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對農作物有哪些影響?

賣柚子的小夥子


今年4月20日是穀雨節氣,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隨著天氣變暖、降雨偏多,這會便會認為“雨生百穀”,故而得其名,一般這會兒是農戶播種夏季蔬菜、移苗、種瓜點豆的最佳季節!隨後再過半月多點就該立夏了,突然感覺今年時間好快呀!



說到穀雨節氣前後的天氣,我們這邊地處北方平原,最近天天大風,最高陣風達到了8、9級強度,颳得新樹枝都折斷了!最近天氣則多溫暖大風為主,基本上沒有下雨!而到了穀雨節氣前後,雖然會有小幅度降溫,但隨後明顯氣溫回暖,最高達到了27℃,然後在4月26日~5月份初時會以連續小雨天氣為主,這時穀雨節氣應該算是正式進入了!

關於農諺俗語“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應該更適合黃河流域地區的氣候變化特徵!意思是說:清明節過後,就基本上不會再有降雪天氣了!而到了穀雨節氣後,這會兒氣溫回暖比較快,基本上不再出現霜凍影響!



我感覺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年3月份先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乾旱少雨天氣,導致火情頻發,本來以為今年旱情可能比較大,但從清明節過後迎來了一場轉折性降雨過程,並出現了短暫降溫,最低氣溫是早晨,並可能會出現霜凍!後來雖然陸續也有過霜凍預警,幸好今年氣溫相對偏高,對於農作物生長髮育影響不大!

由於我們這邊是以種植冬小麥為主,到了穀雨節氣前後,這會兒應該是小麥抽穗揚花期,正是需要大量水分補充的季節,為此今天開車路上,還遇到了澆灌麥田的情況 !而穀雨節氣過後,隨著氣溫回升加快,降雨偏多,也會有利於小麥抽穗揚花期的生長髮育!

畢竟小麥抽穗期是小麥根、莖葉和穗分化的重要時間,對於後期小麥穗粒數和奠定粒重基礎都有重要決定性影響!



為此,老話常說“穀雨打苞,立夏齜牙,小滿半截仁,芒種見麥芒”,大概意思是說:穀雨節氣前後小麥就開始抽穗揚花,準備結籽粒了;到了立夏節氣時就該籽粒形成並開始灌漿,而到了小滿節氣時小麥籽粒灌漿完成而籽粒飽滿,有些麥穗就會沉甸甸的彎下了腰!而到了芒種節氣時就可以看到麥穗上很像鬍鬚的細刺,也被稱為“芒”,是麥葉退化而形成的,可以抑制麥穗蒸騰,提高小麥產量,說白了就是看到麥芒時可以適時收穫了,記得去年就是芒種第二天收穫的第一塊麥田!

所以說,穀雨節氣對於小麥孕穗並準備結籽粒是非常關鍵的時期,會影響今年小麥最終產量!有時候農戶也會將這一階段總結為“穀雨麥懷胎”,是不是就很形象了。就如同女人懷胎一樣,這時代表孕婦已經懷上胎兒,而且胎兒數量也已經固定,後面就是孕育胎兒階段,而在小麥術語上則稱為“孕穗”!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