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支架術後可以停藥嗎?還需要注意些什麼?

全科掃地僧


心臟供應全身各臟器的血液需求,心臟本身的血液需求由冠狀動脈供應,當冠狀動脈狹窄程度>50%即可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大於75%時,即可出現胸痛,胸悶,氣短等心臟缺血的表現。當冠狀動脈內粥樣斑塊破裂時,局部可形成血栓而導致本身狹窄的冠狀動脈發生急性閉塞出現心肌梗死。



心臟支架是治療和預防心肌梗死發生的重要手段,起到撐開狹窄的冠狀動脈作用。冠狀動脈的狹窄可以是局部狹窄,支架僅能擴開狹窄的部位,支架屬於異物,置入人體內本身就可能發生支架附近血栓聚集,除此之外,支架僅能從物理學上擴開狹窄部位的血管,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基本病因並沒有去除,因此需要給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進行雙聯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預防支架內血栓形成及預防沒有支架置入的冠狀動脈進一步狹窄。


正式基於上述兩種原因,心臟支架術後是絕對不能自行停藥的,尤其是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冠心病患者的藥物治療對於病情穩定控制必不可少,所以大家務必聽從醫生指導,規律服用藥物,以穩定病情,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針對冠心病的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也是重點。飲食方面需要少鹽,少脂肪飲食,避免攝入動物內臟,肥肉,動物性油脂,控制蛋黃的量,每週不超過四個。多食用新鮮蔬菜,適當運動。



全科鮮醫生


心臟支架術後仍需要繼續服藥,其原因在於心臟支架相對人體來說,屬於異物,有誘發血栓形成的風險,加之支架並沒有解決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大部分患者還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繼續服藥,才能達到減少支架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發生的目的。


心臟支架植入後可以迅速開通狹窄或閉塞血管,恢復血供,減少心肌缺血、缺氧和壞死的發生。雖然支架植入後就永久存在,但卻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術後我們仍需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並規律服藥,方能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心臟支架術後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①合理飲食,以低鹽、低脂、低糖為主,避免暴飲暴食,少吃辛辣刺激等重口味食物;②戒菸限酒,必須嚴格戒菸或者不吸菸,最好不飲酒,不能戒酒者必須嚴格控制量,且以紅酒為宜;③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循序漸進;④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作息;⑤控制體重,肥胖者注意減肥。


我們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服藥,具體建議為:①如無禁忌症,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以穩定斑塊,減少血栓形成;②配合使用至少一年的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以加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③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達標;④根據病情使用ACEI/ARB類、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等藥物;⑤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

感謝閱讀,祝大家身體健康。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全科掃地僧


心臟支架手術後不能停藥,謹防“支架內血栓”!

心臟支架手術後需要服用很多藥物,目的是防止再次形成血栓、穩定支架。

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

屬於支架手術後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支架作為異物有可能激發血液中的多凝物質。特別是血小板凝集後可導致血栓形成和支架閉塞,因此需要“較強的抗凝治療”。

若無特殊情況,術後需要立即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的“雙抗”治療法,並需至少持續至少12個月。待支架表面覆蓋一層內皮後,此時的支架也較為穩定,形成血栓的風險會大大降低,可根據醫生意見調整用藥。

支架的作用僅在於“撐血管”

雖然解決了狹窄問題,但動脈粥樣硬化的病根依舊存在。支架植入後,並不是一勞永逸。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才是真理,因此可從飲食、用藥、運動上三管齊下。

飲食:控制膽固醇、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多吃增強血管彈性的含維生素的蔬果;

用藥:首先是抗凝治療,其次也要積極治療三高等原發病。

運動:採取有氧運動,根據身體情況量力而行,但“不能不動”。

支架手術後需要長期的用藥,不能擅自停藥,減少患者厭藥情緒可配合使用和藥順凝膠飲品送服藥物,讓患者具有良好的服藥依從性。若患者存在嚴重副作用,應及時就診,更改用藥方案。


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健安生活】!

存疑的心腦血管疾病知識,可關注後邀請小編回答~


健安生活


不可以,植入心臟支架,並不等於疾病消失!

什麼情況需要做心臟支架手術?

急性心梗的患者需要在病情發作12小時內接受心臟支架手術。


心血管分為左主幹(細分為前降支和迴旋支)和右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達到80%以上,就需要考慮支架手術了,比如臨床症狀、患者身體、是否心肌缺血等。

支架手術後為什麼不可以停藥?

吃藥不是目的,是手段,不是疾病治療,是控制危險因素。

常用的阿司匹林和支架手術後常見的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其主要作用就是抗血小板凝聚,而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關鍵,為了防止支架內血栓,抗凝治療不能停。

還需要注意什麼?

1,藥物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平時服藥後,應當時刻注意,尤其是需要多種藥物的時候,一旦發生皮膚或腸胃出血,乏力等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診斷。

2,支架手術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一定要定期檢查各項指標,3個月複查一次。

3,病從口入,健康飲食很重要,清淡均衡為良策,千萬謹記。

4,防止神經興奮,保證良好的精神狀態,平和的生活態度,健康的脊柱衛生。

(本文由羅民教授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進行刪除。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私聊聯繫,共同探討。關注本文作者,獲取更多醫學知識,歡迎點贊、評論、轉載,共同進步)


羅民教授


我是一名心內科醫生,致力於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大家普及心血管疾病的診療知識。

答案是堅決不能。

為什麼?

血管“堵塞”的基礎是粥樣硬化,病變已經形成,不可能消退,即便是不放支架也需要長期口服抗血小板、調脂藥物控制病變,否則會進展,堵塞30%可能會發展為70%或更嚴重。

放了支架以後更要服藥,否則支架內或支架邊緣又會“堵塞”。

我周圍有很多慘痛的教訓,最嚴重的一個是反覆放了5個支架,但自己停了全部藥物,只吃三七粉,結果血管和支架裡堵的一塌糊塗,只能去外科搭橋。

好多人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停藥

任何藥物都有不良反應,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需要監測,這也是需要定期複查的理由,醫生會給你複查相關指標並調整藥物。

如果你是因為嫌麻煩,那真是丟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

再次強調支架後一定不能隨便停藥,要定期複查、遵醫囑增減藥物。

如果您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方式,請您幫我點個贊。關注我,我會把收治患者常見的疑問向大家解答。如果您有什麼建議或想知道的也可以給我評論。


不愛說話的暴脾氣


心臟安裝支架手術,只是把冠狀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狹窄到75%時擴張開,讓血液順利進入心臟,給心臟供氧供血,讓心臟正常工作。

引起心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原因,是血液粘稠或高血脂。血液粘稠西醫叫高血粘,它是冠狀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狹窄的禍首。

如果安裝支架後自主停藥是十分危險的,用不了多久血管又要狹窄堵寒了。因此,安裝支架後一般要長期服用阿斯匹林之類的藥物,減少血液粘稠對安裝後的支架造成影。

安裝支架後,應該想辦法改善血液粘稠或者降低血脂。改善的方法有:

藥物治療療、食物療法、弱激光三高(高血脂、高血粘稠、高血糖)治療儀,這三種方法不知你們選擇那一種?總之,改善血液粘稠或降低血脂是長期的,不是三天五天的短期行為,要堅持!


靈霄雲羅先雲


心臟支架術是用於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癥狀,緩解病情的一種手術方式,即通過介入的手段,疏通血管,改善血管狹窄的狀態。

心臟支架術後可以停藥嗎?還需要注意些什麼?

支架手術已經屬於較為成熟的治療手段之一,其安全性較高,但支架植入後並非就是一勞永逸的。術後嚴格遵醫囑繼續後續用藥治療,嚴格管理自我生活,同樣至關重要。

1、堅持用藥:冠心病是個慢性病,即使是經過支架術後,其基礎的病理因素仍然存在,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等。因此,患者仍需繼續堅持用藥治療,切忌停藥,具體用藥應遵醫囑。一般需要終身服用他汀類降脂藥、抗血小板聚集藥以及冠心病常用的硝酸酯類藥物等。

2、定期複查:冠狀動脈支架植入後,內皮細胞會隨著時間推移繼續增生,使得狹窄再發生。而且患者在康復期,病情不穩定,建議術後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分別複查一次。之後建議每年一次複查,若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3、生活管理:患者在術後必須嚴格管理自我生活,規避復發危險因素。首先應注意節制飲食,以低脂、低熱、低鹽、低糖為基本原則,少食動物性食物、油炸食物、甜品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粗糧等,以植物油為主,烹調少油炸;注意規律作息,切忌熬夜,保證充足睡眠;注意情緒調節,保持良好心態;戒菸戒酒,禁用刺激性的濃茶、咖啡等;適度運動,循序漸進進行適當的鍛鍊。

4、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如高血壓患者應堅持用藥控制血壓穩定,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血糖穩定等。


鹽酸索他洛爾


不是哦,放了支架只是把狹窄的血管撐開,後期還要一直吃抗凝藥,阿司匹林終身吃,定期抽血化驗抗凝指標,血管活性藥,定期檢測血壓心率血脂,改善循環的藥,抗血小板藥,氯吡格雷之類的吃一年左右,定期複查心臟彩超,有條件可以定期做個造影,戒菸戒酒,調整飲食,清淡易吸收,保持愉快心情,適當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