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月薪到手4000元,正常嗎?

單ren行72994465


90後月薪到手4000,很正常啦,扣掉五險一金啥的到手有4000,工資也在5000多左右了,有很多人沒這麼多工資,也照樣過的有滋有味。

像我大學剛畢業出來,會計新人的工資也就兩千多,很多工資不包吃不包住的,會計的工資跟工作資歷成正比,前幾年漲薪都是很慢很慢的,只有工作越久,工資才會漲起來。

很多同專業的朋友,基本上一畢業就轉行,去薪資更高的互聯網行業了,因為起薪很不錯哇。喜歡會計行業的還是繼續堅守在這個崗位,跟著事務所的前輩學習,或者進入公司成為一名財務人員,現在過了好幾年了,基本上都是老手了,工資也多了一些。在三四線小城市,很多會計的工資只有2、3000,財務主管有4—5000左右,新人想提升自己薪資就要去考證,考中級、高級甚至是注會。多學習,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的前進,等成為企業的財務負責人,薪水就很可觀了。


如果想開始買房,就要更加努力了,不然生活壓力會有點大。對於一個人來講當然是綽綽有餘啦,有些在自己家附近工作的,吃住都在家裡,每個月能存的錢就更多了。


一隻蛋黃包Ya


“90後”的月薪到手4000正常嗎?我感覺很正常,因為我自己現在到手工資3500。為什麼會那麼低的工資呢?我自己仔細想了一下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第一:剛大學畢業

首先我自己來說,今年才算剛大學畢業。因為自己之前在大學裡做過項目對運營策劃特別感興趣,所以想要在這方面學習成長。我就放棄了大學的專業方向,找類似相關崗位的公司學習。

雖然之前有過運營策劃的工作經驗,但畢竟是服務自己的項目進行了小的嘗試。沒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培訓和沉澱,只能說懂點皮毛而已。所以只能拿一些基礎工資,這個我認識得比較清楚。我去公司主要學習的,而不是為了掙錢的。可能正如那句話說的:對於年輕人來說,錢不重要,前途很重要。

第二:缺乏專業的技能

我大學學的是商科物流管理方向,我有一部分同學直接去大型的物流公司就職。而我對物流不是太感興趣,相反在大學裡一直從事項目的運營策劃,所以對運營策劃特別感興趣。大學畢業就找了一家小型的互聯網服務型公司,做運營策劃崗位。

雖然自己之前做過產品的運營策劃,但是缺乏專業的技能培訓。運營策劃指示在極小方面有所嘗試,但在一些其他領域沒有過類似的工作經驗。沒有在某一崗位某一專業有所學習積澱,所以就無法服務一些高端客戶。

第三:非銷售崗位

我們一般剛畢業的同學們,真正能掙到錢的一般是銷售崗位。但銷售崗位是那種,一千個人很難出一個人的地方。有很多同學是不適合銷售崗位的,但極少的同學適應銷售崗位。那些適應銷售崗位的同學,一般都能在剛畢業有這不錯的收入。前幾個月我翻朋友圈,就有一位剛畢業的同學在二線城市,月工資稅後4萬+,交稅交了1萬多。交稅的費用比我三倍工資都要高。

這是一個讓人很驚訝的收入,但是我還是比較瞭解他們公司。之前有很多同學過去不到一個月就辭職了,單子出不來壓力過大。那些真正能扛得過去,並且能掙到錢的同學,真是少之極少。我在敬佩他們的同時,也認真分析自己,你確實不是這樣一塊料,不必隔著屏幕去羨慕。

在一個二線城市非銷售崗位,一般都是3000到5000不等,所以月薪到手4000很正常。

以上均為生活工作經歷,如果你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區留言和我交流。

我是【職場橙事團】橙子,關注我每天學點職場乾貨,助力職場成功!


先慧教育



這兩天我們學校來招聘的了,給的實習工資還是挺可觀的,一個月有4500呢,好像是做銷售的,我覺得還不錯啊,所以,你說90後月入4000怎麼樣,我覺得也不能算高啊。很一般吧。

我的已經畢業的同學,有一個在上海上班,學的java,現在一個月一萬多呢,不包住吧,感覺還可以,另一個學長,上次他給我打電話,我問了一下,人家一個月也有八九千呢,也是在上海,做五休二。

還有一個同學,在蘇州上班,一個月六七千塊錢,在輔導機構做老師,這就是我身邊的一些90後,感覺工資都還可以吧。

不過,我在南京的一家餐廳做暑假工的時候,也遇到一些90後的工友,一個月3600吧,與上面的同學區別就是,一個有學歷,一個沒有學歷。


行者雷窮遊中國


非常正常啊,絕大多數人的工資水平基本都在3000上下浮動,月薪1萬以上的其實算中等以上了。我之前一個同事,已經結婚生子,35歲了,在公司任職3年多,工資才剛達到4000元,這樣的工資其實很低的。但是後來他因為不滿意公司不發年終獎,所以被老闆找了個理由給辭退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箇中年事業男人的窘境。但他好歹還是本地人,有緩衝的餘地。對於我這樣的外鄉人,如果被莫須有的罪名給辭退了,那麼我只能捲鋪蓋走人,沒有任何人同情。

別看網上很多人曬自己月薪幾萬,年收入幾十萬,那畢竟還是少數。多數人的薪資水平其實並不高,並且漲幅很小,加薪頻率也很低。

在我看來,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不過是竭盡全力過著平凡的生活,光是活著就已經耗費了全力!


膠捲記憶


90後月薪到手4000沒什麼不正常的。90後月薪三千的都大有人在。朋友所在的公司去年招聘了一女孩,月薪一千五加提成,女孩半年沒開單,拿著一千五的月薪過了半年,老闆看不下去了,給了她一兩個單,日子才算好過點兒,但月薪也沒到四千。這女孩也是90後的,可能這女孩兒不需要養家餬口吧,所以可能也不在乎這點兒工資。不過,去年底,這女孩兒自動離職了。忘了說明,朋友所在的公司在二線城市。

一線城市,90後的工資普遍都過4000了,甚至,有的公司開出的底薪就四千多了,所以一線城市拿4000就有點兒低了。一線城市,一個月拿四千,除了吃喝住行,估計什麼都不剩了。

二三線城市拿四千的工資,除去生活成本,一個月也剩不了多少,如果你還要養家,那估計家人天天都要節衣縮食,畢竟,出去聚次餐都要大幾百。但是真實情況是,在二三線城市的90後,拿四千以下工資的人比比皆是。我認識一位家裡上有老下有下的男人,在二線城市,一個月也就三千多,這位男士不是90後,是80後。

四五線城市的90後,一個月能拿4000,已經算是中高薪了。四五線城市消費低,而且在四五線城市的,一般都離家近,一個月下來,一千都未必花的了,所以四五線城市的90後,壓力不會太大,過的比那些在大城市拿四五千的90後要瀟灑的多。

90後拿四千的人還是很多的,所以沒有什麼正不正常,都是常態,覺得不正常的話,要麼調整自己的心態要麼找份高薪。


慵懶的三月


本人95年的入職將近兩年了,現在月平均工資拿到手大概3500,另外五險一金約扣除800,現在生活在合肥,加上年前買了一套房子,爸媽掏的首付,個人感覺我這3500是真的滿足不了自己。你現在所拿的4000得看你生活什麼樣的城市,你現在生活的水平,要是像我這樣,4000元還遠遠的不夠,誰都會想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帶給家人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我感覺我現在真的很迷茫,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才能讓自己活的稍微精彩些。

可能你看見了上面這段話感覺現在的工作,工資不滿足自己,首先得想好自己會些什麼,能幹什麼,4000塊錢在二線城市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了,在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時,不要隨便的就放棄現在自己的工作,而且得看你現在的工作環境如何,身邊的同事如何。我們自己要如蓮花般一出淤泥而不染。做好現在的自己,昇華現在的自己,以便以後有好的地方好的跳板來成就自己。

望你我共勉!


人世間的所有相遇


我覺得是正常的。剛畢業那會,面試了幾家公司,都是最多給3000,不包吃不包住。

其中有一件很搞笑的事情,我和大學同學兩個一起去面試的。我談的時候期望薪資是3000,因為大四實習過,有短暫的相關幾個月經驗,然後看了一下招聘網站的大致情況,我覺得3000是可以拿到的。正好同學那時候沒參加學校組織的實習,因為她那段時間準備考研。她覺得自己心裡沒經驗,然後對行業情況也不瞭解,面試過程中對薪資要求可能表現得沒我堅定。當時的時候都沒給我們打電話,後面在回來的車上我同學接到電話了,說問她去不去。2800不包吃不包住。用人單位為了200塊也會壓價的,當時我和同學都笑了,為我們的第一份工作不易。

所以說要是剛畢業不久這是很正常的事,有人說剛畢業一兩年一般都存不到多少錢是很正常的事。除了管自己吃住,交通,還有衣服娛樂日常開銷基本就都不剩什麼了。要是趕上換工作,一換工作窮一月,一換行窮三年。

而且還要看是什麼行業什麼崗位,比如說有些行業工資普遍不高,這跟年齡沒有關係。還要看崗位,比如IT金融行業工資普遍不低,要是跟這比較,那答案肯定是立竿見影。

那麼話又說回來了,要是同行業同崗位同年經驗,自己比別人低了很多。那就看是自己能力有問題,還是公司沒有給到符合自己能力的薪酬,這些才是目前要重要考慮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心態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客觀的比較,就會讓自己心裡失衡。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並尋求最好解決辦法也很重要。


洛飛瓷


4000關鍵看在什麼地方。其實工資跟行業關係大,我出來工作兩年了,在江蘇省北部一個縣城,稅前7500左右,五險兩金要交1200左右,到手6000多點,可是不是本地人,每個月要花1000多,水電,網絡,手機等瑣碎要500,也就4000多了,如果有房貸,基本全沒了。目前連出去玩都不敢,小縣城娛樂消費特別高,生活成本太大,沒有房沒有車,沒有太多存款,感覺整個人都很無助。如果我在老家4000,也就意味我不用買房,車子買個代步就好了,娛樂消費沒那麼高,就會過得很舒服


莫言風雨宇和熙


為啥90後要打引號啊?哈哈哈,純屬好奇,我就說說我們那一屆的事情吧。


我是15年西南石油大學畢業的,目前正在新疆這邊從事油田服務方面的工作,一個工資也就大概4000塊。我進來的時候又4500+的,但是後來各種調整,轉崗到最後拿到現在的4000左右。


我的同學們有些工資有高有低,我宿舍室長在中鐵7局,天天在地下打隧道,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只有1100塊。這工資把他給糾結得不行,因為他自己搞兼職都能做到兩千塊,行情好的時候一個月七八千都能拿上,這落差讓他差點跑了。但是他比較求穩,相比於跑去做生意,他更喜歡鐵飯碗。


我還有個同事,第二年辭職回廣西那邊,目前是公務員,一個月也就兩千來塊。


當然工資高的也不是沒有,有個轉行做程序員的同學剛開始做一個月6000+,現在能夠拿10000左右。程序員你應該也知道,天天累成狗,且壓力很大。


最後回答你這個問題哈,“90後”拿4000塊很正常,且這個水平在同一屆的同學當中算是佔中等偏上水平了。當然啦,能力與收入相匹配,在之後的十幾二十年,總會有那麼些不安分的同學同事會搞事情以期博得更多的收入,有的會成功,有的會失敗,這事兒看個人了。


天霽流雲


90後到手4000正常嗎?很正常!作為一名95後,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一年,民企,目前工資到手4700左右。工作做五休二,包工作日早中飯,不包住宿,這樣算下來每個月自己花在吃飯上還得付出七八百,住宿加水電1200左右,然後其他消費算一千,這樣實際上每個月盈餘不足兩千。說實話這樣的工資真的很低,但又真的很正常,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我身邊很多朋友也差不多這個工資,但在一線的朋友工資大多在一萬上下,算上一線城市住房等消費壓力,實際上也差不多。當然也有朋友跑業務的,年薪二三十萬,反正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只有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工資肯定會越來越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