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照甄宓:同一個男人,同一個命運

最近,抖音上美女頻頻提出一個問題“如果長得好看就判刑,我能判幾年?”

估計我如果拍上發問,也肯定是那種達不到判刑資格,還會直接拿到高額賠償的。

但曹丕的兩位佳人卻足夠判無期甚至死刑的標準,一個是甄宓,一個是郭照。

論相貌,兩人均有沉魚落雁之色,不分伯仲;

論才華,兩人一文一武,各有精彩;

論受寵程度,兩人一前一後,各自佔據曹丕的前半後生。

論最終命運,兩人一個賜死,一個自殺,令人唏噓。

郭照甄宓:同一個男人,同一個命運

網絡圖片,侵刪

甄宓:他救我於水深火熱之中,我還他以無限柔情

甄宓與曹丕的感情,始於英雄救美。

公元204年,冀州鄴城被曹操攻破,甄氏被曹操之子曹丕所納。

關於這事兒其實有兩個版本,第一個是,曹操攻下鄴後,曹丕先進袁府,看到有個少婦披頭散髮,躲在劉夫人身後啜泣,曹丕霸總範兒頓時附體,肩膀扛著如雕刻般的五官問她,“別哭了,英雄救美的bgm都響起來了。”

劉夫人說,“快,出來吧,從今天開始,你就不再是袁熙的妻子了,而是曹丕受寵的正室夫人了。”

曹丕一邊喝斥劉夫人,“劇透下一句是什麼?”一邊把她的頭髮撩起來,發現她雖然灰塵滿臉,但難掩姿色。當即就將其接進自己的宮內,寵愛起來。

還有一個版本是,劉夫人和甄氏兩人坐在大堂上,曹丕進入袁府後,甄宓因為害怕,就把頭伏在了劉夫人肩膀上。

曹丕當即就不樂意了:“我沒醜到亮瞎眼的地步,趕緊把頭抬起來吧。”

曹丕見她美貌非凡,一眼就愛上了。曹操得知後說,“真是我親兒子,都不用DNA檢測的。”擇良日就為他迎娶了甄氏。

郭照甄宓:同一個男人,同一個命運

網絡圖片,侵刪

《塘上行》:真不行

甄宓本就出身於大家閨秀,不僅有著令人讚歎的美貌,還有著女子那時社會所要求的婦德,文才。

對於曹丕的這份恩情,自然是感恩不已,進了曹家門後上孝公婆,下育兒女,還備受婆婆寵愛之餘,盡全力給了曹丕無盡的柔情,讓他在征戰時免除了後顧之憂,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正是因此,曹丕也對甄宓寵愛有加,將全部的愛傾注在她身上。

然而,這樣男主外女主內恩愛的生活過了沒多少年,隨著郭照的出現,曹丕逐漸冷落了甄宓。

甄宓很明白,男人朝三暮四又不是他一個,這也正常。

花無百日豔,人再美也不會百年受寵。她明白,但同樣地,她心裡也有不甘。

爭寵,不爭怎麼會有寵愛?

於是,為了挽回昔日的恩愛,她拿起紙筆,一淚書兩行,為他寫下了愛與怨交織的《塘上行》。

有句話曾說,當他愛你時,你是他的一切;當他不愛你是,他的一切都不再是你。

曹丕就是這樣的,《塘上行》的深情他半點沒讀出,只讀出了怨,以及耳邊傳來甄宓對他不滿的種種流言,愛情之火沒復燃,厭惡之情卻燃燒正旺,一怒之下,他將她賜死。

她不甘,孩子還那麼小,不能沒有母親;

她不甘,你曾說寵我地老天荒,不能食言;

她不甘,你的恩情我還沒有報答完畢……哦,這條命是你救的,你說了算。

縱有再多不甘,她不得不無奈赴死,因為她愛上的不但是一個濫情的男人,還是一個君主,她別無選擇。

事實證明,她不過是曹丕身邊吹過的一陣輕風,別說帶走雲彩了,甚至衣角都沒能掀起來。

她的死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影響,照常吃飯睡覺打豆豆,照常與郭照共話人生,憧憬未來。

記者問曹丕,你不後悔嗎?

曹丕唱,她的命是我救的;

記者又問曹丕,她為你生兒育女,照顧公婆,你捨得嗎?

曹丕又說,作為老婆,這是應該的;

記者再問曹丕,她一生為你,縱有流言,但也只是為你寫下《塘下行》,會偶爾想起她嗎?

曹丕舉起手中的長茅,再問下去你會後悔的!

記者只好作罷。

郭照甄宓:同一個男人,同一個命運

網絡圖片,侵刪

郭照:我為他出謀劃策定天下

某種意義上而言,甄宓算得上患難與共的妻子,雖然她沒直接助他登上皇位。她與郭照,成了郭聖通與陰麗華的反版,可她的下場,跟郭聖通沒什麼區別,儘管她沒能登上後位。

這隻能證明曹丕跟劉秀一樣公平之餘,更加心狠。

其實,對於郭照也一樣。

據史書記載,郭女王"生而有異常",從小就有著與眾不同的言談舉止,為此父親很是重視,常常讚歎:"此乃吾女中王也。"

意思就是說,她有"女中之王"的氣度,便給她取字為"女王,因此後世稱她為郭女王。

郭女王的出身並不差,父親是南郡太守。只是後來因為黃巾戰亂,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和兄弟,才淪落到銅鞮侯家做婢女,機緣巧合接觸到了曹丕,從此成為他事業的夥伴和生活中的愛人。

而曹丕愛郭照,與年輕貌美並沒有什麼關係。

一是,甄宓比曹丕長5歲,郭女王比曹丕長3歲。也就是說,郭女王實際上只比甄宓小2歲;

二是,甄宓擅長文采,郭女王則為謀略。從曹丕亂世爭雄的魄力來看,他不但要一個知冷知熱的愛人,更要一個眼光獨到的合作伙伴,這是郭照獨具的優勢,她能為曹丕出謀劃策,對曹丕有著巨大的助益,在曹丕的心目中自然就有著與眾不同的地位。

確切地說,郭女王作為一個女人,理智冷靜,不但擁有堪比男人甚至可能比男人更強的遠見和謀略,更為曹丕通往帝王之路鋪了一條廣闊的道路,這是後宮內所有女人無可比擬的。

曹丕愛美女,但他更愛江山,所以當江山初穩後,他毅然冊立了郭照為皇后。

話說郭照這麼聰慧,有眼光,她也早已明白曹丕心狠手辣,有主見。從他鳩殺髮妻,也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至於自己為他立下什麼功勞,如果不是他的決策,也是不可能執行的,這證明,他的主見極強。

面對這樣一個人,如果在他面前耍心機,絕對會死的很慘。

所以,登上後位的郭照為了保自身安全,便不再過問朝政,而是一心撫養孩子,上孝公婆,做了妻子應盡之事。

郭照甄宓:同一個男人,同一個命運

網絡圖片,侵刪

郭皇后:他卻未能保我一世周全

諷刺的是,儘管曹丕立了郭照為後,但歷史只記載了她當皇后前與曹丕的情感,當上皇后的時間內記載很少。

對於這個時時為他出謀劃策的“女軍師”,從漸生情愫到立為皇后,他給了她所有女人期望的,但卻沒能護她一世周全。

郭女王自踏上後位,依然奉行節儉美德,並且還嚴格約束親戚朋友,可以說,做皇后到這個份上,已經很不錯了。

曹丕死後第八年,因為甄宓之死,郭照被繼子逼迫自殺。

這裡就不得不說甄宓之死了。都說她的死與郭照有關係,其實在我看來,並非如此。

一是,甄宓當時被賜死時,兒子已經十五歲,怎麼死的他應該也明白了。當然不排除暗中操作;

二是,郭照的眼界比甄宓看得遠,她不可能因為爭寵這點事兒做傻事,何況,當時她的地位僅次於甄宓,還比她受寵。

三是,如果真是郭照害死甄宓,她不可能養育甄宓的兒子,並扶他上位。

重要的是,不論郭女王的死因是什麼,從曹叡後來為郭女王服孝舉殯,並按養母追封其為文皇帝來看,這個是站不住腳的。

此外,郭女王輔佐曹丕使曹魏走向強盛,因為她曾經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在皇宮內外聲望極高,生前風評極好。

即使沒有史料中記載她有過失,可是之前為了曹丕上位,仍然不可避免地得罪了一些人。

這些,曹丕比誰都明白,但是他並沒有為她做些什麼,哪怕留下一言半語。

不管如何,兩個優秀的女人,在曹丕這裡,最終都沒能得到善終。

她們對他,拼盡一生,用盡全力;可他對她們,卻並沒有如此,因為他是君主。

有很多人討論,曹丕究竟愛誰,其實我認為,他誰都不愛,他只愛他的江山,這點與劉秀無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