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未來會劃歸深圳還是廣州?

草根天涯


在看得見的未來東莞不會劃歸深圳也不會劃歸廣州。

東莞作為廣東最重要的地級市之一,有自己的特色,他沒有縣級市,全部都是鎮區化管理,且經濟發展較快,廣州的發展方向已經非常明確,西聯手佛山,東拓黃埔、蘿崗、增城、從化。深圳也是一樣,並不會有吸納東莞的意思。

一個地級市存在有他的必然性,各級政府機構、單位建立非常不容易,不會輕易撤市的。至於說珠三角的發展就一定要劃歸城市嗎?我看不見得,我們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這就足夠了,只要在經濟上能夠發展起來,你是東莞、深圳有什麼重要呢?


輕評體育


東莞位於廣州和深圳的中間,但是否會被深圳或廣州兼併呢?個人覺得沒有這個可能。

我們先來說說劃歸深圳的可能性

1、政策:深圳是特區,作為四大一線城市,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里,GDP卻高達2萬億,城市開發強度居國內首位,可供繼續開發的土地基本沒有了,發展已遇到瓶頸。當初出臺的特區政策已將深圳的地位和轄區範圍用法律定了下來,如果要擴大面積,勢必要申請國務院和人大重新審核,如果通過會造成連鎖效應,廈門、珠海、汕頭都會仿效,這幾個特區面積都不大。雖然現在四大特區都已擴展到全市,但要兼併其它城市變成特區,程序更加複雜,目前要突破政策和法律這一關比較難。

2、現實需求:東莞和深圳的互補性很強,深圳作為創新中心,很多公司的產品都在東莞生產,但由於土地和房價上漲,深圳的生產成本太高了,甚至為了控制成本,不惜將生產基地搬到東莞,華為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從深圳的角度看,兼併東莞是其夢寐以求的,另外深圳作為特區,沒有下轄市或縣可以兼併,想必深圳也作了不少嘗試四處碰壁無奈之下才和汕尾搞了個深汕合作區。

3、歷史地位:東莞的歷史遠比深圳悠久,如果東莞併入深圳,歷史都要重新寫一遍,造成歷史認知的倒差。深圳是計劃單列市,東莞併入深圳被中央直轄的話,對廣東的經濟地位會造成巨大影響。


我們再來說說劃歸廣州的可能性

1、現實需求:廣州作為華南第一大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相繼兼併了下轄的番禺、花都、從化和增城,還有開發處女地南沙自貿區,廣州還有大量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廣佛一體化之後,對東莞的興趣不大。

2、大灣區規劃:從港珠澳大灣區的規劃看,廣州的發展是對接佛山、肇慶以及清遠,除了增城對接東莞緊密之外,其它地方跟東莞聯繫有限。


最後我們看看東莞自身的優勢

1、東莞不僅是國家歷史名城,而且歷史悠久,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2、東莞自身經濟發達,不需要依附廣州或深圳尋求發展;

3、東莞自身轄區不大,但卻是國際產業製造中心,無論是部分或全部被兼併對東莞影響都是巨大的,東莞不可能答應,自己做主比什麼都好。


自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後,珠三角的互聯互通會更加密切,目前廣州、深圳、佛山、東莞都已建成地鐵,中山地鐵在建,惠州、珠海、江門地鐵在規劃中,清遠在修建國內第三條磁懸浮列車連接廣州,廣州的地鐵也將延伸至肇慶,另外廣州和深圳的地鐵都留了接口接駁東莞地鐵,屆時珠三角的交通將實現無縫對接,在如此緊密的聯繫下,再搞合併的意義不大。


麼爺的舅舅


東莞畢竟是地級市,儘管性都名氣很大,但是東莞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視,任何一個大鎮,經濟規模都不比廣州深圳的一個區差,三十多個鎮各有特色,北部,西部實力較差,也就是靠近廣州的這些。靠近深圳的虎門,長安,塘廈,大郎,黃江,塘廈,樟木頭的經濟實力強大,如果合併,將會極大的增強深圳的經濟總量。但是地級市的取消合併可能並不是簡單的數學加減那麼簡單。

二十年內東莞應該不會被廣州和深圳吞併,如果深圳廣州規劃為世界一流大都市的話,東莞將會得到拆分。但是需要面臨的管理等各方面壓力很大。目前不可能,也沒有什麼動靜,畢竟東莞經濟實力還是不弱的,只能看政府規劃了。


一品回香


深圳還是廣州都劃不走東莞。就東莞的人,人這一點來說以下三個理由。一,中國是農業國,農民人口最多。明朝可以說是農民最有成就的代言,當明王朝衰落時,東莞的袁崇煥帶領東莞人民救亡圖存。現在東莞人仍津津樂道。東莞人有好的傳統。二,就近現代,林則徐虎門銷煙,東莞用30年完成由農業完成進入現代化工業的進程。這是東莞人獨特的精神風貌。三,以後的東莞人更會實踐不忘初心,繼往開來。如果把深圳廣州東莞放在無論哪一個時間段或空間點,這三地只能合作共生和諧存在。把東莞劃給誰都具有毀滅性。三國給的啟示,深圳得天獨厚的天時,廣州地利,東莞人和,都得益於社會主義。在莞生活了短短二十年,沒犯法,很愜意。我不同意划走東莞。


連化草


我認為東莞是有可能併入廣州或深圳的,或可能一部份劃入廣州,一大部份劃給深圳。因為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協同發展過程中,特別是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需要更好的進行資源整合和協調,為提高各方面工作效率,儘可能減少一些行政運作環節,把夾在廣州和深圳之間,面積又不大的東莞併入廣州或深圳是很有可能的。



致於是併入廣州還是深圳,我認為東莞全部或大部份併入深圳可能性大一些。為什麼呢?因為:

一,深圳有外延發展的現實需求

深圳地少人多,人口稠密,而且東部地區山多,可供開發利用的土地已沒有多少。

深圳的面積為1996平方公里。而北京是16800多平方公里,上海是6300多平方公里,廣州是7300多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深圳面積還不足北京的八分之一,也不足上海和廣州的三分之一。

深圳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建成區面積已經達到900平方公里。早在2005年,深圳市將全市陸地總面積50%的土地劃入基本生態控制線,共計974.5平方公里。這意味著,深圳可供開發的土地空間已很微小。缺地,已對深圳的發展形成制約。雖然區域一體化發展,可以把部份產業滲透到周邊地區,但這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深圳對土地外延的強大需求。


二,東莞和深圳同劃在珠三角城市群三大經濟圈中的"莞深惠"都市經濟圈

從珠三角城市群三大都市經濟圈"廣佛肇"、"莞深惠"及"珠中江"組合中可以看出,"莞深惠"組合是推進珠江東岸一體化的安排,然後向粵東幅射,形成"莞深惠+河源、汕尾"的新型都市圈發展格局。而"廣佛肇"是向粵北及粵西幅射,形成"廣佛肇+清遠、雲浮"的新型都市圈。所以,如果東莞將來真要被撤併,併入深圳的可能性要大一點。


影子伴你


關於這個問題,我之前有回答過,其實並不是很想再答了。今天就從還沒有涉及到的幾個角度分析下吧。東莞未來會劃歸深圳還是廣州?我覺得是深圳。原因如下:

1.顯而易見,東莞跟深圳更親。一般都是說廣佛經濟圈、深莞經濟圈,可見佛山跟廣州是一邊,東莞與深圳是一邊。所以廣東雙子星其實各自有各自的勢力範圍,也各自有各自的小弟,廣州不可能過來挖牆腳,也挖不走,這是其一;

2.其二,廣州大家都知道,地盤大,面積達7434平方公里,而深圳僅1996平方公里,這麼一算深圳僅廣州的四分之一大。深圳的地盤小,而隨著深圳不斷地發展升級,地盤肯定會侷限深圳的發展。單就需求層面來說,深圳比廣州更需要東莞;

3.其三,東莞和深圳都是主要由外來人口構成,包容性強,東莞劃歸深圳並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再加上兩地的產業存在上下游關係,聯繫緊密。兩地合併會產生1+1遠大於2的合力。

當然可能會有人說了,東莞壓根不可能跟深圳合併,所以你剛剛說的都是無稽之談。關於深莞合併的可能性,我在另外一個回答裡有提,有興趣的童鞋可以去看一下。以上。


  • 原創編輯:雲驤(純手打。原創不易,您的關注、點贊和評論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廣東包打聽


我覺得東莞被撤銷的可能性不大。

1、東莞市是全國少數幾個沒有設區的地級市,在撤銷時會省去很多麻煩。但是地級市的成立、撤銷、劃分等,都是需要國務院批准的。一般情況下,很難被撤銷(國家要再在南海邊上畫個圈除外)

2、東莞的經濟實力不弱,東莞近年來被人稱為性都,但事實上東莞有著很強的經濟實力,同時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自身沒有到發展不起來的地步。

剩下就是廣州深圳因為自身發展的需要來吃掉東莞了。


1、廣州是特大型城市。現在國家都開始鼓勵中小型城市的發展,我覺得廣州再擴大規模的概率很低。即便想擴大,也是因該想著靠近內地的清遠、肇慶一帶發展。而非東莞。

2、深圳,近年來深圳的發展受到阻礙,深圳自身不能夠帶動自己的經濟發展了。它後面就是東莞,拿來就可以了,但是有一點很重要,東莞比深圳大不了多少。照深圳的發展速度,過不了多久,又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所以還不如一次性拿來惠州南部。


小明觀歷史


1、合併不能提高城鎮化比例

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還遠遠不夠,今後越來越多的縣會變成區,這就是加快城鎮化,而兩個地級市之間的合併,不會提高城鎮化,所以,站在國家的角度,是不支持把東莞合併到廣州或者深圳的。

2、合併不利於粵港澳大灣區統籌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並不是要把珠三角各個地級市合併,而是將大力修建軌道交通,統籌發展,打造半小時,一小時經濟圈,如今從東莞高鐵至深圳或者廣州,都只需要15分鐘,未來隨著珠三角軌道交通的完善,廣州、中山、佛山、東莞、惠州、深圳、珠海、江門、肇慶等城市相互之間都能實現一小時經濟圈。進入同城時代,合併沒有任何意義!

綜上所述:不要在網上討論深圳會合並東莞、惠州的問題了,不可能,有違背科學發展觀和城市化進程,合併不是結果,同城化才是!


蔣昊說經濟


從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開始,東莞就不會劃歸深圳或是廣州了,至少短期內不會,頂多就是廣州深圳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東莞現在名聲在外,製造業之都加萬水千山不如長安,這些都是已經定型的產業,雖然經濟很強大,但對廣州過是深圳來說就是一個爛攤子,如果現在劃歸過來會面臨很多頭疼的問題。如果以後東莞轉型成功後,可能性還是存在。



深圳因為發展太快,地方小,所以造就了很多歷史遺留問題,這些問題也制約了深圳未來的發展,東莞同時也存在很多歷史遺留問題,而且都是很難解決的。

深圳要發展,擴張和兼併其他地方的土地是必須,有人說那肯定是兼併東莞,因為東莞經濟強,其實深圳現在也在轉型,把小企業轉移出去,所以深圳兼併要的不是經濟強。

深圳是中國一線城市中最不像城市的一個,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和規劃問題,深圳更像一個城鄉結合部,好的地方很好,差的地方也差。這也是深圳極力想擺脫的,所有深圳選擇東進,坪山新區因為前期的發展落後,未來規劃和發展更符合深圳的轉型。

如果深圳一定要兼併,那麼我相信是惠州靠近深圳的地方,完全是沒什麼發展,空地多,產業沒定型。兼併後完全可以按照深圳的規劃建設發展定位,而兼併東莞還要面臨轉型難題。
深圳到底想要一塊地方新建,還是一塊地方打亂了拆了重建,如果可以拆了重建,深圳還有那麼多農民房可以拆,為什麼要發展新區呢?自住投資惠州東莞深圳可以關注我。


大王樓視


東莞未來還是東莞,不存在劃歸深圳或是廣州。首先,東莞這座城市,經濟實力超過中山、珠海,定位也比較清晰,承接深圳、廣州的產業轉移,說實話,這個承接不可或缺,也是一個地區產業完善的必需。其次,除了經濟以深圳、廣州為晴雨表,東莞城市發展有模有樣,第三產業基礎在那(請勿與黃賭毒硬扯)。再就是,東莞如果劃歸深圳或廣州,使得深圳廣州搭界,其實不利於兩個巨無霸城市的發展,如此,乾脆深圳與廣州也合併,搞個全球最大城市,這顯然是拍腦袋,不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國內外實例證明,城市發展的有利模式就是衛星城圍繞中心城,形成城市發展戰略群,互濟互補。最後從國家近期發展策略就可看出,像東莞這樣的城市,是不會平白無故“消失”的,回過頭說,東莞如果併入廣州或深圳,無非是想把大城市做大做強,那麼,勢必打臉目下提出的珠港澳大灣區概念,既然是灣區,肯定是城市群架構,而不是一二個巨無霸城市,否則大灣區概念的提出只為一二個城市服務,提不提出來都沒啥意義。末尾,談談對深圳廣州定位的看法,2016年深圳GDP僅僅比廣州少100多億,明眼人輕易看出,這多少給人們一個心理接受的過程,2017年深圳GDP趕超廣州已是不爭的事實。一直以來,在深圳直轄的呼聲中,筆者思考其中,仍舊未能得出結論,直到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才有所頓悟,中央其實也在未來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中找尋合適路徑,深圳直轄顯然利弊互現,而提出灣區建設,是很好的“解決”辦法。在粵港澳大灣區裡,城市群以強帶弱,互利互補,形成合力,而其中深圳、廣州作為灣區的沿岸,將成為灣區的中心軸和聚焦點。這樣,也就避免了深圳、廣州在城市定位與發展中的尷尬與迷惑,從而削弱了人們對城市攀比的猜測與盲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