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地評線: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按照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大趨勢,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要適應這個大趨勢,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互聯網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從1997年到2018年,我國網民數量從62萬增長至8.29億,互聯網普及率從0.03%增長至59.6%,網站數量從1500個增長至523萬個。尤其是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召開三年來,

互聯網日益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成為人們獲取公共服務的新平臺

提速降費”改革不斷,信息服務“提質增效”。過去一年,三大運營商不僅全面取消了流量“漫遊費”,同時手機上網流量單價和寬帶資費也降低了至少30%。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提出,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再降低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以上。三年來,適應人民期待需求,國家不斷地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越來越從夢想照進現實。

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讓“獲得感”實實在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比城市而言,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是塊亟待補足的短板。3年來,國家就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擴大光纖網寬帶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貧困地區網絡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已經逐步打通。更多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了鄉村,更多山溝裡的孩子通過互聯網接受到了優質的教育,“獲得感”越來越實實在在。

互聯網+政務服務”,群眾辦事更便捷。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背後是濃濃的為民初心。足不出戶就可以在醫院掛號、線上就能夠辦理

出入境旅遊證件……隨著手機網民人數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行政審批事項、公共服務事項被納入“網上大廳”,群眾和企業辦事更加便捷。對於“互聯網+政務服務”而言,其已經從最初的審批服務工具,提升為加快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三年來,陝西就充分發揮互聯網基礎優勢應用優勢,加快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互聯網發展釋放出多重民生紅利。諸如網絡約車、在線學習等等,都讓生活變得更加精彩。而今互聯網也已廣泛地滲透到了三秦人民生產生活的各領域,逐漸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關鍵行業。新時代新方位,推動網信事業發展,相信

互聯網必將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

網信陝西 ∣ 權威 準確 及時

長按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