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古人画山水爱留白,其实是没本事

陈子庄:古人画山水爱留白,其实是没本事

石涛山水

(问:如果画面主峰矮,客峰高,怎样处理呢?)

重要的是不能奴欺主。主体要着意刻划,笔墨强烈色彩浓,远山(客体)抹过就行了。

陈子庄:古人画山水爱留白,其实是没本事

石涛山水

在构图时,要考虑奇偶关系。如一幅画中一边已有两间房子,另一边就不能也来两间房子,右边有大石,左边不能再来一块大石,如左边一定要有大石,则须比右边之石高大或矮小,这是奇偶的显例。此外还要讲联系,如画了左右两部分,中间要想法连接,使之成为一体。连接之法:本静用动连,本动用静连。

陈子庄:古人画山水爱留白,其实是没本事

石涛山水

画中任何一物都要各安其位,这便是所谓“得势”。山峰端正,树就不应直,山下之石则应斜;一江两岸,是两个平势,江中船、江岸草、远山之类则当取斜势。各得其势则安。

陈子庄:古人画山水爱留白,其实是没本事

石涛山水

古人画山水爱留空白,好象是有烟云气,其实那是没有本事。石涛的山水全幅画满,或于最幽暗处以白层布虚,即一洗前人陈腐气。

陈子庄:古人画山水爱留白,其实是没本事

石涛山水

画面上应实处多,虚处少。宋、元、明大家都是实多于虚。如李唐画《万壑松风图》,仅松林背后留有一带烟云,但觉得满纸生动。现在画山水动辄满幅烟云缥渺,象贴了些锦花,遮遮掩掩。要有烟云缥渺的效果并不在于虚处留得多,主要在于笔墨气氛,在于境界,在于物象的组织。

陈子庄:古人画山水爱留白,其实是没本事

北宋 李唐 万壑松风图绢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