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灕江 不一樣的風光" 桂林平樂將舉辦第二屆媽祖文化旅遊節

新聞發佈會現場

2019年5月1日—3日,以"一樣的灕江,不一樣的風光"為主題的廣西桂林平樂第二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將在平樂縣城隆重舉行。屆時,來自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員、在外平樂藉賢達、國內企業家和市內各大旅行社組織的數萬名遊客集聚平樂,一場集媽祖文化交流、經貿交流、非遺民俗文化研討、工農業旅遊產品展示、非遺民俗秀、美食體驗和龍舟大賽、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將在該縣隆重上演。

平樂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陳利介紹本屆媽祖文化旅遊節相關活動內容

平樂古稱"昭州",位於廣西東北部,桂林市東南部,地處灕江、荔江、茶江交匯處,於三國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建縣,有1800多年的歷史,素有"兩粵通衢"之稱,是媽祖文化隨著國內沿海地區商賈移民傳播到內陸的縣(區)之一,媽祖文化由此與平樂結緣,成為桂江流域沿岸居民尊崇的民俗文化。平樂縣境內至今仍然保存了同安華山、張家榕津、沙子、平樂縣城共4座媽祖廟(天后宮),是桂林市媽祖文化最為盛行區域,也是中國內陸地區媽祖文化的重要傳承地。

2018廣西桂林平樂首屆媽祖文化旅遊節盛況

平樂風光秀麗,文化底蘊濃厚,薈萃了獨具特色的州府文化、農耕文化、媽祖文化、關岳文化、過山瑤文化和船家文化,縣境內的獅子山國家森林公園、灕江風景區、金字嶺景區、桂江風景區、茶江風景區、仙家溫泉、榕津千年古榕群和千年古街、月亮山、冷水石林、各鄉鎮古村落等景點,是旅遊觀光和攝影創作勝地。平樂美食文化堪稱一絕,平樂十八釀、平樂沙子丸子、平樂水浸粑、平樂石崖茶製作、平樂水上油茶先後列入自治區、桂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2018廣西桂林平樂首屆媽祖文化旅遊節盛況

近年來,平樂主動融入桂林旅遊圈,大力實施"旅遊引領"戰略,出臺旅遊優惠政策,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發展民俗文化產業,推進縣城核心景區和鄉村生態遊,全縣旅遊服務質量和接待能力得到進一步地提升。2018年投資3.4億元,先後推進印山旅遊碼頭、"三江六岸"核心景區、桂江文塔等22個旅遊項目建設,建成和完善茶江美食街、孔廟恢復、粵東會館修繕等7個景區景點,實現了平樂-陽朔灕江段常態化運營,航線接待量可達每年10萬人以上。2018年,全年累計接待遊客245.49萬人次,同比增長96.34%,實現旅遊總消費21.82億元,同比增長94.47%,旅遊業實現井噴式增長。今年3月份,該縣引進廣西東森市場投資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開發縣城三江口核心景區旅遊項目,完善建設金字嶺旅遊景區、媽祖文化廣場和打造昭州文化古城等景區景點。今年4月份,該縣再次引進總投資35億元的桂林(平樂)七彩樂園綜合旅遊景區開發項目,將打造平樂首個5A級生態旅遊景區,配套建設滿足國際、國內高端消費群體的總裁養生區、精品休閒度假區、康養中心,以及建設綠色環保、低碳生態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觀光農業項目。平樂,正式邁入旅遊發展的新紀元。

2018廣西桂林平樂首屆媽祖文化旅遊節盛況

本屆媽祖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將分別在平樂縣城的印山旅遊碼頭、昭州文化廣場、同樂汽車站廣場、平樂美食街、茶江濱江道和縣城核心景區進行。期間,舉行開幕式、媽祖水陸巡安、經貿交流會、文化旅遊農產品展示、水上表演、文藝晚會、民俗風情體驗、遊樂活動等,圍繞媽祖文化為核心,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媽祖"立德、行善、大愛、平安"的精神內涵和"平安、和諧、包容"的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發展,吸引更多企業到平樂投資,大力推動"一園、一城、一江一港"建設,奮力實現"從建成老縣、人口大縣向經濟大縣邁進"和"按城市建設標準,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做大產業規模"兩個發展總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