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泰來縣”概況

泰來縣,隸屬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地處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地跨東經122度59分—124度,北緯46度13分—47度10分之間。南與吉林省鎮賚縣為鄰,北與齊齊哈爾市、龍江縣毗連,西與扎賚特旗接壤,東與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隔嫩江相望;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縣總面積為3996平方公里,下轄8鎮2鄉;人口32萬(2001年)

[1]

隋、唐時期為室韋族居住之地,遼代為上京道泰州轄地,金代沿續遼制,泰來屬泰州之地。1947年,屬嫩江省。1949年,屬黑龍江省。1951年,屬黑龍江省嫩江地區。1960年,劃歸齊齊哈爾市。1961年,又隸於嫩江地區。1985年,隸於齊齊哈爾市。

泰來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曾被國家和省定為半農半牧縣、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中國花生“四粒紅”之鄉、中國種子集團成員單位和黑龍江省玉米特種基地縣。著名景點有:江橋抗戰遺址、泰湖國家溼地公園等。

黑龍江“泰來縣”概況

泰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北疆的一部份。自古代中華民族的先人就在這片土地上勞動、繁衍、生息。唐虞三代直至周、秦為涉貊族居住之地,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為夫餘國和鮮卑族居住之地,隋、唐時期為室韋族居住之地,遼代為上京道泰州轄地,金代沿續遼制,泰來屬泰州之地。

元代

1206年(金泰和六年),蒙古尼倫部首領也速該長子鐵木真統一了大部份蒙古部族,在鄂嫩河畔(亦稱斡難河)建蒙古汗國,上尊號成吉思汗,開始分封其兄弟。泰來為成吉恩汗幼弟斡赤斤封地。1271年(元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廢蒙古汗國,改國號元,定都於大都(今北京)。

明代

泰來屬中書省泰寧路,元延裱年間改隸遼陽行省 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設兀良哈三衛(即福餘、朵顏、泰寧三衛),隸於大寧都司,泰來屬朵顏。1436年(明正統元年),兀良哈三衛改隸奴兒干都司。

清代

清初,為科爾沁蒙古十旗的扎賚特旗遊牧之地,隸於哲里木盟。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在扎賚特旗境內莫勒紅崗子(今吉林省大賚鎮)設大賚廳,在塔子城設大賚廳分防經歷衙門,隸於黑龍江將軍(翌年改為黑龍江省)。與此同時,在杜爾伯特旗境內設沿江荒務行局。出放時、和、年、豐等荒段。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撤銷沿江荒務行局,在多耐站設武興設治公所。

同時在嫩江西岸設哈拉霍碩屯墾局,管理北洋陸軍退伍兵屯墾事宜。1909年(清宣統元年),撤銷武興設治公所,並於哈拉霍碩屯墾局,管理杜爾伯特、扎賚特兩旗荒務,稱杜扎屯墾局。

民國

1913年(民國2年)11月19日,撤銷杜扎屯墾局。在泰來氣置泰來設治局,與大賚縣劃界而治,為泰來行政建置之始。同年3月塔子城分防經歷改為警察事務所(屬大賚縣)。1914年(民國3年)3月,塔子城警察事務所劃歸泰來設治局,10月定名為武興佐治局。1917年(民國6年)1月,泰來設治局升為縣,隸屬黑龍江省龍江道。1917年(民國6年)4月,武興佐治局升為縣佐。1929年(民國18年)2月15日,撤銷龍江道尹公署,泰來縣直隸於黑龍江省,同時撤銷武興縣佐。

解放前後

東北淪陷時期,泰來縣屬偽龍江省1945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軍撤出泰來縣城,日偽殘餘組織泰來縣維持會。

1946年2月12日,新四軍三師八旅二十二團解放泰來縣城。2月20日,成立泰來縣政府,泰來縣屬嫩江省1947年2月7日,黑龍江省和嫩江省聯合成立黑龍江嫩江聯合省,簡稱黑嫩省,泰來縣屬黑嫩省1947年9月15日,黑嫩省又分開為黑龍江、嫩江兩省,泰來縣屬嫩江省1949年5月,黑龍江、嫩江兩省再次合併為黑龍江省,泰來縣屬黑龍江省1951年8月16日,泰來縣劃為丁等縣,屬黑龍江省嫩江地區。1954年8月1日,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合併為黑龍江省,泰來縣仍屬黑龍江省嫩江地區。1960年4月16日,撤銷嫩江地區,泰來縣劃歸齊齊哈爾市。1961年10月7日恢復嫩江地區,泰來縣又隸於嫩江地區。1985年1月3口,齊齊哈爾市與嫩江地區合併,泰來縣隸於齊齊哈爾市。

泰來縣地處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上,素有“塞北江南”之稱。年平均氣溫4.9℃,1 月份平均氣溫-17.6℃,7月份平均氣溫23.4℃,年均活動積溫2930.6℃。平均降水量392.6毫米。年均無霜期135天左右。地處松嫩平原西部邊緣地帶,地勢由西北逐漸向東南傾斜,中部較為平坦。海拔高度在137至160米之間。境內有耕地191.2萬畝,草原109萬畝,林地62.4萬畝。境內一江(嫩江)五河(託力河、呼爾達河、二龍濤河、小綽爾河、小青河)縱橫交錯,374個泡沼星羅棋佈,其中嫩江流經長度約140公里,水域寬廣。

泰來獲“亞洲金旅獎·十大文化特色旅遊名縣”榮譽稱號。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八屆亞洲旅遊業金旅獎盛典暨2012大中華區旅遊文化榜頒獎儀式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泰來縣被評為“亞洲金旅獎·十大文化特色旅遊名縣”,成為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

交通狀況

泰來縣交通四通八達。111國道貫通泰來縣南北,平齊鐵路穿境而過,齊泰高速是聯結黑吉蒙三省(區)交通的重要公路,縣城距瀋陽鐵路局最北端戰略裝車點11公里,距齊齊哈爾市110公里,距齊齊哈爾民航機場105公里。

自然資源

泰來縣自然資源豐富。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曾被國家和省定為半農半牧縣、 商品糧生產基地縣、細毛羊和商品牛基地縣、果樹基地縣、中國綠豆之鄉、中國花生“四粒紅”之鄉、中國種子集團成員單位和黑龍江省玉米特種基地縣。有耕地269萬畝,地勢平坦,適宜發展水稻、玉米、花生、綠豆等大田作物和經濟作物生產,年種植水稻90萬畝、玉米120萬畝、花生35萬畝、綠豆20萬畝;有荒山荒地109.8萬畝,林地60.8萬畝,草原150萬畝;全國僅有的兩條無汙染河流之一的嫩江流經全縣,水源豐富,水質好,天然餌料豐富,盛產鯉、草、鰱、“三花五羅”等魚類。泰來縣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含油麵積135平方公里,含氣面積118平方公里。

市政建設

縣城所在地泰來鎮規劃區面積13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2.43平方公里,城鎮人口6.5萬人。城區內有泰湖生態溼地59.5公頃,自然湖面800餘公頃。自然風光優美,生態環境良好,是丹頂鶴、黑頭鶴、灰鶴、紅嘴鷗、野鴨、鴛鴦等幾十種鳥類的棲息地。城區內主次幹道32條,形成南北縱橫的井字型結構。現已綠化街路30條,城區綠地總面積357.75公頃,綠地率達28.8%,城市綠化覆蓋面積408.27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2.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4平方米。2001年,泰來鎮被評為省級衛生鎮;2003年被評為省級園林城;2001年以來,該縣連續3年被評為全市“新綠杯”競賽活動先進縣。2003年以來,黑龍江省泰來監獄、國土資源局、建行花園小區和縣人民醫院被評為省級花園式單位;縣政府、縣電業局、縣第四中學和泰來糧庫被評為市級花園式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