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關注】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寧湖公園水環境治理有序推進

【民生关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宁湖公园水环境治理有序推进

【民生关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宁湖公园水环境治理有序推进
【民生关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宁湖公园水环境治理有序推进【民生关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宁湖公园水环境治理有序推进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是對民生內涵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隨著寧湖公園水環境治理有序推進,安寧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市民最愛寧湖公園

從安寧西收費站向東南方向前行700多米進入安寧主城,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明眸一般的寧湖公園。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四月天的寧湖生態公園,湖面波光粼粼,山水一色,一切泛著鮮花初綻的美好。

寧湖公園是在張家壩水庫的基礎上打造的城市生態公園,水庫總庫容1349.4萬m3,是由雲天化公司管理使用的中型水庫。水源主要來自南部的大漢營抽水站取鳴矣河河水補給,主要為草鋪工業園區內的部分企業提供工業用水。從2009年開始,市政府先後幾輪對公園進行建設和提升改造,給安寧市增添了濃厚的園林文化氛圍。現在的寧湖公園已成為安寧市民休閒、健身的最佳去處,每天早、晚有近2萬餘人次到公園散步健身、觀光遊覽。

寧湖公園除水體外的其他日常管理由城管局負責,水體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為水務局,運行管理及使用單位為雲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十一五”期間,寧湖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標準要求,符合工業用水及景觀用水功能要求。

寧湖藍藻爆發

寧湖水質一度出現富營養化,水質下降至Ⅴ類水質。2011年安寧市水務局實施了《寧湖以魚控藻生物治理》項目,水質在項目實施期內基本穩定在地表水Ⅳ類水質標準。由於寧湖水面較大,管理難度大,安寧市政府曾多次組織各部門進行聯合執法,從環境衛生、禁止垂釣、禁止游泳等方面進行綜合整治。2013年由雲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將管護責任承包給水產養殖戶,在持續落實“以魚控藻”生物治理的同時,加強寧湖水面日常管理。

但是近幾年每到春夏氣溫升高,寧湖就會爆發藍藻,特別是去年受暖冬天氣影響,寧湖在冬季爆發了20年來最嚴重的藍藻。在公園東北方向的湖灣大量藍藻聚集,不時還會見到漂浮的死魚,走近水邊甚至可以聞到腥臭味,寧湖水質汙染已成為廣大市民關心、熱議的焦點。

關於水質惡化的原因,市民們有很多說法:附近養狗廠把寧湖當做洗狗塘,大量的洗浴泡沫流入水中;垂釣的群眾朝湖面投餌料;寧湖的承包戶肥水養魚嚴重影響了水質,在合同到期之際又破壞性的捕撈……這些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很多散步的熱心市民親眼目睹後撥打了市長熱線反映情況,但是關於寧湖藍藻爆發的原因還有很多是市民所看不到的,比如:寧湖的補給水流經外地的工業園區,氮磷早已超標嚴重;寧湖水為雲南天安化工的工業用水,使用量有限,排水換水量不足,水循環自淨能力差;安寧常年以西南風為主,導致寧湖西南方向的水面藍藻較少,而大量藍藻被吹到寧湖的東北湖灣聚集……

人大、政協關注

寧湖是安寧的一張美麗名片,把寧湖公園建設好、管理好,是改善民生、提高城市品質的大事、實事,對於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建設現代花園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寧湖水質開始惡化後,安寧市人大常委會對寧湖水質保持高度關注,2015年、2017年多次組織市人大代表、政府及企業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改善寧湖水質狀況,加強寧湖公園管理進行專題調研、檢查,聽取政府相關工作情況彙報。

為了切實加強寧湖公園管理,2017年6月27日,安寧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安寧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切實加強寧湖公園管理的決定》。《決定》明確:實行寧湖公園統一管理,細化工作措施,形成部門合力,協調雲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將張家壩水庫管理權移交市政府,寧湖水域在承包合同到期後不再續約,禁止對寧湖水域進行商業開發……近期,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專題聽取寧湖公園管理情況彙報,進一步督促市政府落實人大常委會所作決定,還安寧市民一個綠水青山、碧波盪漾的更好的寧湖公園。

自2014年至今,政協委員也通過反映社情民意的方式密切關注寧湖水質變化。2014年李衛紅委員提出《關於對寧湖公園水質進行監管的建議》;2016年韓春福委員提出《關於加強寧湖公園管理的建議》;2017年劉燕芬委員提出《關於取締寧湖公園“釣魚臺”的建議》;2018年韓春福委員提出《關於加強寧湖公園水質保護的建議》……

政府在行動

2018年6月底養殖承包合同到期後,安寧市政府抓住最佳時間,向寧湖投入總價值近50萬元的魚苗60噸,形成水下生物鏈,有效控制藍藻生長,改善寧湖公園水質。

據安寧水產站工作人員介紹:鰱魚屬於上層魚,大多生活在2.5—3米深的水面,白鰱魚吃藍藻,花鰱魚以白蓮魚的糞便為食。這次選擇300—500克大小規格的魚苗,按照白鰱魚、花鰱魚7:3的比例,投魚密度為每方25克。投下的育苗成活率很高,但也有少量適應不了環境出現死亡的現象。

生態恢復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安寧市政府拿出鐵的手腕,多措並舉,有序推進寧湖公園水環境治理。副市長張才興任寧湖湖長,他的聯繫電話就寫在河長制水域管理介紹公示牌上。市水務局分配任務在寧湖水面長期開展藍藻打撈工作,特別是湖灣藍藻聚集處的清理;市城管、水務、公安24小時聯合執法,夜間加強巡邏,禁止垂釣、捕魚;加強水庫水質源頭——鳴矣河沿岸的汙染排查力度,開展跨區域聯防聯治,不斷提升鳴矣河水環境質量,今年1至3月鳴矣河水質已改善到Ⅲ類水;根據水庫來水情況、用水情況及天氣狀況,合理調、補水,做到“科學調度,統籌兼顧”,充分發揮水體循環對水質的改善作用。

據市水務局局長汪濤介紹:“寧湖水質已經有所改善,藍藻明顯減少,隨著進水水質的改善,以後會達到Ⅳ類水。六月份我們還要考察一個生態改善的水治理項目,可行的話投入寧湖治理後,寧湖水質有望達到Ⅲ類水。”

2018年安寧市政府把啟動寧湖南側溼地公園建設列入十件民生實事,寧湖溼地公園的建成將進一步淨化周邊地表水體,帶動周邊地塊的開發建設,為周邊居民提供休閒、娛樂場所。目前寧湖管委會正在積極推進寧湖溼地公園水保、環評等項目建設前期工作,項目建設用地範圍內的徵拆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寧湖西岸連片開發……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習近平總書記說: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寧湖公園水環境治理的有序推進,一個更美好的寧湖公園將呈現在市民面前。(潘明麗/文 蔣林昆/圖)

【民生关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宁湖公园水环境治理有序推进
【民生关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宁湖公园水环境治理有序推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