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所謂三本學生可以通過考研考上985卻不能在高考的時候考上985?

斷絃殘曲與誰聽


這兩個考試看似極其的相似,都是選拔性的考試,但是高考和研究生入學考試在考試科目、命題方式以及選拔人才的標準上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高考沒有改革之前,在考試科目方面,考生可供選擇的範圍非常有限,除了選擇文科之外都只能夠選擇離開,並且所有的考試科目是綁定在一起的,如果你選擇了文科,那麼你必須要學習政史地。

雖然現在的高等教育越來越平民化,在大部分省份想要考上一所大學,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想要考上一所比較好的大學,依舊十分困難。以河南省為例,2018年河南省985院校的錄取率是在1.6%左右,河南省每年的高考人數基本維持在80萬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你想有較大的可能考上985院校,你的高考成績排位最低應該在前2萬名左右。

可能有的考生和家長對於前2萬名沒有什麼概念,那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上面是河南省2018年一批次理科投檔分數線。在所有的985院校裡面,農林類985院校錄取分數線一般是比較低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8年在河南省理科的投檔分數線收費比較高的專業是573分,普通的專業是580分。

高考的總成績是750分,要考到580分,也就是說你的平均得分率應該是維持在78%左右,如果你想報一個好的專業,你的平均得分率應該維持在80%以上。

如果平均的大部分率維持在80%以上,那就意味著你每一個科目基本都要達到優秀以上的水平,總分是150分的科目要考到120分,總分是300分的科目,要考到240分左右。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某個科目稍微薄弱一點,那麼考上985的概率就非常低,如果你存在著嚴重“瘸腿”的科目,要考上985院校基本沒戲。

在大部分學校裡面,文科生的數學和地理普遍比較差一些,而在理科生當中,語文和英語普遍比較差。

考研和考大學的邏輯是完全不同的,考生是先選擇院校和專業,然後再參加考試。你在報考的時候,看似是選擇了某個學校,而真正影響擬錄取的是你選擇的專業或者導師。

浙江大學也好,南京大學也好,你在考研的整個過程中和這個學校的關係並不是很大,和你關係最密切的還是學校下面的學院。不論是初試的考試範圍、題目命制,還是複試流程安排、綜合成績計算辦法、錄取標準的確定,都是由學校下面的二級學院說了算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考生可以根據學校的錄取人數、考試科目、考試範圍以及往年的試題難度,複試流程等,並結合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所要報考的院校和專業。考生選擇的範圍多了,那麼失敗的概率就降低了。

如果具體到每個專業去看考研的情況就會發覺在同一所985院校裡面不同的專業方向,最終錄取的考生中,本科畢業於211、985、二本院校、三本院校的考生比例是不一樣的。像金融、新聞這樣的熱門專業,被錄取的考生中,三本院校的學生比例是很低的。

所以,三本學生在考研的時候能夠考上985院校,高考的時候我就考不上985院校,這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高中階段嚴重偏課,某個科目特別差,甚至連及格都比較困難,在考研的時候成功的避開了那些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從三本院校成功考上985院校的考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屬於這種情況)

第二,學習態度比較端正,但是學習方法不當,每科的成績都非常一般,在高中階段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什麼,進入了大學之後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

第三,高中三年每天都過得渾渾噩噩的,經過了高考的打擊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在大學期間發憤圖強,成功逆襲。(這裡學生的比例非常低,一般是自控能力非常強或者頭腦異常的聰明的人)

歡迎點贊、關注,您是怎麼看待這種現象的呢?


升學與考試


高考和考研是有一定區別的,考研中三本學生超過985學生的現象很正常。

第一,高考是按省市錄取,考研是全國統一錄取。高考中985錄取率在全國各省差距是很大的。下圖所示,天津985錄取率為5.81.安徽為1.10%,差異十分明顯,說明高考中985考生水平也是不同的。考研中不分省市錄取,高考大省就沒有優勢了,三本學生和985學生的差別就沒有高考明顯了。



第二,高考科目比考研科目多,一方面有可能考研科目正好沒有三本學生的短板科目,為三本生逆襲創造了條件。

第三,985高校保研率很高,有的學校達到50%以上,參加考研的學生一般來說成績相對較差。而三本學校基本上沒有保研資格,考研的學生是三本學生成績最好的。這樣就形成了田忌賽馬的格局。

第四,不排除部分考生高考發揮失常考入三本學校,也有的是在高中階段不好好學習,進入三本學校後幡然醒悟,臥薪嚐膽迎頭趕上的學生,在考驗中亡逆襲985的考生。




浪淘沙liu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高考時所有人都被迫努力學習,都發揮了全部的力量去學習,然後在本地從高分到低分錄取。但北京和河南分數線差距非常大,在北京能上985的分數在河南可能就只能上個三本。北京生源的985學生和河南生源的三本高中水平可能就是一樣的,但上了大學以後不再強迫學習,全憑自覺了,這時只剩下少數學生還在努力學習,這部分人就算是上的三本,也能考上985的研究生,因為高中水平和985的學生一樣的,上了985的學生還有很多不努力學習了,所以三本的學生超過985是再正常不過了。985的畢業證只能證明他們給985的大學交過學費了,並不能證明他們真的在985讀書。考研的張老師說過當年他來鄭州大學(211)考了490分,同班的河南考生超過600分了,河南考生考490分的就要去上三本了。


海中巖haha


三本考研上985,難度非常大,從某種意義上講,甚至超過了高考直接進入985院校。




高考是非常純粹的考試,以考試分數論高低,而且大家的目標都很一致,就是考大學。

考研則不然。對於很多人來說,考研並不是非考不可,僅僅是一種選擇。與之相比,直接工作要容易得多。考研的第一個難點,就是要給自己一個非考不可的理由。唯有理由足夠充分,才能在孤獨的考研中堅持下去。

考研的第二個難點,在於除了考研,還得上課實習做實驗,僅能利用業餘時間來進行考研準備。這就需要有極強的自控能力,自律性差的人,不適合考研,也很難在考研的競爭中最終勝出。




對於三本院校的同學,考研還有一個難點,那就是考研的複試。

考研的複試是一個非常主觀的過程,你不能夠要求導師們,對本校和外校,985和三本的同學都一視同仁。你得接受自身的不完美,本科的學校非但不能夠給你加分,還會拖你考研的後腿,這一點無可避諱。

在這種情況下,僅僅是初試成績比別人高,未必會被錄取。還需要在其他地方展現出你的實力,比如在全國性的競賽中獲獎,有充足的科研經歷。唯有如此才能在複試中與名校生一較高下,並且最終勝出。

綜上所述,三本考研上985,真可謂千難萬難。儘管如此,每年都還是有同學從三本院校考入985名校,這也說明什麼時候努力都不算晚。高考也並不能夠一考定終生。只不過像三本考985這種逆天改命的事情,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恐怕只有當事人本身才知道。


上庠


這樣跟你說吧,高考的競爭難度確實是最大的。但是並不能認為考研太容易。二者都難,特別是考名校。當然,考名校確實考研比高考容易得多,但是不代表考研很容易,對於三本的學生,考研985 仍然是難上加難。

考研考985為什麼容易,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於世界名校特別是美國藤校的分流作用,前往發達國家的讀研成為名校本科生的分流的重要方向,另外就是985本科生被世界500強公司的分流,二大作用使985本科生分流一半。

另外一個就是招生比例看,高考是1000萬參加考試,錄取的本專科學生是700萬到750萬,錄取的本科生在300到350萬,而名校本科生只招45萬左右,985更是隻招15萬左右。但是考研是200多萬考生,競爭70萬指標,但是名校的招30萬的招生人數,名校的招生比例大,而985的研究生招生在10萬以上。你過了線就有一半的機會進入名校,有四分之一的機會進入985。

還有考研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須提前報志願,這也是為了讓非名校也能招到成績好的學生,這就避免了所有學生一起競爭的情況,而高考是分數後選擇,每個高校分數分明。

所以,考研的難度與高考考上本科的難度是一樣的,或者說差不多。但是考研上名校的的難度就比高考考名校容易得多。但是對於一個高考只上三本的學生,考上985仍然很難。但是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尊重,加油。


醫學教育與專業選擇


高考難度大,要求文化課分數較高,相對考研難度小,只考四門功課,說學逗唱,比較容易逆襲。很多考生基礎較好,考到普通本科後,喜歡所學專業,不滿足現在的狀態,大二開始準備考研,並在本科期間本專業有所成就,獲過較高獎項,參加英語數學或者政治的考研輔導班,研究所考院校所考專業的歷年考研試題和麵試問答,想辦法接觸在校研究生或者研究生畢業生,取經學習,拜訪導師等,經過三年的考研準備,考取名校勝出的機會很大的,成功往往青睞有準備的人。


路宜海中學生學涯規劃


我來說說,因為本人就是這樣的案例,原因如下:

1.高中的時候教育資源有限,尤其是小地方,而且老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時候都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沒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而學習成績很難提高。而來到大城市後,接觸到更多的機會,並且有了很多空餘時間可以自己尋找適合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可以參加更多培訓,提高自己的成績。

本人來到武漢後,就到幾所重點大學聽過許多課程,並且和那裡的同學交流過學習方法,感受很深。

2.人在不同時期的認識水平不一樣,高中的時候,學英語時和數學,我就覺得有些知識點根本聽不懂,後來讀大學後,接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和新的學習方法,對於以前覺得難的知識也能夠理解了,英語水平迅速提升。

3.學習態度的轉變,隨著年齡的增長,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

以上兩點是本人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如下原因:

4.有部分同學,以前高中基礎也不錯,可能只是高考一次沒有考好,大學繼續努力,考研進入一所重點大學也比較容易。

5.部分同學,高中偏科,比如學理科的同學,可能因為語文,英語不好沒能進入重點大學,但就讀的是理科類專業,考研也自然比較容易。


牛仔交通旅遊


那些說考研只用複習四門功課就可以考上的,說的好像高考不是考文化科目一樣。而且考研不是考四門,還有複試的筆試和麵試。高考只有純筆試。

為什麼三本的少部分學生可以考研考上985,高考卻只能考三本,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理解跟看法不一樣。我覺得主要是二個原因:

1.高中時期沒有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到了三本大學以後飽受歧視,知恥而後勇。其實大學也是小社會,重點大學的看不起普通本科的,二本以上的看不起三本的。正所謂勤能補拙,國際數學大咖哈佛大學數學系主任、終生教授丘成桐先生當年也不喜歡數學,甚至有一個學期直接逃課沒有去學校,直到後面上了初中學了平面幾何他才開始沉迷數學最終成為一代數學大師。也許很多人學習不好,可能他本身對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沒有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而某些偶然事情的發生可能會刺激他努力學習。

2.考研相對高考來說,難度係數不一樣。高考是所有的學生一起競爭而考研那些名牌大學的學生不一定會跟你競爭這些名額,他們中的有些出國留學、有的直接保送或者工作了。

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都是一種極大的挑戰,需要每個人持續的付出時間和精力。能成功的都是佼佼者。


劉文龍數學


每年都有這樣的學生出現,雖然不多,但每年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

高考發揮失常。高考只是看那一次考試的成績,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每年都有個別考生,平時成績優異,但由於很多偶然因素,高考沒沒考好。有的因為怯場,有的因為生病,有的作文被錯殺,有的甚至少考了一門課。如果高考發揮失常,報考志願再不面對現實,基本上只能調劑到末流本科甚至三本。我本科就是這樣被調劑的。

考研和高考形式差異巨大。高考考很多門課,有一兩門偏科基本上完蛋。但考研只考四門,如果花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來搞這四門課,即使天賦一般,也能通過努力達到目標。另外,考研比高考更公平,相同的學校相同的專業,全國考生分數要求一樣,這對山東和河南考生來說,考研上985比高考容易得多。

不過,只有很小一部分同學實現了這樣的逆襲。你不試試,怎麼知道那就不是你


七七是祺祺


人生的學習是一場馬拉松。

有一些學生把高考當成了百米衝刺,進了高校就不奮鬥了。

而另一些學生,雖然在學習的馬拉松奮鬥中,開始沒能進入第一方陣,由於中途的努力拼搏,趕上第一方陣完全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