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一斤的醬香型白酒,市場上有嗎?性價比比較高的?

茅臺鎮醬大哥


200元一斤的坤沙醬香型白酒,市場上有嗎?性價比較高的?

白酒廠家出廠時的存本比較低,但在流通過程中會增加一半以上的銷售存本。你看:廠家→總經銷商→分銷商→商場→消費者,經過了多少個人的手。待消費者從商場買回來,它的存本就比出廠價翻了幾倍。一般商場上的白酒都是包裝比較精美的,它的包裝存本也很貴。可以這樣說,在商場上買的200元一斤坤沙醬香酒,其酒質要低於出廠價60元左右的坤沙散裝醬香酒,你說這樣的酒性價比高嗎?



其實我有這個深切體會,我兒子結婚時,因為要面子,要追求高端、典雅、大氣的包裝,所以去商場批發了幾十箱200元以上的醬香型白酒(牌子略,別以為我去拆這種牌子的臺)請客後剩下了一箱多,我特意跟我買的出廠價60元一斤的散裝酒進行對比,總感覺這200多元一瓶的酒沒有我的60元一斤的散裝純糧醬香酒好喝。所以我很少喝,只是有客人來了時喝,拿出它有高端、典雅、大氣的包裝似乎感覺更有面子。



酒友們要買口糧酒不要考慮太多的面子,還是“裡子”經濟實惠要緊。買出廠價的散裝純糧醬香白酒,可以省去大部分的包裝存本和銷售存本,把錢全部花在酒質上。



我兒子結婚時,我不知道有這種服務。如果請客也可以提前到廠家去定製婚宴用酒,自己需要什麼樣的酒質,就可以給什麼樣的酒質,價錢自己定,自己想打什麼名字就可以打什麼名字,還可以打上新郎新娘的照片,結婚紀念日。這多有紀念意義,多定些,以後自己拿出來喝時,看見自己結婚時的幸福模樣,以及結婚日期,會顯得多自豪,喝起酒來心情愉快,酒量大增。


三酉久


百元以上的醬香型白酒,在市場上比比皆是,而要說到性價比,相信刷下去十之八九也不少,為什麼?渠道問題,首先我們遵守市場規律,但是我們更想把好的醬酒帶給大家。

一款酒拋開成本,還有渠道加成,酒廠-代理-零售-到我們手裡,中間差了幾個環節,價格攀升是自然的。

以醬酒為例,我覺得性價比的前提,酒質必須是坤沙,然後再去說它的價格,因為只有坤沙材質的醬香型白酒,才能品鑑到大麴醬香的魅力。

很多懂酒的朋友找我都想品鑑一下坤沙酒,都以為要很貴,其實在我們茅臺鎮本地,光瓶酒只是我們日常的口糧酒,它的價格是親民的,它的原料就是糧食,只是說有很多不良商販以次充好,導致糧食酒很少。

而且這款光瓶酒的價格完全是它的酒質,少了包裝的溢價,真正的把錢花在刀刃上。

很多酒友都給了滿意的評價:花一樣錢品鑑高兩個檔次的酒水是他們經常說的。

坤沙酒的細膩不同於其餘酒類,它的味道在不同時間,不同溫度,都有不同味道。

當然了朋友,如果你也喜歡醬香型白酒,那就私信我,我們一起品醬酒,聊醬酒。


醬酒文化工作室


很多東西,絕對是一分價格一分貨;以次充好者,價格欺詐者除外。

200元一斤的醬香型白酒,市場上也肯定有啊。再加個零的都有,只是我們很少注意罷了。

而且白酒(不侷限於醬香型)生產工藝,是自古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一道工序有一道工序的作用,好比如我們自家做米飯,都是同樣的大米,水添加多少?悶飯時間控制多長?做出來的米飯味道肯定不同。

同款白酒前期的生產工藝,差別不是很大。原料,輔料都差不多,差的是後期的陳釀和調製。陳釀一年的,和陳釀三年的,五年的,你說能一樣嗎?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果想有更好的享受,那就加錢上高檔的吧!



WSMGR808


市面上零售渠道或者普通團購渠道去買200元一斤的好醬香酒(坤沙酒)基本不現實,因為經過經銷商--終端商的利潤,如果到你手裡價格在200元,那這個酒的出廠價在100左右,成本價在60以內,這個成本是生產不出來坤沙酒的,能買到比較靠譜的絕大部分在碎沙酒。

買酒喝酒要看場合,因為酒的文化屬性太重要了,招待性的場合肯定還得用高端品牌,名酒,畢竟體現面子,但是性價比極低,自己或自己和自己的親朋好友,狐朋狗友吹牛喝酒如果習慣醬香那就尋找一些性價比高的。

習慣喝醬香的可以主動尋找下酒廠的人員,通過他們固定的拿貨,畢竟常喝消費量也不小,拿先拿市面上流通比較大的酒,然後用這個酒對比其他酒,尤其是價格比這個低的,那個比這個口感更好就喝那個。

山東地區如果有想喝醬酒的可以私信我,在這裡不說品牌了,避免廣告嫌疑。


酒知識摘要分享


一款好的純糧食坤沙酒,有點年份,酒質200左右的,市場現狀就是包裝比酒好,真正酒質去掉包裝,還是看口感各方面的




茅臺鎮醬大哥


茅臺鎮貴賓酒,53度醬香型只要15元一瓶與茅臺酒1200元一瓶,你吃得出區別嗎?白酒只要在5O度以上,人的舌頭是分辨不出好壞的,只是用鼻子能嗅出醬香,因此我看實質區別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到體內起作用的就是酒精,而全世界的酒精都是一樣的,所以自已吃,買茅臺鎮貴賓酒就可以了。


孫謀聰


茅臺王子酒,習酒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