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在笔者的《聊一聊信阳茶的那些事》系列作品之一中,我曾经提到过:“我们不仅仅要关注信阳茶文化的昨天,更应该把目光投向今天、明天”。

所以,我将向继续向大家介绍信阳现在茶文化的三种颜色。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固始武庙皇姑山茶场

也许,一个对信阳不了解的人会说:不就是卖个小小的茶叶吗,你非要整啥文化呀!但是我想说的是,只有强大的文化支撑,信阳茶才能够飞得更高、走的更远。

而信阳的茶叶节,之所以从12届之后,在茶叶节的名称上加上了“文化”两个字,也是表明了我们依靠文化推动信阳茶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下面,就说说现在的信阳茶文化。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信阳茗阳阁

首先,现在的信阳茶文化有绿色的激情乐章。咱们大家都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里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也是全年良好开局的表现。

我觉得,之所以我们大别山的老百姓,在茶叶节到来的时候喜气洋洋的载歌载舞,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在阳春三月里采摘春茶,在一年之初就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特别是在茶叶丰收的日子里,信阳地区处处是激扬的绿色,人们在美丽的青山上,在绿色的茶园里采摘着春天的叶子,陶醉于这茶绿之中,也憧憬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固始武庙皮冲村程其才茶场

这绿色,不仅仅单纯指的是毛尖茶的芽儿绿,更是代表着因为信阳茶的发展而形成了绿色、无污染的产业链,还有因为茶业的壮大,给老区当地带来的绿色发展观。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青春的飞扬,是激情的舞动。

所以,我说信阳茶文化是绿色的,你同意吗?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信阳平山塔

其次,现在的信阳茶文化有金色的励志故事。在信阳的各个产茶县区,都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有着几百亩甚至是几千、几万亩的茶场,他们有着以自己茶场命名的茶叶专卖店,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还在很多的城市里有着属于自己营销范围的茶艺馆或者是直营店,我们可以称他们为“茶业老板”。

“谁知杯中茶,片片皆辛勤。”这些“茶业老板”现在光鲜人生的背后,是多么曲折艰辛的创业历程!

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时候,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是迫不得已、被逼无奈才选择以茶谋生的。

有交不起几元钱的学费辍学而去种茶的,有下岗职工为了生活走进茶山的,还有因为没分到田地种粮而无奈选择种茶的。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固始段集五尖山茶场

并且,从阅读大量的关于信阳茶的新闻报道中,我了解到:有一个叫刘文新的茶业老板,居然是沿街叫卖鸡蛋转行卖茶叶而成为茶业大佬的。

如今他已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拥有一百多家直营专卖店,三百多家代理加盟商,“文新茶业店”我们时常在外可以遇见,是咱们信阳茶产业首屈一指的著名品牌,真的是非常的了不起!

我们不能忘记,在他们刚刚开始创业之时,没有享受过抖音、微信带来的乐趣,不知道什么是网络的便捷,更是没有体会过花天酒地的快乐。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固始武庙皇姑山茶场

但是,当他们为了生计在茶园里采摘着叶子的时候,我想,他们的思维就像那飞快的手指一样,一刻也没有停歇过。

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有着要改变自己生活、不再受穷日子煎熬的强烈意愿!

在我们信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随便找几个“茶业老板”来访谈访谈,一部励志的创业故事就会跃然纸上,一部感人的视频作品就会横空出世。

他们就是靠着一定要改变自己苦日子的简单信念,而从种茶郎变成了卖茶郎,又从卖茶郎变成了茶老板的,通过他们一步步把自己的茶业做大、做优、做强,把一座座遍布茶园的青山变为了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山,走上了共同富裕奔小康的金光大道,最终也实现了自己创业之路的辉煌。

所以,我说信阳茶文化是金色的,你同意吗?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固始根亲文化园

最后,现在的信阳茶文化有红色的奋斗精神。

信阳,是河南省有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物产非常的丰富,但在所有的物产中又以茶为最。

因为有茶,信阳从茶乡变成了茶城,又从茶城变为了茶都,回顾发展的历程,完全可以生动谱写出一曲老区人民的奋斗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固始武庙皮冲村十八盘茶场

正是因为有了奋斗的精神,在信阳的产茶区,茶农超过一百万人,产茶乡镇一百多个,茶叶总产值超过一百亿元。

正因为有了奋斗的精神,老区信阳把茶叶节作为城市创建的有力切入点,将一个独具魅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呈现在大别山下,连续十年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荣誉称号。

正是因为有了奋斗的精神,全市茶叶的生产、加工、营销和茶乡旅游等一系列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为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写下了最为浓重的一笔。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固始武庙皮冲村五岭茶场

正是因为有了奋斗的精神,信阳连续并且成功举办了26届茶叶节,累计招商引资超过了一千八百亿元。

并且以茶为媒,打开了一个内陆贫困地区开放振兴的大门。

更是在2017年4月,荣获了“中国毛尖之都”的称号。

我们在赞扬茶乡人民奋斗精神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这样的一件事:建国前的大别山区人民为了革命,坚持了28年之久的红旗不倒。

后来,因为这段浓重、厚重、凝重的红色革命历史,人们总结归纳了“大别山精神”。

信阳毛尖的“三种颜色”......

固始西九华山

而如今,老区群众用自己的坚持、坚毅、坚定,使得信阳茶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富、从富到优、从优到强,在“奋力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的道路上”勇当先锋,高扬出一面鲜艳的红旗,这些不正是是新时代“大别山精神”的具体体现吗?

所以,我说信阳茶文化是红色的,你同意吗?

孟军,豫南地区旅游、美食、特产、风情的热心宣传者,近年来撰写了大量与此有关的文学作品,特别擅长用“网”事来进行宣传,作品语言特点幽默、生动、接地气。其网络作品《中国好身影—固始旅游介绍七字经》、《舌尖上的固始》、《诗说蓼城》、《固始,一个美景之乡》、《固始,一个美食之乡》、《诗说蓼城》、《关于推动信阳菜成为下一个沙县小吃的思考》在网上均有很高的点击率。在2019年春节期间,孟军同志连续在网上推出《固始菜:“南山北水”争奇斗宴》、《南后街的春节家宴》、《 老板,来个热锅子! 》、《固始美食烹饪八大法》、《 固始美女为何多?》、《固始,一个正在崛起的厨师之乡》6部作品,生动的诠释了古蓼大地的“年味儿”,从美食文化的角度,为“推动信阳菜成为下一个沙县小吃”做了积极的宣传。2019年2月,孟军同志被授予“固始县旅游宣传推介突出贡献奖”。

孟军同志在业余时间还致力于大别山区红色文化的研究,专注正能量文学作品的创作。其创作的红色文化作品《罗荣桓元帅史铭》在2012年入选纪念罗帅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坚持永远不变的军魂》之中。长诗《孙中山先生诗传》在2016年入选《香山诗刊》纪念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征集专辑。长篇七言诗《焦裕禄同志诗传》得到了焦裕禄同志的故乡--山东淄博市委书记周连华同志的亲笔批示,并被收藏到该省博山县焦裕禄同志故居纪念馆和河南省的焦裕禄干部学院。创作文学作品《卢沟魂》曾经被河南省电视台报道,作品《正气歌》获得河南烟草系统“四个三”诗歌征集大赛一等奖。廉政文化作品《一代廉吏—固始祝庆藩》曾经得到过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