克一度成為了平推韓軍的利器

美國人將繳獲基本完好的T-34-85坦克運回國內測試,發現T-34-85與1942年測試的T-34完全不同。坦克的可靠性和生產工藝都有了質的飛躍,並專門對一些緊要問題做出了利於戰鬥的創新性改進。而最重要的是T-34-85坦克換裝了一個更大更寬敞更結實的炮塔,隨之還有一門更強大的85毫米主炮。在與本國的M4A1E4謝爾曼坦克對比當中,美國人發現這兩種坦克的主炮都能擊穿對方的正面裝甲,但T-34-85用的85毫米主炮在發射高爆殺傷彈上比M4A1E4謝爾曼坦克更便利,這對支援步兵和反工事作戰當中更為有利。相比而言,本國M4A1E4謝爾曼坦克的優勢在射速和精度上,但這些都仰仗坦克乘員的受訓熟練程度,在這一點上,聯合國軍遠比朝鮮人民軍和中國志願軍做的要好。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聯合國軍在朝鮮繳獲人民軍遺棄的T-34-85坦克

除繳獲坦克之外,美國還繳獲了大量其他的蘇制裝備。輕重武器包括PPSh-41和PPS-43衝鋒槍、莫辛納甘狙擊步槍、DP-27輕機槍、SG-43中型機槍、DShK大口徑機槍、120毫米迫擊炮、ZIS-3型76毫米加農炮和M-30式122毫米榴彈炮,甚至包括GAZ-51軍用卡車等等。有趣的是,美國人對蘇聯大部分的輕重武器評價都很好,甚至還留下了GAZ-51軍用卡車加上機槍作為巡邏、運兵用的簡易裝甲卡車[[footnoteRef:0]]以及軌道巡邏車。 [0: [] гантраки]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朝鮮戰爭當中美軍從朝鮮人民軍手裡繳獲了大量蘇制輕重武器,而且評價大都不錯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改裝,美國人把繳獲的GAZ-51N軍用卡車拆掉橡膠胎加上機槍作為鐵路巡邏車使用

空戰領域,志願軍飛行員(包括蘇軍現役飛行員)駕駛的米格-15在朝鮮戰場上一戰成名,也使得"米格走廊"成為了米高揚設計局在噴氣機時代的金字招牌。而朝鮮上空蘇制米格-15與聯合國軍裝備的F-86戰鬥機爆發的空戰也成了噴氣機空戰史上的經典場面。當時的美軍人認為,米格-15跟F-86相比在垂直機動性和武器方面前者更加,而F-86的航電性能和水平巡航和機動方面要更好。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美製F-86戰鬥機和蘇制米格-15戰鬥機"比翼雙飛"

為了"知己知彼",熟悉蘇制戰鬥機的性能,美國急需獲取一架米格-15戰鬥機進行測試。1953年4月,美國空軍針對朝鮮人民軍和志願軍發佈了一道懸賞令:只要能駕駛米格-15戰鬥機投降,就可以獲得十萬美元的報酬。儘管如此,直到朝鮮停戰後,當年9月21日才有人民軍飛行員盧今錫駕駛米格-15降落在韓國空軍金浦基地,隨後被轉移到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9月27日,美空軍派試飛員查克·葉格(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突破音障的人)對米格-15進行了一系列的飛行測試。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米格-15戰鬥機在美國進行測試時候的照片

經測試,米格-15戰鬥機儘管在爬升力、最大升限與加速能力方面存在優勢,但在設計方面存在著操縱穩定性的問題,經常在高速飛行中無預警地翹起機首或水平打轉,而且航電系統整體老舊。測試完成之後,這架米格-15戰鬥機被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收藏。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朝鮮叛逃的米格-15戰鬥機在完成拆解研究和測試之後,被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收藏

朝鮮戰爭之後,地區性熱戰和衝突的降溫致使美國通過戰爭繳獲獲取蘇聯軍事裝備的途徑暫時中止,地區性的僕從國拉攏和超級大國通過軍事支持的拉鋸戰又成為了主流。在冷戰之下的區域性對抗當中,中東又成為了美蘇較勁的焦點,蘇聯把大量軍事裝備源源不斷的提供給親蘇的阿拉伯國家,而以色列背後是美國支持。在這種情況下間諜活動成為了獲取蘇制武器的主要來源。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鑽石行動"偷回來的米格-21,現存放在以色列空軍博物館

60年代開始,以色列摩薩德開始嘗試通過間諜活動偷取阿拉伯國家的米格-21戰鬥機,稱之為"鑽石行動"。從1962年開始,一直到1966年,經歷了數次失敗之後,摩薩德終於成功策反了一名伊拉克飛行員,並於當年8月駕機叛逃到以色列,震驚世界。以色列空軍有關部門對米格-21進行了長達100小時的飛行測試,瞭解了其戰術性能,在日後的六日戰爭當中也以此擊敗了阿拉伯空軍。而美國隨之也通過外交和軍援手段,獲取了租借米格-21進行測試研究的機會。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1968年米格-21被以色列租借給美國,並於當年2月在格魯姆湖空軍基地(俗稱51區)進行了秘密測試。同樣是在米格-21測試的1968年,美國陰差陽錯得到了一架因為導航失誤迫降在以色列貝茨空軍基地的米格-17。儘管米格-17稍顯過時,但此時恰逢越南戰爭戰事升級,而北越空軍主要戰鬥機則還是以蘇聯的米格-17和中國仿製的殲-5戰鬥機為主。因此米格-17反而比更先進的米格-21更受美軍重視。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在美國測試的米格-17戰鬥機

冷、熱戰交替是二戰後新秩序的發展規律。朝鮮戰爭結束十幾年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在以色列和阿拉伯聯軍之間打響。明面上這只是一場區域性戰爭,但超級大國的手無處不在,以色列背後是美國支持,阿拉伯聯軍則有蘇聯援助。儘管阿拉伯聯軍聲勢浩大,但僅開戰六天就被以色列打垮,各種輕傷甚至完好的蘇援裝備就這樣落入親美的以色列之手。據統計,僅在西奈半島以軍就繳獲了埃及291輛T-54、82輛T-55、251輛T-34、72輛IS-3M重坦、29輛PT-76兩棲坦克和51輛SU-100坦克殲擊車,以及大量的其他裝甲車和火炮。而作為盟友的美國則獲取了以軍戰後的測試數據,並得到了部分戰利品用以研究。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蘇援埃及的ZIL-157裝甲車和PT-76兩棲坦克還沒從火車上卸下來就被以軍繳獲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大量蘇援坦克在輕傷或者完好的情況下就成了以軍戰利品,圖為以軍繳獲的埃及T-55坦克

六日戰爭結束之後,以軍繳獲的蘇制武器大部分被以軍內部消化,在之後的幾次中東戰爭當中也是如此。在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當中,以軍又繳獲了550輛蘇制T-54/55和T-62坦克。這些坦克在戰後大都被重新修復,並進行了西式的現代化改裝,例如從英國購買北約標準的L7 105毫米線膛炮,以此長期服役。有些不能被修復或者修復成本過高的,就乾脆直接拆成零件作為現役坦克備件使用(不能拆零件獲取的則要麼通過芬蘭的皮包公司購買,要麼以色列自產)。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六日戰爭當中,大量米格-21和蘇-7戰鬥轟炸機還沒起飛就被以軍繳獲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以色列把繳獲的蘇制坦克現代化改裝後直接列裝服役,例如圖中的Tiran-5坦克就是用T-55改的。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炮塔損壞就乾脆拆掉炮塔改裝成履帶車輛,例如阿奇扎裡特裝甲運兵車就是以軍用T-54/55坦克底盤改的,與原車身相比,阿奇扎裡特裝甲運兵車的防護程度遠比T-54/55要高得多,加裝反應裝甲,動力和內部設施也多有改進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除此之外,以軍還繳獲了部分蘇制雷達和導彈系統,例如圖中的P-12雷達和S-125地空導彈。而作為以色列的重要盟友,美國自然也有機會研究這些搶手的蘇制武器。

如果說之前美國對蘇制武器小打小鬧的研究只是純粹研究戰術性能和科技水平,那麼從1972年開始,美國就正式開始通過成立假想敵部隊來成建制模擬敵方裝備和戰術,來提升自身部隊的作戰水平。受到越戰的空戰影響,在1972年,美國空軍成立了第64戰鬥機中隊,通過資深駕駛員駕駛模擬的越軍戰機與新手駕駛員進行空戰模擬訓練的方式提升作戰水平。

此時的國際環境中,印尼經歷了"九三〇軍事政變"之後推翻了親蘇親公的蘇加諾政府,而與美國親近,這也成為了美國獲取蘇制武器最佳機會。美國通過經濟援助和軍事支持的方式換取了獲得印尼空軍蘇援戰機的機會,但直到運抵美國後才發現,這些戰鬥機狀態都很差,零件不齊全,重要部件也多有損壞。為此在1972到1973年之間,美國空軍的工程師不得不"拆了東牆補西牆",通過拆零件的方式勉強救活了一架米格-17PF,兩架米格-17F和兩架米格-21F-13戰鬥機。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來自印尼的米格戰機和美國的F-5戰鬥機,這兩者都是第64戰鬥機中隊用來做模擬空戰的對抗機。

這些來自印尼的米格戰鬥機此後就進入到了美國的假想敵部隊,並參與到空戰模擬訓練和對抗性演習當中。米格-17F戰鬥機在假想敵部隊當中一直使用到1982年,而米格-21F13則一直用到1987年。隨著中美80年代的蜜月期,美國又通過皮包公司的形式從中國購買了一定數量的殲-7B戰鬥機,同樣是用來做對抗演練。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國產的殲-7戰鬥機作為米格-21的仿製型,也是美空軍假想敵部隊的重要模擬對抗機。

回到中東視角,1978年,伴隨著薩達特的上臺,埃及結束了同蘇聯的友好關係,並與以色列簽署了《戴維營和約》,導致蘇聯最大的阿拉伯盟友轉向美國陣營。為了獲取美國的軍事援助和經濟援助,埃及把親蘇20年間獲得的大量蘇聯軍援交給美國研究。據統計,在薩達特上臺後,共有16架米格-21MF,2架米格-21U,2架蘇-20,6架米格-23MS,6架米格-23BN和2架米-8直升機被送往美國進行研究。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米格-23戰鬥機

而作為與F-14同時代同類型的米格-23,美國人對其著重感興趣,為此專門利用從埃及得到的米格-23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和訓練(我國也用從埃及得到的米格-23做了強-6方案)。因為沒有米高揚設計局的技術支持,美國人拿到米格-23之後對具體的設計狀態也不能做到知根知底,為此甚至還在試飛測試當中損失了幾架。然而實際上,即便在蘇聯人自己看來米格-23也是一種設計有缺陷的戰鬥機,由於變後掠翼的加入使得飛機結構變得複雜,重量增加,再加上航電上的天生弱勢,導致其操控品質和可靠性都極差。根據米格-23美國試飛員普埃斯的反饋:它就是一坨狗屎。

如果說冷戰前期美國得到的都是蘇聯特意"閹割"過的外貿版軍事裝備,那麼1976年的別連科叛逃事件反而給了美國零距離研究蘇聯最先進現役戰鬥機的機會。受制於美國XB-70"女武神"轟炸機(未列裝)和SR-71"黑鳥"偵察機的3馬赫極速壓力,蘇聯研製並列裝了米格-25戰鬥截擊機以應對威脅。米格-25列裝初期憑藉其極高的參數甚至一度令西方世界認為蘇聯的冶金工業和航空工業領先世界,直到1976年9月6日蘇軍飛行員維克托·別連科中尉駕駛米格-25P戰鬥機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開了該飛機神秘的面紗,而別連科也因此獲得了美國政治庇護,隨後甚至還在美國給假想敵部隊當過重要的飛行員。

儘管蘇聯一直稱別連科是因為導航事故偏離航線而迫降日本,要求日本方面歸還米格-25戰鬥機,但駐日美軍當然不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美國專門派了一個專家團隊來到日本研究這架"天上掉下來的寶貝",最初是在別連科的迫降地點,也就是日本函館民航機場進行了最初的研究。由於民航機場不具備研究最先進戰鬥機的條件,因此在簡單拆解之後,美國人於9月24日晚用C-5銀河運輸機將米格-25運到了距離東京80公里的日本航空自衛隊百里基地,為此甚至動用了14架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4和F-104戰鬥機護航。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拆解運輸米格-25時的珍貴歷史照片

這架珍貴的米格-25被美日航空專家拆解研究了兩個月的時間,直到11月15日才交還蘇聯。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面,美日航空專家對米格-25的各項設計都進行了研究和評估。最初在西方專家的眼中,幾乎所有人都以為米格-25是當時最好的截擊機,設計簡單,強度足夠,簡單可靠維護性高,而且對飛行員的要求也較低。直到拆解之後才發現,這玩意就是一坨會飛的不鏽鋼,原本估計的大規模鈦合金機身沒有出現,航電系統也是老舊的真空管設計,除了發動機動力強勁,整體性能甚至不如美國同期在研的F-15戰鬥機。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別連科叛逃時的米格-25

儘管如此,美國人對米格-25的評價還是不算差。同樣是3馬赫的極速情況下,米格-25在操縱性上仍舊比SR-71要好,轉彎半徑也相對更小一些。老舊的真空管雷達儘管顯得過時,但性能整體跟得上時代。因為從米格-25上研究得到的資料,美國放棄了在超音速轟炸機和戰鬥機方面的不必要投入。而別林科的叛逃也使得蘇聯損失嚴重,不僅處理了與叛逃事件牽連的數十人,還不得不在兩年內更換了所有米格-25的敵我識別系統。兩個月的研究總是意猶未盡的,當然這也並不是美國人最後一次接觸到米格-25,在90年代之後,伊拉克的米格-25RB偵察機曾多次入侵約旦和沙特領空偵查,而3馬赫的逃脫時速也使這兩國裝備的美製F-15和F-16戰鬥機升空之後無力攔截,為此美國情報部門又重新打起了阿拉伯國家所購買到的米格-25的主意。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美國人在伊拉克沙子裡挖出來的米格-25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可見中東的沙漠裡不止有駱駝和神燈,沒準還有戰鬥機

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伊軍一觸即潰,各種軍事裝備也被伊軍埋進沙子裡,除各種坦克之外,還包括美國人急需的米格-25。僅在Аль-Таккадум這一處,美國人就從沙子裡找到了數架米格-25RB和米格-25RBSH偵查型,其中已知的至少有一架被美國運回國內,並在萊特-帕特森空軍基地進行了細緻的拆解和研究。隨後,這架飛機被轉移到美國代頓的空軍博物館館藏。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第32近衛摩步團的駐地歐文堡,國內的朱日和練兵就是仿照歐文堡模式來的

如果說美國空軍對蘇聯戰機進行了最早的模擬對抗,那麼陸軍的假想敵部隊則出現在更晚一些的八十年代。1981年,效仿空軍,美國陸軍組建了專門的假想敵部隊:第32近衛摩步團,並專門在莫哈韋沙漠中部的歐文堡建立了專門的國家陸軍訓練中心。第32近衛摩步團身穿蘇聯軍裝,步兵手持蘇軍武器(大部分是從中國採購),使用蘇聯裝甲車,並通過研究和情報來模仿蘇聯戰術的方式,以實戰化演習的方式跟美軍部隊進行對抗化演習。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歐文堡的第32近衛摩步團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都是蘇式的,按照蘇聯人的話:他們比蘇軍更蘇軍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歐文堡的大部分裝甲車都是來自阿拉伯國家提供的正經蘇制裝備,當然數量不足也會用自家坦克偽裝一下將就著,例如冒充BMP-1步兵戰車的謝里登戰車,換了蘇聯塗裝看上去很滑稽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當然用M113步兵戰車來冒充的話,看上去更滑稽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搞不到正經蘇軍裝備的就用自己同類裝備塗裝蘇軍迷彩和標識來冒充一下,圖為偽蘇軍版的JUH-1H直升機,用來模擬米-24武裝直升機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同樣是冒充米-24,明顯QS-55的扮相就好得多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美國人還用法國的SA330美洲獅直升機來偽裝米-24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當然真的也搞到過,80年代美國就通過法國人搞到一架利比亞的米-25(米-24的出口型)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這一情況在80年代末期略有改觀,由於社會動盪和經濟下滑,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和華約國家有些時候連部隊津貼都發不出來,這也導致軍火盜賣猖獗,電影《戰爭之王》裡尤里開始大規模賣軍火就是這一時候,此時除了戰亂國家會購買華約國家的二手裝備外,美國也通過皮包公司的形式購買了相當的數量,一來拆解研究,二來為陸軍第32近衛摩步團提供正經裝備。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伴隨著80年代末,蘇聯在東歐控制力的下降,東歐的華約社會主義國家開始分崩離析,最典型的就是德國統一。在此之後,原東德和波蘭等國的各種蘇聯坦克,例如T-72等通過德國源源不斷的運抵美國。但此時的蘇聯經濟下滑,重症纏身,已經無力控制原來的小弟,之後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1991年,重症纏身的蘇聯在經歷了多次不成功的改革之後,正式解體。解體之後,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以及華約國家大多轉向北約,這反而成為了西方瞭解原蘇聯軍事科技的"饕餮盛宴"。除了部分核威懾力量之外,大量海陸空軍事裝備被北約國家和美國以各種途徑獲取,用句比喻說"蘇聯解體之後,早期俄羅斯的軍事就像是《皇帝新裝》一樣透明"也不為過。但此時的俄羅斯已經不是當年的超級大國,廉頗老矣,為之奈何?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蘇聯解體後,1996年俄羅斯賣給了韓國80輛T-80坦克,包括Shtora-1"窗簾-1"光電干擾系統和Agava-2熱成像儀。作為韓國戰術假象部隊模擬朝鮮天馬虎坦克的來源,據說韓國人對T-80坦克的印象很不錯,此外韓國還購買了70輛BMP-3步兵戰車和33輛BTR-80A裝甲運兵車。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蘇聯解體之後,從1992年開始,原本在蘇聯時期不被銷售的T-80也被窮的當褲子的俄羅斯賣給英國,隨後英國以1070萬美元的價格由賣給美國賺了一筆,美國在其後也瞭解了蘇聯時期的燃氣輪機技術。當時很多國家都在充當美國獲取俄羅斯裝備的二道販子,例如摩洛哥就在1994年買過4輛T-80U坦克,最後全部賣給美國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如果說美國從俄羅斯搞蘇聯裝備還得通過二道販子和皮包公司,原蘇聯加盟國摩爾多瓦簡直就是明目張膽的叫賣,僅1997年底之前,美國就從摩爾多瓦買了22架米格-29戰鬥機,並通過C-17環球霸王運輸機運回國,全部都是原蘇軍自用版

蘇聯已逝,各種裝備性能也被原來的老對手探了個底。在與蘇聯的對抗當中,美國通過研究蘇聯裝備發展了本國裝備,通過戰術假想部隊提高了自身的作戰能力,最終也成了一個制度和傳統被我國學到。而現如今,美國又開始以戰術假想的方式模擬殲-20戰鬥機,這也算是同為社會主義的中國重新接過老大哥的接力棒吧。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今年12月5號在美國佐治亞州薩凡納-希爾頓黑德軍事基地拍到了給美國海軍陸戰隊訓練使用的殲-20模型。

附圖:GOOGLE地球衛星截圖裡可以看到的在美國的蘇軍戰機裝備,這還僅僅是露天的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布利斯堡軍事基地裡的兩架蘇制軍用直升機,分別為米-24和米-8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內華達州雷諾-賽德軍事基地裡的蘇軍戰機,大部分是米格,其中甚至有很多是私人藏品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附近的皮馬航空博物館,各種米格戰鬥機被露天展覽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在美國的蘇制S-300導彈系統,美國從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分別獲得

美軍研究過的蘇聯裝備:拱手送坦克,沙裡埋飛機,連軍艦都弄到過

為數不多能引起美國興趣,而且能搞到的蘇制海軍艦艇:1241型導彈艇。1991年兩德合併之後,美國從德國購買而來,研究之後收藏在馬薩諸塞戰艦紀念館,不止能挖出石油,沙漠裡還有戰鬥機!美國的米格-25就是這麼來的,"假想敵"部隊訓練,美國都冒充過哪些蘇式裝備?看起來十分滑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