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陸海新通道“新”印象

西部陸海新通道從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兩年多時間,兩年來西部沿線各省區(市)迅速行動,不僅達成一系列共商、共建的合作共識,更是在實現通道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快腳步,如今西部陸海新通道已從最初提戰略、打基礎進入了補短板、破瓶頸的階段。這條大通道建設得如何,記者在此次“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主題採訪活動中尋訪了其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從他們的講述中尋找新通道的新印象。

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印象

黃光輝(左二)與同事在首趟印度班列前做例行檢查。記者 王海波 攝

講述人:欽州港東站站長 黃光輝

“現在比過去兩年真是忙多了!”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以來,每每面對媒體的採訪,黃光輝必說的心裡話。他語調裡帶著些許感慨,而臉上笑意卻透露出他滿懷的自豪。

2016年,由於工作需要,黃光輝調到欽州港東站。那時候的景象,黃光輝記憶猶新:“就是一片灘塗荒地,什麼也沒有。”雖然近幾年來北部灣欽州港區的貨物吞吐量逐年增加,黃光輝的工作還是按部就班地重複著。

2017年9月28日,隨著首趟西部陸海新通道上行班列從廣西欽州港東站鳴笛開行,黃光輝的事業迎來了新的一頁。

黃光輝說,最初是來自重慶的班列,雖然當時貨物散且少,有時候一週才發一列車,但心裡總是暖融融的。

兩年來相繼開通了至重慶、成都、昆明、蘭州、貴陽、青海等西部6省市的5條班列線路,車次也由過去一週一至兩列到一天三列。貨物量逐漸增加,接車、驗收、駁接等工作也相應增多,黃光輝一下子就“忙”了起來。

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推進,從鐵路運輸到港口的“最後一公里”問題越發凸顯,黃光輝也有了新的焦慮。

黃光輝告訴記者:“業務量大了,我們必須給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連通港口的問題不能解決,心裡總覺得酸溜溜的對不起客戶。”

2018年7月,廣西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海鐵聯運重要項目——欽州港東站集裝箱辦理站正是開工。該項目也是廣西北部灣港打通海鐵聯運“最後一公里”的破瓶頸項目。

經過半年的建設,寬敞的貨物堆場,旁邊一條蜿蜒的鐵路從外連接至欽州港東站。“2019年6月,欽州港東站集裝箱辦理站一期工程將要竣工,到時‘最後一公里’問題將會得到有效解決。”黃光輝說,現在從欽州港東站到港口還有將近幾百米的距離沒有通鐵路,目前正在修建一條直接通往港口的鐵路,實現鐵海聯運的無縫對接。

4月11日,欽州港東站集裝箱辦理站東站作業又迎來了從重慶出發的“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出口首趟印度專列。兩年來,經歷了數次首發、首趟的黃光輝感慨:“西部陸海新通道從無到有,從有到逐步擴大,心中感到無比驕傲,隨著事業有了新的突破,自己再忙再累也值得。”

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印象

吳宇(左)與父親在暢談防城港港口建設的過往。通訊員 王國寬 攝

講述人:北部灣防城港碼頭有限公司集裝箱公司經理助理 吳宇

吳宇大學一畢業就進入防城港港口工作,至今已有22年,由於父親也是港口員工,對外他總把自己稱為“港二代”。

從小到大,立志要為港口建設作出貢獻的吳宇見證了防城港點點滴滴的變化。“小時候,港口的碼頭不大,停泊靠碼頭的都是一些小船。1996年,來到港口工作的時候,整個碼頭也就十來個泊位。”在吳宇的印象當中,雖然防城港被外界稱呼為“西部第一大港”,但在他的心中這個第一總有些許不對稱。

吳宇說:“相比上海、寧波、天津、廣州等大港,無論是從港口的硬件設施,還是軟環境建設,我們確實存在不小差距。”

理想的豐滿與現實的骨感,讓吳宇為港口的發展緩慢而苦惱,甚至產生了離職換崗等念頭。“這麼多年過來,工作上肯定會有彷徨期,總感覺做了那麼多年也沒有什麼成就,就會想著換一個環境和單位,或是出去走走闖闖,還有可能打開一個新局面。” 吳宇告訴記者,這樣的念頭在他心裡糾纏了一段時間。

細心的父親瞭解吳宇的心思,總是意味深長地對他說:“你們是幸福的一代。” 也是因為這句話,吳宇的苦惱逐漸被化解開來:“什麼事情的發展都會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世界上許多城市都是因港而興,應該堅信港口的發展會改變家鄉的面貌。”

近十年來,防城港港口日新月異地飛速發展,讓吳宇更加堅定了當初的選擇。如今的防城港成為我國最大的硫黃中轉、磷酸出口港以及鐵礦石、煤炭、化肥等重要戰略物資的中轉基地,與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往來,250多個港口通航,港口年吞吐能力過億噸。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不斷推進,企業聚集、飛地經濟等效應進一步呈現,防城港正釋放著巨大潛力。這讓吳宇覺得,未來充滿希望。

如今的防城港港口已建成生產性泊位43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33個,10萬噸級以上泊位8個(20萬噸級泊位三個)。與港口一同成長的吳宇,也成為北部灣港防城港碼頭有限公司集裝箱公司經理助理,延續著自己當初的港口夢。

講述人:廣西廣亞國際貨運有限公司負責人 唐叢華

在防城港市口岸聯檢大樓內,廣西廣亞國際貨運有限公司負責人唐叢華的辦公室就設在其中。不僅辦公設備齊全,辦理相關手續也更加方便。

然而,2013年剛到防城港時,當時的情形與現在卻是大相徑庭。唐叢華說:“那時候辦公條件差,住的地方也是臨時租的小旅社。當時不是客戶一再說服留在防城港做物流,可能都打退堂鼓咯!”

唐叢華清楚地記得,剛來的時候辦理報關手續還是比較原始,所有的單據都是用人工填單據,並且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還沒有聯合辦公,效率相對較慢。加上貨源比較少,唐叢華的公司效益剛維持收支平衡。

“現在好多了!不僅辦公條件改善,辦理相關手續效率大幅提升,生意也蒸蒸日上。”唐叢華告訴記者,近兩年來由於貨源增多,他每天都會有不同業務訂單。特別是東南亞的海鮮和水果,從他這裡發貨走西部陸海新通道運送到成都、重慶的量逐年都在增長。

通道一通,也吸引了更多的物流企業把目光投向防城港。唐叢華說,周邊的物流企業一下子就多了起來,這兩年新增的至少有20家。雖然存在一定競爭,但他覺得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同行多了,對客戶的後續服務肯定會提升。

如今,趁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不斷推進的東風,唐叢華把發展重點放在了冷鏈運輸上,在他看來居於防城港獨特的區位優勢,不僅可以節約運輸成本,還可以把最新鮮的海產品和果蔬賣到內陸城市,這是物流的大趨勢。(記者 王海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