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想請教一下孩子數學在不報班的情況下怎麼訓練,我們一年級,現在不打算報奧數?

且聽風聲715


1、作為家長可以每天晚上檢查孩子對當天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查漏補缺。對當天課本上的例題、習題複習一遍,加深印象,並會舉一反三。預習新課,使孩子對第二天要學的新知有個初步瞭解,不會的地方做上記號,或家長提前輔導或等老師講課時認真聽,加以解決。

2、養成習慣,每天做一定的口算題及計算題,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及口算速度。對20以內的加減法必須熟練計算,訓練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比如做成數學卡片或做成填空題來訓練。

加持下去,孩子的口算及計算能力一定會很強。

3、可以依據課本內容舉一反三適當增加一些稍有難度的習題來訓練孩子的獨立思維能力。

比如用數字6、8、9能組成哪些兩位數?並把組成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那孩子就得開動腦筋,獨立思考,然後寫出不同的兩位數。既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又培養了孩子的思維能力,一舉兩得。

4、對孩子數學書上學到的知識,要帶到實際生活中去應用並解決解決。比如學習了“認識人民幣”,在帶孩子去超市購物的時候,就可以看著貨架上的商品問孩子怎樣付錢,可以用幾種方法?從而培養孩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憶夢月華


非常好的題目。曾經的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來回答一下,希望能幫到您。

六年前我也研究了一下今天流行的奧數,發現小學低年級的奧數,大多數是小學高年級要學的內容。而我女兒正是學英語的關鍵時期,英語課時不能少。奧數課安排不進來了,只好放棄報班。

後來我仔細聽了女兒小學數學教研室主任的教學安排。結合我個人的成長經歷,教給我女兒一個特別的數學遊戲:鬥24。有些省份好算叫算24點,您搜一下,網上有細則。

我小時候靠這個遊戲起步,鬥24和下棋周邊從來沒有對手。我女兒也不錯,趁我老了,一年時間滅了我。高年級開始給她講一些數學思維方式,至今也不錯。

順便說一下,小學開始時主攻英語的結果是她見到外國人都能自然而然的聊天。順便英語考試次次滿分💯。



-----補充一點吧----

比如圖中這個,既可以3824,又可以4624,還可以12乘以2,一題多解,多角度發散思維,從小我就因此養成習慣了。數學競賽題其實大多也不過如此,只不過不是用小學低年級的加減乘除法而已。



加加爸爸2019


我在二年級的時候給孩子買過一套《馬小跳玩數學》,全套6冊,分別對應1~6年級的數學知識。

這套書裡有很多小故事,每個故事揉進一種數學題型,如“雞兔同籠”。這套書難度沒有奧數那麼高,但比教材稍微難一些,也能起到開拓思維的效果。
因為都是小故事,讀起來不枯燥。低年級可以大人領著孩子看,中高年級的孩子就能自己讀了。

我家孩子比較喜歡數學,這套書都是他自己慢慢翻著看的。大概是四年級都看完了,等於做了預習。反正只應付課內學習和期末考試的話,這套書的難度就夠了。

搬書回巢,有書智庫領讀達人,秘密扣扣簽約作者,今日頭條認證作者,新浪微博認證書評人。圖書編輯、網絡編輯、運營編輯……這麼多年,兜兜轉轉還是和文字打交道。我願搬書回巢,助你師逸功倍。

搬書回巢


數學作為基礎科目,一直備受關注和重視,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剛開始上學時就開始關注孩子的數學,想要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和能力。

雖然學生在學校也一直在學習數學課程,但由於比較基礎,對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還遠達不到需求,所以很多家長就開始為孩子報了輔導班,希望讓孩子有所提升。

上輔導班對孩子的學習和思維到底有沒有幫助一直有不同的觀點。當然了,用處還是有的,但畢竟具有侷限性,一個禮拜一兩次的課程,對孩子的幫助遠不如想象中那樣多,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抓住平時的時間,每天學習和訓練,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所收穫。

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提升需要有完善的課程體系和訓練體系來支撐,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給孩子報一個比較靠譜的班,堅持下去,這還沒有完,週末在輔導班學習,課後自己去複習,鞏固和理解,課堂學習加上課後練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有些家長不願意早早把孩子送到輔導班,想要自己在平時去輔導孩子,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當然也有難度,家長畢竟不是專業的,講解的方式和方法孩子不一定能理解,所以,要想自己平時去監督和輔導,家長就需要和孩子一起去學習。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年級的孩子在數學上需要以基礎運算為核心,最好能每日堅持練習,通過不斷練習來提升口算的速度和準確率,運算的速度在之後直接決定學生做題的速度。基礎運算的練習不但能提升運算能力 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也是有幫助的,可以提升學生的反應力。運算的訓練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度,對一個學生的幫助是很大的。

除過基礎的運算,很多家長也希望能對孩子的思維做一些啟蒙訓練,那就需要去選擇一本合適的資料,最好能有一個體系,能一直學習和練習下去,我經常建議家長和學生使用,從課本到奧數和舉一反三這兩套書,從課本到奧數能簡單些,適合大部分學生,比較適合自學;舉一反三稍微難些,需要有指導和講解。當然還有別的一些,選擇一套適合的很重要。

然後就是學習和練習了,如果是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自己在家學習 就要注意速度了,不要太快,每天學習一兩個知識點和典型例題,學習和理解透徹,再去做一些相關練習題,加深理解和運用,時間控制在二十分鐘即可,時間太長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訓練一定要有規劃和體系,每天學習什麼,練習什麼都要有規劃,最重要的是每天練習,千萬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天學習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最好能將每日學習和練習成為一種習慣,成為日常學習必備,這樣日復一日的練習,肯定會讓孩子得到很大的提升。

對於一些比較困難的知識點和題目,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去探討 甚至是家長先去學習,再來教孩子,那麼就需要家長提前去學習和準備,現在網上有很多的學習資源。


胡老師數學教育


作為一線教師,說說我的想法:

我想作為小學數學,最需要關注的是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於利用課上和課下將這些知識與技能打牢。比如計算,就是數學學習中很基礎的一種能力,可以通過一定量的練習來鞏固提升。

在家中對孩子的數學進行訓練,不妨試一試讓孩子給家長講題的方式。這是我一直建議家長的指導方法。一方面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敘述來清晰孩子的問題出在哪,另一方面也能夠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要知道,會做的題目孩子不一定會說,而如果他能講題目解釋清楚,則說明他對知識的掌握相對比較牢固。同時,說的過程也調動了孩子的多種感官,對於加深印象很有幫助。

對於現在的數學教學,已經逐漸從重視成績轉變到關注能力,而能力的培養在於平時的訓練,在課堂,則在家裡。多說,多問是最直接的提升方式。

最後,結合現在孩子的特點,我覺得也要讓孩子多接觸生活,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因為數學最終的目的仍舊是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一些拙見,歡迎討論。


數學李老師


在今日頭條上面看到你這個問題,作為一位有多年教數學經驗的老師,非常想幫助你。

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的教授知識的方法最好的就是反覆訓練。這個時候的學生,他的學習能力是不夠的,基本上是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況。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跟他反覆的強調這個問題,他很容易就會記住。這裡一定要強調一點的就是,這個“反覆強調"的問題,要掌握一個度。比如我們在跟孩子做遊戲,或者是在外面玩耍的時候,利用孩子手中的工具,將我們的數學知識貫穿於其中,效果會非常的明顯。

曾經有一個二年級的家長對我講,他的孩子對乘法口訣的掌握總是錯。也許我們大家都知道乘法口訣在背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的,那是因為按順序在背,比較容易。一旦打亂順序,或者是用大數乘以小數這個來考核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錯。也是我給他提了一個小建議,就是要求他在接送孩子上下學的過程中,不斷的考他的口訣,剛開始可以慢一點,後面一定要求他快速的回答。沒過多久,這個家長就跟我講他的孩子的乘法運算非常棒!


傳奇人在


一年級孩子還是強烈建議不要報班,第一還處於適應學校生活階段,最好是多陪伴;第二作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認知最有效率的是實物,而不是從課堂到另一個課堂。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我首先請問下這位家長,一年級奧數學什麼你大致清楚嗎?對於輔導班的課程體系一定要有個初步的瞭解,如果有時間的話,儘量由家長在家輔導,訓練這個詞聽著就是填鴨式的教育觀念,一年級更多應該在生活中,在遊戲中去學習。如果您有這方面計劃,可以關注我的一年級趣味數學專欄。

一年級數學家長培優建議

數學啟智應該多彩多姿!以下是我規劃課程時的大致六個模塊。您也可以沿著思路去思考如何引導孩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累認知的經驗。

① 基礎

基礎是基礎概念,加法的含義,減法的含義和運用,數位的概念,湊十法等等。課內關注孩子的理解難點,通過實物方式講解會更高效。練習形式應該多樣化,新穎有趣。

② 拓展

拓展主要是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學,數學無處不在,帶著孩子去探索,去觀察,去發現數學之美,數學之趣。

③ 培優

培優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知識點都有基礎,提高,進階,不可操之過急。

④ 趣味

數獨,七巧板,迷宮等都是好玩又益智的數學遊戲,也增加了親子互動。

其實主要是家長教育觀對孩子的影響,你認為數學是好玩的,就會影響孩子。


一學堂王老師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進行奧數訓練對訓練孩子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開闊性、靈活性等思維品質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有效促進孩子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但學生個體學習能力、興趣、毅力等因素的不同和差距,是否進行奧數訓練和在進行奧數訓的內容、方式等方面也有所不同,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於對數學不是很有興趣或特長的孩子來說,可選擇基於書本之上,與書本知識關聯密切的題目訓練,拓寬孩子的思維,豐富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而對於較深奧,生澀難懂,解法獨特等所謂的純奧數題可不訓練。如果家長自行輔導,又不是專業的,需要多加學習,要遵循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切忌用成人化的思維、方法去輔導,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學習基礎和具有的技能,切合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訓練。不能拔苗助長,要循序漸進。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可帶著訓練,在訓練中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再決定如何進行。


閒看雲舒靜聽花開


數學不等於奧數,的確沒必要報班。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主要就是一個形象思維。只需要知道這麼回事就行了。如果他們知道一個蘋果再加上一個蘋果,他就有了兩個蘋果。相當於已經學會了數學。如果在抽象成,一加一等於二,就已經更好了。


火箭高中數學


我女兒現在上二年級。數學成績中等。我現在對她的要求是把基礎題打牢固,無非就是多做題。每天50道計算題是必須完成的,還有一些基礎的課外練習冊。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