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因功高蓋主被踢出局,8年後捲土重來年入600億

他這一生,與資本鬥,與體制鬥。從一名養牛工人做到中國乳業巨擘副總裁,又因功高蓋主被踢出局;41歲東山再起,僅靠幾個人,十幾頭牛,面對環狼虎伺

明槍暗箭,8年後攜200億捲土重來,在群雄並立的“乳業江湖”硬是拼下了最大的一塊地盤,一舉成為行業第一。

他就是蒙牛的創始人——牛根生!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在他身上,我們可以學到當企業還很弱小的時候,如何與行業龍頭博弈;在利用國際資本這把雙刃劍時,如何才能不傷及自己。

41歲因功高蓋主被踢出局,8年後捲土重來年入600億

一山不容二虎

牛根生是被苦難標記的人,出生還不到1歲,便被父母50元賣給了一戶養牛的人家。1983年,他自告奮勇承包一個加工車間,當年便將車間扭虧為盈並被提拔為銷售經理;1996年研發生產伊利雪糕,銷售突破3億,使伊利成為“冰淇凌大王”,牛根生也升為公司副總裁。

1998年,牛根生被伊利董事會免職,而功高蓋主成了唯一的解析。和他一起被免職的還有牛根生的部下,他們聚在一起,決心重新幹起乳業這一行。

41歲因功高蓋主被踢出局,8年後捲土重來年入600億

號令天下,八方支援

1999年,牛根生蒙牛乳業的大旗一豎,得知消息,還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放下高官厚祿開始一批批地投奔而來,總計有幾百人,無怨無悔跟他從零開始打江山。仗義的背後是牛根生的捨得,當牛根生髮108萬年終獎時,他把錢分給兄弟;當單位獎勵他18萬時,他卻用這18萬給員工買車跑運輸。

在乳業江湖利益格局基本形成的時候,蒙牛乳業的生存空間飽受擠壓,或明或暗的算計來自各個角落,打算將蒙牛扼殺在出生搖籃裡。

以退為進

對此,牛根生選擇以退為進,沒有奶源就自己養牛。他一次性拿出500萬支持農民養牛,並保證兜底收購,立馬湧現出了2萬戶養牛專業戶。2001年,日收奶量突破200噸;2006年,5萬養殖戶已經養牛100多萬頭,蒙牛就成了中國收奶量第一龍頭。他建立自己的加工工廠,捨近求遠,繞過伊利、三元等北方主戰場,在深圳開拓市場。當年,深圳銷售額突破5000萬,他又一鼓作氣拿下了北京與上海兩大城市。

41歲因功高蓋主被踢出局,8年後捲土重來年入600億

2001年銷售額突破27億,並以每年40%的速度遞增;2003年人民記住“神州”5號的同時,也記住了“蒙牛”,龐大的廣告效應使得銷售額突破40億,2007年一舉達到200億。牛根生僅僅用了8年時間,就成為行業第一。

2017年,蒙牛業績全線飄紅,全年實現收入601.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9%,淨利潤達20.48億元。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牛根生信奉“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經營哲學。他把自己80%的年薪散給了員工、產業鏈上的夥伴以及困難人群,他說:“食品行業本身是高風險行業,必須在競爭方法、措施上有新突破,在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通過股權激勵,把我的錢給大家花,大家死心塌地地就為我幹活,也源源不斷地為我吸引優秀的經營人才。”

如今,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團隊的力量才是無窮無盡的。想要壯大團隊就要留住人才,股權激勵是吸引和留人的優質方法。股權激勵的實施也有利於降低企業管理風險,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作者從事股權激勵和團隊建設9年時間,有不少案例和經驗,如果您在企業經營、員工管理上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諮詢作者,可為您提供招人、留人、激勵人等問題的解決方案。點擊上方頭條作者,私信 “你好”即可索取《企業管理工具包》,涵蓋企業管理八大經;中高層激勵工具:股權激勵模型、合夥人協議等;基層激勵:八大提成制度、績效、晉升、員工價值觀評價系統等等。作者通過股權分紅,薪酬績效,提成制度,幫您建立招人,留人,和用人機制!相信我的一點微薄之力,定能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