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下的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

數據下的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

瀘州港——圖片源於網絡

重慶在1997年劃出四川成為直轄市後,瀘州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坐擁長江與沱江交匯,成為了四川最近的長江黃金水道出海口的城市。其港口的業務也在逐年的繁忙起來,慢慢的成長為了現在的四川第一大港。瀘州已被確定為四川省唯一的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數據下的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

瀘州港——圖片源於網絡

究竟是什麼樣的數據能支撐起瀘州成為四川省的第一大港呢?我們找到瀘州統計局從2014年到2018年發佈的近五年港口相關數據。

數據下的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

瀘州港——圖片源於網絡

首先我們看一下最新的一個數據情況。截止到2018年底,瀘州擁有經營性貨運碼頭16座,生產性泊位47個,其中千噸級以上泊位30個,近洋航線3條,鐵水聯運班列8條,內河航道通航里程927公里,其中等級航道里程340公里。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全市內河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近五年的一個情況。

數據下的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

瀘州港近五年貨物吞吐量

從2014年到2017年全市的貨物吞吐量一直是一個緩慢增長的狀態,從3133.75萬噸,一直到2017年3492.98萬噸。值得特別注意的是2018年的數據,只有1421.11萬噸,呈現出了一個斷崖式下跌的狀態曲線。相比於2017年跌幅高達59.3%。這對於瀘州來說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看瀘州人引以為傲的集裝箱吞吐量的一個情況。

數據下的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

瀘州港近五年集裝箱吞量

從2014年到2018年全市的集裝箱吞吐量成一個上漲的趨勢。由14年的32.06萬標箱到達18年的57.07萬標箱。但值得警惕的是,整體的增長趨勢是在不斷減緩的。從2017年到2018年增幅僅僅只有3.7%了。

最後再來看一下全市民用運輸輪駁船數量的一個變化情況。

數據下的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

瀘州近五年民用運輸船舶

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出近五年全市擁有的民用運輸輪駁船的數量是在不斷的減少。這也說明從事民用運輸行業的從業人員是在不斷的減少。這依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數據下的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

瀘州港——圖片源於網絡

從我們拿到的數據和分析的三個變化趨勢來看。瀘州到2018年底,整個港口的業務並沒有太多的進步,甚至有些在走下坡路的情況了。究其原因,這與競爭對手變強也不無關係。2018年,四川自貿試驗區宜賓協同區掛牌試運行,宜賓港正式獲批國家臨時開放口岸。

數據下的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

瀘州港——圖片源於網絡

在未來,四川省將整合瀘州、宜賓、樂山港口資源,建設長江上游(四川)航運中心。整合之後,會由省級平臺統一爭取相關資源,以各自的運力來統一分配運輸,省級公司統一協調,航運價格統一。

整合之後對於瀘州港是好是壞,數據是不會騙人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歡迎關注我們“聚焦瀘州”,隨時獲取最新的動態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