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樣的措施可以增加小麥產量?

三農探路者


作為農民,我有一點心得體會想分享給大家!小麥想高產,從播種到收割都要管理到位,採取措施。



種子的處理,小麥種子播種前,要晾曬一天,沒有包衣的小麥種子,要滅菌處理一下。用25%多菌靈、甲基惡黴靈或咪鮮胺1000倍液——2500倍液,浸泡8小時以上,注意不能用溫熱水浸泡,兌好藥液之後,倒入小麥種浸泡。浸泡後,撈出瀝水,再用98%磷酸二氫鉀+0.01%蕓薹素內脂兌水稀釋後拌種直播。

播種前,要清除耕地上秸稈、雜草,精耕細作,每畝追施氮磷鉀複合肥1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作為底肥,當然,有農家有機肥更好,每畝追肥2000公斤。翻耕土壤,平整好土地要打封閉除草劑,我們當地採用丁草胺、丙草胺、乙草胺、甲草胺、苄嘧磺隆、煙嘧磺除兌水噴霧土壤,要土壤平整,含水量不大,選擇晴朗無風天氣,不能重噴、漏噴。噴霧除草劑10天后就可以播種,播種後,立即開溝起壠。

小麥出苗後,每畝追施7.5公斤尿素提苗,北方小麥要澆冬水。南方冬小麥防治根腐病、全蝕病、紋枯病,進入臘月,南方小麥還要追施臘肥,每畝10公斤。用25%多菌靈、甲基惡黴靈、戊唑醇防治根腐病、全蝕病、紋枯病。

開春之後,小麥開始返青,北方要及時澆返青水、施返青肥,每畝10公斤,南方追施返青肥10公斤/畝,春暖花開,氣溫回升,雨水偏多,要對小麥麥蚜蟲、紅蜘蛛防治一下,可用吡蟲啉、吡蚜酮兌水1000倍液噴霧防止一下。對根腐病、全蝕病、紋枯病再次防治。葉面噴霧除草劑,把雜草消除在萌芽階段。南方要清溝瀝水,中耕除草除溼,鬆軟土壤。

小麥返青期、拔節期可葉面噴霧硫酸銅、硫酸鋅有一定增產效果,我們當地人用10克硫酸鋅兌水15公斤葉面噴霧,分蘗期小麥分蘗旺盛,葉片厚實光亮,莖稈粗壯,抗倒伏,後期千粒重、穗粒重優於對照田,比對照田增產10%以上,而且據深加工企業反饋,小麥出粉率高,麵粉有筋道。

小麥返青分蘗期還可以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氨基酸,來增加小麥抗逆性、免疫力,98%磷酸二氫鉀300克+0.01%蕓薹素內內20克兌水15公斤噴霧,在小麥齊穗期再噴霧一次,可增產20%以上。小麥齊穗期是長江中下游、江淮地區、黃淮海地區小赤黴病、紋枯病、鏽病、白粉病等病菌高發期,要按當地植保網點農藝師指導意見進行防治。北方小麥要防止“倒春寒”天氣。

【以上是長江老農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


長江老農


從小麥種植情況來看,影響小麥產量的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品種選擇不合理,不能合理選擇適宜本地氣候特點的品種,或抗病性較差的品種;二是施肥不當,重施氮肥少施磷不施鉀,不能協調發揮小麥高產三要素;三是播種粗放,小麥群體與個體不協調,給管理增加難度;四是病蟲害防治不及時,致使病蟲害危害嚴重,影響小麥產量與品質。因此,要增加小麥產量,必須加強小麥田間管理,主要採取的措施有:

1、合理選擇品種,有利於實現小麥高產穩產。首先根據品種的審定區域選擇,在審定區適應性好,抗性強,有較好的產量,可能在非審定區出現不適應,抗性差,不利於獲得高產。第二,根據本地氣候特點選種,比如當地遭遇連續陰雨會造成赤黴病的流行,影響小麥產量,因此選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第三,種植新品種應先試種1-2年,摸清該品種的特徵、產量水平及適應性。

2、採取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首先根據地塊的土壤肥力情況制定相應的施肥方法、施肥量。根據小麥生長規律確定追肥的時間,小麥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的需求有所不同,避免“一泡轟”,繼而採用分段施肥、氮肥後移技術,能極大的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

3、採取精量播種,適期適量播種。在肥力較好的田塊,通過降低用種量,減少基本苗,協調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矛盾,控制無效分櫱,促進個體生長,促進小麥孕大穗,提高結實率。適期播種是冬前培育壯苗的關鍵,應根據當地播種時期合理安排播期,晚播小麥應適當增加播種量。

4、及時防治病蟲害,加強田間管理。冬前小麥病蟲害相對較少,主要是返青分櫱後注意做好“一噴三防”措施,養根護葉、防治病蟲、促進灌漿、提高抗性、防止乾熱風,提高產量及改善品質。在小麥越冬期和小麥返青期,是小麥壯苗越冬和關係分櫱成穗率高低的關鍵時期,應注意冬前澆好凍水,開春後澆好返青水,遇到旱情要進行抗旱澆水。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要想小麥增加產量應該抓住以下措施:一,深耕。秋季作物秋分收割以後,如有農家肥撒到地裡,用刨地機刨一遍,這樣裡面的秸稈、根茬就會粉碎並和土壤充分混合,然後深耕20釐米。

二,打畦埂施基肥播種。按1.65米左右打畦埂,然後用機械劃肥。劃肥深度在15釐米左右,化肥一般使用氮磷鉀複合肥,每畝地60/80斤。種子一般用國家在本地推廣的優良品種,播種前用防治病蟲害及灰黴病的藥物拌種,晾曬乾,然後機械播種,播種深度在6-8釐米,每畝地12/15斤種子即可。打畦埂播種的時間一般掌握在秋分後10天以內!播種時要掌握溼度,溼度達不到可以在播種後上矇頭水!

三,澆凍水。小麥長出來一直到上凍前如果雨水不足,就得在上凍前澆水,保證越冬!

四,三遍水。開春時在驚蟄前上返青水。在拔節期吐穗前澆第二遍水,第三遍水一定要掌握在開花期後,叫灌漿水,能保證麥粒飽滿!

五,收割。小麥收割要遵循“八成熟十成收,十成收兩成丟”的經驗,太早減產,太晚掉粒。

這就是我小麥增產的經驗!歡迎各位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