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河北曾有三縣被劃給山東,為何不是山東的縣劃給河北?

新中國剛成立之時,我國各省均下轄若干專區。當時的河南省就下轄十個專區,而它的鄰居河北省的情況與河南省也八九不離十。那時的河北省的衡水專區管理著13個縣(衡水、冀縣、棗強、武邑、深縣、武強、清河、恩縣、夏津、武城、故城、景縣、阜城),但不久之後的一九五二年,在河北省進行新的行政劃分時,河北省的衡水專區卻被撤了,它下轄的十三個縣,又被4個專區均分。其中三個縣(夏津、恩縣和武城)卻被直接劃給了山東。

五十年代,河北曾有三縣被劃給山東,為何不是山東的縣劃給河北?

被划走的三縣,原本是一九五零年劃入衡水專區的,而在兩年後,又被劃歸了山東省的德州。其實,包括聊城的部分區域,一直在兩個省之間被劃來劃去。這種情況大概持續了近十年左右的時間。那那個年代,各個專區行署專員有點封疆大吏的感覺,可以任免下設縣的處級幹部。而當時有的專區下轄的縣非常多,如河南省開封專區管理著二十六個縣。管的太多,肯定有時就有忙不過來的情況,後來國家就考慮到了這些問題。

五十年代,河北曾有三縣被劃給山東,為何不是山東的縣劃給河北?

因此到了一九六二年,國家決定重建立衡水專區。就這樣原本被從河北省其他區劃分出去的地方又被劃了回來,而被劃回的也僅僅是河北省其他區劃走的地盤,被劃給山東省的那三個縣卻再也沒有被劃回。所以又重新成立的衡水專區,就變成了下轄了十一個縣。

五十年代,河北曾有三縣被劃給山東,為何不是山東的縣劃給河北?

到了七十年代初,國家的所有專區都統一改成了地區。衡水專區也不例外被改成了衡水地區,而此次更名,僅僅是更名,衡水管理的轄區沒有變化。到了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的加快。沿海地區的一些地區已經隨著改革的步伐變成了地級市,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我們內地的很多地區也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將地區都改成了市。但是衡水由於各方面的問題,直到一九九六年,才將衡水地區改成了衡水市。

五十年代,河北曾有三縣被劃給山東,為何不是山東的縣劃給河北?

​截至2016年,衡水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共設63個鎮,49個鄉,7個街道,下轄4994個村, 92個居委會。但在河北省下轄各市的經濟排名中,衡水市的排名比較靠後,最強的自然是河北的常勝將軍唐山市和石家莊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