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人會得肩周炎?

chenxinjk


肩周炎本身就是一個很泛的一個診斷。要治療肩周炎,首先要知道是屬於哪一種類型。

我對肩周炎的理解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老年性肩周炎,也叫內分泌性肩周炎。我們平常說的五十肩、凍結肩,其實指的就是這一類,大概就是在50歲左右,女性多於男性。但是這類肩周炎有自愈性,一般是一兩年左右會自愈。

那為什麼呢?因為女性在50歲左右的時候,也就是絕經的時候,也是我們常說的更年期綜合徵的時候。這時候出現了身體各種的不適,包括肩周炎的情況,跟雌激素的迅速下降有極大的關係。

雌雄激素在身體裡是按一定的比例存在的。如果雌激素出現了迅速的下降,會影響到關節液及關節周圍滑囊液的分泌,關節會出現攣縮疼痛,活動障礙。這時候雄激素就處於相對比較高的水平,當關節活動障礙之後,肌肉的活動也減少了,雄激素也會逐漸下降。當兩者再次達到相對正常的比例之後,就到了肩周炎的後期,也就是溶凍期。肩關節疼痛逐漸消失了,也可以逐漸的活動了。

當然有些病人因為疼痛肩關節活動限制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導致後期雖然不疼了,但是肩關節的活動範圍,還是有一定的影響。那麼這類就需要通過按摩及各種鬆解的方法,去針對性治療一下。

第二種,也是比較常見的,就是因為頸椎問題引起的肩周炎,我們叫頸性肩周炎。這種的發病比例,男女沒有太大差異。

我們都知道,肩關節周圍的肌肉的神經支配基本上都是由頸椎來源的。那麼當頸椎出現問題,比如說頸椎出現錯位、椎間盤突出影響到脊神經,以及頸椎旁斜角肌的問題等壓迫臂叢神經,這些都會影響到肩關節周圍肌肉出現病變,出現肩周的疼痛及活動受限。那麼這裡一般多見於青壯年的人,坐辦公室的人,長期低頭的人,伏案工作的人,也吹空調有一定關係。

那這類的治療就需要通過對頸椎和肩周來同時治療。可以外用一些膏藥,口服一些消炎止疼的藥,或者是針對性的做一些按摩理療,針灸針刀,都是可以治療的。

第三種,指的就是因為外傷或者損傷引起的叫創傷性肩周炎,多伴有肩袖損傷,這類如果肩袖損傷比較嚴重的話,是需要手術來治療的,比如現在微創的肩關節鏡就可以解決。如果損傷不嚴重,早期需要限制活動,後期逐步的恢復肩關節的活動,也是可以康復的。

後期我會分享一些肩周炎自我康復的實用方法,敬請期待!





骨科袁醫生


熱水浴運動可以治癒肩周炎

我前年夏天左手得過一次肩周炎。痛得手都抬不起來。得到肩周炎的原因是那段時間天天在空調房的電腦操作,空調的風向又正好對著身體的左則。患上肩周炎後,我幾乎把藥店相關的藥都用遍了也沒一點效果。後來,我無意中發現,每次熱水浴後,肩部疼痛就會更輕,手也能抬起來一些。於是,那段時間我有意識的增加了每天洗澡的次數,並在熱水浴中增加了手臂的運動。我將熱水噴頭對著肩部來淋,把手水平伸向前方,按順時針方向或反時鐘方向劃圈,從小圈劃到大圈。就這樣,一星期後肩周炎就好了。到現在一年多了也沒復發。

其實,熱水浴運動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其醫療功能就在於能軟化筋脈,促進血液流通。這比吃藥的好處多。既省錢又不傷內臟。


小城贛州人


劉醫生談骨論筋🦕肩周炎的高發人群🦕

在骨科工作了這麼些年,通過課本和自己的經驗會發現,有些人容易病發肩周炎,而有一些人基本上不會患此病。這種現象是有一定的原因和規律可循的。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情況的發生呢?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


肩周炎

肩周炎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肩關節疼痛和運動功能障礙的一組疾病的統稱。並非一種單一疾病,可分為,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喙突炎、凍結肩、撞擊綜合徵等。

肩周炎的症狀:1.肩部疼痛。是表現最突出的症狀,疼痛逐漸加重,尤其是夜間最厲害,很多人會因此影響睡眠。2.肩關節運動受限。因為黏連和疼痛很多動作完成不了,如洗臉、梳頭、抬胳膊、提褲子等活動明顯受到影響。3.壓痛點明顯。其中很多病人有明顯的壓痛點,大部分在前側,如肱二頭肌長頭腱炎。4.肩膀很怕冷刺激,天氣變化會明顯加重病情。5.病程較長的容易出現肩關節四周肌肉的萎縮。


哪些人容易得肩周炎?

1.長期肩關節過度勞累的人。反覆的磨損肩關節周圍軟組織,導致它容易損傷從而出現症狀。如紡織工、家庭婦女等。

2.姿勢不正確的人。工作和生活中姿勢不正確,並且缺乏鍛鍊。長時間保持一個錯誤的姿勢容易引起肩周損傷。辦公人員。

3.年齡增大的人。因為肩關節局部組織退變,防禦能力降低,容易損傷引起發病。所以發病人群主要以40歲以上的人居多。

4.肩部外傷引起局部軟組織損傷,並且長時間固定引起黏連。如肩關節脫位和骨折的病人。

5.引起肩關節疼痛的其他疾病。因為牽扯痛,導致肩關節活動受限,長時間會出現黏連症狀,進而發展成肩周慢炎。如心臟病、膽囊炎、頸椎病等。

肩周炎的預防保健

當出現肩周炎的時候,一定要尋找原因,積極治療。雖然肩周炎是一種自愈性疾病,但是治療不得當,容易出現後遺症。

治療:1.首先是休息,減少對於肩關節的進一步損傷。2.局部給予熱敷、按摩、艾灸、拔罐等治療,能明顯改善症狀。3.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減少局部的無菌性炎症。4.壓痛點明顯的可以局部封閉治療。5.嚴重的可以在麻醉下行肩關節鬆解術。6.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加上肩關節的鍛鍊。手指爬牆、木棍操等。


預防保健:1.注意肩關節的保溫工作。天冷了可以帶護肩。2.選擇正確的問題姿勢,並且要定時活動肩膀。3.勞逸結合,別過度勞累。4.積極治療引起肩關節疼痛的疾病。5.參加體育鍛煉,增生體質和關節活動度。

肩周炎不是發病,但是疼起來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大家好,我是中醫推拿保健師巧玲,很高興繼續今天的分享,主題是:肩周炎的原因?從三個方面和大家分享:

首先,肩周炎的疾病往往好多種情況有關,又因呢造成了肩關節軟組織的非特異性炎性變化。一般的情況年齡大時是一個因素,另外呢,有勞累著涼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變的情況都會造成。



其次,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長期過日多勞動支持不良所產生的慢性致病力是主要的激發因素。

第二,上肢外傷節目固定太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性連連

第三,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因治療不當所引起的。血液供應慢引發肩周炎。

最後,我們採用按摩方法可以進行自我調理。



第一,按摩肩井穴。

第二,按揉肩貞穴

第三,肩關節後下方,手臂內收時後肩膀上一大拇指寬處



第四,按摩肩髎穴

第五,按摩肩髃穴

第六,按摩曲池穴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對自己有一個更好的認識和了解你,可以評論去回覆你的問題。感謝信,再見。嗯。


大咖書房


你好,很高興有機會來回答你的問題。

肩周炎是指肩關節周圍炎,這是一種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俗稱五十肩。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是肩關節疼痛、活動不便,在夜晚疼痛得更厲害,有時甚至痛到徹夜難眠。而且由於關節活動的功能受到限制,病情會有日益加重的趨勢。

引起肩周炎主要有一下四個原因。

(1)年齡增加導致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退行病變,承受外力的能力減弱,所以患肩周炎的主要人群是40歲以上的人。

(2)肩部長時間過度勞動,姿勢不良導致的慢性勞損。

(3)受傷後肩關節固定時間過長,導致肩關節周圍的肌肉發生萎縮和關節囊黏連。

(4)牽拉傷等舊傷因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導致出現肩周炎這樣的後遺症。

前面也有講過,肩周炎有日益加重的趨勢,所以如果不小心患了肩周炎要儘早接受治療,避免病情加重,拖得過久還有可能導致關節黏連、側上肢變細、無力甚至是肌肉萎縮。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的話給我點個贊吧~(84)


家庭醫生雜誌


“肩周炎”是個模糊的概念。廣義的肩周炎泛指肩關節周圍疼痛,包含肱二頭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肩袖損傷、肩關節骨性關節炎、肩部軟組織非特異性無菌性炎症,等等。狹義的肩周炎特指肩關節粘連,即平常說的“五十肩”、“凍結肩”、“肩凝症”,等等。

肩周炎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但沒有絕對的年齡界限。我們在臨床上遇到的肩關節粘連患者,最年輕的32歲,最高齡的96歲。

對於肩關節粘連的病因病理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認識。傳統認為肩關節粘連是由於感受風寒、溼邪內侵,或者肩部肌肉等軟組織勞損、變性,以致肩關節周圍筋脈拘急,繼而造成關節粘連。

這聽著似乎很有道理。因為肩關節粘連患者往往肩部陰冷感覺明顯,很多時候吹風或者受涼時候不適症狀會明顯加重。中醫類的教科書大致也是這樣描述的。

教科書上寫的,難道還會有錯麼?!

但是我們不這麼認為。

我們在臨床上發現,絕大多數的肩關節粘連患者,發病前後都伴有頸、肩、背部至上肢痠痛、麻木、怕風、怕冷等頸神經損害症狀。這一比例至少高達91%!而部分早期只有頸肩伴上肢痠痛麻木等頸椎病表現,但是沒有肩關節粘連的患者,因為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數月後複查時即發現輕重程度不等的肩關節粘連。

這個統計結果對我們的的臨床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因此懷疑,頸神經損害是不是造成肩關節粘連的最主要的因素呢?

巧得很,數年前為了簡化頸椎病的治療,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頸椎病治療技術。我把它命名為“頸硬膜外單神經根阻滯治療技術”。這個療法能夠非常簡便有效的解決絕大多數的頸椎間盤突出問題。要印證這個觀點,對我和我的學生來說是輕而易舉的。我們發現,單純為“肩周炎”患者施行頸硬膜外阻滯治療後,患者能立即肩關節疼痛緩解,並且上肢力量改善。

由此我們認為:長期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的頸神經損傷是肩關節粘連最常見、最主要的原因。頸神經損傷造成肩背、上肢肌肉功能障礙、肩關節活動範圍減少,繼而皺摺的肩關節囊粘連。頸源性神經損害是絕大多數“肩周炎”的根本,肩關節粘連是頸神經損害的繼發病變。頸肩部畏風、畏寒只是頸神經損傷以後,其支配的皮膚、肌肉組織失去濡養所產生的症狀,而不是致病因素。

在後續的臨床觀察中,我們發現,除去極少數早期肩關節骨折脫位、類風溼關節炎、肩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幾乎所有的肩關節粘連患者都沒有明顯的肩部器質性病變。懷疑“肩周炎”是因為肩部肌肉等組織勞損、退變引起,是非常牽強的猜測!其中高達91-93%的患者,都證實有輕重不一的頸部疾病。其產生劇烈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二:1、頸源性神經損害;2、肩關節粘連形成後關節活動範圍過大時產生牽拉痛。

通俗的講,絕大多數的肩周炎是因為頸椎病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造成的!

頸部扭挫傷、坐姿不當、長期從事低頭工作,導致頸椎間盤突出、炎症物質滲出,是頸神經損害、繼發肩關節粘連的主要原因。“肩周炎”不是原發性疾病,而是各類頸肩部疾病的併發症。“肩周炎”並不是原因不明。每一個“肩周炎”患者都可以找到明確的致病因素!

所以,對於絕大多數“肩周炎”患者,比較恰當的診斷,應該是“頸肩綜合症”。頸椎病是疾病的根本,肩關節疼痛和粘連是表象、是併發症!

基於這個認識,對於“肩周炎”的治療,單純針對肩關節粘連去採取措施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事倍功半的。我們需要針對病因病機採取標本兼治的方式。1、頸神經阻滯或者頸硬膜外阻滯治療,或者臂叢神經阻滯治療,以消除頸椎間盤突出、變性造成的頸神經炎症,恢復頸神經的傳導功能;這是消除患者痠痛、麻木、怕冷、活動困難諸多症狀的關鍵。2、關節腔內封閉+玻璃酸鈉注射+液壓擴張+手法鬆解,解決肩關節粘連。這是解決痠痛麻木等症狀後,恢復肩關節各方向活動的有效途徑。

這應該是治療“肩周炎”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這個療法聽著似乎很玄乎,實際上操作起來只需要短短的十幾分鍾。而其療效是非常確切的:絕大多數患者治療1次後第二天即能疼痛緩解、關節活動範圍明顯改善。1-2周後再治療1-2次疼痛消失,肩關節活動恢復正常。我曾經隨意選了某一個月的“肩周炎”患者做了簡單統計:共157人,30%一次治癒,43%二次治癒,21%三次治癒,6%四次治癒。

“肩周炎”的治癒包括兩個含義:1、痠痛、麻木、發冷、肌緊張等各種不適症狀消失;2、肩關節活動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至少不影響日常生活。

有朋友說“肩周炎”不必治療,數年後能夠自愈。確實如此。但這只是頸神經損傷症狀的緩解,肩關節活動範圍往往會部分丟失。而很大一部分患者,其夜間疼痛是非常劇烈的。

減少低頭時間、改變不良生活和工作習慣、積極參與戶外活動是預防頸肩疾病的關鍵。坐位時要注意挺腰、挺胸,這是防止過度低頭的訣竅。

供大家參考。


骨科吳醫生


關於肩周炎形成的原因,以及該如何預防和康復肩周炎,我製作了一段視頻科普,希望對大夥兒有用。


\n

{!-- PGC_VIDEO:{"thumb_url": "1b7f0006453a0d6f39d2\

王棟聊健身


又是一年春節日,紅紅火火,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陳老師在這裡給大家拜年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少傷病,多鍛鍊。萬事如意,豬事順利!

好了,接下來我們言歸正傳。相信大家在這一個月的忙年過程中也是非常的疲勞了。不少女性朋友更是連胳膊都抬不起來了。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警惕肩周炎。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

為什麼有的人會得肩周炎?

  • 肩部原因:

(1)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

(2)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

(3)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

(4)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因治療不當等。

  • 肩外因素

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的表現有哪些呢?

1.肩部疼痛

  • 起初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鈍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

  • 氣候變化或勞累後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

  • 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

  • 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旋外旋更為明顯;

  • 隨著病情進展,由於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於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

  • 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4.壓痛

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溝處、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5.肌肉痙攣與萎縮

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伸不能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

肩周炎的治療分為幾個療程,建議去醫院或者私人診所就診,以便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銳博康復陳博聞


段醫生答疑在線🌴聊聊肩周炎🌴

肩部疼痛在日常的門診中是較常遇到的一種疾病,據統計18-26%的成年人曾出現不明原因的肩部疼痛及相關伴隨症狀。而對於診斷不清楚的肩部疼痛,往往冠以“肩周炎”這一診斷。西醫上多以凍結肩命名,中醫歸結為“五十肩”。


為什麼有的人會得肩周炎?

肩周炎本質上是一種炎症,一種肩關節周圍肌腱、骨筋膜等的無菌性炎症,導致肩關節活動範圍減小。常見原因有以幾個:

①肩關節缺乏活動:主要以久坐懶動、長期保持一個姿勢(比如玩遊戲)為主,導致肩關節的活動少,出現周圍組織黏連,而出現炎症反應;

②輕微的肩部損傷:其實只有20%-30%的患者會報告肩關節輕微創傷史,也多是外傷後出現周圍炎症反應,而制動後滯後活動所致。這時候還要跟肩袖損傷鑑別。

因為肩周炎主張動,有自愈性;而肩袖損傷主張制動,甚至可能還要手術。


③慢性疾病影響:許多系統性疾病和肩周炎的發病有關,包括偏癱、腦出血、甲狀腺功能亢進、頸椎間盤突出症、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高脂蛋白血癥和炎症等。其中與糖尿病的關係是最為密切,據報道糖尿病患者肩周炎發生率為10%一36%。最新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凍結肩的發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5倍。但是相對於非糖尿病患者,如果非糖尿病的肩周炎往往症狀更重,臨床治療療效更差。

④中醫上講肩周炎,多從風寒溼邪入侵經絡造成氣血凝滯不通,造成肩部活動受限。但最近的中醫家,認為肩周炎不單純是以氣血凝滯為主,而是以虛為主。尤其是患者多為5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人過四十氣血自半,因脾胃虛弱,而造成外邪入侵,從而造成肩關節疼痛。

肩關節炎,或者是凍結肩,多為自限性疾病,時間多為12-24個月。治療肩周炎是根據肩關節病情所處的階段,進行不同階段的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口服止痛藥、封閉治療。能夠直接緩解關節的疼痛以及粘連情況,但對於後期效果難以維持超過6個周,所以最近多以注射透明質酸鈉取代封閉治療,因療效與封閉相似,但副作用極少;

②物理治療,包括針灸、按摩、推拿,針灸能夠減少疼痛,按摩推拿輔助關節活動。減少關節粘連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療效;

③適度的活動:適當的肩部鍛鍊是為了打開黏連的肩部組織,稀增加肩關節活動範圍,循序漸進,逐漸增強強度和頻率,如爬牆、肩關外展、甩手鍛鍊等;

④外科干預:雖然絕大多數肩周炎都能自愈,但對於關節粘連嚴重,活動範圍嚴重受限的手術治療也是一個良好的選擇。如麻醉下的手法鬆解、關節鏡鬆解、開放手術鬆解。;

⑤中醫中藥:包括小針刀的鬆解,中藥的外敷。中藥補益氣血通絡的服用。經常用的方子為芍藥甘草湯。

段醫生特別提醒

①肩周炎提倡動,但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②肩周炎雖然有自愈性,疼痛嚴重者不要忌諱止疼藥物,比如雙氯芬酸鈉等;

③肩周炎需要專業醫師來確診,而不能自己或周圍人覺得你是,否則因為誤診耽誤治療就得不償失了;

④肩部外傷後,一定要遵循醫生建議適時開始康復鍛鍊,不然長久的制動可能誘發肩周炎。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這個我不知道,但我家裡藥酒可以治。以前村裡有個老頭就是肩周炎,胳膊抬不起來。最後喝好的。我自己知道藥酒治好他的肩周炎和我三爺坐骨神經痛。就兩個人。農村人就是免費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