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遠游,你什麼時候才意識到?

巧婦的小城生活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出自《論語·里仁》。

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還在世的時候,不要不出遠門,如果有必要出遠門的時候,要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

在父母都還在的時候,我們的責任就是好好的陪伴父母,父母在家裡,看到子女就有生活的動力啊,做這做那的,你走了,他們飯都懶得做,馬虎吃,營養也跟不上的。如果有外出旅遊之類的,能帶上父母到時候儘量把他們帶在一起。

很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自己已經為人父母,而自己的父母已經多半不在了。現在時代不能像以前那樣時時都跟父母一起,但是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

我常常告訴自己:

多陪陪父母,

不要讓你現在的行為,成為你未來的遺憾和痛!


餘於娛記


父母在,不遠遊。遊對我們來說,當然是在外打拼。其實對我一個70後來說,也沒太出過遠門,所以離父母也不是太遠。

小時候,村裡老人去世,會高興的去看熱鬧。長大後,心裡明白每個人都會死,包括自己的父母,但是總覺得那是很遙遠的事。也就忙著過自己的小日子,只是偶爾回去看看父母。

前幾年,父母相繼生病,在醫院也是盡心盡力照顧,心裡卻有些怕,怕父母會離開我。

14年母親忽然過逝,留下了剛做完胃癌手術不久的父親和沒成家的小弟,那時感覺天塌了!沒想到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知道老人見一面,少一面,卻沒有在媽媽生前好好陪陪她,現在每每想起又是痛又是愧!

轉眼間,母親離開我已經快5年了,想媽媽的時候,拿出媽媽穿過的衣服,摸一摸,用臉貼一貼,想再感受一下媽媽的味道!希望媽媽天堂安好!

值得慶幸的是,父親身體恢復的還好,只能在他老人家有生之年,盡心照顧,不留遺憾。


為愛相守196


和父母打電話時可以聽到他們斷斷續續的回答,有時會不甚清醒的睡過去,聽到問話又猛地醒過來答非所問的說兩句

晚上他們不知道去哪裡,不會跳廣場舞,不想去串門子,兩個人倒在沙發上有一茬沒一茬的中央八套

經常會把說過的話忘記,問很多遍同樣的問題

但是每次趕早班飛機火車的時候,早上很早發信息他們都會回…



劇透小錦鯉


大家好👉對於這個父母在不遠游的問題,其實我的體會很深,標題中的遊,我更多的是把它理解成在異地工作打拼。
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樣,出子農村,父母年邁,年輕時候大多務農,自己慢慢長大,上學期間父母含辛茹苦的培養我們,等我們開始步入社會,開始工作的時候父母早已經老去,滿頭白髮,而此時我們往往都不能陪在他們身邊,相信有很少的朋友會選擇在農村發展,城市機會責會更大一點。


記得是12年的時候,我外出工作兩年回家,父母去接我,看到母親父親已經是滿頭白髮,臉上也出現很多皺紋,此時的我內心更像針扎一樣,止不住淚流,真想好好給他們個擁抱,說聲兒子不孝。當時我就下定決心父母陪我長大,在他們年邁的日子裡我要陪在他們身邊讓他們安度晚年。我也就是在這一刻深切體會到父母在不遠游的含義。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父母在不遠游,你陪我長大,我陪你到老,好了本文到處結束,歡迎關注點贊轉發,謝謝!


洛陽沐楓生活日記


以前在外上班,由於工作忙,離家遠,每年只有春節的時候才能回家,每次回家也呆不了多久就走了。有一年春節由於工作特別的忙,春節沒能回家,過了人生第一個在外不能和家人團聚的春節。當時給媽媽打電話說我不回去的時候,我感覺到媽媽在電話裡說話的時候就哽咽了,心裡真不是滋味,我除了說些安慰的話,什麼也不能做!媽媽平時身體也不是特別好,但是在電話裡她從來不說,問了也都是說身體還好,就是怕我擔心。

國慶節放假回家,父母到村口來接的我,遠遠的就看見他們,在微涼的秋風中,他們是那樣的單薄。看著他們的白髮更多了,眼角滿是皺紋了,步履有些蹣跚,突然覺得父母真的真的老了,那一刻眼淚再也忍不住了。我突然覺得他們要的更多是陪伴,國慶回去後果斷的辭職了,回到老家縣城找了工作,週末有時間就能回去看看,平時家裡有什麼事也能很快趕回去。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未末物語


2015年的那個電話。

我還在北京辦公室,突然接到妹妹的電話,說父親住院了,我務必要趕回家,在手術前簽字。電話中簡單問下病情,感覺很嚴重,於是立馬啟程趕回家。

病情主要有兩個,一個腎壞死,要摘除。然後是腫瘤,好在腫瘤是良性的。腎臟手術也很成功,我非常感激上天對我們一家人的眷顧,讓我們收穫一個最好的結果。

手術完事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父母接到北京的家中,雖然別人看來,在這邊主要為我帶孩子,其實我一直沒說,我的主要目的是想把父母放在眼前,每天都能看到。

現在的社會生活,很難把你圈在老家,父母在不遠游,如果遠遊請帶著他們一起。這是我建議遊子們要做的。如果現在你還沒這個能力,那麼好好努力吧。

最後,最近我寫了一首詞,送給天下的遊子。

寫的不好,但懷著對家鄉的無限想念。

《一剪梅·遊子吟》   拂沙

 一片鄉愁隔空瞧。秋去枝搖。冬來雪飄。毛手套與花棉襖。見又叨叨。別又滔滔。

何日歸家拜高堂。兒孫膝繞。案前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彎了老腰。壯了幼小。


拂沙觀柳


“父母在不遠游”作者這裡應該是指的遠離家鄉的思念之苦吧,不止是對子女而言,對父母而言更是如此吧。

說實在得年輕時讀書,去了離家很遠的城市。那時候這種感覺還不強烈,只是到了返校的時候才感到有些許的傷感,隨著忙碌的投入新的學期也就很快的淡然了。但是隨著畢業後參加工作,隨著自己年紀慢慢變大,這種思鄉的情緒也慢慢的發酵的越來越濃了。

可能在外地工作的朋友更加的深有體會吧。尤其是每年回家看到父母臉上又多了幾道皺紋,頭上的白髮又多了一些,再聽到父母一如既往的嘮叨,心裡的酸楚就不自禁的擁出來了。每當回家看到父母忙裡忙外,看到父母那日漸佝僂的背影,就忍不住有想哭的衝動。是呀,我們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

每年在外地工作即使假期也難得回家團聚,現在看來能夠有機會跟父母一起吃上一頓飯都是難得的奢侈了。現在真的是經常懷疑自己當年選擇遠離家鄉的工作是不是真的做錯了。想到一年大部分時間父母獨自在家的時候應該是更思念我們吧,是在想我們小時候調皮搗蛋的時候嗎?還是在想我們現在的工作順不順利?有沒有按時吃飯?在外面有沒有受了委屈?……我知道他們是在想的,可是他們終究還是忍住了沒有經常打電話給我們,他們怕的是我們擔心……

這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吧,即使思念也選擇了默默的忍耐。“父母在不遠游”說出了多少遠離父母的我們這些人到中年的人心中的痛呀……


錦鯉小毛球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是孔子論語中傳頌至今的名句之一。它是孔子對“孝”的內涵的具體詮釋之一。這句話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層“父母在,不遠遊”:作為孝子孝女,在父母健在的時候,要(儘量)不遠遊、不遠離父母,要儘量留在父母身邊,照顧好他們。第二層“遊必有方”:在不得已要遠離父母外出的情況下,一定要告訴父母自己外出到什麼地方、為什麼要外出、什麼時候回來等等詳細情況,讓他們瞭解情況,減少他們的擔憂和牽掛。這句話,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很大指導意義,例如,如果我們外出遠遊了,除了要“遊必有方”外,還要經常打電話給父母問候一下,聯繫一下,以減少他們的擔憂和牽掛,讓他們更加開心快樂一點。


南粵子歌詞


中年以後吧,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事情看開了,看淡了,原來感覺自己象刺蝟一樣的,任何事情別人碰到了你,都會毫不留情的刺穿你一下。慢慢的不知曾幾何時,身上的刺越來越少了,心態變得平和了,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沒有了那種較真的心氣了。可能是歲月的洗禮磨平了所有的稜角。特別是老父親得了場大病之後,感觸頗深。那次要不是家中孩子們都在,送醫院及時,醫生說再晚半個小時也恢復不那麼好。我時常想起因為離父親近,父親得到了及時治療而慶幸。所以中年以後,明白了很多事情,年輕時不懂事,剛剛懂事就老了。到現在才意識到父母在真的不能遠遊,父母老了,需要子女,就像我們小時候依賴父母是一樣的,所以父母尚在,別給自己留遺憾。




臨沂四姐


父母在,不是不遠遊。這句話後面的才是重點。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就是說如果你要遊,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有奮鬥的目標。

我們需要孝順父母,多關心父母,也要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而很多時時候因為我們沒有這個“方”,在遊的時候我們感覺到累,感覺到困難,對健在的父母還缺少關懷,這種雙向無成的結果讓我們產生了不如不遠遊。

說到底,這是我們自己對尚未成功的焦慮,對父母缺少關懷的愧疚。

解決的方法依然是我們要常回家看看,我們能夠功成名就,衣錦還鄉。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方必成!

我是書生,每日分享讀書思考,分享生活小感悟,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