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贝手刚搭上杜兰特的腰,裁判哨响!勇士扳回一城,告家长成功?

黑贝手刚搭上杜兰特的腰,裁判哨响!勇士扳回一城,告家长成功?

杜兰特神秘的笑容。

“我每天都非常努力以便能在联盟打上球,可大家都说我脏。但后来我明白了,人人都会有态度,我无法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我选择了理解。”

语出马刺防守大师布鲁斯·鲍文。

防守杜兰特最成功的球员是谁?是詹姆斯、维斯布鲁克、莱纳德或者别的什么人,但绝对不应该是身高只有1米85的“黑贝”贝弗利。但在季后赛首轮,贝弗利与杜兰特同时登上了头条,贝弗利“死亡缠绕”式的防守动作和喋喋不休的垃圾话,让杜兰特情绪失控,连续2场被罚下。

4月19日,勇士再战快船。贝弗利与杜兰特的对位又成焦点。窝火了整整2场比赛的杜兰特上来就表现出了强烈的进攻欲望,在其带领下,首节比赛勇士就41比24领先快船17分,即便贝弗利“牺牲”脑袋,使出沾衣十八跌的江湖绝技骗得杜兰特防守犯规,但仍无法改变快船整体实力不足的境况——最终快船105比132输掉比赛,总比分1比2落后。

在第二节比赛中的一个细节也成为本场比赛的一个缩影:杜兰特持球背身单打贝弗利,“黑贝”习惯性地将手搭在杜兰特腰上,裁判立刻吹罚贝弗利防守犯规。一脸无辜的贝弗利反复给裁判演示,表示自己只是正常防守动作。

是的,本场比赛裁判的判罚尺度有了细微的变化。

黑贝手刚搭上杜兰特的腰,裁判哨响!勇士扳回一城,告家长成功?

面对乔丹,佩顿喷垃圾话好不嘴软。

据美媒体报道,在第三场开始前,勇士向联盟提交了一份比赛录像剪辑,把贝弗利挑衅式的防守动作放大,希望联盟能注意判罚尺度。而本场比赛判罚尺度的改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关于勇士的阴谋论,联盟“保送”、裁判照顾等等。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防守尺度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梳理出一个NBA防守发展的脉络。在“远古时期”,NBA是一项极其危险的运动,所有球员上场之前都要做好大“干”一架的准备。每支球队也都会养那么1、2个专业“打手”,危急时刻冲上去保护己方核心球员不被打伤。

即便是乔丹王朝时代,球场上的动作依旧很狂野。乔丹曾被活塞“微笑刺客”托马斯“废”掉,“手套”佩顿更是联盟数一数二的垃圾话大师,只要你回应他一句,他能在一场比赛里问候完你的所有亲属。而乔丹本人同样是垃圾话之王——还记得那句,你防不住我!

那时候的篮球,是真正的街头运动,是贫民运动,是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碰撞,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较量。卡尔·马龙的铁肘下伤人无数,巴克利的巨臀后倒下伤兵满营。即便是在场边,球员们也是一身“社会装”,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周三天小夜店,更有甚者,身上的纹身比衣服还多。

黑贝手刚搭上杜兰特的腰,裁判哨响!勇士扳回一城,告家长成功?

黑贝的防守并不干净。

但一切俱往矣,进入新世纪以来,NBA也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场上、场下对球员的行为都进行了规范,包括且不限于替补穿正装,不许“嘻哈装”,不许“脏辫”等等。球员在场上不许喷垃圾话,不许质疑裁判。

NBA运动向着更加现代文明的方向发展,人人都成为了谦谦君子——如果“手套”佩顿在如今的NBA,估计每场比赛都要被罚下——还记得因为笑一下就被判技术犯规的邓肯么?

与之共同改变的,是球员的防守技术。连巴蒂尔这样的老实人都会被质疑防守太“脏”,其实他连“微笑刺客”的一半粗野都没的。还有鲍文,支个“废人腿”,放个“抵腰肘”就是“脏守大师”了,这放在过去的时代,都是小巫见大巫,洒洒水。

说回贝弗利。“黑贝”是一个情绪性球员。情绪来了,不管不顾,没有他不敢防守的人,没有他不敢单挑的人。从G2之战可以看出,贝弗利并不具备成功防守杜兰特的实力。所以,只有用一些“旁门左道”。就比如钻在杜兰特的胳膊下,不停地喷垃圾话,撩拨杜兰特的情绪,让他做出错误的决定。想想一下,他会喷什么呢?嘲讽杜兰特背叛雷霆,投奔死敌勇士?

黑贝手刚搭上杜兰特的腰,裁判哨响!勇士扳回一城,告家长成功?

对杜兰特来说,调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的防守,过分吗?即便也许会被很多人攻击,也要说一句,并不。正如前文所说,从篮球运动诞生的那一刻起,心理战这种防守手段就一直被使用,应付对手喋喋不休的垃圾话,应该是一名职业球员应有的能力。

杜兰特本人在G2之后也说,不应该跟贝弗利说那么多话,是的,不搭理他就是了。

还有令人窒息的“死亡缠绕”式防守。喜欢打球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是一种最令人反感的防守方式——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体力消耗,还有心理上的压迫感,烦躁感——如果在街球场上,下一步也许就是“全武行”了。

但NBA职业联赛不是街球,作为超级巨星的杜兰特同样应该具备应付这样防守方式的能力。调整自我才是最为关键的。正如本场比赛,杜兰特23投14中砍下38分,帮助球队大胜一样,主动适应防守,是一个超级巨星应该具备的能力。

是的,到这里你应该明白这篇评论的主旨了:与其认真地剪辑贝弗利的防守录像交给联盟,不如好好地分析其防守弱点,做针对性调整部署,上告联盟让裁判注意判罚尺度——这就像小时候打架没有打过,告老师和家长是一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