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水滸傳》中的武松?

富天下農業


刀墓觀點:上了山後,武松已經徹底死了。

武松,是筆者在水滸人物中,最敬佩以及兒時心目中最崇拜的英雄人物(包括魯智深),相信很多兄弟姐妹跟筆者有同感,我們那個時代,沒那麼動畫片,沒那麼多虛構的英雄人物。武松打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英戰呂布,這是我們經常議論的故事。

然而,通過仔細的品讀,卻發現武二郎上山後,卻是一個一心求死的人。

這樣一位英雄命運多舛,坎坷一生,後來甚至是在戰鬥中失去了自己的左臂,一心求死,其實不過是其心早已死去。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快意恩仇,痛快淋漓。構陷謀殺武松的張團練等主謀固然死有餘辜,然而張團練家中那些丫頭、小廝一干人等又有何辜?竟在“殺得興起”中,十五條人命就此灰飛煙沒。如果僅是為了殺人滅口,武松卻又在殺人後為不牽連別人,特地留下了“殺人者武松”之類揚名立萬的豪舉。

不由要問:“天人”的善良到底有幾許?如果身邊有這樣的“天人”,豈不令人不寒而慄?在這裡,武松並非如他自己聲稱的“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而是濫殺無辜,成了一個“不明道德的人”。

醉酒打虎、殺兇報仇、仗義出手、激憤殺人共同構成武松的四大傳奇 。

其中前三處為後人讚賞,最後一處非議頗多,主要是批評武松濫殺無辜。但是既然是激憤殺人,整個人出於亢奮狀態,眼前一片血色,該殺的不該殺的,又能怎麼區分。而且,害武松是張都監設的局,其全家老小,一門良賤都有參與。這時的武松恨的咬牙切齒,不殺,怎解心頭之恨。上山前的武松,心已死了一半,是喪兄之痛;上山後的武松,心徹底死了,本是一樁烏托邦,卻奈何讓這位灑脫的漢子躡手躡腳。

武松是《水滸傳》中一個反抗精神比較徹底的人物,武松也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人物,在水滸傳中武松可以稱得上是殺人比較多的人,在其上梁山之前就殺死了二十幾口人,特別是血濺鴛鴦樓據說一次就殺人十五口,可以說見人就殺,這樣一個殺了那麼多人,其中很多是無辜的人,武松結局是怎樣的呢?

武松的結局在《水滸傳》中是好的。

武松在戰鬥中失去了自己的左臂,成為了獨臂武松,但是武松卻是勇不可擋的,即使是斷掉了左臂,武松仍然依靠單手擒住了方臘,立下了赫赫戰功,立下戰功的武松本來應該跟隨著部隊進京受封賞,但是武松卻沒有去接受封賞,自己去了杭州六合寺出家為僧了。據說武松八十歲的時候才坐化,比起宋江等人被統治階級毒死或者是在征戰中戰死的結果要好很多。

武松這一輩子都在辛辛苦苦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正因為他只看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所以這點事他往往擺弄的特別透徹,他就在這個層面上超越了宋江、盧俊義,最後得到了善終,我想這個也是武松的聰明之處。


刀墓手札


武松在《水滸傳》一百二十個回目中佔據了十個回目,足見武松是作者施耐庵著力刻畫的一個重點人物,也足見作者對武松的喜愛,對這個人物傾注了許多感情。如此精心刻畫的人物,也贏得了歷來許多讀者對武松的喜愛。那麼,該如何評價《水滸傳》中的武松呢?我認為武松這個人物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勇”、“智”、“精”、“狠”四個字。

武松的第一個特點是“勇”。

武松的“勇”是貫穿全書的,其中最令讀者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他連喝十八碗酒之後上了景陽岡,在折了哨棒的情況下,竟然把一隻猛虎給活活活活打死了。從此,武松便有了闖蕩江湖的名號——打虎武松!武松的“勇”也體現在獅子樓鬥殺西門慶時,西門慶就是被武松一手拿住肩胛,一手提住腳,頭向下、腳向上,一把從樓上摔下來,跌個半死,再被武松一刀砍下了腦袋。武松的“勇”還體現在“醉打蔣門神”時,武松先把兩個拳頭去蔣門神臉上虛影一影,忽地轉身便走。蔣門神大怒,搶將來,被武松一飛腳踢起,踢中蔣門神小腹上,雙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將過來,那隻右腳早踢起,直飛在蔣門神額角上,踢著正中,望後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這醋缽兒大小拳頭,望蔣門神頭上便打。看這畫面感極強的“鴛鴦腳”,著實有點功夫巨星李小龍“李三腳”的味道,威猛無比。

<strong>武松的第二個特點是“智”。

武松的“智”在為哥哥武大郎復仇的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從東京出差回來,武松就敏銳地洞察到了哥哥武大“死得蹊蹺”,察覺哥哥的死一定事出有因!接著,武松從何九叔和鄆哥那裡蒐集到了兇案相關的“人證物證”,又以恩威並施的手段,在鄰居街坊見證之下,取得了潘金蓮和王婆的口供。武松到縣衙告狀失敗後,立即採取“迂迴戰術”,先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這一招非常絕,讓知縣來自西門慶的所有壓力和負擔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這麼一來,知縣自然是偏向武松這一面了。武松在整個復仇過程中,說話做事幹脆利落、一針見血,且極有手段,讓人不得不心服口服。武松在蒐集證據、逼問實情、殺掉元兇等三個環節上可以說做得滴水不漏,且節奏把握得十分緊湊,還沒有等幾個元兇想好應對之策,就一步緊接著一步實施完畢。他以一己之力完美實施復仇計劃,既為哥哥武大郎報了殺身之仇,還將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只是判了個刺配孟州,武松這種“智”在整個《水滸傳》裡,可以說幾乎找不到第二個了。

武松的第三個特點是“精”。

武松在十字坡孫二孃酒家的遭遇,最能體現他的“精”。十字坡酒家是孫二孃開的,早已“惡名遠揚”,武松特意當著孫二孃的麵點出她這酒家的惡名:“我從來走江湖上,多聽人說道: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又故意用言語挑釁、激怒孫二孃。孫二孃聽聞武松嫌先前倒的酒味道淡薄,便生了害他之心,換了燙好的勾兌了蒙汗藥的酒,結果把兩個公人給藥翻在地,武松趁機佯裝也被藥翻倒地,誘得孫二孃來親自搬提武松,武松就勢抱住孫二孃,把兩隻手一拘,拘將攏來,當胸前摟住。卻把兩隻腿望孫二孃下半截只一挾,壓在孫二孃身上,孫二孃吃痛不住,殺豬似的叫起來,只得開口求饒。要知道,孫二孃這個十字坡酒家不知道黑了多少過往客人的性命!張青領著武松到人肉作坊裡看那兩個被蒙汗藥麻翻了的公人時,文中寫到了觸目驚心的一幕:只見壁上繃著幾張人皮,樑上吊著五七條人腿。這個場景簡直是讓人不寒而慄!此前,就連粗中有細的魯智深都著了孫二孃的道,若不是因為張青看到魯智深的禪杖非同一般,只怕早已做了孫二孃的刀下之鬼了。唯獨武松不僅沒有著了孫二孃的道,反而輕鬆制服了孫二孃,足見武松有多麼精明!

武松的第四個特點是“狠”。

最能體現武松的“狠”的情節,莫過於“血濺鴛鴦樓”這一段故事。自從武松到了孟州牢城營,就被施恩相中,成為施恩手裡的金牌打手,武松就此陷入了孟州地頭上兩夥黑勢力爭鬥的漩渦中。施恩為首的監獄勢力和張團練、張督監為首的軍方勢力明爭暗鬥,都只為了搶奪“快活林”生意的利益。武松陷入其中,淪為施恩和張團練、張督監之間黑吃黑的工具和犧牲品,為此,張督監等人設計讓武松陷入牢獄之災。武松完全沒料到張督監等人欺騙了他的信任,自己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更令他氣憤的是,經歷了飛雲浦之事後,武松才反應過來,張督監等人竟然想要自己的命!此前的武松,哪怕是在為哥哥報仇時,還不忘走法律的程序。但是這一下,張督監他們徹底激怒了武松,他心想,你要我死,現在我沒死,但你們必須死!在武松眼裡,張督監府上所有人都和張督監一樣,該死!於是,武松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趕回城裡,夜裡大開殺戒,把張團練、蔣門神和張督監衙門裡一干人等殺了個乾乾淨淨!“血濺鴛鴦樓”也成為《水滸傳》裡最血腥、最殘忍的一幕,由此,足見武松發起狠來,的確是令人可怖!


喬鞅


武松在山東人心裡有奇高的地位,當然在施耐庵老先生心中也有很高的地位,水滸傳共108回,武松佔了10回,研究水滸的有個名詞叫“武十回”,小居士今年遊西湖時,看到一個景點,武松墓!是個衣冠冢,是後人修的墓,碑上銘文:宋義士武松墓!這是民間對武松的肯定,下面我來說說小居士心中怎樣看待武松的!

武松的第一次出場是在滄州柴大官人的宅邸!武松因為在清河縣酒後與人發生爭執,一拳打回去,把那人打昏了,自己以為把那人打死了,於是逃跑來到了柴進府上!柴進並沒有把他當做什麼好漢!柴進一開始還把他敬若上賓,後來發現武松性格暴戾,一言不合就打人!逐漸對他冷落!從一件小事來看看武松!柴進與宋江飲酒,宋江為躲酒,無意觸碰到了在廊簷下休息的武松,武松跳起來便要打!這段出場說明了一個問題,武松性格很暴力,愛酒後滋事,只要有人礙他事,舉起拳頭就要打,哪怕像宋江這樣只是不小心觸碰了他一下,也要打架!酒後打架,把人打成重傷,以為是打死了,趕緊逃跑,絲毫沒有大英雄的氣概,敢做不敢當!水滸傳中,青面獸楊志殺了牛二,就沒跑,這就是區別!

來看第二次出場,武松到了景陽岡!來到“三碗不過崗”的酒館,店小二說只賣三碗酒,武松不願意,說沒喝夠,舉起拳頭要打店小二,店小二害怕,於是賣給了他18碗酒(也有版本中說15碗)!喝完酒,武松要上崗,店小二告訴他山中有大蟲!武松喝到:你怕是想要我在你家住店,多賺些銀兩吧!武松獨自上了景陽岡,走到半道,看見有颳了的書皮,上面警告有大蟲,武松呵呵一笑,說是店家為了把人嚇回去,還跑到這裡來寫標語!繼續向上走,看到了官府的官文說有大蟲才覺得壞了,是真有!想回去,怕店小二笑話他,於是懷著僥倖心理,硬著頭皮往上走!這一段中,首先還是表現武松的性格暴戾,接著又表示,武松十分的不相信人,對別人說的話總是持懷疑態度!後來見到政府官文後,不好意思下山,這說明武松其實是個很要面子的人!

打虎我們就不說了,家喻戶曉!打虎武松為自保,同時說明了武松的功夫確實很高!略過去,我們看武松為兄報仇,這點無可厚非,既然官府不管,我自己來管!殺潘金蓮,都殺西門慶,無可厚非!但是拿刀逼迫鄰居作證,恐嚇他人有些做的不太地道!

繼續說,武松因鬥殺西門慶刺配孟州!到了孟州牢城營!金眼彪施恩賜酒食與武松,並與武松結拜為弟兄(這段不細寫了,其實就是施恩套路武松)!於是金眼彪施恩告訴武松:孟州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很好,可以說是商賈彙集之地,而快活林又是處在孟州最熱鬧的地方,人流量極大,按照現在的說法,只要有流量,那就是錢啊。所以到這裡做生意的人也非常多,各種商店、賭場、當鋪,甚至娛樂場所等等。如果利用自己的關係,找一些犯人來這裡收保護費,那簡直是一本萬利啊。說幹就幹,於是施恩就找了近百個死囚犯人,完全霸佔了快活林,只要開門面做生意的人,每個月都必須要上交保護費,甚至連妓女也不會放過,這樣的一本萬利,每個月讓施恩淨賺三百兩白銀,這簡直是在搶錢!

不過好景不長,張團練帶來了蔣忠,武藝高強,將金眼彪施恩一頓臭揍,搶佔了快活林,施恩求武松去幫忙奪回快活林!武松為兄弟兩肋插刀,立即去,醉打蔣門神!這一段,我們看出,其實施恩與蔣忠不過就是兩個街頭混混爭地盤的事,只不過恰好,施恩先遇到了武松!這樣間接說明武松事講義氣,護犢子的!自己的兄弟有事必須去解決,哪怕自己的兄弟做的不是什麼正義的事情!反過來想一下,如果蔣門神先遇到武松,並贈與武松酒肉,捱打的會不會是施恩呢?

手機碼字太累了,今天先寫到這裡吧!咱們有空再敘!



居士看世界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何評價《水滸傳》中的武松?武松是“個人”修行者,而魯智深是“大眾”修行者。武松小乘,魯智深大乘。如果按照境界,武松是行者或者金剛,魯達接近菩薩。魯達是菩薩心腸行霹靂手段的代表。武松是快意恩仇,一切從己出發,而武松的是非觀大體上是正確的,怒金剛。從道家角度來看,武松是至人,魯智深是真人。如果從儒家角度來看,魯智深是聖人,武松是賢人。<strong>

武松從一開始就是完全以個人為出發點,在家鄉打人後跑去少林學武,返鄉遇虎傷己打虎,回陽穀殺潘金蓮、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戰飛雲浦、血濺鴛鴦樓以及以後種種,一切都是從一個小我出發,一切以個人好惡,不過武松的好惡很正確。這一點就與魯達不完全相同,魯達守的是人間正道,不僅為己更為別人,是一個大我。所以武松是一個簡約版的魯達。是魯達的一個成長期的樣子。可以算做小魯達。<strong>

歸於二龍山或者上梁山以及以後的其他表現,武松也可圈可點,不過那更是眾英雄的表演臺,這裡就不細說。武松這個行者終於在高光時刻悟道而出家,最終得以善終,如果按西遊記的角度來說,也算沙悟淨得成正果。小說裡說是80歲而化,與魯智深遙相呼應。<strong>

蜻蜓點水,一家之言,希冀是打開門窗,讓不同的觀點給您以啟迪。.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點擊關注和轉發,謝謝!


晨曦小荷


武松有情有義

情,為報兄仇不惜搭上自己性命,為兄弟之情。

義,仁義。有人說武松算不得好漢,最多也只算半個。,因為他做的事都是出於私,為了自己,,

武松景陽崗打了虎。進階扣拜縣太爺道:“非小子之能,實託相公及眾鄉鄰之福,僥倖打死了這隻大蟲,”這是武松的謙虛和謹言。又道:“為了這隻大蟲,眾位獵戶不知吃了相公多少限棒,著實不易,小子情願將這些賞銀分發與眾獵戶。

賞銀是多少呢,一千貫錢。一千貫是多少銀子呢,說法不一,但少說也有五七百兩吧。這一千貫,林沖用來買了把寶刀目地是為了和高太尉比試。林沖是小富之人,有著固定的工作、穩定的生活。

魯達魯提轄義救金氏父女給了多少銀兩呢:一十五兩,其中十兩是史進的。魯達是軍官有著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馳名江湖的宋押司給過武松十兩銀子,李逵幾十兩,葭勇五兩,,,確實丈義疏財,但也是有心為之都有回報。況且宋押司也是家有良田,自也著穩定的工作和多路的收入。

再看柴大官人,更是大富之人,拋出一錠大銀重二十五兩,扔在地上:且做利市,誰贏誰得。目的是叫林沖和洪教頭比武娛樂。

武松呢?打虎前還在柴大官人莊上寄人籬下,大冬天裡沒錢買綿衣,穿著單衣生著重病更沒錢買藥僅靠一揪炭火取暖。

這樣一個窮困潦倒的落魄之人,理應該把金錢看得比什麼都重,但偏偏卻是面對一千貫賞銀競毫不令色,想到的是眾人捕虎的不易,盡數慷慨的散與眾獵戶。這些人和他並無半分關係,何況這些錢可是拿命換來的。自己還不知道自己流落何方如何生活。更不會知道自已將會榮升做陽穀縣的都頭。

便有這樣的仁心和義舉,論身份論地位論付出的比例多少。眾觀水滸哪一個及的

作者用十回描寫一個最底層的人物,如果是一個不忠不義自私自利忘恩負義之人,又寫他作甚

武松最後無慾無求,修行於六合寺,八十而善終。這一生有過苦有過落行過善也傷過德,不斷在修行。

二郎綽號行者,一路行來,怱怱走緩緩行刺辣辣疾惜自已敬別人且行且珍惜,,,


拿錯碗的勺子


武松,是水滸傳中作者著重塑造的英雄人物,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稱作“武二郎”,因為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大鬧飛雲浦、刀劈飛天蝴蚣、獨譬擒方臘等著名的故事,隨著評話、戲曲、年畫、小說、連環畫、電視劇等藝術形式,在中國民間廣為傳播,武松的英雄形象已深入人心。

打虎,體現了武松英武、剛猛、膽大,毫不畏懼的英雄氣概,一掃躲避柴進莊園的落魄模樣,其形象立即高大起來,光彩耀眼,成了威震四方的英雄,是武松本人最出彩的人生華章。

武松稱得上是一位有情有義的漢子,對兄長關愛,雖流浪在外,但也不忘回家看望兄長,出於對兄長的情感,拒絕了美貌嫂子的百般挑逗和誘惑。

兄長大郎被害,查明真相的武松為兄報仇,怒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這對姦夫淫婦,主動去官府自首,宋江、魯智深等同樣有命案的罪犯,都沒去官府自首,而是一味地選擇躲避官府的追捕,可見武松是個公私分明、敢於認錯的人,也信奉朝廷的法律。

此時的武松,為兄復仇,是快意恩仇的,雖然殺人觸犯了法律,但是他的行為卻是正義的。

孟州道十字坡,考驗了武松的江湖能力,幹過大宋刑警的武松,從孫二孃暢胸露懷的打扮、眉間的殺氣、眼露的兇光,就知道進了黑店,立即提高了警惕。

用蒙汗藥放翻過客的下三濫手段,只對魯智深這般大大咧咧缺乏江湖經驗的軍官有用,自然對常和黑社會打交道的武松不起作用,相反還藉機調戲並趁機制服了孫二孃,讓孫二孃“今日得這三頭行貨,倒有好兩日饅頭賣”的計劃徹底流產。

為幾頓酒肉,武松就被當地同樣期行霸市的小管營施恩收買,替施恩強行出頭,醉打蔣門神,幫助他人重新奪回快活林酒店,武松徹底淪為了黑社會的打手。

殺張都監等人,是報深仇大恨,武松的氣憤不難理解,殺人後本可以一走了之,但他覺得不解氣,於是又殺了幾個無辜的人,張都監家的那些丫鬟,馬院裡的後槽、院中尋著得那兩三個婦女等,只殺得刀都砍缺了口,方才心滿意足,走了罷休。

武松考慮了張青夫婦提供的建議,選擇二龍山作落腳點,既立足了江湖,又成功打造了個人品牌,日後上梁山泊,楊志調去成了馬軍八驃騎,武松則緊隨魯智深,成了步軍的第二大頭領。

二龍山,是個很好的平臺,因為它足夠大,馳名江湖,威震青州,沒有任何人敢小覷二龍山,以及二龍山的頭領魯智深、楊志、武松等人,所以,武松能在梁山泊排個好名次,除了自身實力是個打虎的牛人,二龍山的鍍金歲月,造就了武松顯赫的江湖地位,這是極為重要的原因。

如果沒有二龍山這座平臺作跳板,就很有可能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正是二龍山既發揮了自身才能,又打造了自身品牌,因此任何強大的團隊都不敢小看武松了。

武松,絕不是梁山泊武功最高者,但沒有人能忽視他神一般的江湖地位,武松打死大蟲,體現了超一流的功夫,但和他過招的,似乎功夫都不咋的,一刀砍殺的居多。

武松未曾有過馬戰記錄,基本上都是步戰,很多時候都是一刀砍了馬腿,馬上將領倒摔下來,又復一刀取了首級。

步軍將領對壘馬軍將領,且多次割了馬軍將領的首級,武松的戰力十分強悍,如同當下的特種兵,要麼不出手,出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很少有大戰多少回合的時候,所以武松的功夫絕不亞於楊志、魯智深等梁山泊一流戰將。

武松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但這個人物的優點在於,每遇險境和各種陷阱的時候,總是有能力自行解決,讓讀者感覺武松有能耐,普通百姓受欺負委屈不敢也沒能力做的事,都在武松的事蹟中體現出來了。

武松身上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鬥爭精神,儘管也被人利用,譬如替施恩強行出頭,重奪快活林酒店,但終究從殘酷的現實中,從迷失的自我中醒悟過來,一步步成熟,在現實的鬥爭中鍛練出不屈的反抗意識。

山東大漢武松,他的每一場戲都很精彩,讓讀者君感覺暢酣淋漓,其藝術形象歷經數百年時間,仍然為讀者所認同,說明是有生命力的,有生命力的藝術形象,才能流芳百世。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參與討論。


國平軍史


我對於武松的評價就是市井中的有點力氣的混混而已。他的一生都離不開這個定位。

他是市井中長大的,是社會的底層家庭子弟,沒有讀過書,還有一把子力氣。這就決定了他的思想意識和精神狀態。挨欺負,必須奸猾;好鬥狠,以求生存;有力氣,相信拳頭;能算計,避免吃虧;附大戶,以便託身;攀官府,夢想榮耀;嗜殺人,冷血無情;好面子,虛榮無度。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什麼正氣,他的蠻力遮掩了他身上的諸多缺點,形成了一圈光彩,把他罩起來,所以人們便忽視他小市民的“小”,把他看成了一個大英雄。這也與讀者身上的市民氣有關。

武松身上的最大特點就是能打,打老虎,打西門慶,打孫二孃,打蔣門神,打孔亮。後來就是殺了,殺潘金蓮,殺西門慶,殺張督監一家,殺飛天道人。但是這些都是他身上的戾氣的顯現,很難找到高尚正義的影子。而且,小的意識存於其中,不可拔除。

武松身上的“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沒有大的觀念,極易自我滿足,看重的只是拳頭和力量,所以,有事就要用武力解決。第二,他的最高虛榮就是“打虎英雄武松”“都頭武松”,到那裡都說。第三,對官府、官吏歷來都是小人三分。第四,攀附官長,只做差役、打手、幫兇,水滸中第一個提出招安的就是他。第五,欺負婦女,有潘金蓮、孫二孃、蔣門神妾、蜈蚣嶺女人。第六,精於小算計,小伎倆,在為武大郎報仇過程中的算計、十字坡鬥孫二孃的算計,都細到極點。但大的謀略卻很平平,對二龍山、梁山發展沒有建設性的意見。

施耐庵寫武松以打虎開頭,以被狗欺結束,基本上給他定了位。他只是一個打手而已,算不上大英雄。


白石詩客



金聖嘆評價武松驚為天人!不錯,武松確定是梁山上為數不多的英雄好漢,但"天人"的評價也未免有些誇大。是人都有缺點,武松也不例外。首先,武松是問題少年古惑仔一枚,從小不好好學習混跡街頭,成天闖禍惹事給他兄長武大找麻煩,之後又打死人亡命天涯,致使武大替他吃官司,讓親人為他的不良行為買單。其二,武松脾氣暴躁,難與人相處。《水滸傳》中武松出場是因為打死人躲避在小旋風柴進的莊園中,書中交待當時武松正與柴進鬧彆扭,他認為柴進慢待了他。似想一下,柴進遍交天下豪傑,尤其喜歡結交囚徒罪犯,這樣一個俠情逸志的人會慢待武松嗎?初到柴進莊園的宋江不小心跌在武松身上,武松二話不說,揪住宋江就要打。這可不是在大街上啊,這是在武松恩人柴進的莊園啊,來莊園的人不是柴進的親戚家人也是兄弟朋友,不看僧面看佛面,你怎能說打就打?這脾氣也太暴躁了吧!



其三嗜酒成癖,逢酒必醉,一喝醉就天不怕地不怕,啥事都敢幹,別人好心勸他景陽崗上有猛虎別上山了,他眼一瞪大叫我不怕,到了山上果然有虎,還好,沒有被吃掉反而打死了老虎,因禍得福至此揚名天下。其四是沒有善惡觀念,管他是黑是白,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金眼彪施恩與蔣門神都是兩股地方惡勢力,為爭奪"快活林"酒店打得不可開交,只因為施恩善待了服刑的武松,武松就替施恩出頭,醉打蔣門神奪回了"快活林",從而引出之後一系列被栽贓又報復殺人的血腥慘案,這就引出了其四濫殺無辜,武松在鴛鴦樓上將陷害他的張督監、蔣門神等人殺死後,又滅了張督監滿門十五口,不管是馬伕丫環統統殺死,包括之後的蜈蚣嶺殺道童,無不嗜血成性。其五是近女色,在醉打蔣門神時調戲蔣門神的小妾,還在十字坡的包子鋪調戲孫二孃,說包子裡的毛髮像人們小便處的毛髮等等,之後又假意被蒙汗藥麻翻,抱緊孫二孃並將她死死壓在身下,若不是菜園子張青及時趕到,真保不定還會怎樣。

儘管武松有以上種種缺陷,但瑕不掩瑜,說明武松是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漢子,他剛直豪爽,快意恩仇,將張督監滅門後居然在牆上寫了:殺人者,打虎武松也!不得不讓人歎服,歎服他的光明磊落和藐視一切強權的豪氣!這也就是武松能被歷代各階層人們所推崇的原因吧。


炎龍俠9


武松是英雄嗎

今聊聊武松。他從小父母雙亡,家裡也窮,沒念過書,這個身世對他以後的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他是由武大郎撫養成人,所以對哥哥感情極深。武大郎賣炊餅經常受人欺負,武松看在眼裡,為了不讓哥哥受欺負,武松習得一身好武藝。因為老天爺給了他一個高大威猛的身體,換成武大郎再怎麼練也不見得能有多厲害,也就不會有以後的傳奇。所以命運有時候是有註定的成分的。

總之,這時候的武松就是個沒有父母無權無勢血氣方剛且武藝高強有惹禍能力的青年。有點像學成歸來的孫悟空。但他開始沒有孫悟空那麼膽大包天,這也好理解,孫悟空本來就不是人嘛。

後來武松因為失手打死了一個惡人,就跑到柴進莊園躲著,這也無可厚非,擱誰誰不害怕。在這碰到了宋江,倆人結成了兄弟。可是之後聽說那人沒死,案子就不了了之,武松就回家找哥哥。路上發生的事讓武松走上了神壇。大家都知道就是景陽岡打虎。

有人說能為民除害打死老虎還不是英雄?當然是。可英雄也有很多種,有被動的有主動的。武松則算個被動的英雄。

怎麼講呢?你看路過三碗不過崗,店家好心告訴他山上有老虎,可他不信,反倒說人家是為了騙他住店。之後上山看到官府榜文知道真有虎,正常人不就回店裡了,可他不,死要面子活受罪。他的狹隘由此可見。而且為什麼說他是被動英雄,因為他不把老虎打死,他就死了。

至此武松成了傳奇,受人敬仰,還當上了都頭,成為一方守護神,又與哥嫂團圓,這是他人生第一個幸福期,事業有成,親人團聚。

可好景不長,哥哥被毒死,晴天霹靂。其實事發後武松是想按照合法途徑解決問題的,找了人證物證,可是西門慶勢力太大,官府也奈他不得,武松只好暴力解決,殺了兩個姦夫淫婦。武松自首。負責審判的東平府府尹陳文昭也不是個壞人,知道武松情有可原,最後從輕發落,刺配孟州。這時候他還沒反朝廷呢,想的是認真伏法。

後來在獄中金眼彪施恩天天好酒好肉款待,武松為了報恩醉打蔣門神。這也不是主動為民除害,但肯定是個義士,知道知恩圖報。

再後來的事就讓他徹底死心。張團練假意厚待,還給她一個漂亮的玉蘭妹妹,這是武松第二個幸福時期,領導看重,又有佳人陪伴。可沒想到這一切竟是蔣門神勾結張團練對他的陷害,武松又被刺配。途中得知是被暗算,心如死灰,心想我這輩子碰到的都是什麼人,這是個什麼世道。於是大開殺戒,血濺鴛鴦樓,把有關的無關的反正是到場的男人女人,主人僕人都殺了,包括玉蘭。其實玉蘭不是壞人,對武松也很好,只是被逼無奈誣陷他。可武松只能根據自己樸素的世界觀看問題,他恐懼了,判斷不出玉蘭到底是好是壞,為了安全他終於變得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並且蘸下鮮血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十足的恐怖片。可能玉蘭有錯,可罪至致死嗎?至此他徹底反叛,暴力性格從此形成。但有一點他這次也不是主動為民除害。

所以武松肯定是英雄,但絕算不上頂級英雄。是的,他沒有董存瑞雷鋒那樣一心只為國家,一點也不在乎個人得失的境界,彷彿自己的生命是借來的,不是自己的。也沒有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更沒有劉備欲伸大義於天下的宏圖……可是諸位你們真的相信他們三個做事沒有一點私念,就是為了普度眾生?拜託那是佛祖,不是人類。只要是地球上的生命,自我生存才是第一需求,為己之後才能為人,我相信所有現實裡的英雄都是這樣。你相信荊軻刺秦真的是為了天下蒼生?無非名利。所以武松是英雄,而且是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現實世界裡的英雄。不是政治宣傳裡的,不是鏡花水月摸不著的。所以我們喜歡他。施耐庵也喜歡他。要不怎麼連著寫了他十回。順便說一下,98版丁海峰演的武松真好,哪都好,尤其醉打蔣門神太帥了!

再說說武松跟孫悟空。他倆都造過反,後來也都成了統治者的工具:孫悟空不得不按照佛祖的意思西天取經,弘揚佛法;武松不得不按照朝廷的意思徵遼國,田虎,王慶,方臘。只是結局不同:孫悟空成了體制內的人——鬥戰勝佛嘛;武松斷了手臂之後出家了,最後也沒被體制承認,或許他也不想。發現沒有水滸傳和西遊記寫的是相似的故事,西遊記本來就是吳承恩借神話諷刺當時的政府的嘛。只是他比施耐庵更含蓄,當然也就沒有水滸傳揭示的那麼深刻。

所以武松比孫悟空更絕情,他是成不了佛的,心太狠。要不怎麼施耐庵讓他斷了胳膊,這胳膊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景陽岡打虎用它,鬥殺西門慶用它,醉打蔣門神用它,血濺鴛鴦樓用它,擊殺耶律得重也用它。像他這樣一個以暴力為唯一處世手段的人竟然斷了臂膀,意味著什麼?

其實吧什麼也不意味著,我覺得反倒是好事。如果他不斷胳膊還是那麼心狠手辣,或許根本就活不到80歲。胳膊斷了意思就是施耐庵告訴他你別隻用暴力解決問題,太不人道,長此以往,總有一天會有個比你還暴力的人把你給暴力了。

但同時在那樣黑暗的社會里,不用暴力,一味忍讓,像林沖似的,好像也不行,所以施耐庵很耐人尋味的讓他只斷了一條胳膊。表面是斷了一個胳膊,其實是斷了他以前心狠手辣的心性,從此武松成為真正適應時代的人,活到80歲,壽終正寢。可能作者也不忍心讓他死,這樣的人物沒人不喜歡。

其實要說施耐庵最喜歡的人物,我覺得可能是魯智深。要不怎麼讓他最後功德圓滿,潮信坐化,成了正果(他是水滸裡唯一一個成佛的人);再看其名字,魯達,達,豁達,魯智深,智深,智謀深。為什麼叫花和尚,不是貶義,不是說他愛喝酒吃肉,而是說他身上的紋身很漂亮,像花似的。那麼魯智深何許人也:不受環境限制,隨遇而安(讓我當提轄行,讓我當和尚行,讓我看菜園行,讓我上梁山也行,他很少有煩惱的時候),心地純粹,想喝便喝,想睡便睡,嫌烏鴉打擾喝酒,就倒拔垂楊柳;主動為金翠蓮打抱不平,有勇有謀,拳打鎮關西;為朋友林沖兩肋插刀,一路護送,大鬧野豬林。魯智深恐怕是水滸裡最可愛的人。

喜歡可關注微信公號“說明白了嗎”,願與君一起理解世界。本人水平有限,可能有誤,望諒解





說明白了嗎


《水滸傳》中的武松:路見不平一聲吼,俠肝義膽英雄氣。沒有武松的《水滸傳》,就不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沒有武松,可能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就會成為三大名著。神拳無敵武二郎,景陽崗上除惡虎。只除攔路吃人虎,並不深山覓虎蹤。路見不平一聲吼,俠肝義膽英雄氣。怒殺淫賊西門慶,醉打惡匪蔣門神。見善不欺,見惡不怕。遇弱則弱,遇強更強。騎兵第一盧俊義,步軍第一武二郎。小李廣花榮,箭出無虛發。沒羽箭張清,石出斃敵命。梁山兄弟,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梁山英雄,為國效力,盡忠報國。掃田虎,平王慶,御遼國,徵方臘,百戰百勝戰戰勝。沒有武松的《水滸傳》,可能只是一部普通小說而已,沒有武松的《水滸傳》不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