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兵風采丨趙世英:為人民服務體現在每一個案件中

法槌起落肅穆間趙世英

人物簡介

标兵风采丨赵世英: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每一个案件中

趙世英,1980年1月出生,法學專業本科學歷,200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6年1月參加工作,2016年4月進入航空港實驗區法院至今,現任第四審判團隊負責人、員額法官,2016至2018年結案數分別399件、450件、447件。先後被評為全省法院系統先進工作者、全省法院先進個人、鄭州市新長征突擊手、全市法院系統青年崗位標兵等,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法者,天下之儀也。

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作為一名人民法官,

唯心存民生,

行公平與公正之責,

方不負法者所託。

這是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法院員額法官趙世英的信條,

也是其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妥善辦理每一起案件

标兵风采丨赵世英: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每一个案件中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黨員法官的趙世英,始終堅持“為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堅持以“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目標,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實現自身綜合能力提升的同時,努力實現了辦案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

2016年6月的一天,炙熱的太陽照在航空港實驗區馮堂辦事處大辛莊村,一場“馬錫五式”的審判正在當地進行。原告與被告系大辛莊村同村村民,雙方因履行農村建房施工合同產生糾紛,原告承建的房屋系被告張建榮和三位鄰居共同所有。考慮到原、被告以及本案第三人不但同村而居,且還有親屬關係,如果庭審在法庭內進行,不僅庭審的教育意義會大打折扣,而且不利於從根源上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於是趙世英法官將庭審現場搬到了建房現場。

炎炎烈日下,他一方面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現場勘驗,穿越雜草叢生的工地,登上三樓積水平臺,並扶梯爬上四樓房頂現場勘驗房屋質量,以自身實際行動讓當事人看到處理糾紛的決心和誠意;另一方面不厭其煩解釋法律程序,告知舉證責任,說明鑑定不僅時間長,而且經濟成本高,且會給農忙時節添亂,幫助當事人計算親情、時間、金錢等成本;同時還結合當事人的同族先人——明代宰相張孟男及其子張林宗的先賢故事,勸解雙方互諒互讓。

經過一個月不斷走訪、調解,最終當事人握手言和,不僅當場履行了義務,甚至爭著主動承擔訴訟費,真正實現了當事人滿意,案結事了。

這起案件只是他審理的諸多民事案件中的一個,類似的場面還有很多……趙世英常說:“為民服務不是口頭禪,而要體現在每一個案件中。通過努力盡可能達到讓雙方當事人滿意的結果,這才是對一名法官最高的褒獎。”

自創“加減乘除”,實現辦案質效雙提升

标兵风采丨赵世英: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每一个案件中

創新是一種生產力,審判理論和實務創新是新時代司法工作對於一名法官的必然要求,對於推動審判工作科學長遠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趙世英法官總結其長期民商事案件辦理工作經驗,創造性地提出了“加減乘除” 調解法,對於“調什麼”“何時調”“如何調”等問題均有著獨到見解,該調解方法的有效推廣助推了一大批訴訟案件的高效化解。

2016年8月,王某等6名農民工因勞務費糾紛將北京七建、鄭州眾品以及航空港實驗區某學校訴至法院。案涉工程由該學校發包給北京七建,北京七建又轉包給鄭州眾品,王某等6名農民工跟著鄭州眾品不認可的李東方進行工作,雙方沒有結算手續。庭審一開始便進入了“責任主體”“工程量”“付款額”等問題的爭議,一方是不熟悉法律的農民工,一方是專業的執業律師,簡單的舉證、質證很有可能會使王某等6名農民工一年的勞務費“打水漂”。於是,在法官的耐心主持下,從一張張紛繁複雜的記工表開始算起,從一條條法律規定講起,從一個個粗糙的大手和滿臉的風霜說起,最終使四方當事人就勞務費的數額達成了一致意見。但是由於鄭州眾品沒有付款能力,案件調解一度陷入僵局。

2016年11月,王鐵等人拿到了一審判決:“雖然官司贏了,但幹一年活,沒錢,這年咋過?”此時由於鄭州眾品提起上訴,案件已經進入到二審階段,但是,趙世英法官並沒有放棄調解的努力,鄭州眾品沒有錢,北京七建有沒有要付給鄭州眾品的錢,航空港實驗區的學校有沒有要付北京七建的錢,隨著深入的溝通交流和持續的協調推進,終於在大年二十八晚上,相關各方達成了調解協議,由學校代替鄭州眾品當場履行了100多萬元的付款義務,王某等人終於在回家過年之前拿到了勞動報酬。

“調解工作是有規律可循的,審判工作也是,辦案既要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實現群眾利益最大化;也要在遵從客觀規律基礎上,儘可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最佳辦案效果。”趙世英法官說道。

勇挑重擔,用心守護一方安寧

标兵风采丨赵世英: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每一个案件中

“寧辦普通案十件,不辦破產案一宗”。破產案件辦理涉及主體眾多,影響面廣,週期長,任務重,易引起群體性事件,加之相關法律不夠完善,企業管理混亂等,往往令案件的辦理難上加難。

2018年10月5日晚10:20,“趙法官,有人從瓦薩齊拉東西,我們已經把他們堵住了,現在公安機關已經到現場,你什麼時候來?”“我馬上趕過去!”剛帶孩子從上海迪士尼出來的他決定當即就“走”,一路上紅牛、純淨水提神,終於在第二天早上9點多趕到了瓦薩齊門口。廠門已經被周邊百姓用土封堵起來,還有二十多名村民拉著帳篷在外守著,“冷不冷?咋回事?沒有人受傷吧?丟什麼東西沒有?”一句句掏心窩的話,頓時穩定在場人員的情緒。“大過節的,大家回吧,我把警車留著,我們的人也留著,節後一上班就安排安保人員到位。”看著他疲倦而凝重的臉龐,“趙法官,你要為我們做主呀,一家老小的拆遷錢全部在這了,你可一定要為我們想辦法。”“走吧,沒事,有我在呢。”一場可能引發械鬥的危機就這樣被化解了。

其實,早在受理瓦薩齊散熱器公司和威爾森壁紙公司破產清算案之前,他就有心理準備,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公司高管因躲避債務而無法聯繫,公司內物品被留守人員多次倒賣,公司的主要財產已經被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拍賣成交,公司近100多名職工和周邊百姓多次因工資和借款無法討要而圍堵管委會大樓,接還是不接,成為他的“頭等大事”,與群眾職工代表溝通,向管委會和鄭州市人民政府打報告,向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及新鄭市人民法院送達告知函,和公司最大債權人鄭州柳林信用社就判決書認定的事實進行協調,最終使破產企業的大部分財產由管理人順利交接,穩定了公司債權人情緒,避免產生新的信訪案件。

“我們不信訪,我們就信你,無論案件到哪一步,我們都信你。”隨著破產案件的推進,49箱的公司賬冊,118份銀行流水,300多萬的對外債權的回收,3家大型企業對破產重整的投資意向,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和成效,不但使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和債權數額得以查清,獲得了眾多債權人的肯定,也讓群眾看到了成果,感受到了希望,為下一步企業重整和債務的清償奠定了基礎。

從一名學生到一名法官,再到團隊負責人,從年辦案不足100件到年辦案超400件,從辦理普通民事案件到第一起涉外案件、第一起破產案件等,趙世英法官不僅順利實現了身份和角色的轉變,而且每一步都走得堅定、從容。他深知,人民法院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維護社會平安和諧是人民法官的神聖職責,新時代不斷對司法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只有不懈努力,奮發有為,才能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聲明:本公眾號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並不意味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校對:付加才 劉 偉

審核:丁 巖 張 帆 安士勇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