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說“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

xiaodi1990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是中唐詩人元稹為了悼念亡妻韋叢而寫的七言絕句《離思》第四首。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化用了兩個典故,“滄海”出自於《孟子·盡心》中的“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巫山”則出自於宋玉的《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

這兩句詩的字面意思就是:見到了滄海之水的深廣,世間其他地方的水都稱不上水;領略了巫山之雲的美麗,世間其他地方的雲都黯然失色。詩人用“滄海”和“巫山”暗喻自己和亡妻的感情至深,除了亡妻之外,世間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女子能讓自己感受到那般深厚的愛情了。其意義內斂含蓄,又渾然天成。

現在人們引用這兩句詩,大多是為了表達對愛情的矢志不渝、無可替代。

女生說“除卻巫山不是雲”,有兩個暗示:

一是在暗示她心裡最愛的那個人,非你莫屬。而這個暗示又有三種情況,你知道是哪三種嗎?

第一種是她暗戀你、傾心於你,但又羞於直言,於是便借用這句詩來暗示她愛上了你,而且不是一天兩天了。

第二種是你們正在熱戀期,暗示自從愛上你之後,其他男生就再也入不了她的法眼了,你就是她的唯一。

第三種是你們已經分手了,暗示她很懷念你們過去的感情,雖已分手,但她心中並未放下,一直愛著你;表達了她心中的失落,同時又期待能夠跟你複合。

二是委婉地拒絕你,暗示她心中已有所愛,你不是她的菜。而她心中所愛可能是她的暗戀或熱戀對象,也可能是她還放不下的前任。

我個人認為,女生引用這句詩主要是因為第一種或第三種情況,尤其是第三種,愛而不得,表達了她內心的執著與失落。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是我高中時候的QQ簽名,因為我愛上了班裡的一個男生,一直到大學畢業才改成了現在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那個男生終究成了我的初戀,如今已為人夫,亦為人父。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那個時候的感情只能說是喜歡,還談不上愛,但是到現在,我都能確定那不是喜歡,而是愛;除他以外,我再也沒有用過它來表達自己對某個人的感情,而每當看到或者誰提到這句詩的時候,我腦子裡立馬就會想起他。

所以,如果一個人用這樣貼切而深刻的詩句來表達對某個人的感情,通常就表示TA對那個人並非只是喜歡那麼簡單,而是愛,愛得真摯,愛得深沉。

<strong>


生井先生


這句話出自我國中唐詩人元稹,他為悼念亡妻韋叢,而寫了七言絕句《離思》組詩,下面是第四首: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裡的“滄海水”與”巫山雲”都是典故,其中,“滄海”出自於《孟子·盡心》:“觀於海者難為水”;“巫山”則出自於宋玉的《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

引經據典要表達的意思是:領略了遼闊滄海之水的深沉與浩瀚,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水都不能引起我內心的震撼;見識了巫山之雲的曼妙與變幻,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雲彩都不再神奇和美麗!


詩人以“滄海”和“巫山”來暗喻自己和妻子的感情深厚,作為男人,他認為:除了亡妻韋叢,人世間再無女人能讓自己享受到純潔美好、深厚濃烈的愛情了;平鋪直敘而內斂含蓄,順其自然,渾然天成;後來人們用這兩句詩表達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善始善終、無可替代。

再來看本題:女生這樣私下表達,也是委婉地表述你是她心目中的“巫山之雲”與“滄海之水”,暗示她對你是欣賞而熱愛的,她會倍加珍惜對你的愛情;這是山盟海誓:愛上你,她不再另闢蹊徑,任何其它男人都不會成為她的依靠與伴侶,你是世界上唯一的能與之攜手變老的人!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宣言,這是情的表白,祝你幸福!


希望星晨58298869


其實也沒那麼複雜啦。這句詩的出處大家都知道,是元稹的悼妻之作,喻愛情的堅貞。但是,這句詩還隱藏著另外一個含義,那就是“巫山雲雨”。

巫山雲雨,現在的解釋就是: 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雲降雨的事。後稱男女歡合。

那麼,要麼是她忘不了以前的雲雨,願意為之堅守;要麼就需要你給她一個新的忘不了的雲雨,然後忘不了你。([捂臉][捂臉][捂臉])

(呃,這個是章明導演作品《巫山雲雨》的劇照啦)

(那個,這是《提防小手》的截圖,放在這裡也很應景)

接下來,為了多點字數,說說巫山雲雨的故事。

語出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楚襄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雲者也。”王曰:“何謂朝雲?”玉曰:“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雲。”

就是說楚襄王出遊,白日做夢,見一婦人自願來陪睡。說自己是巫山之女,你要是想我了,白天喊“朝雲”,晚上喊“行雨”,我就來啦。


雜亂無章620


女生說這句詩,多半是有所暗示。至於暗示的內容,因提供的信息有限,我推測有兩種可能。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這句詩真正的涵義。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句詩出自唐代元稹的絕句《離思》,其意為追念亡妻。

前半句語出《孟子》——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原句乃道君子之志。而元稹化此箴言為情語:

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便不再為別處水流所動;經歷無與倫比的感情,便不再為其他女子動心。



再看後半句,化用的是楚王神女的典故。

傳說楚王與神女夢中相會,醒後追尋至巫山,只見峰巒高聳,雲霧繚繞。據傳言當地,此作乃神女所化,楚王故建朝雲閣,以表懷念。

元稹以此句意喻:

除此巫山之雲,別處再無神女;除卻亡妻,世上再無意中人。

後人以此二句,表達對愛情的忠誠,元稹本人也因此詩享譽千古,儼然是痴心人之代表。但事實上,元稹的私生活混亂,與所言不符,不過並不妨礙此句流傳。



我們在回到原來的話,據此詩意,我推測女生暗示的內容有兩點∶

一.與故人分手,追憶過去的感情,但未死心,仍期待複合;

二.對某人有所傾心,不便直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詩詞補習班


詩詞補習班


女生說這句話什麼意思,當然要從詩的原意去尋找,因為女孩子還是從詩中找到的這種意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唐朝元稹的一首詩中的句子,這首詩是《離思》。意思是說,看到過寬廣的茫茫滄海的人,那麼就不會為別處的水而駐足,到過了巫山,看見過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那麼再看別處的雲都會覺得黯然失色。


元稹在這裡寫作時,是有其背景的。當時他的妻子韋叢剛剛過世,韋叢是大家閨秀,不僅美麗而且賢惠,不過可惜的是,在27歲就去世了,元稹曾表示不再續絃。這首詩就是為了悼念妻子韋叢所做。元稹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愛情之深之真之切,見過滄海和巫山之雲,別處的小水窪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念、鍾愛的妻子,再也沒有能使元稹動情的女子了。



女生說了這句話,大概有幾層意思,要區分場景來辨別:


1、表達自己的專情,意思是說自己能夠像元稹一樣,無論生或者死,都能夠始終如一,這層意思大概比較弱,因為即使自己是這樣,也不會輕易表達,所以她們主要是表達第二層意思;


2、希望對方也能夠像元稹一樣專情,這是女生對偉大的愛情的嚮往,對始終如一的愛情的嚮往;


3、女生表達對某人傾慕的信號;


4、與故人分手,追憶過去的感情,但未死心,仍期待複合。


東方國學


女生跟你說了這句話,到底想表達啥呢?

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前面還有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裡巫山傳說是楚王夢到山中神女兩人交好的地方,後來便形容男歡女愛之事。連起來很好理解,看過了大海,其他的小水灣都稱不上是水,經歷過巫山雲雨的,其他男女之情都不放在心上。單單看這兩句,有海有山還有用典,大氣磅礴,韻律優美,讀起來琅琅上口,寄託的情感無限緬懷,是不可多得的千古佳句。到了現在,一般形容經歷了最刻骨銘心的感情之後,其他都看輕了。也可以說經歷過大起大落之事,其他都不放在心上。

據說元稹寫這個是為了紀念亡妻韋氏所做,似乎對妻子無比思念無比專一,妻子死後早已經看淡男女之事。但是古代詩人往往都是說一套做一套,實際上這元稹自身遠不是他詩中寫的那麼長情,甚至有些渣。

在與韋氏成親之前,元稹就交往個一個女子,還編撰了《鶯鶯傳》這部傳奇來敘述這段風流往事。元稹有少數民族血統,容貌俊美,年輕時一表人材。這書寫的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情節頗有點偶像劇的意思,在書裡他化名張生,救過鶯鶯一家,一見到遠親表妹鶯鶯就挪不開眼了。這鶯鶯雖然家道中落,畢竟大家閨秀,是十分講究禮節的,對他是不理不睬。張生見這樣不行,就求助鶯鶯婢女紅娘,紅娘反問他,你既然喜歡我家小姐,幹嘛不來提親呢。張生卻說自己從小就不近女色,小時候不能提的事情,現在也不會提。而且自己已經相思成疾啦,提親什麼手續麻煩,到成親少說幾個月,自己肯定忍不了,會害相思病病死的。看看這理由,也是絕了。



紅娘看他可憐,就替他想了一個法子,詩文傳情,張生也是有才,當即寫道,“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這鶯鶯看了這詩,果然見他,卻是劈頭蓋臉一頓罵,搞得張生好不尷尬。就在他已經斷了念想的時候,鶯鶯又來主動見他了,估計看他人俊才高,對自己有恩,已經芳心暗許了。元稹還作豔詩一首,描寫這段“戲調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蟬影動,回步玉塵蒙; 轉面流花雪,登床抱綺叢,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 眉黛羞偏聚,朱唇暖更融,氣清蘭蕊馥,膚潤玉肌豐; 無力慵移腕,多嬌愛斂躬,汗光珠點點,發亂綠蔥蔥; 方喜千年會,俄聞五夜窮,留連時有恨,繾綣意難終; 慢臉含愁態,芳詞誓素衷。贈環明運合,留結表心同。”整個親熱的過程加上海誓山盟都描寫的淋漓盡致。按理說,這樣已經有了夫妻之實,以後成親就好了。但最後兩人卻沒有在一起,張生最後還總結了這麼一段話:“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在這裡,他居然把鶯鶯比作禍國殃民的妲己褒姒,自己鎮不住她。明明是自己挑逗在先,後來卻說人家是非,元稹臉皮也是夠厚的。難怪魯迅先生評價:篇末文過飾非,遂墜惡趣。

小說這麼寫了,實際上是元稹對鶯鶯始亂終棄,考取功名後,迎娶官宦之後韋氏。但是元稹娶了韋氏之後並不安分,遇見了大名鼎鼎的風月才女薛濤,估計韋氏大家閨秀,婚後兩人中規中矩,而跟薛濤卻如干柴烈火,激情幾個月後便分開了,虧得韋氏還不知道。而且後來元稹還寫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那樣情真意切的詩句。元稹一生男女方面放蕩不羈,並以此寫了不少相關詩文。

所以一個女生對你說“除卻巫山不是雲”,不過是她當時的有感而發罷了,藉此擺擺自己的文藝範。也許是心情低落懷念過去,也許是睹物思人。但是你要說她一輩子都沉浸在對前任的懷念中,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原作者都只是寫寫罷了。她現在懷念過去,最大的可能還是因為沒有遇到更好的,所以她說什麼不必放在心上。


一覽眾河小


《何以笙簫默》中何以琛殘忍的拒絕養父之女何以玫時說:“如果世界上有那個人出現過,那麼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這是何以琛現代版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啊!那麼現代的女生說“除卻巫山不是雲”,又是什麼意思呢?


01除卻巫山不是雲一一堅守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就是何以琛為當初那份愛的堅守!在何以琛的心中,趙默笙就是他心中的滄海,就是他心中的巫山,所以七年來他的皮包裡一直裝著趙默笙的照片,所以當他成為成功的大律師時,不少職場精英女性向他拋去橄欖枝,他不為所動;養父母的女兒何以玫主動追求他七年之久,他心知肚明以玫的這份深情,可他毅然決然地拒之心外!


一個女生,同樣遇到一份這樣值得自己堅守的愛情,她也會如何以琛那樣,在心中默唸:除卻巫山不是雲,一份堅守,一份等待,終將守得雲開見月明。



有書君有位女同事有過一場轟轟烈烈的初戀,但是因為父母反對異地戀,覺得男生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難以給自己寶貝女兒帶來幸福,於是把獨生女兒叫回在當地工作,以各種手段脅迫女兒不要和男生來往。


我那女同事又是一個孝順的女兒,所以忍痛割愛和自己的初戀分手,然後,父母多次叫她去相親,可她每次都是應付,把所以男生都拒之千里,慢慢成了一名有房有車的大齡剩女,許多男生追求她,可她就是不為所動,也有人勸她找個老實可靠的嫁了吧,可她就是不肯將就。


直到有一天,她的初戀帶著幾百萬家產也來到了她現在工作的城市,並且假裝和她相親,兩人再次見面時,我那女同事淚灑當場,兩個有情人抱在一起哭成了淚人,正因為那“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堅守,讓兩個有情人終成眷屬!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既有是對舊愛的堅守,也是對新的追求者的婉拒。



02除卻巫山不是雲一一婉拒


當女生剛和男孩見第一面,男孩詢問女生對自己的看法時,如果女生說出這句話,那他就是委婉的拒絕男孩,說明女生已心有所屬,心中已經有了心儀的男孩,雖愛己成往昔,心仍只有過去的戀人。


因為先入為主的原因,其他的男孩也難入她的法眼了,也不會發展新的戀情了,但又不好直言說:“你不是我的菜”,就引用了元稹的這句詩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既顯得儒雅、含蓄而有文采,又不至於讓兩人尷尬。同時又那男孩有臺階下,並不是因為男孩的原因而導致無法繼續尬聊下去。



而且傳遞出來的信息是讓男孩自己主動退出,不要在女生身上浪費時間和精力,明說了,就是名花已有主,請您去採別的花吧!我倆沒那個緣分,因為我心中已住著佳人!


其實,“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唐代詩人元稹《離思》中的千古名句。這是元稹悼念亡妻韋叢所作,意為曾歷經滄海和巫山,便不再眷顧別處的水和雲了,暗喻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心已有所屬,別的人就不再入眼入心了。


所以,有書君覺得如果你是那個被拒者,天涯何處無芳草?如果你是那個堅守者,心裡有座墳,住著未亡人,何不勇敢的驀然回首,也許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如果你是那個被婉拒者,天涯何處無芳草?願天下所有有情人終成眷屬!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女生說“除卻巫山不是雲”意思就是心中已有意中人,不要再惦記她啦。這是對心中愛人的告白,而這告白不僅沒有庸俗的感覺,反而透露著對愛得執著。

意境這麼美的情詩是出自哪裡呢?得從一個叫元稹的人說起。元稹這個名字乍聽起來似乎較陌生,沒關係往下看或許就會覺得不僅不陌生,而且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西廂記》是個以追求自由愛情,有情人終成眷屬圓滿愛情的故事。

因此廣為流傳被大家熟知。裡面張生與崔鶯鶯曲折愛情故事的原型,就是元稹與鶯鶯的愛情故事。

說起一個人大名鼎鼎的詩人,也能加深對元稹的熟悉度,這個人就是白居易。白居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唐代著名詩人。元稹不但與白居易齊名,而且同科及第,是終生詩友。他們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因著重寫實、且通俗易懂而被稱為“元白詩派”。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朗朗上口的名句,就是出自元稹的《元稹:只緣感君一回顧》。

意思就是說: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除自已心愛的女子,再也不會為其她女子所動情。這是元稹對初戀情人鶯鶯的愛與深深思念。

“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巫山雲雨”的典故。依據宋玉《高唐賦序》寫道:“其云為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松榯,美若嬌姬。”(依據宋玉.....引用)

宋玉描述的“巫山之雲”,是神女的化身。元稹巧妙地運用了這個典故比作心愛的鶯鶯,來表達自已對鶯鶯的真摯感情。

詩中所描繪的“滄海”“巫山”極致景象,以及“難為水”“不是雲”,實際都是暗喻元稹和鶯鶯之間的深厚的感情無與倫比,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從而說明鶯鶯在元稹心目中無人可代的地位。

雖然元稹與鶯鶯兩人均有著同樣的心動,同樣的念想,同樣的眷戀。

只是元稹與鶯鶯的愛情由於各種原因,終未衝破封建世俗的枷鎖而欠缺《西廂記》中的圓滿。但真摯而無窮盡的愛戀卻如綿綿不絕的青山長存於他們心中。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也被隱喻對愛的嚮往與不渝。


有書夜聽


題目的句子出自唐.元稹所作的七言絕句,《離思五首·其四》,錄全詩如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詩是元稹悼念其娶韋蕙叢所作,起承句的意思是曾經去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了;除了巫山(的雲),別處的雲便不算雲了。

這兩句詩詞,運用了創作中常用的“以物寄情”比興手法,表達其對忙妻的愛和懷念之情。詳釋非本文主題,就不說了。



而今人引用,多已去掉悼念之意,常用於表示對愛情的忠貞。那麼如果一個女生對你說這句子,那還得分析當時的語境,才能知道其想借此句向你表達什麼,大概有三種情況:

第一,她以前有男朋友或現在有男朋友,目前還很愛他(巫山),不會考慮你及其他人。

第二,這巫山就是代指你,除了與你相愛不會考慮其他人。

第三,這巫山還未出現或只存在於幻想,但目前還不是你,所以還不能接受你。

最後,如果你對以上三種情況都沒把握,那你就當她沒有說過吧,女生的心思你莫猜。


詩詞書院


這是一首詩,叫《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是詩人元稹對夫人的悼念之作,意境很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可是,您從這首詩看到什麼了?今天,我把我看到的分享給大家。

曾經滄海難為水

滄海是比如元稹的夫人韋叢,自從結識了夫人之後,夫人就像大海一樣,匯聚千江萬流之美。元稹也只一心鍾愛夫人,不在對他人起心動念了。

除卻巫山不是雲

能把偌大的巫山遮住不見的,不是雲霧,是自己已經不需要去探尋巫山之奇美了。這是因為元稹有夫人已經足夠了,不是因為他看不到其他女子的好。

取次花叢懶回顧

在萬紫千紅的花叢中,摘花。只要走過去了,就不會再回頭,選擇摘下的花,就是自己最心儀的。這是代表元稹的心,選擇了夫人,從來就沒有後悔過,夫人就是最值得的選擇。

半緣修道半緣君

此一生,前半生有緣與夫人在一起,足矣。下半生別無遺憾,夫人遠去,元稹也就修心養性,修道度餘生了。

從這首詩裡,可以看得出,元稹和夫人感情至深,也看的出夫人肯定漂亮且多才多藝,是難得紅顏知己。所以,元稹很知足,很幸運。認為此生再無知己了,於是餘生要修道去了,也是對夫人的一種尊重,暗示他不會再續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