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春耕都選擇種大豆?是否意味著今年玉米要漲價?

智竅


筆者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你的顧慮是多餘的!
2019年,玉米還是會對大豆保持絕對的優勢,具體體現在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這兩個方面。

從種植面積上來看,兩者差異巨大,2019年,選擇改種玉米為大豆的農民並沒有那麼多。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肯定還會在6.5億畝左右,而大豆種植面積或在1.4億畝左右。
2019年,國產玉米的產量肯定遠超大豆。根據預測數據,2019年,中國玉米總產量高達2.5億噸以上,與此同時,國產大豆的總產量應該在1600萬噸左右,兩者之間的差距可謂是“顯而易見”!

2019年,玉米還是中國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
為什麼這麼肯定說呢?因為這些年我國的玉米總產量和消費量一直保持在比較高且穩定的位置。2018年,國產玉米總產量為2.58億噸,與此同時,消費總量也來到了2.8億噸左右,創下了歷史新紀錄。而到了2019年,隨著我國玉米深加工產能的提升,我國的玉米消費能力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或將達到2.9億噸左右,約佔我國糧食年消費的40%左右,遠超稻穀和小麥,成為我國糧食消費最大的品種,沒有之一。
所以,從我國目前的糧食生產和供給現狀來看,國產玉米的產量不能出現大幅度變化,而在我國玉米單產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必須要保證我國玉米種植面積的穩定。今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或將依舊保持在6.5億畝左右。

2019年,國產大豆總產量增長有限
首先,不管是東北還是華北地區,2019年的大豆種植面積並沒有出現大幅度的變化,只是略微增加而已,在去年的基礎上增長幅度不會超過10%。
其次,即便是國家在今年實施了所謂的“國產大豆振興計劃”,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玉米就會被冷落,2019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還是要對大豆有著絕對的優勢!
所以,今年的國產大豆產量和往年相比不會大幅度增加,玉米總產量也不會出現明顯的波動,並不是所有的農民都選擇該種玉米為大豆,不掙錢不說,也不符合我國的糧食消費需求。

2019年,決定玉米價格是否能夠上漲的最主要因素中,大豆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並不重要,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是我國的玉米消費量與供給量之間的缺口!


糧油市場報


即使東北、華北選擇種大豆的農民佔多數的情況下,玉米漲價也不太可能!


就算要漲,也別期待漲太多!原因如下:



  • 玉米儲備會大量釋放調節市場需求。我們國家的糧食作物從來沒有暴漲暴跌過,原因就是國家儲備在市場供需失衡的時候會釋放或收緊供給量調整市場需求,從而導致價格相對穩定,保證老百姓的糧食安全。

  • 進口玉米會衝擊市場。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在進口玉米,進口玉米價格低,質量也不差。進口玉米的規模也是根據國內玉米產量和玉米整體需求量來確定的,可以說進口玉米也有調節玉米市場供需和價格調節的功能。

  • 非洲豬瘟降低玉米市場需求。非洲豬瘟的蔓延對我國豬產業帶來了很大的打擊!顯然生豬存欄量是下降的,而且還在下降的途中。玉米作為飼料的主要原料,生豬是最大的食用動物群體。生豬存欄量的下降,自然導致飼料企業和養豬場對玉米的需求下降。

總之,即使農民春耕都種植大豆,玉米也不會大漲,最多小幅微調罷了。一旦有大漲的跡象,國家儲備和進口玉米這兩把利劍就會出鞘!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如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私信我,或者在評論裡留言。

我是艾鴻海,重慶市勞動模範,農業經濟師,農業創業者,新型職業農民。誠意分享真實的三農知識,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艾鴻海勞模創新工作室


因為大豆糧補給的多,所以種植面積就多了。像我們這裡不適合種大豆,不高產,但是有了糧補,還是比種玉米要好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