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球攻守成為魯能死穴,恆大贏在塔神更贏在整體

非常遺憾,這本應是一場平局,可惜戴琳終場前的輕率犯規,給了難以阻擋的塔利斯卡施展定位球絕技的天賜良機。不過,從整場比賽的進程看,魯能輸得不冤,自己的優勢打不出來,卻讓恆大把長處發揮得淋漓盡致,

只是被對手讀秒絕殺這種殘酷的方式,讓客隊有些接受不了而已。


尹波|定位球攻守成為魯能死穴,恆大贏在塔神更贏在整體


(絕殺——把足球踢出了籃球的感覺)

魯能和恆大的風格完全不同。魯能強在一個“高”字,恆大則以“快”見長。高,一般都比較慢,運動戰要打對方後防立足未穩並不容易,因此定位球就成了有高度沒速度的魯能賴以攻破對手城門的看家利器。然而此役,反倒是有速度沒高度的恆大成了定位球專家,幾乎每次定位球進攻都能造成威脅,最終通過定位球完成絕殺。


尹波|定位球攻守成為魯能死穴,恆大贏在塔神更贏在整體


(“雙塔”失靈,是因對方有“塔神”)

其實,魯能未能充分利用“上三路”之長做到利益最大化,此前的比賽就已經陸續暴露出來。一是他們的進球主要來自佩萊等空霸的高點,但通過角球、任意球等定位球得分的效率並不高,定位球戰術變化較少,效果不夠理想。二是運動戰打“上三路”,對兩個邊路突破傳中要求很高,而魯能邊路球員的傳中質量還不穩定,對恆大下半時魯能右路多次贏得傳中機會,基本傳不到佩萊這個點。三是搶第一點可以靠身高,搶第二點就要憑意識,魯能第二點保護得還不算好。


尹波|定位球攻守成為魯能死穴,恆大贏在塔神更贏在整體


(保利尼奧便裝觀戰,對比賽結果很滿意)

由於出場最多的3名外援佩萊、費萊尼和吉爾都是高度突出、速度不快的類型,魯能進攻戰術較為單調,中後場得球只能向前找高點,對手防守起來相對容易,也使魯能在“打高”這一核心套路失靈時,缺乏備選方案。李霄鵬為了能在保利尼奧停賽、魯能可以用三外援打主隊單外援的有利條件下,努力去改寫對恆大8戰不勝的尷尬紀錄,把兩匹邊路快馬吳興涵、劉彬彬同時派上場,加上有速度能突破的王彤和鄭錚,就是想使魯能的反擊提速。只是3名高大外援構成的中軸線節奏偏慢,魯能反擊時只能通過個別球員單兵突進,很難像恆大那樣全隊整體快速壓上,使對方有足夠的時間退防,不得不去打效率很低的陣地戰。


尹波|定位球攻守成為魯能死穴,恆大贏在塔神更贏在整體


(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換個角度講,缺少保利尼奧確實減損恆大實力,不過恆大的強大不僅在於外援。本賽季恆大是“國家集訓隊”級別的配置,新增補5名新人全是國腳,原本恆大便有5-7名國腳,如今能踢主力和主力替補的本土球員,基本都是國腳。本場恆大登場的所有本土球員,只有終場前露面的嚴鼎皓是國奧球員,其他全是上屆和本屆國家集訓隊的國腳。這還是在韋世豪、鄧涵文缺陣的情況下。而去年到今年的歷次國家隊集訓,魯能每次只有2-3名球員入選。


尹波|定位球攻守成為魯能死穴,恆大贏在塔神更贏在整體


(青訓一直讓魯能為傲,為何面對U23如此無力?)

從U23球員的使用,就能看出李霄鵬和卡納瓦羅揹負壓力的巨大差異。前者為完成3名U23球員出場指標,只能用U23換U23,然後終場前換上最後一個U23。而後者因僅派出一名外援,只需要一名U23登場即可,更何況以恆大今年的陣容,哪怕要上3名U23,也都能在新進年輕國腳裡解決。主帥排兵佈陣空間的落差,更使兩隊優劣此消彼長。


尹波|定位球攻守成為魯能死穴,恆大贏在塔神更贏在整體


(時候未到,火候不夠)

顯然,魯能現在就想改寫對恆大不勝的歷史,火候不到。還是忘掉塔利斯卡的絕殺,集中精力備戰5天后客戰柔佛的生死之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