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嵊州市白雁坑村共建共享地質文化

2019-04-19 07:1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李風 記者 餘麗

浙江日报:嵊州市白雁坑村共建共享地质文化

一張地質文化村的名片,真正改變了白雁坑,改變了這裡的村民生活。

這裡的地質文化村,指的是嵊州市通源鄉白雁坑村。群山環抱的白雁坑村位於西白山北麓,靜臥在海拔700米的山腰處。自從白雁坑村擁有了這張獨一無二的名片後,村民洪小賽看準發展商機,加緊利用自家的宅基地建造民宿。終於,他的“磊隴民宿”於2018年5月1日開張營業,到了去年底,營業額突破20萬元。

西白山上殘留的大片積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分外耀眼。“‘磊隴民宿’共有18個房間。今年元旦以來,淡季生意不淡,已來了六七批客人。”洪小賽告訴記者。

共享地質文化成果

大約5年前,藏在大山裡的白雁坑村民十分好奇:有幾個揹著帆布包、拿著鐵榔頭的人每天穿梭於村內村外,他們在幹什麼?

很快,如同山裡的風,地質遺蹟這個陌生的詞彙吹入村民們的耳朵。遠離都市、山高路遠、交通不便的白雁坑村,卻擁有地質遺蹟資源54處。高山溼地、崩塌地貌、萬年巨石陣、千年香榧林集中坐落於此,“石中有榧、榧中有村”融為一體的景緻呈現出獨特的韻味。

通源鄉黨委書記鄭海果介紹,2015年下半年起,白雁坑村實施地質文化村建設項目以來,建成了面積約50畝的開放式科普展示區、科普長廊6個,將35套解說牌有序分佈於地質現象集中區域,完成了地質調查區域導覽系統建設;製作了專門的科普視頻和宣傳影片,收集整理了200多篇描寫白雁坑的詩文。

在地質文化村建設項目的推動下,白雁坑村完成了整村亮化工程,新建2個停車場共計8000平方米,硬化村內道路1.1萬平方米,補植綠化5000平方米,農房改造7000平方米。

“地質文化村建設以來,村裡的環境好了,名氣大了,民宿多了,遊客多了,村民收入提高了,集體經濟發展了。”白雁坑村支部書記錢秋華介紹說。

據介紹,2014年,村裡只有2家民宿,目前已經達到20家、床位250張。2016年,以白雁坑村為核心的西白山區塊接待遊客近3萬人次;2017年,接待遊客達到5萬人次;2018年,接待遊客接近7萬人次,帶動農副產品銷售2000萬元以上,農戶直接增收近800萬元。

“2014年前,白雁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萬元,2018年,人均年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2014年前,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僅有1.7萬元,目前,白雁坑村已成功摘除了經濟薄弱村的帽子。”錢秋華說。

共建地質文化村落

在村民的心中,地質文化很遠也很近。說遠,跨越億萬年的地質科學博大精深,村民們完全不明白“崩塌地貌”“火山岩”等專業詞語;說近,村裡幾乎挨家挨戶都有勞動力參與建設施工,地質文化村是由村民親手打造的。

的確,被專家稱為地質遺蹟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湖,是村民熟悉、朝夕相處的環境,生活在這樣的環境,村民與地質遺蹟共存,尤為親切。

於是,在村兩委的召喚下,村民熱情地參與地質文化村建設,修建遊步道、長廊、安全護欄等項目工程,他們出謀劃策、投工投勞、不計較微薄的報酬,用粗實的雙手,建成了一個又一個景觀節點,閃現著民間傳統工藝的智慧。

嚐到了地質文化村建設的甜頭,村民對發展的願望更為迫切。一年前,記者在村裡採訪時,有村民說,村裡的發展瓶頸是交通,從鄉政府通往村裡的道路只有4.5米寬,旅遊大巴開不進村裡,拓寬道路是當務之急。

如今,這個狀況正在改變。近日,記者驅車進入白雁坑,看到長7公里、寬6米的高標準通村道路正在全線施工,計劃今年上半年完工。屆時,旅遊大巴就能開進山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