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這些年來過河南很多次,對於這座省會城市也有種不解之緣,不論是登封的少林寺,還是開封的清明上河園,都給我留下了特別難忘的記憶。富有歷史的河南其實有很多值得了解的地方,在今年的初春我又一次來到了這裡,而此行的目的地是鄭州的新密。說到新密,或許很多人並不是特別熟悉,包括我在內,而如果說道伏羲山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新密屬於鄭州市的縣級市,有著華夏文明之源,山川密境的美譽,也被人們稱之為:中國羲皇文化之鄉,岐黃文化發祥聖地。而此次新密之行我也是為了走走向往已久的伏羲山,在春意盎然的時間了去感受自然風景和了解伏羲文化。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新密這座城市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因為城市環境及周邊的山形。這裡不但擁有最美的自然風光,還保留著一段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實地原貌抗戰遺址公園。先後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鄭州市委宣傳部授予“鄭州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鄭州團市委授予“鄭州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稱號。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是河南省唯一的全面反映豫西抗日戰爭歷史的專題紀念館,雖然看似沒有其他紀念館設計大,但更充滿曾經的真實感,而且很多破舊不堪的房屋都是從最早經歷過的歲月保留下來的,桌椅,包括展示臺中衣物及武器等等,走在這裡其實會更有一種彷彿回到那段歲月中的感受。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豫西抗日根據地雖創建時間比較晚,但歷史意義卻非常重大,它使八路軍1944年局部反攻取得重大成果,加強了陝甘寧邊區與華北,華中解放區之間的戰略聯繫,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為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重返豫西奠定了基礎。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1944年9月21日,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在皮定均司令員和徐子榮政委的率領下,奉命渡河,進入豫西。同年9月底,由三團參謀長沈甸之率領的第三路武裝宣傳大軍到鞏縣和汜水進行了宣傳之後,然後進人密縣境內。如今這裡的司令部舊址就是當時的司令員皮定均住過的地方,看著如此滿牆是洞的石屋,我們便能想象到那個時候他們的條件是多麼的艱苦。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身處在伏羲山中,午後走在這裡,聆聽著鳥兒的脆鳴聲,感受著微風的吹襲,瞭解著豫西的抗日故事。泛黃的石磚上是歲月的痕跡,院內的老樹上在這個最美的春季已長出了新的葉子,彷彿透過這些讓我看到了那是人們的堅韌而又頑強精神。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突然感覺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其實挺幸福的,雖然沒有優越的物質生活,但卻有著另外一種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沒有城市中的喧鬧,沒有生活帶來的壓力。我在這裡看到更多的是一些老者坐在路的兩邊,你一句我一句的閒聊著,當經過他們身邊的時候,他們還會熱情的向我打個招呼,這或許也是從先烈中留下的淳樸吧。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豫西人民的抗戰鬥爭是整個中華民族解放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豫西抗日根據地是在全國淪陷區建立的十九塊較大抗日根據地之一,為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當我們有一天站在黨旗之下,口中念著誓詞的時候,會更深刻的明白那種使命感。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1944年的豫西抗日曆史,保留在擁有絕美風光的伏羲山中

夕陽的餘暉照在這片土地上,茂盛的樹葉被映的泛起了黃光。看著自己走過這座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時,心中不免多了一絲感觸,如今我們的優越生活是離不開那些勇士的奉獻,當我們在欣賞風光的同時,也要追憶一些曾經的苦與難,將那些故事銘記在心,這或許是我們每次出行收穫最大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