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夫塔爾即將統一利比亞,美國為何還不出兵?

毒刺劍客


美國與哈夫塔爾沆瀣一氣,甚至有傳言哈夫塔爾本人是美國間諜!美國人只會為了利益出兵,在哈夫塔爾即將統一利比亞的時候,美國人之後樂觀其成,為何要出兵。1990年-2011年,整整20年的時間,哈夫塔爾都生活在美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合作,從事反卡扎菲活動。毫無疑問,哈夫塔爾統一利比亞之後會成為第二個卡扎菲。但是,美國反的不是卡扎菲,而是不聽話的卡扎菲。顯然,在美國生活20多年的哈夫塔爾即使成為第二個卡扎菲,也不會損害美國人的利益。既然如此,美國人又合併出兵阻止哈夫塔爾統一利比亞?

哈夫塔爾

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成立於20世紀80年代,是由美國負責訓練的。1987年,哈夫塔爾兵敗乍得以後,卡扎菲拒絕承認哈夫塔爾的身份,導致其開始反卡扎菲。在乍得,美國人就與哈夫塔爾合作,訓練了一支國民軍,準備反攻利比亞。1990年,哈夫塔爾流亡美國以後,國民軍解散。2011年,卡扎菲死後,哈夫塔爾回到利比亞。哈夫塔爾振臂一呼,國民軍舊部紛紛來投,甚至吸引了絕大部分卡扎菲時期的正規軍。所以,哈夫塔爾的國民軍才能夠在利比亞內戰中所向披靡。目前,哈夫塔爾控制了利比亞東部、中部、南部主要城市,佔利比亞總領土70%以上。被聯合國承認的利比亞民主團結政府,僅僅控制首都的黎波里周邊地區。更為重要的是,利比亞的經濟基礎是石油,哈夫塔爾控制了石油及出口港口!

戰火中的的黎波里

2019年初,哈夫塔爾以打擊恐怖主義為名,指揮國民軍一路向西,已經打到了首都的黎波里。在國民軍到達的黎波里郊區之前,美國駐當地的士兵乘坐飛機離開了利比亞。4月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了一份不痛不癢的聲明,要求哈夫塔爾停止軍事行動,稱軍事衝突無助於利比亞局勢解決。以美國一貫的作風,如果真的想要阻止哈夫塔裡的軍事行動,就會嚴厲警告哈夫塔爾不要採取軍事行動。試想一下,美國只要將美軍敗在的黎波里城郊,哈夫塔爾敢對美軍發起攻擊嗎?所以,美國遲遲沒有出兵的關鍵原因在於,哈夫塔爾與美國關係密切,統一利比亞不會損害美國的利益。

美國沒有出兵,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等法國表態。利比亞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的話語權不小。在2011年的利比亞內戰中,美國並不是打擊卡扎菲政權的主力,法國才是主力。甚至有人戲稱,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是為了“殺人滅口”,掩蓋卡扎菲向他行賄的事實,才發動了打擊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美國總統特朗普是一位商人總統, 不願意做虧本買賣。法國總統馬克龍還沒有對利比亞局勢做出最後決定,特朗普不願意由美國人出錢出人出力搞定哈夫塔爾!不過,馬克龍正忙著為巴黎聖母院重建募捐,什麼時候顧得上利比亞局勢還不好說。

馬克龍與特朗普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哈夫塔爾能夠統一利比亞嗎?


美國觀察室


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將很難出兵利比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即將統一利比亞的哈夫塔爾武裝背後,得到了包括俄羅斯、法國、埃及、沙特在的不少強國的支持,這就使得美國在是否出兵利比亞的問題上,始終都無法做出決定。

此次美國在利比亞問題上所面對的,是包括俄羅斯、法國、埃及、沙特在內的不少強國,在群敵環伺的情況下,美國基本上很難有所作為。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蘇聯意外解體之後,美國便從此一躍成為世界上的最強國家,當時的美國不僅在經濟領域獨步全球,而且在軍事科技領域,也是其他過根本無法匹敵的超級強者。

因此從上世紀90年代以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裡,美國便不斷的對外發動戰爭,比如在1993年發動的海灣戰爭,以及在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等戰爭,戰爭美國從來都不管是否得到了聯合國的授權,全部都照打不誤。

雖然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此感到不忿,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他們幾乎都沒有站到美國的對立面上去,就其原因主要還是當時的美國實力太強,強大到數個強國聯合在一起都無法與之對抗,因此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其他強國也就只能忍氣吞聲了。

但是這種局面從2011年之後的敘利亞內戰中發生了重大改變,當時的美國計劃在敘利亞通過支持反對派武裝的方式,利用內戰來推翻阿薩德政府,但是這場美國推動的敘利亞內戰,被美國人鼓動的反政府武裝打成了一鍋“夾生飯”。

由於美國因為戰略重心轉移和軍費問題,始終不能調集大量軍隊插手敘利亞內戰。結果美國人的猶豫讓俄羅斯找到了機會,2014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宣佈出動俄羅斯僱傭軍出兵敘利亞,最終幫助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收復了絕大部分失地,美國推翻敘利亞政府的圖謀也就此破產。

因此從2011年之後,美國已經很難派出像樣的軍事部隊,在中東地區發動軍事打擊,這種現象讓其他歐洲和中東強國抓住了機會,開始不斷的在這些地區爭奪美國人放棄的戰略空間。

而在此次利比亞內戰中處於強勢地位的哈夫塔爾,實際上就是因為受到了俄羅斯、法國、埃及、沙特等強國的支持,才最終對受美國人支持的團結政府,構成了戰略性優勢。

美國人也是人,他們打戰也需要錢,在現在美國政府債臺高築的情況下,美國人根本就拿不出經費去利比亞打仗。

儘管利比亞並不像敘利亞和新加坡那樣,是世界上的熱點地區,但是這個國家的戰略地位也是相當重要的,這一地區一旦爆發由美國參與的利比亞戰爭,那麼勢必會牽一髮而動全身,繼而引發其他地區比如烏克蘭和委內瑞拉等國的連鎖反應。

要知道今天的美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他們的軍隊在外出作戰時,必須要得到足夠的軍費支持,才能獲得戰鬥力。但是由於受2008年的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國內經濟出現嚴重的衰退,到2019年導致美國國債總額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22.7萬億美元,根本就無法提供足夠的軍事開支來派兵出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全球戰略已經處於左支右絀的狀態,如果美國一旦宣佈介入利比亞戰爭,那麼他在烏克蘭以及委內瑞拉兩國的戰略佈置,必然會受到利比亞戰爭的牽扯而進展緩慢。

對於美國來說,他在烏克蘭和委內瑞拉國內的戰略利益,是要遠遠高於利比亞的,因此美國人就算想要打戰,也只會在烏克蘭和委內瑞拉開戰,利比亞對於美國來說只是次要戰略熱點,在軍費緊張的情況下,他是不會魯莽的在這裡開戰的。

美國是一個擁有成熟戰略計劃的國家,從戰略層面來講,利比亞對於美國的重要程度,遠遠不如委內瑞拉和烏克蘭來的重要,如果美國敢在利比亞輕易開戰,那麼俄羅斯和法國等國,就會把利比亞變成非洲版的越南,而這正是美國最投鼠忌器的地方。


落下m


從最近以來,利比亞局勢發展美國所表現的行動來看,顯然美國對利比亞局勢沒有更多的干預想法。如若不然美國不會有那麼少的話語和已經撤離的行動。這根本不是美國的性格,向來在地區衝突當中都是有美國的因素,叫喊最歡的往往都是美國。如敘利亞危機,烏克蘭危機,包括現在的委內瑞拉危機,你看看美國是不是叫的最歡的一個?


利比亞的團結政府是美英法等西方國家扶持起來的,並且也獲得了聯合國的承認,它代表著是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利益。可是問題這個團結政府,卻是一個小政府,根本無法代表整個利比亞,能控制首都周邊的有限範圍,而利比亞大部分都在哈夫塔爾手中,顯然團結政府只是掛了一個名頭。而美國在利比亞的這次統一戰爭當中沒有出手干預,定然是由美國所顧慮的因素。

首先,美國還是不想幹預,畢竟干預利比亞的統一戰爭,不意味著美國必須出兵阻止哈夫塔爾的進攻。可是這樣的行動很容易就遭到美國國內國會的反對,而且特朗普政府也不想參與其中。很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對於利比亞發生的軍事衝突,並沒有發表多少具體的聲音。只是威懾性的發表了一些恐嚇哈夫塔爾的話語,但是卻並沒有實際的行動。



其二,美國在利比亞的利益,美國雖然也想控制利比亞的石油出口,但是畢竟有法國英國所在,美國不可能吃獨食。而且利比亞,團結政府並沒有控制更多的利比亞領土,這就導致石油的控制上卻寥寥無幾。而美國所能分得的利潤也自然是相對有限。為了保證美國的利益,美國一定會在哈夫塔爾將要佔領的黎波里以前跟哈夫塔爾做交易。利用其他的手段,迫使哈夫塔爾承認美國在利比亞的利益。


其三,團結政府的實力太小,不值得美國大力去扶持。現在的團結政府只擁有3000人的武裝力量,這與哈夫塔爾擁有近8萬的作戰部隊相比,簡直是懸殊巨大。美國即使幫助團結政府,僅僅憑這3000人的作戰力量,根本無法抵擋哈夫塔爾的利比亞國民軍。那麼美國要派出多大的軍事力量才能維持住這個小小的團結政府呢?顯然美國可能花費很大的代價,這對於美國來說,與僅有的利益對比,顯然是是不划算的。

其四,美國也要顧及一點盟友的利益,法國背地裡支持哈夫塔爾,這是美國必然知道的。如果美國強硬支撐團結政府,那麼顯然就是與法國作對,這讓美法之間會很尷尬。另一方面,哈夫塔爾還有埃及,沙特,卡塔爾,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的支持。4月14日,哈夫塔爾緊急訪問埃及,埃及總統塞西表達了對哈夫塔爾的支持,同時將埃及的武裝力量向邊境地區部署。那麼美國必然會照顧盟友之間,對於哈夫特爾的支持,顯然美國在利益能夠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自然也就選擇了沉默。



所以,現在的利比亞局勢,美國只是擺出了一個空架子,卻沒有想真心干預利比亞的局勢。不過對於在利比亞的利益,顯然美國不會放棄,這一點必然會讓哈夫塔爾給予保障。一旦這些方面得到應允,美國必然不會對利比亞的局勢有過多的干預。這對於哈夫塔爾來說,應該是相對有利。就看哈夫塔爾何時能夠徹底佔領的黎波里,完成成利比亞的統一。(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現在利比亞的局勢不同於卡扎菲統治時代,在美國人眼中,卡扎菲的暴力獨裁統治必須被推翻,美國人也做到了。但是現在哈夫塔爾在利比亞展開的軍事行動,說白了就是後卡扎菲時代的軍閥混戰。對於這種軍閥混戰,美國可不會輕易出兵干涉,趟這種渾水。並且這種軍閥混戰背後是多國利益並存的,美國當然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出兵利比亞。

美國推翻卡扎菲的獨裁統治,利比亞陷入混戰一點都不奇怪。美國喊著民主自由,保護人權的口號對一個國家宣戰,結果越打越亂是有先例的。而且這種爛攤子,美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收拾。利比亞內部各派勢力並存,美國只能盡力從中實現平衡,但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利比亞現任政府民族團結政府,也是在推翻卡扎菲統治之後,建立的各方勢力同盟,也是一盤散沙。

目前利比亞國內是處於割據時代,以哈夫塔爾為首,控制班加西以及利比亞中部和東部大部分地區的利比亞國民軍;另一個就是聯合國和美國所承認的這個所謂的團結政府。很顯然,民族團結政府並不能夠對利比亞實現強有力統治。甚至這個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利比亞政府都不能實現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正常辦公,跑到突尼斯遙控管理自己所控制的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及周邊地區。

利比亞這種爛攤子,讓美國人怎麼出兵去打?打誰?對美國來說,推翻卡扎菲就大功告成了,至於最終誰能夠實現對利比亞的統治無所謂,只要在立場上親美就行。而這個哈夫塔爾也曾經是反卡扎菲的主要人物,是美國的座上賓。美國肯定不會出兵利比亞干涉利比亞的軍閥混戰。

現在利比亞仍然處於各方勢力爭奪地盤的階段,這種性質完全不同於卡扎菲統治時代。這次哈夫塔爾進行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背後有法國,埃及等國的支持,目的就是為了在利比亞爭取更大的話語權,美國也有同樣的目的,但是沒必要出兵對哈夫塔爾進行軍事打擊。

在美國人眼中,現在的民族團結政府和哈夫塔爾,都能成為美國在利比亞的利益代表,是讓美國擴大在利比亞勢力範圍的工具。美國當然不可能對哈夫塔爾進行剿殺,更別說背後還牽涉到多個大國。美國的算盤打得很精,對哈夫塔爾和卡扎菲,那可天壤之別的態度。利比亞的亂局美國有責任,後卡扎菲時代利比亞的戰火紛飛,衝突動盪,美國置身事外都怕來不及,更別說派兵干預了。

以上內容僅僅代表個人觀點 ,歡迎瀏覽支持,同時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明空奕奕


在利比亞問題上,美國近來的態度給人一種難以“捉摸”的感覺,儒道之主認為:美國很有可能與法國一樣,暗中支持哈夫塔爾,至少是已默許哈夫塔爾統一利比亞。而美、英、法意等國之前發表的聯合聲明,不過就是“做做樣子”罷了,只是“嘴上功夫”。美國表面上強烈反對哈夫塔爾對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控制的的黎波里發動軍事進攻,並威脅軍事幹預,但手底下卻沒“真章”。



4月3日,哈夫塔爾下令進攻的黎波里。4月5日,美國要求哈夫塔爾停止進攻的黎波里。4月6日,美國宣佈從利比亞“暫時”撤軍,連同使館工作人員等一起撤離利比亞。4月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要求哈夫塔爾停止(針對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軍事行動……實際上,美國對哈夫塔爾統一利比亞似乎並不太在意,或者說美國的反應並沒有外界想象中的那麼強烈。這從美國的聲明中就能看得出來:軍事衝突無助於解決利比亞問題。


實際上,題主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有毛病,顯然就是“先入為主”。敢問題主:哈夫塔爾即將統一利比亞,美國就一定要出兵干預嗎?實際上,美國雖然是世界霸主,但在利比亞問題上卻並非處於主導地位。因此,題主的這個問題有紕漏:哈夫塔爾即將統一利比亞,並非是美國出兵的先決條件。當年主導推翻卡扎菲政權的就是法國,牽頭打利比亞的還是法國,利比亞屬於法國的傳統勢力範圍,而不是美國。因此,可以肯定的說:目前,美國出兵利比亞的可能性並不大。準確的說,應該是“極低”。


實際上,美國本來就在利比亞擁有駐軍,如果美國真的想要再次軍事介入利比亞內戰,也不用再派兵,直接將這些駐軍部署在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軍與哈夫塔爾的國民軍之間即可。以美國的軍事實力,足可“以一擋百”——哈夫塔爾即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動美軍分毫。雖然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是由法、英、美、意等國一手扶持建立的,但時移世易,法國已經開始在暗中支持哈夫塔爾,美國等轉而支持哈夫塔爾也不新鮮——一切以利益為先!

就目前來看,哈夫塔爾統一利比亞的可能性極高,其已經得到了包括俄羅斯、法國、埃及、沙特、卡塔爾等國的支持。甚至有傳言稱,哈夫塔爾也得到了美國的支持,根據就是哈夫塔爾與美國的密切關係以及美國曾扶持其反抗卡扎菲。目前尚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哈夫塔爾已得到美國的支持,但至少是得到了美國的默許——哈夫塔爾下令進攻,美國就宣佈撤軍,配合得挺不錯。美國為何還不出兵?原因無非就是兩點:第一,美國不願過多介入。第二,美國沒必要介入。


儒道之主



哈夫塔爾即將統一利比亞,美國利益代言人薩拉傑命運堪憂,然而美國對這個為自己忠心效命的傀儡這種處境,卻表現出奇怪的淡定,這是因為利比亞已經不是美國的戰略重點,對薩拉傑的生死存亡,美國已經不在意了,派一個海軍陸戰隊遠征打擊編隊遠遠的停在海上鎮唬一下,成了,利比亞這個美在歐佩克內的臥底就留著繼續攪屎,沒唬住,薩拉傑就自生自滅吧。


特朗普的大國競爭新戰略、美國的能源新戰略,基於美國戰略收縮的新門羅主義後院安全戰略,所有重點都不在利比亞,而且支持哈夫塔爾推翻薩拉傑的又多是自己在中東盟友,為了一個傀儡得罪一大群哪個都比薩拉傑分量重盟友,美國當然不能幹,特朗普也沒心思深管這裡的閒事了。雖然薩拉傑對美國足夠忠心耿耿,但他倒黴就倒在這個忠心耿耿上了,在利比亞這八年的諸侯亂戰中,雖然薩拉傑實力較弱,但靠美國率領g7的支持,仍然獲得了代表利比亞政府的地位,他對美國當然就更加忠心耿耿了。


利比亞這個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的地位,是當出美國介入戰爭的動機,薩拉傑的忠心更讓美借利比亞的地位把黑手伸進歐佩克,操縱利比亞作為美國對歐佩克交易往來的臥底,在歐佩克內部為美國爭取了諸多利益。前段時間特朗普政府出臺的對歐佩克貿易爭端裁量權的霸權機制,也被薩拉傑政府承認,讓沙特一怒之下要退出美國石油期貨交易市場,由此就可見薩拉傑政府對美國的忠誠度非同一般了。但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吃裡扒外作為,才激起了沙特埃及等一大群毆佩克成員國的強烈憤怒,群起支持哈夫塔爾剿了這個群體利益組織的內鬼。

在薩拉傑為了美國的利益惹惱了這麼多國家,被人群毆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美國撒手不管甩了傀儡自己開溜,其實薩拉傑也不能怪美過河拆橋。


美國也沒法管,對面的那些土豪都是比他薩拉傑地位重得多的美國盟友,美國不可能為了你個薩拉傑把那一大群那麼重要的盟友,都打到俄羅斯懷裡去吧?美國的大國競爭戰略正跟北極熊在歐洲硬頂,雙方正玩兒命較勁,火藥味漸濃,事關美國運興衰;而這種較勁又暴露出美國後門的重大安全隱患,跟委內瑞拉軍事合作,“該死的北極熊”又把那個大巴掌伸進美國的軟腹命門,美國為這事正抓瞎呢;為了扭轉美國整體快速衰落的巨大危機趨勢,特朗普政府的新能源戰略,急需控制委內瑞拉那個世界第一的龐大石油資源,但由於俄羅斯的強勢介入,又讓美國一籌莫展,特老鬼正為這麼多比利比亞問題重大得多的事務鬧心呢,還哪有心情管他薩拉傑的生死榮辱,別來煩我!


對這種生死一線的處境,當初投機取巧做傀儡的薩拉傑肯定想不到,而只會為自己的八面玲瓏自我陶醉,為自己的選擇而慶幸,為個人利益的滿足而欣喜若狂,為自己能在國際社會人五人六而飄飄欲仙。現在災難臨頭了,被自己極盡孝忠的主人一聲不響開溜了,自己又從天堂掉到鬼門關口,被卸磨殺驢不知道他薩拉傑此時的心裡是什麼感覺,是悔不當初?還是捶胸頓足,但一切都沒用了,這就是做傀儡的宿命。


鐵嶺鋒


4月3日,利比亞國民軍司令哈利法.哈夫塔爾元帥命令軍隊揮師西征。

4月5日,利比亞國民軍攻佔蓋爾揚市和的黎波里國際機場,對的黎波里形成三面包圍。美國與聯合國義正言辭,要求哈夫塔爾停止圍攻的黎波里。

4月6日,美國宣佈“考慮到安全環境”從利比亞撤軍,美國在利比亞的外交人員一同撤走。
(哈夫塔爾元帥)


從美國的一系列操作中不難看出,美國和大多數西方國家並不願意捲入利比亞局勢,他們並不會心甘情願地幫助利比亞政府,所給予的支持僅限於口頭喊話和精神安慰。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美國沒有立即採取軍事行動,阻止哈夫塔爾統一利比亞的步伐呢?

首先,美國朝野和主流媒體都支持利比亞團結政府,但都不希望在利比亞投入過多的精力。戰爭是非常燒錢的活動,2011年的北約國家打擊卡扎菲就讓法國,英國和意大利抱怨開支太大。美國國會不願意給利比亞,委內瑞拉危機採取軍事行動撥款,沒有錢,美軍打不起仗,要知道美製武器個個都是燒錢怪獸。
(利比亞政府軍士兵)


其次,利比亞不具備直接發動軍事幹預的價值,美國一旦干涉利比亞局勢,就等於搶了盟友法國,埃及,沙特的飯碗,大家都不高興。法國在哈夫塔爾佔領蓋爾揚後出兵利比亞,派出顧問幫國民軍策劃。埃及接待哈夫塔爾,向邊境增派裝甲師。沙特給哈夫塔爾打錢,美國如果採取軍事幹預,盟友們臉色很難看。

再次,利比亞團結政府必須要有“可扶”的希望才能讓美國下定決心支持它。然而,利比亞團結政府是一盤散沙,完全靠米蘇拉塔民兵集團才得以撐到現在。利比亞政府兵力不足,戰鬥力差,根本沒有獲得勝利的機會,完全是扶不起的阿斗。哈夫塔爾元帥已經攻入了的黎波里市中心,向總理薩拉傑下了逮捕令。戰爭的勝利者是誰已經顯而易見能。

最後,美國的戰略重心也決定了美國不願意在利比亞投入過多。美國人願意在阿富汗,敘利亞和委內瑞拉投入兵力和資金,但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還不如法國。利比亞完全是法國的勢力範圍。
(利比亞國民軍)


綜上所述,美國對利比亞發動軍事幹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哈夫塔爾可以放開手腳打仗,直到統一利比亞。


朱興子


——在利比亞首都周邊,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和聯合國承認的民族團結政府激戰正酣,而美國卻只動嘴皮子,呼籲哈夫塔爾停止對的黎波里的進攻,卻不見採取任何干預行動。喜歡到處插一槓子的美國,這次顯得出奇的安靜,安靜得讓人都不適應。2011年,這個曾經讓美國大動干戈的國家卻為何讓又美國失去興趣了呢?

——從地緣政治上看,法國一直把利比亞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2011年,法國才先於美國出手打擊卡扎菲,凸顯自己在利比亞問題上的主導地位,相比法國,美國在利比亞的戰略利益相對較小,對於利比亞交戰雙方與法國都保持有曖昧的關係,美國也看在眼裡,如果美國在利比亞問題上過於“熱情”,反倒是讓盟友法國心裡不爽。因此,美國只是隨便喊兩嗓子便撒手而去,留下個爛攤子讓法國盟友酌情處理。

——哈夫塔爾和美國的關係也“曖昧不清”。哈夫塔爾在美國流亡長達二年,在美國的時候,哈夫塔爾就與美國中情局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卡扎菲一倒臺就回到利比亞當上了反卡扎菲武裝的首領,對於哈夫塔爾發起的內戰,或許美國早已知曉,如果美國不默許,哈夫塔爾也不可能如此的堅決果斷。其實,從哈夫塔爾進攻黎波里的戰鬥一打響美國就開溜的情形就已經表明了美國的態度。

——其實,美國也的確沒有精力在利比亞發動一場戰爭。在美國的家們口,委內瑞拉的問題也正等著美國做選擇:打或是不打。相對於委內瑞拉問題的緊迫性,利比亞的確不能讓美國投入過多的精力。

——美國好戰,但是每一次都是為為石油而戰、利益而戰,從來沒有真正的為他宣揚的民主、自由而戰過。在利比亞內戰的問題上,美國會默許目前局勢的發展,對於對於利比亞人民來說,這或許是一次絕佳的國家統一的窗口期。





三號二


國民軍領袖哈夫塔爾即將擊敗團結政府、統一利比亞,戰爭局勢發展到這樣的地步,團結政府搖搖欲墜,一直要求哈夫塔爾停戰的美國為何還不出兵呢?為何只是嘴上要求停戰,而實際並無任何行動(甚至撤出了部分位於利比亞的美國軍隊),一反與曾經經常開戰的常態呢?

結合相關情況分析,美國的異常舉動無疑和兩個重要因素有關:一是美國關於委內瑞拉的軍事佈局,二是哈夫塔爾個人的個人詭秘的身份背景,三是為美國2020大選做準備。


@ 美國一反曾經以軍事行動和經濟制裁解決問題的常態,僅僅以呼籲的方式要求停戰

首先,美國之所以不敢插手利比亞戰爭,是因為哈夫塔爾的時機選的非常巧妙。目前,美國大部分的精力正聚焦於委內瑞拉,美國的經濟和軍隊也一直為可能發生的委內瑞拉軍事行動積極籌備。美國實在沒有力量,同時在利比亞和委內瑞拉發動兩場軍事行動,這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極大的負擔和壓力。

哈夫塔爾和俄羅斯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選在這個關鍵時刻悍然發動攻擊民族團結政府,統一利比亞的團結戰爭。現在擺在美國面前的無疑是兩個選擇,委內瑞拉或者敘利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盛頓政府無疑放棄了利比亞,而選擇維持維委內瑞拉情況。


@ 為了委內瑞拉,為了幫助扶不起來的反對派瓜伊多,美國不得不放棄利比亞局勢

其次,哈夫塔爾將軍曾經流亡美國、向美國尋求政治庇護,一度在美國居住了20年。在美國居住並生活的二十年間,哈夫塔爾肯定和美國有些關聯並有所接觸。哈布塔爾本身可能就有一些美國背景,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美國一直有著,對哈夫塔爾表面抗拒、但實則放縱的態度。


@ 和西方社會一直有密切聯繫的哈夫塔爾

最後,2020美國大選在即,雖然特朗普通過美國優先的不合理貿易政策,使得美國經濟暫時有所氣色。但是同時發動兩場對外戰爭,依舊將會是一種非常大的經濟負擔,一旦某場戰爭陷入僵局,很有可能會影響未來的大選,會阻撓特朗普連任。

結合以上情況,哈夫塔爾和俄羅斯真的是選了一個好時間,這手棋下的非常妙:在委內瑞拉和利比亞之間,美國必須放棄一個。


垂垂老馬


沒有太大的利益,而且可能是個陷阱,不符合特朗普低成本戰爭理念。

2019年4月17日,利比亞國民軍司令哈夫塔爾發佈總攻令,要最後解決的黎波里,雖然遇到米蘇拉塔民兵的強烈抵抗,但老金認為,控制的黎波里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為何不出兵?


老金認為,首先是利益問題,

利比亞雖然是世界石油儲量大國,非洲第一產油國,但利比亞的石油主要供應歐洲,對美國的石油供應鏈沒什麼影響,既然是歐洲需要利比亞的石油,就讓他們處理利比亞的事吧;

再說了,利比亞亂局一直持續下去,就能把石油價格打上去,對於目前是世界第一產油國的美國也有大大的好處啊!如果美國派兵快速收拾了哈夫塔爾,利比亞沒事了,石油價格還怎麼漲?

所以,美軍不摻合利比亞局勢,一方面不想為解決歐洲石油供應去花錢,犧牲美國大兵; 另一方面讓利比亞亂局持續,油價大漲,美國可以看熱鬧又享受石油大漲的利益,

何樂而不為?


其次,美國曾經打壓過利比亞多年,利比亞民眾沒幾個不恨美國的,如果派兵進利比亞,可能就面臨佔領伊拉克的窘境!處處是冷槍,到處是地雷!

那幕後支持哈夫塔爾的普京就偷著樂了!

美國再不能陷入這樣的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了!美國的軍費和大兵必須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比如中東,甚至打委內瑞拉都比利比亞強,委內瑞拉至少有瓜伊多做內應,利比亞現在誰做美國的內應?只能獨自作戰,不知道何時才能結束!

打起來艱苦,又沒多大直接利益,就是一個大坑!

根本就不符合特朗普低成本獲取大利益的原則!


所以,美國自從哈夫塔爾進攻的黎波里的時候,就趕緊溜之大吉!沒我啥事,你們玩吧!


你對美軍在敘利亞的表現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

關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精彩時局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