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引言:

小麥赤黴病的發生不僅造成小麥產量的嚴重下降, 而且使其籽粒帶毒危及人畜健康。 隨著單一化學農藥的長期使用,小麥赤黴病菌的抗藥性日益增強,本文介紹了一種防病新途徑,通過採用殺菌劑與植物生長調節劑赤·吲乙·蕓薹、磷酸二氫鉀混配,提高作物抗逆性,通過增強作物免疫力增加防效,同時減少農藥的使用,保障小麥質量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增產!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小麥赤黴病發病症狀

小麥赤黴病俗稱“爛穗病”,是淮北地區小麥的主要病害。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不斷變暖和耕作制度的改變, 小麥赤黴病的暴發率呈上升趨勢,發生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且危害日趨加重。

小麥赤黴病從小麥幼苗期到抽穗期均可為害,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危害最嚴重的是穗腐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苗枯一般是由於種子自身或者是土壤裡含病菌引起的,病變過程是以芽鞘開始腐爛,接著是根部與苗冠的腐爛,麥苗呈現黃色枯萎狀,在病變的同時如果田間溼度過於高,枯萎的苗莖會有粉紅色黴的出現。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穗腐一般發生在開花後,發病前期是在小穗及穎殼出現褐色斑,隨即病變至全穗,病變初期,有粉紅色黴層於穎殼處著生,後期,黴層處會產生藍黑色顆粒狀病變物,小穗內部的籽粒開始皺縮至乾癟的狀態。發病後籽粒皺縮,一般可減產10%-20%,嚴重時達80%-90%,甚至顆粒無收。小穗發病後擴展至穗軸,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

枯白穗癟粒、赤頭、出粉率低等,嚴重影響小麥品質和價格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基腐的感染期分佈在由苗期至成熟期,病苗一般會自莖基腐爛的地方斷裂,斷口處會出現褐色的組織液,且帶有菌絲等物質。稈腐一般發病於麥穗底部一、二節,葉鞘部位出現褪綠斑,後期會發展為淡褐色病斑,病變部位苗株呈現枯黃,影響正常抽穗的進行。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2 小麥赤黴病偏重發生原因

  • 2.1 秸稈還田,菌源基數大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小麥和水稻秸稈主要是還田。把作物秸稈直接粉碎,覆蓋於土壤表面或翻壓於地下,帶病秸稈未從田間移除,赤黴病菌源大量殘留于田間。日積月累,菌源基數越來越大,小麥赤黴病發生程度越來越嚴重。

  • 2.2 栽培因素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由於各種因素造成小麥遲播現象,遲播的小麥在第二年4月份抽穗,這期間由於氣溫過高,會造成小麥赤黴病的高發;隨著小麥播種期的推遲,播種的數量會隨之增加,在小麥生長的成熟期,由於田間麥苗密集,通風性差,透光性低等因素也會造成赤黴病的高發;同時,盲目施肥,特別是氮肥量過高,也會造成赤黴病的發生;播種前對土地的整理不平,開溝較淺造成漬害發生,都會使得小麥的抗病性下降。

  • 2.3 氣候因素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降雨充沛,溫度適宜,利於小麥赤黴病大發生小麥抽穗揚花期如遇連續3d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陰雨天氣,即可造成小麥赤黴病的大流行,連續3d降雨,雨量達12mm 以上,田間空氣相對溼度達80%以上,十分有利於子囊孢子的釋放和侵染。

防治措施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目前,防治小麥赤黴病並無特效藥。小麥赤黴病防治仍堅持以預防為主,在生產上應採取農業防治為主,抽穗揚花期噴藥保穗為關鍵的綜合防治措施。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1、推薦一個新理念,即:健身栽培,增加植株自身抗逆能力,從而提高藥劑的防治效果, 延緩抗藥性的產生。

配方:戊唑醇+赤·吲乙·蕓薹(赤黴素、吲哚乙酸、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防治效果好,同時還增加了作物產量。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使用方法:43%戊唑醇懸浮劑 18.6 g+0.136%赤·吲乙·蕓薹 3 g+助劑10g,在揚花初期噴藥 1次後 7 天再噴藥 1 次,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達 100%。

不僅能夠顯著提高藥劑對赤黴病的防治效果,而且同時可以起到保粒增重的作用。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需要注意的是:遵循“晴天見花打,陰天見穗打,雨天間隙打”的原則,根據天氣情況,調整用藥時間。遇到連陰雨天氣應搶天打藥,宜早不宜晚。搶在雨停間隙施藥,以期達到最佳防治效果。

2、拓寬秸稈利用途徑,減少田間菌源量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通過拓寬秸稈利用途徑,減少田間秸稈殘留量,降低田間小麥赤黴病菌源量。秸稈除傳統的還田外,還可以通過秸稈飼料、秸稈發電、秸稈建材、秸稈燃料等多種途徑,提高秸稈綜合利用價值和利用率。對於直接還田和機械還田的秸稈,可採用高溫堆肥等方式降低田間菌源。

3、農業防治

小麥中後期赤黴病危害大、治不住?那就換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一是合理排灌,開溝瀝水;二是適時早播;三是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忌偏施氮肥,促進小麥健壯生長,防止小麥旺長;四是合理密植,增強田間透風、透光能力,能夠降低田間溼度,形成不利於小麥赤黴病侵染的環境;五是選用抗(耐)病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