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漫谈:中国曲艺音乐民族荟萃地与东北二人转,你了解多少?

↑ 点击上方“非遗视野”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曲艺漫谈:中国曲艺音乐民族荟萃地与东北二人转,你了解多少?

本期话题:曲艺漫谈系列之辽宁曲艺

艺谚云:"千言万语.以唱当先"。"会唱能把人唱醉"。艺苑之中曾涌现出多少独步艺林的唱曲高手,是他们薪尽火传,把迷人的说唱艺术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

一、 辽宁曲艺概况

曲艺漫谈:中国曲艺音乐民族荟萃地与东北二人转,你了解多少?

辽宁的曲艺音乐,种类繁多,曲调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是辽宁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辽宁人民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已成为辽宁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侣和精神食粮。

曲艺漫谈:中国曲艺音乐民族荟萃地与东北二人转,你了解多少?

辽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东、北、西三面与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接壤。东南部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邻。南部滨临黄海与渤海,辽东半岛伸入其间,与山东半岛遥遥相望。全境东西长六百余公里,南北宽五百五十余公里,总面积十五万平方公里。辽宁历史上就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现有民族以汉族为多数,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基本保持本民族习俗。其中蒙古族、朝鲜族有本民族文字语言,其他民族通用汉语。辽宁境内流传的各民族说唱曲种约有30余个,这些曲种在民族属性、音乐形态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汉族(包括汉满共有)、蒙古族、朝鲜族三个部分,在汉族曲种中,又分为走唱、鼓曲、琴书、小曲四类。

二、辽宁曲艺的代表

1、 代表性曲种——二人转

曲艺漫谈:中国曲艺音乐民族荟萃地与东北二人转,你了解多少?

二人转是辽宁省流传面最广、最具地方特色的一个说唱曲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不同范围内,曾有多种不同的称谓,早期(清代乾隆至光绪末年)称小秧歌、拉场子、双玩艺儿、边曲子、双调、碰碰、小落子、悠喝腔等;中华民国以后称蹦蹦,棒棒戏,对口戏,莲花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仍称蹦蹦,1950年5月后,艺人自称为东北地方戏;1952年12月正式定名为二人转。二人转包括:一人演唱的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单出头"二人演唱的以叙事为主的双玩艺儿";多人演唱的以代言为主的"拉场戏"及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群唱等多种形式。二人转是由两个人装扮成一旦一丑,采用说、唱、做、舞、绝五种艺术手段(艺人所说的"五功")来表达故事内容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其中说指说口、说白,样式有零:l和大段成I:I,成I:I中又有平口、对口、串子口等;唱指音乐唱腔(包括唱词);做指表演、动作、出相(各种滑稽嘴脸);舞指舞蹈,包括跳、走、翻、扭、浪等种种舞姿;绝指各种杂耍绝活,如耍手绢、扇子、彩棒、花棍、武打、杂技等

2、 代表性人物——赵本山、潘长江

曲艺漫谈:中国曲艺音乐民族荟萃地与东北二人转,你了解多少?

赵本山,二人转演员。辽宁开原县莲花乡莲花村人。幼时为盲人拉过杆。从小喜看热闹,学会了吹喇叭,先是为村人婚丧嫁娶吹奏,继而为秧歌队吹奏,号"赵大喇叭"。17岁加入公社文艺宣传队。20岁调到西丰县剧团,演唱小节目及二人转。1982年扮演拉场戏《摔三弦》中的盲人张志,参加辽宁省农村业余文艺调演,一举成名。后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演出《双送鸭》、《双扣门》、《跳大神》、《摔葫芦》等,成为该团主演。他的嗓音条件虽不太好,可是他会巧唱、趣唱,唱口了朴实幽默的独特风格韵味,既新鲜又亲切。他思路敏捷,农村语汇丰富,善说口和使相,常使节目立地生辉。善随意性表演,常根据观众心理,抓住社会热门话题,改变原本台词,滔滔不绝,新鲜诙谐,赢得意外效果。

曲艺漫谈:中国曲艺音乐民族荟萃地与东北二人转,你了解多少?

潘长江,二人转演员。本名潘红军。祖籍吉林省怀德县范家屯镇。黑龙江省东宁县生人。5岁随父母到辽宁省铁岭市落户。父母都是评剧演员。从小随父练功,随母学唱。他聪敏好学,执著进取。唱念做打,样样皆行。嗓子好,以武功见长。1979年入铁岭县评剧团当演员。拜长春市评剧院名丑刘立明为师,专攻小花脸。1982年转向二人转,演出《三请梨花》、《猪八戒醉酒》、《马前泼水》、《换亲记》、《王瞎子闹店》等。1984年调铁岭市民间艺术团。1986年与赵本山合演拉场戏《大观灯》成名。1989年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青年戏剧节,演出二人转《猪八戒拱地》,获节目集体银奖和个人演技奖。二人转专家马力收他为弟子,他把戏曲小花脸功底用于二人转表演,并吸收卓别林、唐老鸭、木偶等动作,形成了幽默滑稽、别具一格的丑角特色。

三、省级和国家级非遗视野下的辽宁曲艺

1、 省级非遗项目共17项,分别为:大鼓类、评书类、二人转类、乌力格尔、盘索里、相声、好来宝等。

2、 国家级项目共11项,分别为:沈阳东北大鼓、复州东北大鼓、岫岩东北大鼓、鞍山评书、本溪评书、黑山二人转、铁岭二人转、蒙古族乌力格尔、营口评书(北京评书)、辽阳二人转、盘索里。

如今,这些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深厚民间音乐传统的艺术品种,却成了艺术舞台上难以寻觅或声音微弱的一族。它儡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行者,显得茫然而有些不知所措——敢问路在何方?时至今日,每个人都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抉择,危机感和责任感犹如两副担子同时压在了肩上,眼望着前方,我们只有进,不能退!


非遗视野,带您领略不一样的非遗!

曲艺漫谈:中国曲艺音乐民族荟萃地与东北二人转,你了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