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與低壓之間的差值多少才算正常,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嗎?

carrrrrson


臨床上最正常的血壓範圍是120/80mmHg。高壓與低壓的差值,我們稱之為脈壓差,即用收縮壓-舒張壓,最正常的血壓差值是40mmHg,大於60mmHg則稱為脈壓差增大。

用脈壓差增大來描述血管的硬化程度,得到的結果比較侷限。因為脈壓差是由縮壓和舒張壓兩者共同構成。而血管硬化所引起的脈壓差增大,影響的是舒張壓,僅僅是諸多原因中的一部分。

引起脈壓差增大的原因包括哪些?

1、動脈硬化: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而收縮壓正常,則考慮是大血管壁硬化、彈性減弱引起。

2、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表現為心臟收縮後,因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出現主動脈血液反流入左心室,長時間超額做功,則會使左心室擴大,以至於每次心臟搏動後泵出的血液更多,繼而出現收縮壓升高;但又因為血液反流,射向外周血管的血液減少,舒張壓降低,繼而脈壓差增大。

3、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患者分泌大量甲狀腺激素,人體代謝增快體溫上升,心率加快,單位時間內心臟泵血增多,則會引起收縮壓升高,繼而導致脈壓差增大。

4、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的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為了給機體供血,會增大壓力提高搏出量,繼而使收縮壓升高。

5、嚴重貧血:嚴重貧血患者,舒張壓嚴重降低,收縮壓不便的情況下,脈壓差會進一步增大。

懂得脈壓差的意義後,曾醫生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需要關注飲食健康,以及對血壓的控制。把血壓控制好了,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風險。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徐醫生,傳播正確的科普知識,為您的心血管健康保駕護航!

高壓與低壓之間的差值(脈壓)多少才算正常?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嗎?這個問題很具有普遍性,徐醫生來為您解答一下。



年輕的高血壓患者脈壓偏小(可能只相差15mmHg左右),因為多數表現為低壓升高。老年人通常脈壓很大(相差可以達到100+ mmHg),因為絕大多數表現為高壓高。

那麼,正常脈壓是多少呢?

脈壓是高壓與低壓的差值,正常是30-50mmHg,20-30mmHg和50-60mmHg都是臨界值。>60mmHg就是脈壓增大了。

脈壓越大表示血管越硬嗎?

脈壓增大的原因有很多種,最常見於老年人的高血壓,與老年人動脈硬化和血管彈性下降有關。

當心髒收縮時,衝擊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就是高壓,血管壁為了緩衝血液對於管壁的衝擊,會有一定程度的舒張,以至於血壓不會太高,但老年人因為血管壁硬化或彈性下降,不能相應的舒張,以至於高壓明顯升高,可能達到200+mmHg。

當心髒舒張時,為了維持血管內的壓力(低壓),血管壁會有一定的收縮,以至於低壓不太低。老年人由於動脈硬化或彈性下降,血管壁不能相應的收縮,以至於低壓很低,甚至40mmHg左右。

當然,如果是這個原因引起的脈壓增大,那麼血管硬化越明顯,彈性越差,脈壓也會越大。怎麼改善血管彈性呢?以下方法可以嘗試: 1.增加維生素C、E和胡蘿蔔素的攝入量可有效預防動脈硬化,生活中應多吃柑橘、棗、花椰菜、紅辣椒等。2.番茄紅素的抗氧化作用特別強,是維E的100倍,β胡蘿蔔素的3倍,可有效防止血液中脂蛋白的氧化,從而減緩血管老化的速度。含番茄紅素較多的食物:番茄、葡萄、蘋果、洋蔥等。3.多吃魚肉,魚肉中富含甲硫氨酸、賴氨酸、脯氨酸、牛黃氨酸等,有改善血管彈性、順應性及促進鈉鹽排洩的作用。

此外,還有一些其它引起脈壓增大的原因

瓣膜疾病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引起脈壓增大也比較多見;甲亢;嚴重貧血;風溼性心臟病、梅毒性心臟病、部分先天性心臟病與高血壓心臟病、細菌性心內膜炎等。

以上就是徐醫生為您解釋的正常脈壓是多少?以及脈壓增大的原因。

瞭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頭條”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血壓的測量值通常包括一個高壓值,一個低壓值,通常我們將高壓叫做收縮壓,收縮壓是指人體的心臟收縮時,血液從心臟中搏出,這時動脈血管承受的壓力最大,因此也叫做高壓;低壓叫做舒張壓,舒張壓則是指心臟舒張時,血液迴流心臟,血管回彈,測得的血壓值,就是低壓。

通常情況下,在高壓和低壓之間有一個壓差值,這個值一般在30~40之間,但如果過大或過小,在排除測量誤差的情況下,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了。

到底怎麼才算壓差大呢?我們一般將測量血壓壓差超過60mmhg的情況,稱之為壓差偏大,壓差大的情況,多數出現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身上,往往是低壓正常,而高壓卻偏高,從而導致了壓差過大的問題。

壓差偏大是否與動脈硬化有關係呢?的確是的,如果動脈硬化嚴重,血管失去彈性,在心臟舒張時,血管回彈性差,就會導致舒張壓偏低的問題,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壓的問題,高壓又高出上限,那麼血壓的壓差當然就會出現壓差超過60mmhg的情況。因此,血管的硬化程度加重,的確是導致壓差大的原因之一。

但動脈硬化並不是導致壓差大的唯一原因,血壓出現壓差大的問題,還應該排除其他方面疾病的問題,比如長期高血壓不控制或先天性心臟病導致的主動脈關閉不全,比如甲亢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導致收縮壓升高,比如嚴重的貧血導致的“白色高血壓”問題,都可能會有壓差過大的問題。因此,對於出現壓差大的問題的朋友,可以先排除上述疾病引發壓差大的可能性,然後再考慮動脈硬化的問題。

那麼發現壓差大的問題怎麼辦呢?如果是由於疾病引起的,比如說甲亢,嚴重貧血的問題,通過針對上述疾病的治療和干預,控制好相關疾病,壓差大的問題自然就會解決;而對於老年性的動脈硬化,血管失去彈性導致的壓差大的問題,也不必過分的擔心,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通過合理的生活幹預,保持低鹽飲食,適度運動,戒菸限酒,控制體重等良好習慣,另一方面合理的選擇藥物,控制好高壓,將高壓控制在140以內,是減緩動脈進一步硬化,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方面。


李藥師談健康


什麼叫脈壓差? 脈壓差就是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叫脈壓差。

脈壓差的的正常範圍是多少?

正常脈壓差值在20一40m汞柱,大於60m汞柱以上屬於不正範圍了。中老年人高血壓人群,大多是單純性、原發性收縮壓高,舒張壓正常或偏低,這就形成脈壓差過大的臨床症狀。

脈壓差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造成脈壓差大的原因有:

1,高血壓,主要是單純收縮性高血壓,普遍存在脈壓差過大的現象。

2,大動脈硬化,血管順應性差,彈性減弱。當心髒收縮射血時,血管不能大限度的舒張,管壁壓力增大血壓升高。在心臟舒張時,血管又無力回縮,舒張壓變低。造成血管硬化因素又有長期高血壓使血管硬化,硬化的血管又使血壓升高。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都是血管硬化的重要因素。

3,動脈瓣關閉不全,射出的血不能完全運送到各組織細胞,部分血液倒流回心臟,造成左心室肥胖。

4,某些病所致,如甲亢,嚴重貪血,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都可能形成脈壓差大的情況。所以,脈壓差大不僅僅是反應動脈硬化,也可能有其他疾病。

5,年齡因素。人老了,血管也在老。血管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老化、硬化,使血壓升高,脈壓增大。

脈壓差越大血管是不是越“硬”呢?

回答題主的問題,從臨床病理角度上講,脈壓差大是預示血管的硬化程度,在排除其他因素之後,脈壓差越大,預示血管的彈性越差,硬化程度也越嚴重。

脈壓差大有什麼危害?

脈壓差大的危有幾方面:一收縮壓高,舒張壓低,會造成心腦腎等器官血氧灌注不足。心肌的供血主要由舒張壓灌注,血氧灌注不足會造成心肌缺血,梗塞的嚴重風險。二由於大動脈的硬化,增大左心室的工作量,長期超負荷運行,會使左心室變得越來越肥厚,泵血功能減退,導致心力衰竭。三舒張過低(脈壓差大),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發生腦卒中事件。四損害腎功能。由於腎小球的小血管,血液灌注不足,容易受損害,造成腎功能障礙。脈壓差大,舒張壓過低,對心腦腎的威脅是主要的。當然,對其本身血管系統也不斷受到損害。

脈壓差大能縮小嗎?

又可以又不可以。怎麼說?可以的,是由某些疾病使收縮壓升高,形成的髒壓差大,只要把病因治好了,(如甲亢,嚴重貧血,腎病高血等)血壓恢復正常了,脈壓差大的情況也不存在了。

之所以說是不可以的,是指原發性單純收縮性高血壓造成的脈壓差大,至今還沒有一種藥能根治這種高血壓。也還沒有一種藥單純降收縮壓而不降舒張壓,或者升高舒張壓,在降收縮壓的同時,舒張壓也下降。所以,單純性收縮壓形成的脈壓差大的難題,目前還不能徹底解決。

不過在臨床應用中,在各類降壓藥中,地平類藥有較明顯降收縮壓,而降舒張壓的幅度沒有那麼大。脈壓差大的朋友可在醫生指導下,個性化應用。


李昌平8


高壓和低壓之間,一般差值在30-50mmHg之間。

高血壓診斷標準:一般血壓建議安靜狀態30分鐘後測,活動後立即測血壓會偏高,非同一天,兩次標準測量,高壓高於140mmHg和/或低壓高於90mmHg。

高血壓分為3級。

高血壓1級輕度收縮壓在140-159mmHg,舒張壓在90-99mmHg;

高血壓2級中度收縮壓在160-179mmHg,舒張壓在100-109mmHg;

高血壓3級重度收縮壓在180mmHg以上,舒張壓在110mmHg以上;

一些年齡較大的老年人,或者高血壓時間長,或者吸菸多而時間久的人,會不同程度存在血管硬化,會使高壓和低壓之間的差值增大。


軟化血管較好的藥物是銀杏葉膠囊,同時有降壓作用,便宜,性價比高。保健品類銀杏葉提取物貴一點,效果也不錯。

請關注在線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微笑面對糖尿病


血壓的高壓(收縮壓)和低壓(舒張壓)之間的差值叫作脈壓。脈壓的正常值一般為30-50 mmHg,超過60 mmHg就算脈壓增大。

導致脈壓增大的原因有多種,例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壓、以及動脈硬化等。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動脈硬化。

心臟收縮時大量血液排向動脈系統,此時血管內的壓力叫作收縮壓(即高壓);當心髒舒張時血管內的壓力叫作舒張壓(即低壓)。心臟收縮時,由於血管具有一定彈性,有效緩解了血管內瞬間壓力過度增高;當心髒舒張時,血管逐漸回縮、釋放壓力,使得血管內仍然維持一定壓力。如果血管硬化、彈性減退,在心臟收縮射血的時候血管所起到的緩衝作用就會減小,收縮壓就會更高;心臟的舒張期內,由於血管在收縮期內儲存的能量較少,血管回縮所產生的壓力就會更小,所以低壓就會更低。由此可見,動脈血管的彈性對於脈壓具有很大影響。

隨著年齡增長,動脈彈性不可避免的會減退,血管彈性逐漸變差,所以脈壓會越來越大。老年人常常表現為高壓很高、但低壓不高甚至偏低,就是這個原因。您說的脈壓越大血管就越硬是有一定道理的。


郭藝芳心前沿


血壓一般指動脈血壓,是血液流動過程中對單位血管壁的測壓力,我們血壓可分為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而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值是脈壓差,正常情況下脈壓差值在30~50 mmHg以內,差值過大或過小都有臨床意義,可能反應機體存在一些疾病,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

我們常常只是單純關注血壓的高低,並沒有過多的關心高壓和低壓的差值,這也可能忽略一些疾病的存在。脈壓差增大常常提示有動脈硬化,血管彈性減退,繼而引起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降低,常見於老年人、高血壓、動脈瓣關閉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或嚴重貧血等;而脈壓差減小則多見於高血壓早期的患者, 這類人群交感神經興奮性高,小血管出現痙攣,以致收縮壓不高,舒張壓相對增高,脈壓差變小。



我們要正確認識血壓,美國最新指南建議將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定為130/80mmHg,可見高血壓防治形勢不容樂觀,但由於我國人種和國情的差異,我國目前血壓的正常水平為收縮壓≥90mmHg且<140mmHg,舒張壓≥60mmHg且<90mmHg,而當我們在非同日三次測得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則可診斷高血壓。

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預防高血壓的發生,要注意減少鈉鹽的攝入,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同時要戒菸限酒、控制體重、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注意監測血壓變化,定期複查,一旦診斷高血壓明確,則在積極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開始降壓藥物治療。


全科掃地僧


高血壓與低血壓之的差叫脈壓差,即高壓120減去低壓80的和即40。正常的脈壓差應該是30至50,若高於50或小於30都屬不正常。脈壓差過大會對大腦及心臟造成不良影影,脈壓差過低會對心臟及大腦供氧供血不足。

脈壓差過大應該是動脈血管或靜脈血管過於狹窄引起側壓力異常升高異常。它們的形成對身體造成極大傷害,應該引起重視!


靈霄雲羅先雲


30道50之間


現在挺好1128


差值正常是40。差值越大血管壓力就越大,血管就越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