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的曲協在挖掘傳統老段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為什麼感覺德雲社這方面做的更多呢?

健坪


在挖掘傳統相聲這方面,德雲社早期在老藝人的幫襯下確實發掘了不少作品,讓很多隻有文本的傳統相聲段子再一次搬上了舞臺。

其實這類發掘工作不能單純的歸功於德雲社,只是因為目前對於相聲,大家最熟悉的是德雲社,所以言必稱德雲社。

其實更準確的,在相聲的發掘上許多相聲社團也都做過相應的努力,因為社團每天都要賣票演出,所以他們對發掘這個傳統段子有精神動力。比如發掘很多傳統段子復演的眾友相聲藝術團。

當年德雲社的一些老段子也是天津的劉文步田立禾去德雲社演出的時候傳過去的,為這個倆人還打過嘴仗。老黃曆就不翻了。

曲協這個部門,並不是一個強調打卡上班每天做多少工作的部門,應該每個交了會費的,他們在相聲行業做出了什麼貢獻都能算到曲協頭上去。

那麼曲協的頭一個大功就是《傳統相聲大全》的出版,這是瀋陽出版社出版的,是東北相聲界為相聲行業做的貢獻。

《傳統相聲大全》這一套書一共五卷,是原來四大本加上後來的補遺卷組合而成的,四大本又是在過去的六小本的基礎上完成的。

也就是說,相聲的搶救工作可能是幾代相聲人都在持續進行的工作。

關於這個六小本,就是郭德綱小時候被父親送到常九爺家裡,九爺從床底下拿出來的那一套書,小郭德綱拿回家自己手抄了一套。

至於這部相聲大全的收集完成,應該歸功於劉英男和馮不異。這兩個名字是這部書從六小本,四大本到五大本一直貫穿著的主編副主編的名字之二。

但是最新的五大本上,主編的名字是姜昆,大概是名譽主編,也有人說姜昆出錢了。

不管出什麼了,大概也為傳統相聲的整理上用心 。


草野泥塗


曲協全稱是“中國曲藝家協會”,但和其它行業協會不同,並非民間社團,而是官方機構,正廳級單位,歸中國文聯管轄。喜歡相聲的觀眾,基本都是因為姜昆、進而知道曲協,有的網友還誤以為曲協是行業自律協會,甚至問“為什麼德雲社沒加入曲協”。

還有一個誤區,就是曲協並非只有相聲,中國曲藝包羅萬象,有400多種,曲協下設有幾個大類曲種的藝術委員會,比如:評書藝術、相聲藝術、山東快書、快板藝術、河南墜子等藝術委員會,正處級單位(順推),兩個多月前病逝的相聲名家師勝傑就是相聲藝術委員會主任,而青曲社幫主苗阜是新晉的相聲藝委委員,此外還有高曉攀、戴志誠(姜昆搭檔)等相聲演員。常說的“體制內相聲演員”指的就是就職於曲協相聲藝委及下屬各國營院團的相聲演員。

網友會誤以為曲協是相聲的曲協,主要還是因為曲協現任主席姜昆是相聲演員,而在此前歷任曲協主席裡,都是由各個曲種的名家擔任(第一任主席趙樹理是小說作家)。姜昆的前任是劉蘭芳,評書藝術家。

至於各級曲協對傳統相聲的挖掘和整理工作,這個很難衡量和統計,肯定也不會有這方面的任務指派,畢竟建國後,相聲藝術表演傾向於“新相聲”形式,很多傳統段子基本都被摒棄或淨化。

相聲演員挖掘傳統段子,更多是個人興趣和研習、演出需要,郭德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比較突出,因為他的“使命”就是讓相聲迴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也就是傳統相聲。也就是要做到真正的“說學逗唱”,而且不但他自己,連他對徒弟的要求都要會傳統曲藝。


岑詮


所謂傳統段子,顧名思義就是老年間很傳統的段子流傳至今。你感覺德雲社做了更多,那肯定是更多,這個更多不是說傳統段子全部都是老郭原創,如果是原創就不能說是“傳統段子”了,老郭做的是根據原有框架加工改良,有的是推翻重寫的,這個工作量是巨大的,搞文字的人知道,動一段話可能整篇都得動。別說創作加工相聲了,這可是我們漢語文化的精髓之處,和詩歌一個意思,如果說詩歌是漢語言與才情的完美凝結,是靈魂之花,那麼相聲作品就是智慧與語言藝術的笑聲碩果。(你別說,我整的這幾句還真有點像磚家叫獸呢^_^)

所以,老郭所做的事情,功德無量,他做的事情有具體的也有宏觀的,具體的就是他加工整理創作或者重寫了很多傳統的段子。讓這些段子與時俱進,讓現在人更容易接受,愛聽。

另外一個具體的表現:現在人,特別是年輕人第一次聽說(知道)評戲,大鼓,太平歌詞,北京小曲等等傳統的東西,估計都是從德雲社這裡得來。

宏觀的是:他把相聲再次帶火,讓你知道了這些段子的存在!這就是為何德雲社做的更多的。

閒話太多,趕緊上貨:都是老郭和謙哥合說的傳統段子,001《紅事會》002《買麵茶》003《楊乃武寫狀紙》最後004送一個返場(半小時)。還不趕緊關注加點贊,你等紅馬呢?

001《紅事會》\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30750003fa568f6428df\

得雲舍聽綱閣


題主說得好,全國曲藝工作者都不如一個德雲社,全國曲藝藝術從業人才都不如郭德綱,這個應該是能夠順著題主的意思往下聊的話題。

1,一個德雲社可以頂上全國曲協33個會員單位的工作。這個提法應該能符合題主的認為。按照曲協的章程,中國曲藝家協會成員單位裡,團體會員包括各省級曲協組織,以及專業社團的曲協組織。如果聽不懂,那就是各省和直轄市的曲協組織可以成為中國曲協的團體會員,火車頭八一等專業行業可以整體加入曲協。所以換句話,題主認為,一個德雲社比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部隊火車頭以及新疆建設兵團加在一起還要有成績。

2,一個德雲社300多人,應該比3500多個個人會員所做的工作還要牛逼。比如說,趙本山對二人轉的貢獻,56各民族的文化遺產的整理,超過劉蘭芳對評書的推廣和整理。換句話說,一個郭德綱超過10個趙本山,超過十個劉蘭芳,超過十個駱玉笙。

3,一個德雲社超過軍隊建設以來所有的軍隊文藝形式的創新和傳統繼承,一個德雲社超過了中國鐵路建設百年文化研究發掘和整理,郭德綱一場演出的成就超過《曲藝》幾十年的貢獻和成就。

艹,這歌頌有點不成體統了吧?德雲社到過新疆西藏嗎?知道建設兵團黑土地的文化成就嗎?哎,捧德雲社郭德綱別這樣,一個郭德綱頂十個趙本山對曲藝事業的貢獻?一個郭德綱超過十個劉蘭芳對評書的貢獻?一個郭德綱超過十個劉謙對魔術市場的貢獻?一個德雲社超過十個吳橋雜技團對雜技的貢獻?一個德雲社超過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的曲協對曲藝事業的貢獻?

真不知道死字怎麼寫了??


慕容曉春


郭綱綱的傳統段子從哪裡學來的?

大家好奇嗎?

不會是它做夢做出來的吧?

據他自己說,全部來自從常寶豐那裡借來的傳統相聲四大本。

這四本書,保存記錄了許多傳統段子。

這四本書從何而來?

這四本書正是曲協組織老藝人挖掘整理保存下來的。

呵呵→_→



生活亮亮眼


郭德綱在一段30分鐘的相聲裡就能有平谷大鼓、 竹板書 、小鳳調、 東北大鼓、 各派京韻大鼓、 幾近失傳的太平歌詞等多種曲藝形式的表演、學唱。現在能在臺上經常演出的相聲藝人有能和他比肩的?比起沒有傳承只記錄資料等著進博物館檔案室的做法——哪個更讓人覺得有誠意??


老皮皮豬


所以說為什麼我紅不是你紅呢,老郭付出了!

我發現老郭、小嶽嶽、還有我們辮哥哥有個相同點:窮過、鬧過、開竅了……

還有我想問一下:12月8日石家莊專場?沒看見哪賣票啊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以姜昆為首的曲藝團及曲藝團模式,幾十年來為大眾帶來了快樂,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明顯的曲藝形式跟不上大眾口味,死記硬背的相聲及京劇,崑曲,邦子等等走入沒落,小品一炮走紅,隨著小郭出現,以閒熟的技藝不僅帶紅了相聲,也帶起了人們對各種曲種的興趣,弘揚了祖國文化,豐富了大眾生活,功不可沒。


手機用戶6042250827



蟲兒61


曲協的工作到位,貢獻度我們是認可的,不應該把整個曲協帶上討論。咱就說相聲的事,郭德綱對傳統相聲有很大的貢獻,這是誰都不可否認的事實。今天先不說他,說說新相聲,我就好奇一件事,前些年的新相聲我記得出現過這種情況,身穿西服打領帶,在臺上唱歌跳舞,不止沒有傳統的東西還都是流行歌曲,全篇沒有笑點,當時這種情況不少見吧,也不是個別相聲演員這樣表演吧?請問這種相聲比德雲社如何?為什麼德雲社的路就是走歪了,你們走的就是正確的?可笑!某報社某些人能為我解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