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蝶戀花·春景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

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註釋:

  1. 花褪殘紅青杏小:指杏花剛剛凋謝,青色的小杏正在成形。褪(tùn),萎謝。
  2. 飛:一作“來”。柳綿:即柳絮。
  3. 天涯何處無芳草:指春暖大地,處處長滿了美美芳草。
  4. 漸悄:漸漸沒有聲音。
  5. 多情:指旅途行人過分多情。卻被:反被。
  6. 無情:指牆內盪鞦韆的佳人毫無覺察。

譯文:

花兒殘紅褪盡,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飛舞。

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風吹得越來越少,天涯路遠,哪裡沒有芳草呢!

圍牆裡有位少女正蕩著鞦韆,圍牆外行人經過,聽到了牆裡佳人的笑聲。

笑聲漸漸就聽不到了。聲音漸漸消散了。

行人悵然,彷彿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

賞析:

《蝶戀花·春景》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

這是一首描寫春景的清新婉麗之作,表現了詞人對春光流逝的嘆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為人知的煩惱。

上闋寫春光易逝帶來的傷感,沒有拘泥於狀景寫物而融入自身深沉的慨嘆。

下闋寫得遇佳人卻無緣一晤,自己多情卻遭到無情對待的悲哀。

全詞詞意婉轉,詞情動人,於清新中蘊涵哀怨,於婉麗中透出傷情,意境朦朧,韻味無窮。

這首詞是傷春之作。蘇軾長於豪放,亦擅婉約,這首詞寫春景清新秀麗。

同時,景中又有情理,人們仍用“何處無芳草”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僅僅侷限於對“佳人”的相思。

這首詞下片所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麼寄託。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約詞。

王士禎《花草蒙拾》所說的“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同時指出這首詞與風格婉約的柳永詞不相上下。

“花褪殘紅青杏小。”開頭一句描寫的是暮春景象,這是說,暮春時節,杏花凋零枯萎,枝頭只掛著又小又青的杏子。

作者的視線是從一棵杏樹開始的:花兒已經凋謝,所餘不多的紅色也正在一點一點褪去,樹枝上開始結出了幼小的青杏。

“殘紅”,他特別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語氣中透出憐惜和喜愛,有意識地衝淡了先前濃郁的傷感之情。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綠水環繞著一戶人家。

這兩句又描繪了一幅美麗而生動的春天畫面,但缺少了花樹的點綴,仍顯美中不足。

“繞”字,曾有人以為應是“曉”。通讀全詞,並沒有突出的景物表明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顯得沒有著落。

而燕子繞舍而飛,綠水繞舍而流,行人繞舍而走,著一“繞”字,則非常真切。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樹上的柳絮在風的吹拂下越來越少,春天行將結束,難道天下之大,競找不到一處怡人的景色嗎?

柳絮紛飛,春色將盡,固然讓人傷感;而芳草青綠,又自是一番境界。

蘇軾的曠達於此可見。“天涯”一句,語本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是卜者靈氛勸屈原的話,其思想與蘇軾在《定風波》中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一致。

最後竟被遠謫到萬里之遙的嶺南。此時,他已人到晚年,遙望故鄉,幾近天涯。

這境遇和隨風飄飛的柳絮何其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