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縣杉橋鎮——千年古剎伊山寺,大美杉橋白石園

據清同治《衡陽縣誌》載:“山澗遠流,雙崗若風,是為鳳嶺;嘗有蛟出寺井,號為龍泉龍塘;水逕寺西流,南入石獅澗水,自此有杉橋之名。

衡陽縣杉橋鎮——千年古剎伊山寺,大美杉橋白石園

橋鎮位於衡陽市西北部,距市區15公里,1995年石園鄉併入杉橋鎮,下轄10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總人口約為2.51萬人。總面積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1.83萬畝,其中水田1.76萬畝,林地面積6.58萬畝,其中油茶麵積3000餘畝,年產茶油40餘噸,且茶質清香透亮,有“蓋貢油”之稱。

衡陽縣杉橋鎮——千年古剎伊山寺,大美杉橋白石園

杉橋鎮交通便利,嶽臨高速、西集公路、呆方公路穿境而過,距離嶽臨高速石市杉橋出口、衡邵高速西渡出口8公里。懷邵衡鐵路在境內斜插而過,衡西快線路經杉橋。

衡陽縣杉橋鎮——千年古剎伊山寺,大美杉橋白石園

全境有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岣嶁峰餘脈雲錦峰、雷祖峰,系斜坡堰水庫和白石園水庫灌溉區,有杉旭河貫穿流過,水利森林資源豐富,物埠民豐。

衡陽縣杉橋鎮——千年古剎伊山寺,大美杉橋白石園

杉橋鎮伊山村的伊山寺是全國百大古寺之一、千年古剎,始建於魏晉,屬南嶽七十二峰之一的岣嶁峰餘脈——雲錦峰下。伊山寺為東晉政治家桓伊幼時讀書習武和老來隱退之所,有宋徽宗御筆親書的匾額“景德禪寺”,清朝康熙命僧阿磐駐寺主持,並封伊山寺為“六朝聖境”。

衡陽縣杉橋鎮——千年古剎伊山寺,大美杉橋白石園

杉橋鎮石園村的古樟,樹圍8餘米,高30餘米,樹冠100餘米,覆蓋面500餘平方,據當地老人稱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如今依然枝繁葉茂,庇護者一代又一代的杉橋人。樟樹後建有樟公大殿,相傳大殿內有樟公大帝鎮守,據傳有求必應,四季香火不斷。

衡陽縣杉橋鎮——千年古剎伊山寺,大美杉橋白石園

古樟樹旁有個古戲臺,每年的農曆6月24日是樟公老爺的壽辰,此地會舉辦一年一度的樟公廟會,熱鬧非凡,逐漸也成了白石園村級文化娛樂中心。

衡陽縣杉橋鎮——千年古剎伊山寺,大美杉橋白石園

白石園村的最高點雷祖峰上,新修了一座雷祖廟和觀景臺,專供遊客欣賞遠處美景。

衡陽縣杉橋鎮——千年古剎伊山寺,大美杉橋白石園

白石園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養魚等綜合效益的小I型水庫。1957年11月動工興建,1958年4月竣工並投入運行,大壩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23.8米,壩項寬73.5米,壩軸線長120米,集雨面積15.5平方公里,總庫容量575萬立方米,主要灌溉臺源、杉橋兩個鄉鎮。

衡陽縣杉橋鎮——千年古剎伊山寺,大美杉橋白石園

近年來,衡陽縣依託大片的油菜花海和山水自然風景,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踏春賞花,使得小鄉鎮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小山村,忽然熱鬧起來,村民在家裡辦起了農家樂,也帶來了更多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