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們,改編原著要讓靈魂性的東西各自安好!取悅不是萬能鑰匙!

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曾經提出過"獨立女性"、"極品作女"的概念,一部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的播出,它所引起人們議論的也正是這兩個概念所帶來的深深的思考,這也正是今天我們想要探討的。

編劇們,改編原著要讓靈魂性的東西各自安好!取悅不是萬能鑰匙!

對於亦舒原著的很多書迷來說,她筆下的子君是一位現代獨立的女子形象,但是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卻被改編成了一個比較誇張的上海作女,這讓我們這幫亦舒的書迷們大為不解。好在沒有看過這部書的平常觀眾們倒還看的歡樂至極。

編劇們,改編原著要讓靈魂性的東西各自安好!取悅不是萬能鑰匙!

而子君和涓生這樣的人物,最早出現的也是在魯迅的著作中,在小說中,她們都突破家庭的重重阻礙,和自己的另一半自由戀愛並結婚後卻又離婚。而失去婚姻的子君最後卻在落魄後悲傷死去。這樣的小說中對人物命運的安排著實很讓人唏噓不已。

而在《我的前半生》亦舒筆下,她將子君和涓生安排在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香港,並且讓子君在遭遇了中年的離婚悲劇之後,完成了一次女性自我意識的反省和頓悟,讓她自發的瞭解到獨立對一個女人是多麼的重要,並最終收穫愛情婚姻,實現人生價值。

編劇們,改編原著要讓靈魂性的東西各自安好!取悅不是萬能鑰匙!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馬伊琍扮演的子君滿口的上海小女人的方言,子君沒有工作,但卻嫁了一個有錢人,家裡僱了保姆,幫她帶孩子、做家務活。而她自己每天的任務就是瘋狂買,還有就是調查自己男人身邊的年輕女人。

編劇們,改編原著要讓靈魂性的東西各自安好!取悅不是萬能鑰匙!

她對自己的這種行為很讚賞,認為自己馭夫有道。可是當那一天自己的情敵真正的站在她的面前時,她卻還不知道一切,甚至還拿自己的情敵當姐妹。尤其是她誤會丈夫和年輕同事曖昧不清時,出於對自己愛情的守護,本能的對其發難。

而她的守護並沒有得到什麼,反而被在場的其他人羞辱其缺乏教養。她說了一句臺詞也是讓很多的觀眾所驚愕:等哪天你到了我的這種處境,就會知道和婚姻、家庭做比較,教養根本不值得一提。也是這樣的臺詞讓原著的很多粉絲感到大為不滿。

編劇們,改編原著要讓靈魂性的東西各自安好!取悅不是萬能鑰匙!

而令原著粉絲不滿的,就是因為該劇把原著中對子君靈魂性描寫的一些東西,都已經剔除的幾乎不留一點痕跡了。子君怎麼可能是一個愛翻丈夫手機的庸俗女子呢,更為不解的是,她還能跟自己的閨蜜唐晶男友湊一對,讓原著粉驚呼:她不可能這麼沒分寸!

編劇們,改編原著要讓靈魂性的東西各自安好!取悅不是萬能鑰匙!

現如今,電視劇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取得好的收視率和市場商業回報固然重要。但是正如原著粉們所述那樣,一味的為了利益去取悅觀眾而去拍一些狗血理論劇,改編原著的靈魂性東西,到底孰輕孰重,是不是要好好反思一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