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水處理基礎知識來了!(中篇)

一、純水處理基礎工藝篇

1、粗濾

指機械過濾,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濁度、色度、異味等。主要過濾方式有澄清池、快濾池、砂濾池、砂濾器、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盤式過濾器、高效纖維過濾器等。

2、精濾

用特殊材料製成的濾膜,過濾精度較高。常見的為微濾膜和濾芯過濾。

3、超過濾

超過濾是一種膜過濾,去除大分子和膠體、細菌等。過濾精度高,常見的是超濾膜。超濾膜不能去除水中的離子,即它沒有除鹽功能。用於反滲透預處理或反滲透後的精處理,也可以單獨使用。

超濾是一種流體切向流動和壓力驅動的過濾過程,並按分子量大小來分離顆粒。超濾膜的孔徑大約在0.002-0.1微米範圍內。溶解物質和比膜孔徑小的物質能作為透過液透過濾膜,不能透過濾膜的物質被濃縮於排放液中。因此產水中含有水、溶解固體及小分子量物質,而膠體、懸浮顆粒、高分子量有機物、細菌、病毒和原生動物將被過濾去除。

4、反滲透

簡稱RO,是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膜分離技術。其原理是原水在高壓力的作用下通過反滲透膜,水中的溶劑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從而達到分離、提純、濃縮的目的,由於它同自然界的滲透方向相反,因此稱它為反滲透。

反滲透可以去除水中的細菌、病毒、膠體、有機物和98%以上的溶解性鹽類。該方法具有運行費用低,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出水水質穩定等特點。與其它傳統的水處理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廣泛應用於與水處理相關的各行各業。

反滲透水處理工藝基本上屬於物理除鹽方法,它在諸多方面具有傳統的水處理方法所沒有的優異特點:

a、反滲透是在室溫條件下,採用無相變的物理方法將含鹽給水進行除鹽、純化。目前,超薄複合膜元件的除鹽率可達99.5%以上,並可同時去除水中的膠體、有機物、細菌、病毒等。

b、水處理僅依靠水的壓力作為推動力,其能耗在許多處理方法中最低。

c、不用大量的化學藥劑和酸、鹼再生處理,無化學廢液排放,無環境汙染。

d、反滲透裝置可連續運行制水,系統簡單,操作方便,產品水水質穩定。

e、反滲透裝置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維護和設備維護工作量很少。

f、設備佔地面積小,需要的空間也小。

g、適應於較大範圍的原水水質,既適應於苦鹹水、海水以至汙水的處理,又適應於低含鹽量的淡水處理。我公司集多年工業水處理系統的工藝設計、設備製造、系統成套及膜應用技術的經驗,選取合理的工藝設置和設計參數,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

5、離子交換

水中各種無機鹽類電離生成陽、陰離子,經過氫型離子交換劑層時,水中的陽離子被氫離子所取代,即是陽床的除鹽原理。

水中各種無機鹽類電離生成陽、陰離子,經過OH-型離子交換劑層時,水中的陰離子被OH-離子所取代,即是陰床的除鹽原理。

混床是陽、陰離子交換樹脂按一定比例混合裝填於同一交換柱內的離子交換裝置。均勻混合的樹脂層,陽樹脂與陰樹脂緊密交錯排列,每一對陽樹脂與陰樹脂顆粒類似於一組復床,故可以把混床視作無數組復床串聯運行。由於通過混合離子交換後進入水中的氫離子與氫氧離子立即生成電離度很低的水分子,很少可能形成陽離子或陰離子交換時的反離子,可以使交換反應進行得十分徹底,因而混合床的出水水質優於陽、陰離子交換串聯組成的復床所能達到的水質,能製取純度相當高的成品水。

6、EDI

EDI技術是將電滲析和離子交換相結合的除鹽新工藝。該設備取電滲析和混床離子交換兩者之長,彌補對方之短,即可利用離子交換做深度處理,且不用藥劑進行再生,利用電離產生的H+和OH-,達到再生樹脂的目的。EDI對進水要求較高,必須是反滲透產水或相當於反滲透產水的水質。

它具有如下特點:

a、可連續生產符合要求的合格超純水,產水穩定;

b、無需化學藥品進行再生,屬綠色環保產品;

c、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制水成本低;

d、出廠前完成裝置調試,現場安裝調試簡單;

e、運行操作簡單,勞動強度極低,培訓容易。

二、常用水處理工藝

1、原水為地下水

砂濾器+精密過濾器+反滲透+混床或EDI。

2、原水為自來水

砂濾器+活性碳過濾器+精密過濾器+RO+混床或EDI

3、原水為地表水

①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精密過濾器+RO+混床或EDI

②多介質過濾器(或其它形式過濾器)+超濾+精密過濾器+RO+混床或EDI

③盤式過濾器+超濾+精密過濾器+RO+混床或EDI

三、水處理工程中常用的管道材質

主要的幾種材質:

a、碳鋼管:用於原水進水管路。

b、UPVC管:用於管徑小於DN150的場合較好,安裝方便。

c、不鏽鋼管:用於有特殊要求的場合,多用於醫藥醫藥小的系統。

d、鋼襯膠或塑管:用於大的工程當中,使用可靠,施工較麻煩。

四、純水的各種用途

純水和超純水廣泛用於電廠、電子、醫藥、化工行業,通過各種膜的過濾或離子交換作用,將水中的有害離子去除。

1、電廠

電廠多用的脫鹽水,其脫鹽水水質的主要指標為:硬度約等於零,電導率≤0.2μs.cm,SiO2≤20ppb。

2、化工廠

化工用水多種多樣,通常水質不會比電廠水質要求高,但可能會對某些離子有要求,所以常用一級或二級反滲透工藝。出水水質電導為5~10μs.cm以上。如有更高的要求則後面加混床或EDI。

3、醫藥

醫藥用水多對電導和細菌作要求,對系統所用材料材質有要求,多選用不鏽鋼產品。通常純水後要加殺菌消毒裝置。

4、電子行業

電子行業對水的要求是最高的,多數電子用水要求達到18兆。對電阻率的要求只是電子用水的一小部分,它對其中很多離子都有較高要求,所以對安裝材料及管道有特殊要求。選用工藝也是最複雜的。通常要在EDI後加拋光混床及超濾、殺菌、氮封水箱等裝置,造價也很高。

採用RO預處理+二級反滲透+EDI+混床+殺菌+氮封。

五、採用的工藝

1、產水電導率10~20μs/cm

採用RO預處理+一級反滲透(化工)

2、產水電導率2~9μs/cm

採用RO預處理+二級反滲透(醫藥、化工)或採用RO預處理+軟化+一級反滲透+EDI(醫藥、化工)

3、產水電導率小於0.2~2μs/cm

採用RO預處理+一級反滲透+混床

4、產水電阻5~13 MΩ.CM

採用R0預處理+軟化+一級反滲透+EDI或採用RO預處理+二級反滲透+EDI(醫藥、化工、電子、發電)

5、產水電阻13~17 MΩ.CM

採用R0預處理+軟化+一級反滲透+EDI+混床或採用RO預處理+二級反滲透+EDI+混床(醫藥、化工、電子、發電)

6、產水電阻18 MΩ.CM

採用RO預處理+二級反滲透+EDI+混床+殺菌+氮封


最全水處理基礎知識來了!(中篇)

最全水處理基礎知識來了!(中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