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權力的遊戲》好看嗎?

根本有型


《權力的遊戲》非常好看!

有矛盾的不止是布蘭和詹姆!另外這幾段也危機重重。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的故事正式拉開大幕,那些我們熟悉的角色們又一次強勢迴歸。

我們看著史塔克家族的後代們又一次相聚在臨冬城,恍若瞬間回到了第一季第一集他們初次全體亮相的模樣;

我們看著二丫和雪諾久別重逢的擁抱而感動到不能自已,彷彿當初雪諾初次贈劍給二丫的那個瞬間就在眼前。

八年的時間,一切好似回到了過去的原點,但歷經世事的一切卻早已物是人非。

最初爬上高處看君臨人馬到來的是布蘭,戴著頭盔在人群中亂竄的人是二丫,如今卻是她看著一個男孩爬上樹去眺望龍女的軍隊,那一刻就彷彿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而布蘭,再也沒辦法飛簷走壁地奔跑了。

曾經站在那裡的是史塔克整個家族的全部成員,如今卻只剩下了雪諾、珊莎、布蘭和二丫。曾經我們認為史塔克家族的敵人只是大陸上站在不同立場上的其他家族,如今的他們卻都在面對著生死之戰的殘酷,迎接異鬼到來的威脅。

往事已逝,但曾經的仇恨,卻很難忘記。

雖然聚首在臨冬城的所有人都一致表示對抗夜王帶領的異鬼和屍鬼大軍才是最重要的任務,但各路人馬彙集時的新仇舊怨,讓彼此之間其實依舊存在著頗深的心結。

讓看似平和氛圍下的友好聯盟,實則暗流浮動,矛盾重重。

1.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和她的殺父仇人詹姆·蘭尼斯特

對龍女丹妮莉絲而言,詹姆是她的“殺父仇人”。

龍女的父親是著名的“瘋王”伊里斯·坦格利安二世,暴虐成性,兇狠殘忍。他不止燒死了艾德·史塔克的父親和哥哥,還對拜拉席恩家族多加威脅,進而引爆了著名的“簒奪者戰爭”。此役之後,瘋王被詹姆殺死,勞勃轉而稱王,坦格利安家族統治維斯特洛大陸300年的王朝,就此終止。

自此之後,龍女便開始了漫長的流亡生涯。可以說,她之前一系列的悲慘遭遇,都是坦格利安家族近乎覆滅而產生的。因此,對於“弒君者”詹姆這個“殺父仇人”,龍女很難釋懷。

雖然這段仇恨不共戴天,但龍女深知自己父親的殘暴行徑,且詹姆是主動投誠,從大局出發來考慮,龍女應該也會暫時放下仇恨,聯合抗敵。

2.

布蘭·史塔克的殘疾和詹姆·蘭尼斯特的罪孽

布蘭在《權力的遊戲》剛剛出場時,是個活潑愛動的小男孩,喜歡爬上爬下,也開朗愛笑。然而,這樣好動的性格卻讓他無意間撞見了瑟曦姐弟的隱秘行為,布蘭就這樣被詹姆一掌從高處推了下去,就此成了腿部再無知覺的殘疾。

那是第一季第一集的最後一刻。

而第八季第一集的最後一刻,是他們又一次在臨冬城相遇。

在詹姆還未到達臨冬城時,布蘭就說在“等一位老友”。

這個老友,正是詹姆。

布蘭從行動自如到無法自由移動,生活只能依靠阿多和輪椅的幫助。雖然他失去了雙腿,但也正是因此他才發現了自己的狼靈身份,並且成為了新的三眼烏鴉。

雖然腿不能繼續行走,但布蘭卻能知曉行走之人都看不到的世界。

是禍也是福,這一切都是拜詹姆所賜。

布蘭曾多次表示自己不再是“史塔克”,而這段他成為三眼烏鴉之前的恩怨過往,似乎也即將與詹姆來一次徹底的“了斷”。

未必會有死傷,但一定會有答案。

3.詹姆·蘭尼斯特和他的殺父仇人提利昂·蘭尼斯特

如果說全世界的人都在唾棄小惡魔,那麼唯一能夠讓他感到自己有存在價值的人,就是他的哥哥詹姆。

小惡魔一直以來都遭人鄙棄,雖然頭腦靈光,但卻是一個生下來就被嫌棄的侏儒。他的父親一直以他為恥,甚至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在說“你不是我兒子”。

在所有人都想利用喬佛裡的死亡將小惡魔置之死地的時候,是詹姆顧念兄弟之情放他去逃生。但也正是因為這次的釋放,讓小惡魔在多年積怨下殺死了他們的親生父親,泰溫·蘭尼斯特。

放走小惡魔的詹姆沒想過,自己的親弟弟會殺了自己的親生父親。

對詹姆而言,小惡魔成了他的殺父仇人。

4.山姆威爾·塔利和他的殺父仇人丹妮莉絲·坦格利安

山姆和他父親與兄弟的關係並不是非常融洽,雖然不像小惡魔父子那樣的劍拔弩張,但也完全稱不上父慈子孝。當初他被迫進入守夜人的隊伍,明明想做學士卻必須成為一名漢子,也是他父親以命要挾並強勢要求的。而且當山姆帶著自己喜歡的女人吉莉母子回家時,他的父親也因為對方是野人的身份而惡言相向。

最後,因為不想向龍女俯首稱臣,因此死在了龍焰之下。

但畢竟塔利家族血脈同根,當第八季第一集中山姆親耳從殺父仇人龍女口中得知親人的死訊時,整個人悲傷且震驚,一度瀕臨崩潰的邊緣。聽到這一噩耗的時候,龍女正用平靜的神情望著他,而他則強忍淚水悄聲離去。

這一處看似是山姆和龍女的仇怨,但其中隱藏著揭示雪諾身份的導火索。

5.曾經暴政下的人民和歸來的“瘋血”坦格利安家族

雖然雪諾成功與龍女大軍合二為一,但北境對這個歸來的“瘋血”坦格利安家族仍舊非常牴觸。在瘋王的暴政下受苦的家族們,充滿了對坦格利安家族後代的不信任,因為在不夠了解的情況下,他們自我的意識裡龍女的身上也流淌著伊里斯的“瘋血”。

例如珊莎,就在公開質疑怎樣養活龍女帶來的強大軍隊和兩條龍。

還有熊島的莫爾蒙小姐,也是明顯表現出無法理解雪諾讓位給龍女的想法。

泰溫·蘭尼斯特曾說過,獅子才不會在意綿羊的想法,也就是強者根本不必考慮弱者的處境。

此時的龍女手握重兵,又有兩條龍的加持,早已是絕對的強者。但龍女最難得的一點,就是她能直面諫言,不會盲目稱王。這一點,也讓許多開始對她低估的人慢慢成為了她的手下,從喬拉、小惡魔到雪諾幾乎無一例外。

龍女絕對是有能力坐穩王座之人,但同樣有統帥天下才能的人,還有雪諾。

6.鐵王座的繼承人——龍女vs雪諾

正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和弟弟被龍女所殺,所以山姆就此詢問雪諾是否知情。隨後,這段對話也徹底揭開了雪諾身世之謎的大幕。

山姆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層,第一層是他與布蘭討論的結果是應該告知雪諾身世真相,但當時他還十分猶豫是否通過自己去說,而這個詢問死訊的問題恰好引出了這段對話的楔子;第二層則是告訴雪諾,比起龍女而言,他才是更有資格坐上鐵王座的人。他不會去慫恿,但他需要對此點明。

龍女和雪諾之間必須有一個正統的王位繼承人,這直接決定了團隊的核心角色。本來已經互生好感的兩人本來早已沒有矛盾,但如今他們之間又暗藏著爭奪王位的潛藏危機。即便雪諾無心去爭,龍女也不會當作完全無事發生,因此就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矛盾點。一心想要奪取鐵王座的龍女,曾經認為自己是唯一有資格坐上這個位置的人,但她當時並不知道雪諾的存在,不知道他才是伊耿·坦格利安六世。

這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旦龍女知曉了雪諾的身世,兩人之間和諧的關係勢必會添上新的一筆。對待鐵王座的歸屬,雪諾的下意識是否定,他並不是不懂,而是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如何去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抉擇。

You know everything, Jon Snow。

以上這些新仇舊恨,勢必會給對抗異鬼的聯合體帶來頗深的隱患。

人心最是難測,萬事皆有變數。

但也正如瓦里斯說的,萬事皆有終。

仇恨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共同經歷的苦難而被弱化甚至消失。就像曾經的布蕾妮和詹姆一樣。

如果不顧大局而只追逐小利,那“你的勝利毫無榮譽可言”。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葉秋臣


坦格利安家族,應該是冰火世界中最神秘的家族了。關於這個家族在真實世界的地緣背景,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來自於北歐。就我看到龍王家族兩兄妹出鏡後的第一感覺也是如此。這種感覺源自於兩個因素:一是髮色;二是龍。

先來說說髮色的事。龍母和她的家族成員給人印象最深的無疑就是那頭亮麗的銀髮了,這是一種乍一看是銀白色,但在陽光下卻能呈現淡淡黃金光澤的髮色,被稱之為“銀金髮”。顧名思義,銀金髮也是金髮的一種類型。大家俗稱的金髮其實有很多種類型,最為稀少的當屬“銀金髮”。

金髮經常被視為日耳曼人的象徵,這一印象很大程度源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納粹德國宣揚的“純種雅利安人”概念。所謂純種雅利安人最重要的體貌特徵,就是“金髮碧眼”,而北歐的日耳曼人則是保持這一特徵最多的社群。雖說納粹的觀點過於偏激,不過由於西羅馬崩潰之後,日耳曼人在西歐的擴散,以及歐美最近幾百年在地球上的領先優勢,金髮客觀上的確成為了東、西方很多人趨之若鶩的髮色。

在這一認知前提下,金髮中地位最高的“銀金髮”給了龍母家族也就不足為怪了。不得不說,純粹從美學角度來看,這頭銀金髮也為飾演龍母的演員增色不少。如果她以原發色出演,估計就沒有那麼吸睛了。

順便說下,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一些女明星把髮色染成這種效果,以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的“高貴”。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原本為亞麻色金髮的瑪麗蓮.夢露。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區別於天然的“銀金髮”,這種人工染色而成的效果一般被稱為“白金髮”。

編劇和演員的選擇,有可能僅僅是出於藝術效果的考慮,但銀金髮在西方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卻是可以證明的。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歐洲上層乃至軍隊曾經非常流行戴白色假髮(而不是其它髮色)。

包括我們現在看香港影視劇,也還可以看到脫胎於英國法律體系的大法官、大律師們,穿黑袍戴白色假髮的樣子。

以後在解讀其他家族時,髮色的分類仍然會成為一個有趣的切入點。現在還是讓我們回到龍母家族的身份認證問題上來。上一篇文章說了,這次會解開“龍石島”位置之謎。這個問題提出之後,有讀者認為可能是位於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之間的“馬恩島”,或者泰吾士河口的謝佩島。

選擇前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馬恩島的地緣地位。大家一定都聽過將英國稱之為 “英倫三島”之說,關於這“三島”到底指的是什麼,歷來有不同的說法。不過要是“三島”之說的確指向的是三個島嶼的話,那麼除了英格蘭、蘇格蘭所在的“大不列顛島”,及現在被一分為二的“愛爾蘭島”以外,唯一有資格競爭第三個席位的就是馬恩島了。

不過“龍石島”對應的並不是馬恩島。這個島嶼對應的是另一個最近圈粉頗多的角色和家族。至於到底是誰,大家不妨猜一猜,下次解讀狼家背景時會揭曉答案。至於謝佩島入選的原因,則是因為它在泰晤士河口的位置(龍石島位於黑水灣口)。很顯然,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政治地位來看,維斯特洛的都城“君臨城”對的都是英國首都“倫敦”;“黑水河”對應的則是流經倫敦的的“泰晤士河”。從這個角度來說,位於河口處的謝佩島的確最符合“龍石島”的地理定位。

然而僅僅是地理上的對應,還並不足以證明龍石島的現實影射就是謝佩島,我們還需要看看有沒有地緣政治層面的歷史證據。但凡對歐洲中世紀曆史有些瞭解的讀者,應該都能把“征服者”伊耿·坦格利安征服統一維斯特洛之舉,同公元8-11世紀維京海盜入侵不列顛的那段歷史聯繫起來。不過維京人對不列顛的侵擾,前後長達200餘年,具體對應的是哪段歷史,很多人未必清楚。

入侵西歐的維京人,大體可以分為兩部分:挪威人和丹麥人。其中後者因為靠近歐洲大陸的原因,一直是北歐的核心並最先建立王國,挪威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丹麥的一部分。最先開始入侵不列顛群島的並不是“丹麥維京人”而是生存條件更惡劣的“挪威維京人”。不過真正在英國乃至歐洲幹出一番政治事業的,還是後來也耐不住寂寞的丹麥人。

從公元9世紀中葉起,來自丹麥的維京海盜開始大規模入侵英格蘭,甚至在英格蘭東北部建立了殖民地——丹麥區。南部包括泰晤士河流域在內的英格蘭,則為七國中最強大的“韋塞克斯王國”所主導,但丹麥人的入侵行為一直沒有停止,謝佩島就是其深入對手境內最重要的跳板。這一系列的入侵行為,在公元11世紀初結出政治成果。丹麥歷史上維一能夠被冠之以“大帝”頭銜的君主——克努特大帝,通過軍事和政治手段結束了英格蘭的七國時代(建立的王朝被稱之為“丹麥王朝”)。因此可以肯定的說,龍家征服維斯特洛大陸、建立“坦格利安王朝”描述,對應的就是這段丹麥征服史,將謝佩島認定為龍石島大體是沒有問題的。

丹麥王朝在英格蘭歷史上存在很短(公元1014—1035年),在創始大帝身故之後,“韋塞克斯王國”王室很快奪取王位,代表“盎格魯-撒克遜人”復辟成功,其所建立的王朝被稱之為“韋塞克斯王朝”。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跟冰火世界中,鹿家的胖子國王——勞勃.拜拉席恩坐上鐵王座的經歷如出一轍。

其實我們往後看,會發現冰火後面的劇情,依舊是那段歷史的影射。在真實歷史中,韋塞克斯王朝堅持了沒多少年,就被另一支在法國境內稱雄的維京人——諾曼底人重新徵服(諾曼人同樣以丹麥人為主,並與丹麥王室有聯姻)。這次征服,就是英國曆史上著名的“諾曼征服”,其所建立的王朝被稱之為“諾曼王朝” (1066年-1154年)。

諾曼征服對於英國曆史有兩個重要影響,一是結束了英格蘭長期以來的動盪局面,使之真正進入了統一王國時期;二是鑑於諾曼王朝在法國境內擁有大量領地,“英國”從此在客觀上成為了一個橫跨英吉利海峽的“海峽帝國”。一直到15世紀中期,英法百年戰爭結束後,英國才算徹底放棄歐洲大陸的領地,回覆為一個島國形態。

從《權力遊戲》的劇情走向來看,整個時段對應的即是英格蘭“丹麥王朝”終結之後,至“諾曼王朝”崛起之時的這段歷史。參照真實歷史的走向,我們那位在厄索斯大陸贏得了一連串頭銜的“龍母”,接下來將代表坦格利安家族(丹麥維京人),成功反攻倒算維斯特洛大陸,一舉讓七大王國進入統一新時代。

此時我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這樣一幕場景:風暴降生丹妮莉絲,安達爾人的...(此處略去若干頭銜)端坐在鐵王座上,用慈愛的目光俯視著大殿內各族人民代表。鏡頭接下來在維斯特洛大陸的各個角落切換,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式的畫面,呈現出一派四海祥和的景象。

且慢!我怎麼突然忘記了馬丁老爺子那想讓誰死,就讓誰死的狠勁;忘記了編劇狠起來,連作者都拉不住的瘋狂。我還是太低估《權力的遊戲》劇組了,他們一定是不會讓我期盼世界和平的夢想成真的(何況諾曼人在英格蘭的統治也沒那麼祥和)。

更為重要的是,善良的觀眾(包括我在內)千萬不要忘了,這是一部“神劇”,不是一部完全以人類歷史為背景的進行再創作的文藝作品。除了在“歷史”的花園裡採蜜以外,看似慈祥的老爺子還在“神話”的花園裡採了蜜!想到這點,心情真是壞到了極點。

以歐洲的情況而言,其代表性神話主要有兩大體系:一是南部地中海地區的“希臘神話”(羅馬神話翻版於希臘神話);二是北歐波羅的海地區的“北歐神話”。氣候環境決定了兩大神話體系不同的氣質。

地中海舒適的氣候,使得希臘神話具有更多的浪漫色彩。相比之下,北歐神話給人的整體感覺,就要肅殺的多了。在北歐神話世界觀的設定中,世界被形容為一棵大樹(世界樹)。大樹的樹枝和根分別連接著九個世界,如死神和亡靈居住的“死亡之國”;人類居住的“中庭”(中土)。另外還有精靈、侏儒、巨人、神族等族群居住的世界。

悲劇的是,北歐神話中這些平行世界並不能和平的相處下去。在神話設定中,諸神和巨人之間一直矛盾重重,他們之間的決戰又一定會將各個世界都捲進去,進而變成一場混戰,這場混戰被稱之為“諸神的黃昏”。看到這裡,會不會有一種《魔戒》的即視感?其實《魔戒》世界搭建者托爾金的靈感,正是來源於北歐神話,而搭建冰火世界的馬丁老爺子,寫作的初衷就是想向托爾金致敬。甚至可以這樣說,正是在托爾金成功將北歐神話引入創作中後,整個西方文藝創作中開啟了一股北歐風。

在《魔戒》的結局中,多樣性的神話世界漸漸隱去,人類則孤獨的生存在自己的世界中。雖然有些傷感,不過還算是個比較圓滿的結局,最起碼人類世界還在。然而原教旨一把,去看看“諸神的黃昏”原本的設定,情況就不容樂觀了。因為在這個世界末日中,所有的世界都被毀滅了。

對照冰火世界的描述,最讓人感到不安的是關於“諸神黃昏”到來之前的預兆描述——“最先顯示的預兆是人類面臨不曾遇過的嚴冬。雪不停的下降,嚴霜使大地冰凍,刺骨的寒風在黑沈沈的天空呼嘯,狂風暴雨不見陽光的日子一直持續下去。像這樣悲慘的寒冬接連了三次,中間沒有夏天,每天都是陰慘慘的日子。所有的人所期盼夏天全部落空。大雪不停地下,到處都結了冰。”

看到這你想到了什麼?還用問嗎!當然是史塔克家族一直唸叨了千年的族語——“凜冬將至”了。大家也不用費心去幫“衣櫃”去找現實世界的影子,這分明就是世界樹中“死亡之國”的設定。要是編劇(現在作者已經當不了家了)真照著人類和異鬼同歸於盡的路數走,我更關心的是能不能手下留情,多留下來觀眾喜歡的角色。

根據過往的經驗,期盼這些劊子手式的編劇手下留情是相當困難的。就像新的一集中,多恩那兩個心狠手辣的小公舉轉眼就掛了一樣(同時也沒忘再LGBT插入)。在“諸神的黃昏”設定中,北歐神話的創作者並非沒有給世界留下重建的希望,只是能夠倖存的人類,只剩下一男一女兩人罷了。

好吧,如果編劇一定只能讓一男一女活下來的話(當然我還是希望他們更有良知),我選艾莉亞·史塔克和提利昂·蘭尼斯特。根據小道消息,馬丁的太太非常喜歡艾莉亞這個角色,曾經警告老公,要是艾莉亞被寫死了就跟他離婚(就怕馬丁早有此意,就坡下驢);至於提利昂,我在翻書後驚訝的發現,在原著的描述中他並非象劇中的設定那樣,頂著一頭蘭尼斯特家族標誌性的金髮,而是和坦格利安家族一樣的“銀金髮”!

現在大家似乎都認定在冰火世界中,“冰”指向的是狼家,“火”指向是的龍家,而雪諾和龍母則是兩大主線的代表,也應該是活到最後的世界重建者。不過萬一提利昂在作者的設定中是龍傢俬生的,那麼與具有狼家血統的艾莉亞,同樣可以成為“冰-火”兩大元素的代表嘛。雖然這種組合,完全不符合一般影視劇的套路,不過鑑於此劇的作者和編劇一直就在幹類似的事,所以萬中有一出現了這種結局,大家也不要覺得驚訝。最起碼這兩個角色還是很圈粉的(其他角色的粉絲不要打我)。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吧。突然想起龍的事情還沒有交待。罷了,反正坦格利安家族的起源之地“瓦雷利亞”的地緣背景還沒有交待,到時候一併解讀了吧。

溫駿軒,網帖筆名“鄙視搶沙發的”,生於20世紀70年代,法律專業出身,長於分析解讀國際局勢。其2009年7月在天涯論壇“國際觀察”版塊開設的《地緣看世界》一帖,有理論,有資料,有地圖,有分析,廣受讀者關注,點擊量超過1700萬次,回覆超過10萬條。

相關圖書

<strong>

一本書洞悉未來十年亞太地區戰略博弈格局

全景勾勒中國大國戰略路線圖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權力的遊戲》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級美劇”,遠遠超“國民美劇”。不僅被中國人所喜歡,也被美國、歐洲等西方年輕人喜歡。所以,它好不好看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

以下從幾個方面來說說它為什麼好看。


1.評分。

《權力的遊戲》已經到第七季了。最新一季的豆瓣評分9.8分,IMDB評分8.7分

不管國內外,對其都是一片讚譽。有人提問:照這個趨勢下去,《權力的遊戲》在豆瓣上會不會評上滿分?我看有可能。

事實上,評價《權力的遊戲》這部美劇,已經不能僅僅看評分了,在高評分之外,《權力的遊戲》這部劇怎麼樣?


2.這部劇是魔幻史詩大劇,它營造了一個絢麗多彩的魔幻史詩世界。

龍、異鬼、女巫、通靈者……在現實世界中不可能出現的,只在人們的夢境中才有的元素,在這部劇中都有。

更重要的:相比於一些不入流的玄幻劇,這部神劇因為製作精良、邏輯嚴謹,讓人不僅對玄幻世界深信不疑,更令人深深沉浸在這個玄幻世界裡。

電影是造夢的藝術,能為觀眾造出如此絢麗多彩的夢,《權力的遊戲》很牛。


3.“一言不合就XX”的調性,令觀眾看這部劇時神經緊繃,心潮跌宕起伏。

影史藝術一般包括開始、高潮和結尾幾個階段,之所以用到“高潮”這個詞兒,是因為沉浸到劇情中,隨著劇情或悲或喜或哀或樂的心理體驗,跟生理學上的“高潮”是一樣的道理,是一種真的促使人上癮的體驗。

而這部劇“一言不合就啪啪”,“一言不合就死主角”,“一言不合就大戰”的調性,讓人高潮迭起。

“一言不合就啪啪”例子不勝枚舉,這也是HBO的一貫作風。在最新一集中,灰蟲子與彌桑黛就是這樣。

一言不合就死主角。可以看看“血婚”,我們一直以為有主角光環的人,就這樣死了一大片。

(《權力的遊戲》“血婚”,至少3大主角同一集死了)

一言不合就復活。雪諾復活。

(《權力的遊戲》,雪諾復活,娛樂圈大事件)

一言不合就大戰。私生子大戰。

(《權力的遊戲》,雪諾與小剝皮波頓之間爆發“私生子之戰”)

這麼多“一言不合”,除了令觀眾應接不暇、高潮迭起外,還體現了:編劇很有料,一次次地懟出高潮,卻依然能持久戰將故事繼續下去。

一些三流電視劇之所以看著很疲弱,沒有什麼高潮,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編劇的腦洞就那麼大,要把為數不多的幾個戲劇衝突、高潮留到後面,所以才不敢放太多大招,導致劇集尿點太多、觀眾分分鐘出戏。

而在這點上,《權力的遊戲》給世間所有電視劇都做出了榜樣。


4.製作精良,細節取勝。

本來就是一部玄幻史詩鉅作,一切都是虛構的,如果讓觀眾相信這個虛構世界,接受這個虛構世界,進而沉浸在這個虛構世界中,那就已經是巨大的成功了。而《權力的遊戲》更進了一部:它不僅讓觀眾沉浸在虛構世界中,更是敢於直面觀眾的挑刺——每一個觀眾想到的、沒想到的細節,製作班底都替大家想到了,細節的完美到了強迫症的程度。

最明顯的例子是:7大陸地圖。

既使劇集已經播出到了第七季,總第62集,最初的世界觀設定依然保存得完好無損一脈相承,這就體現了相當的嚴謹性。


5.故事講得引人入勝。

影視行業流行一個說法:中國沒有科幻,西方沒有歷史。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因為:許多西方國家(就像美國)歷史並不長久,時光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歷史的、底蘊性的東西並不多,所以,講起歷史的故事來,也大多簡單粗暴,愛、戰鬥、自由……基本就這幾個主題。

觀眾看多了,難免會審美疲勞,難免會出戲。

而《權力的遊戲》打破了這個桎梏,不僅將故事娓娓道來,環環相扣,更是講出了相當的水平。

(比如千面之神的故事,就充滿坎坷和曲折,又帶有濃郁的哲學氣質)

直男可以在這部劇裡看到啪啪、看到精彩群架,而文藝青年則可以在這部劇裡發現憂傷與趣味,可以說這部劇的故事講得特別成功。


6.人物形象立體而豐滿。

《權力的遊戲》體量很大,劇集很長,世界觀複雜,人物多,故事層次豐富……這樣的劇最難的就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果是功力不夠的創作班底,很容易造成同質化、千人一面,這樣的結果就是:男的都很帥、很能打、很騎士,女的都很漂亮、很風流的模式化電視劇。

但這部劇不是,圍繞著“權力的遊戲”,同一職業、同一時代的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故事,進而呈現不同的形象,令觀眾印象深刻、過目不忘。

獵狗克里岡就是這樣,他開始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鬥士,之後跟艾麗婭發生了一段大叔+蘿莉的感情,最後發現自己是火之神選中的人開始越來越有人情味。

騎士佈雷妮呢?一開始是個連男人都打不過的男人婆,之後遇到詹姆,她逐漸展現出了自己女人的一面,但她一直不變的是遵守騎士精神、信守諾言的作風。

騎士詹姆除了在本劇中扮演顏值擔當外,他也一直是正義與良知沒有泯滅的象徵,雖然跟姐姐有著不倫戀,雖然是個“弒君者”,但他一直心存良善。

……


7.音樂、攝像、剪輯……這部劇的方方面面都做到了優秀的水準。

總之,好的電影令人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看到快要結束的時候,總不願意它就這麼結束,而《權力的遊戲》每一集都給人這樣的感覺:欲罷不能。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這部劇有多好,那就可以說:這部劇令人慾罷不能。


文藝青年讀美劇


九分鐘內高潮十次

Max

關燈拆電影,權遊倒計時7天.

在每年《權力的遊戲》播出季裡,“昨天晚上那集你看了嗎?”是週二早上辦公室裡最常出現的對話之一。

每當有新入坑的朋友,剛剛刷完第一季就開始預測誰會是最終的王者,原著黨和老劇迷們總是相視一笑,心裡默唸:呵呵,you haven't seen anything yet.

畢竟你們還too young啊!

友情提示:本野榜涉及嚴重劇透

,沒有看過劇的朋友請馬上將此貼轉給你的權遊粉,然後立刻去加關關(微信ktlfilmguan)索取資源,否則將浪費一輩子最爽的刷劇快感。

劇迷們強烈建議先看下方視頻,九分鐘內高潮十次。當然,如果有你最震驚的橋段未入選,也不用介意,歡迎在評論中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最愛”。

《權力的遊戲》十大震驚時刻

一團和氣冰與火,心慈手軟老馬丁

知名娛樂網站Whatculture.com評選了前六季《權遊》十大震驚時刻。從無數令人驚掉下巴的戲碼中,選出了最具代表性的Top10

10.最驚訝:布蘭墜塔

理由:第一季第一集就對正太下手,編劇你TM還是人麼?!

9.最大快人心:紫色婚禮

理由:小喬結婚,普天同慶

8.最慘烈:艱難屯之戰

理由:HBO是把前幾季賺的錢都用作這一集的預算了麼?

7.最憋屈:珊莎的新婚之夜

理由:我們作為觀眾都看不下去啊,編劇還強迫臭佬看,你比小剝皮還狠。

6.最扎心:阿多之死

理由:Hodor!哭成狗!

5.最反人類:老鹿燒女兒

理由:那麼萌的小蘿莉被燒死,人家在小說裡可是活的好好的啊!

4.最胸悶:魔山對戰紅毒蛇

理由:誰說只有反派才會死於話多?

3.最人神共憤:雪諾之死

理由:三觀不合的人沒辦法做同事。

2.最無語:奈德之死

理由:肖恩·賓的第101種死法。

1.最震撼:血色婚禮

理由:新入坑的朋友們,我們就等你看這一集呢!

為什麼《權力的遊戲》能牢牢抓住觀眾的心?因為壞人一直在贏,而好人一直在被團滅啊!你看看這個前十的榜單裡,除了小喬嗝屁,哪一次是好人揚眉吐氣?

這也正是此劇的最大魅力所在,隨時隨地,任何人都可能因任何原因以各種方式死去。

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利波特,昨天陳小姐說《權遊》是女人上位三部曲(請戳此)。其實擴大一下來看,《權遊》是通過古典框架下的現代價值觀,告訴我們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

《權遊》生存法則一:告別純真年代

這部劇裡只有年齡上的正太和蘿莉,他們的內心早就經歷千錘百煉,心智比成年人還成熟。

比如當你看到熊島蘿莉這眼神,還不快跪下叫女王麼?

當布蘭墜塔觸地的瞬間,他就告別了自己的童年。目睹了瑟曦與詹姆的亂倫,無論這時他到底有沒有看懂兩人在幹什麼,成人世界的慾望已經赤裸裸地展示在他的面前。

告別得最徹底的,是珊莎·史塔克,所以我賭五毛錢珊莎新一季不會死。

奈德則是一個反例,他的心思過於單純,既沒有野心也沒有心機,小惡魔經常背地裡叫他“good old Ned”。他是一個老好人,但是與這個時代不兼容。

所以當知曉了小喬的身世秘密,他非但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而是像小朋友一樣天真地跑去“告老師”

而全劇中只有一個真正不會長大的“小孩”,那就是阿多。

阿多的人格永遠被定格在了十來歲的那年,雖然身形高大,但是溫和的性格使他不具有任何攻擊性。作為劇中“小純潔”的擔當,作者給了他最慘烈的結局。

《權遊》生存法則二:在生存面前,榮譽感不值一提

作者對傳統神話中

榮譽(Honor)的消解,體現在故事裡的每一個角落。

首先,在這個世界裡,人們還是注重榮譽的。詹姆·蘭尼斯特因為當年從背後一劍刺死了瘋王,就一直揹負著a man without honor的惡名。明明是做了件大好事,但是像奈德這樣的正直之人是絕對瞧不上他的。

但原著裡也有這樣一句話,“Rhaegar fought valiantly, Rhaegar fought nobly, Rhaegar fought honorably, and Rhaegar died.”(雷加戰鬥得英勇,雷加戰鬥得高貴,雷加戰鬥得榮譽,但是雷加死了。)

雷加是龍媽的大哥,相較那個衰到家的二哥韋賽里斯,大哥雷加乃是代表前朝王室的頂樑柱。但這句話寫得很清楚,榮譽又有什麼用呢?雷加死了,都還沒來得及進劇組。

粉絲們經常YY奧蘭多布魯姆可以在前傳裡演雷加

另一場戲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小惡魔的貼身保鏢波隆第一次在鷹巢為他出戰,擔任他“比武審判”的決鬥人。最後耍了點小陰招擊敗對方騎士,一把把對手推下了月門。

旁人指責他:“你打得毫無榮譽感可言!”,波隆一抬眉毛說:“我是沒有,但是他有啊!”

紅毒蛇為什麼會死?因為他話多。那他為什麼要話多?他明明已經幾乎將魔山幹翻在地,長矛刺下去就能了結這場決鬥。但是他覺得還不夠,一定要魔山親口承認自己是受了泰溫的指使,殺了他的妹妹全家。所以這場復仇其實針對的是泰溫·蘭尼斯特

這就是紅毒蛇復仇的二重性:我不僅要在肉體上殺死你,還要你在精神上一敗塗地。

但是對不起,權遊的世界裡沒有那麼完美的事。當在生命和榮譽感二者只能選擇其一的時候,請務必記得選擇前者

《權遊》生存法則三:做該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

在權遊裡,即使不作死也可能隨時會死。但為什麼羅柏在血色婚禮上死得那麼慘,而雪諾被殺後卻能復活?

當然首先是因為有魔法,但是拋開這些超自然元素,我們從中看出了作者的價值取向

兩人看似都是被盟友/戰友出賣,但實際上卻是有著天壤之別。

羅柏被背叛,是因為他毀婚約在先,此事是為弗雷轉向投靠蘭尼斯特家族的導火索。

羅柏啊羅柏,這麼漂亮的妹子送你你也不要,自作孽不可活!

注意,既然是政治聯姻,就不存在什麼真愛可言。即使羅柏後來遇到了他心愛的小護士,那又如何?在戰事如此敏感的節骨眼上,自己的兒女私情是隻能為大義而犧牲的。

而雪諾呢?守夜人兄弟之所以要殺他,是因為雪諾破壞了規矩,放野人部落進入長城。在兄弟們看來,雪諾的行為辱沒了先前為抵禦野人而戰死的守夜人英靈。

雪諾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但是他的理由更簡單,如果不把野人部落拉到自己這邊,那麼等他們被異鬼屠殺後,野人就會變成殭屍從而擴充了異鬼的軍隊。所以這其實就是最簡單的數學問題,根本不是什麼想做不想做,是所有客觀條件限制了他只能這麼做。

很多人都說,自從看過了《權力的遊戲》之後,回過去再看《指環王》、《哈利波特》這樣的魔幻題材,就覺得沒有以前那麼給力了。當然,原著高下不能三言兩語輕易評判,但很明顯大多數魔幻電影都是非常古典的三段論。

“壞人出現-好人受挫-好人勝利”

<strong>

你知道弗羅多一定能銷燬魔戒,伏地魔不可能殺死哈利,但是《權力的遊戲》無疑是更具現代性的,Valar Morghulis,你懂的。


關燈拆電影


絕對好看,好看在情節出其不意,人物真實,情感入心入腦。



情節

這劇裡的情節只有更意外,沒有最意外。根本意料不到什麼時候會有轉機,奈德史塔克扛著主角光環毫無徵兆的被砍頭,龍媽一心赴死,卻孵化了龍蛋,少狼主羅柏出兵北境,沒想到一上來就俘虜了詹姆蘭尼斯特。凱特琳俘虜了小惡魔,不回臨冬城,不去奔流城,竟轉而向東奔赴鷹巢城。史丹尼斯水陸並進殺向君臨城,卻被小惡魔粉碎了水軍,被藍禮遺部和泰溫合力擊破大軍。意外,意外,全是意外。這些腦回路,要是能畫出來,估計就是個迷宮。



人物

《權力的遊戲》中的人物有善有惡,有美有醜,有奇有正,但是人人有故事,人人又不同,人人有粉。

詹姆蘭尼斯特揹負“弒君者”的罵名數十年,可誰知道弒君者少年義氣披上白袍只是因為瘋王想要羞辱泰溫公爵。又有誰會知道詹姆弒君竟是為了防止瘋王焚城,但事後他也後悔不已,心中的傷口幾十年不曾癒合,直到遇到布蕾妮,他才在半醉半醒之間吐露了真情。

小惡魔身為侏儒,一生為人恥笑,甚至於自己的父親也恨不得自己死於非命。但他卻博學多才,心地善良,在長城的時候伊蒙學士就直言小惡魔是“巨人”。他回到臨冬城立刻為布蘭提供了一副特製的馬具,在君臨城力挽狂瀾打破史丹尼斯先頭部隊的攻擊,後來幫丹妮莉絲穩定了彌林的局勢,真是有戲的小惡魔。

瑟曦為人自私自利,陰謀詭計不斷,害人無數,但是在子女面前卻只是慈母一枚,愛子女更勝愛自己。凱特琳慈祥穩重,辦事果決,但同樣如聖母一般愛著自己的孩子們,最後為了羅柏,死在了孿河城。人人不忘,人人多面,好看。

情感

劇中的人物的情感起伏不斷,波折不斷,也是讓人驚歎。詹姆和姐姐瑟曦私通多年,已經是奇情,可詹姆卻能忠於瑟曦,是劇中少有的幾乎沒有花邊新聞的人物。

詹姆在遇到美人布蕾妮後對她暗生情愫,但兩人各為一主,立場不同,一番虐戀,第七季了,還沒能走到一起。小惡魔好色無度,卻對妻子念念不忘。

羅柏少年英雄,很早就明白自己作為一方領主,自己的婚姻也許只是戰爭勝利的一個籌碼,可遇到簡妮維斯特林之後卻一見鍾情,隨後墜入愛河,約定的婚姻再也不顧。都是情深似海的人 你說先看哪個?



第八季,快開始吧。等結尾等的有點著急😂


直行的歌


當然好看,好看得不得了。《權力的遊戲》前幾季中,其實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季,也因為第一季太驚豔才入了坑,1-7季全追下來了。感覺它之所以好看,因素是多方面的:

1.敘事宏大。也就是格局夠大,攤子鋪的大。作者馬丁本身對歐洲歷史極為諳熟,他是模仿古代歐洲佈局構思的這個架空世界。而且裡面出現的人物眾多而個性鮮明。除了最核心的龍、狼、獅三大家族,另有六大家族,上上下下各色人等關係錯綜複雜,事件繁多,就像《三國演義》《百年孤獨》等鴻篇鉅製一樣,各種人物和相互之間的關係夠觀眾研究一陣子的,才搞得清楚。



2.打破了主角光環效應,主角也可能說領便當就領便當,每個人物的命運任何完全不在讀者預測之內,故事走向撲朔迷離。比如第一季裡,史塔克家族的大家長奈德是絕對的主角,也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可是誰也沒料到,第一季裡他說死就死了。他被砍頭的場面都過去很久了,我還在幻想他能復活。可是你看馬上第八集最終回都要來了,他們家孩子都成長成熟了,看來馬丁大爺是絕對不會讓他復活了。主角和重要的角色居然總能這樣說沒就讓他沒了,搞不清作者到底怎麼安排的故事走向。如此反常理和反邏輯的事,就讓觀眾又不願接受,又被誘惑得牽腸掛肚。



3.拍攝寫實。前幾季裡,畫面裡最常見的就是各種硬砍硬殺、血肉橫飛、屍橫滿地的場面。太血腥了,一開始看可能覺得有點受不了。劇裡還充斥著亂倫、變態殺人等大尺度的劇情。不過想想,古代人不就是這樣野蠻生存的嗎?不實拍,怎麼拍得出真實的場面和真實的感覺?如果假拍、擺拍,弄出來的東西就假透了,現在觀眾欣賞水平這麼高,想糊弄誰?能達到現在的高度嗎?



4.想象力和故事設計能力驚人。我看此劇,一開始以為是政治謀略劇,後來才明白是魔幻神劇。人+獸+龍+鬼,人可以在生與死之間來來去去,這樣的故事構架需要多絢爛的想象力才駕馭得住,需要多嚴密的思維才圓得起來?馬丁從第一季開始就挖了無數的坑,有些發展到剛播完的第七季還沒填完,要到明年最後結局才能徹底填完。比如班揚叔叔,在第一季裡出現過後就消失不見了,這個坑一直埋到第七季,在雪諾被困於群鬼之中時,班揚突然出現救了他,這個坑才填上。這樣高強的故事設計能力,這樣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服不行!

綜合來說,《權力的遊戲》前幾季,算得上我近年來看過最過癮最有可看性的宏篇好劇了。希望明年最終季的第八季千萬不要爛尾!


非的國


當然好看啊!個人感覺這是目前世界上最良心的一部電視劇了,看了《權遊》幾乎都看不下別的電視劇了!圈哥是一名《權利的遊戲》(以下簡稱權遊)鐵桿粉絲,對《權遊》的一切周邊都很感興趣,從原著《冰與火之歌》(以下簡稱冰火)到各種地圖、徽記、手辦收集了不少,今天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權遊》東西南北四境守護家族的恩怨情仇,尤其是斯塔克家族與蘭尼斯特家族的“交惡”原因,其中很多細節在美劇《權遊》中並未詳細描寫,但是在原著《冰火》中卻描寫的極為詳細,對人物角色的刻畫也比較細緻全面。(注:以下所講訴內容純為“娛樂與討論”,希望其他權迷們不喜勿噴,如有個人看法可以讓咱們評論區友好的熱情起來!嘻嘻!)

血與火的歷史長河

斯塔克家族與蘭尼斯特家族交惡原因:

  1. 當四大王國擁護勞勃為叛軍領袖之時,蘭尼斯特家族並沒有在早期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老奸巨猾的泰溫·蘭尼斯特選擇中立坐山觀虎鬥,似乎對結局另有所圖。當勞勃在渡口河水之戰中打敗了瘋王長子雷加之後,他的生死之交好兄弟艾德已經把軍臨城團團圍住,但是此時瘋王還是拒絕投降,城池一時之間難以被攻下。就在此時泰溫·蘭尼斯特帶領凱巖城大軍也到達軍臨城下並通告國王,他作為當朝的首相是支持瘋王的,當時身為御林七鐵衛之一的詹姆·蘭尼斯特深知他父親的狡詐極力反對放他父親進城。但是瘋王選擇了相信泰溫,於是大開城門放他進來。泰溫這隻老狐狸搶先一步就殺入城池並沒有遵守他對瘋王許下的諾言,此時瘋王勃然大怒宣稱要釋放憤怒的火龍把一切付之一炬,深明大義的詹姆隨即親手廢了瘋王並且自己坐上了鐵王座。此時剛剛殺進來的艾德看到了他身為御林鐵衛竟然背棄了自己的誓言手刃了自己發誓效忠的君主,而且還自己坐在了鐵王座之上。就在那一時間整個場面僵住了,但是慢慢的詹姆表情慢慢轉變站起身來讓了王座並聲稱“自己是在幫勞勃暖暖鐵王座。”蘭尼斯特家族直到戰爭有了明顯轉向的時候才行動、詹姆·蘭尼斯特違背誓言手刃了自己的君王並且坐上了鐵王座短暫時間,這一切都被艾德看在眼內,所以導致了他對蘭尼斯特家族的反感。他也認為瘋王死在自己的刀下或者勞勃的錘下還算正常,但是瘋王死在了自己的護衛手裡著時讓人懷疑詹姆此人的忠誠度(注:但那個時候詹姆不過17歲,還是個孩子,可能考慮的一切有點欠妥)。

王國勢力

2.鷹巢城老公爵瓊恩離世之後,他的兒子體弱多病不過7歲,按理來講這個孩子應該由艾德·斯塔克來領養,但是在皇后的建議下卻把這個小孩交給了西境守護者凱巖城的泰溫蘭尼斯特來領養,在領土上來講艾德屬於北境守護、泰溫屬於西境守護,鷹巢城屬於東境守護,艾德是老公爵瓊恩的義子,他的妻子凱瑟琳又為老瓊恩孩子的姨母,本應親上加親,但是蘭尼斯特領養這名幼子之後就等於王土的四大勢力其中之二都歸了蘭尼斯特家族,所以艾德覺得這其中一定有陰謀才決定隨國王勞勃去王宮調差真相。後續的故事絕對更讓兩大家族之間的恩怨雪上加霜。

北境之王


圈踢動漫



感覺還好,關鍵可以學英文。

這是一部神劇,名字很多,翻譯過來幾個最著名的是《主角必須死——全部家族》、《全家一起死——斯塔克家族》、《糙妹子撩漢全攻略——雪諾、耶哥蕊特》、《從清純小白兔到腹黑女王——三傻》、《從假小子到暗黑殺手——二丫》、《主角的100中死法》……

這部劇簡直就是比慘大賽,紛紛鍾死全家,而且死的方式花樣百出,個個不同,砍頭、吊死、燒死、肢解、謀殺,被金子澆死……反正你能想到的死法,這裡都有,結婚都能整出一個“血色婚禮”,真是夠喜慶了。要是本劇的主角上什麼《中國好聲音》、《世界好聲音》比慘,分分鐘奪冠。

本劇是電視劇中的勞斯萊斯,狗血劇情的超豪華套餐,集謀殺、奪位、權謀、戰爭、愛情、假死、玄幻、神話、成長、殺父、亂倫、復仇、宮鬥、同性戀、姐弟戀、私生子等多種奇葩元素於一身,哈哈多麼像是一部迷惑青少年的三流網文,而且劇情根本就是剪不斷理還亂,觀眾就是欲罷不能!這就是大神馬丁老爺子的功力所在。

自從我看了《權利的遊戲》,整個人畫風都變了,韓劇是什麼鬼?長得帥有用嗎?還不是給編劇寫死了!愛情是什麼鬼,驚天地泣鬼神有用嗎,還不是給編劇寫死了?權利是什麼鬼?啊啊,權利太重要了,沒有你就死定了!

話說這部劇以很黃很暴力馳名全球,我這麼純潔的姑娘是怎麼看下去的呢?遇到不好的畫面該怎麼辦呢?要不要捂住眼睛留條指縫?

前段時間網上找了一個外教,聊了聊,身為美國人竟然沒有看過《權利的遊戲》,非要和我聊《吸血鬼日記》,立刻換人!檢驗師生情的唯一標準就是能不能一起看同一部美劇!

人們說,答案有可能在另一個國度,所以就費盡心機的打開了很多國外網站,一個個帖子看過去,遇到不認識的單詞(一半不認識)就查字典,最後,終於,哈哈,還是沒弄清楚,英語進步不少呢!


燥星兔



該劇以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鉅作《冰與火之歌》七部曲為基礎改編創作。


製作堪稱精良,無論是特效,場景,道具,服裝等,都讓人感覺很用心,人物塑造性格鮮明,情緒飽滿,採用多線敘述,故事各條主線各自發展又相互交集,劇情不落俗套,絕對給人驚喜……



原著的書迷多數對此劇持褒獎態度,HBO出品,值得一看……


資源已經備好,在我個人原創劇評公眾號【天天美劇吧】,關注後,發送片名,即可拿到資源,


天天美劇吧


說實話。。。剛開始我看這部劇目的並不純。。。因為聽說尺度大。。而且有龍有異鬼什麼的,感覺內容很黃很暴力,就想試試看看。結果第一季前面幾集看的我一臉懵逼,感覺一點都不搭邊兒,劇情也挺不懂人物名字也那麼多,確實有些許枯燥。但是這部劇我想告訴你,絕對值得你繼續看!後面的劇情和特效效果簡直太棒了!而且推薦你至少在重頭看一遍,你會發現,當初看不懂的地方居然隱藏了那麼多伏筆!全是暗示,而且,最重點的是,每個人的每句話每個行為基本上都對劇情有推動和暗示的作用!很值得一看!你值得擁有!

歡迎搜索微信公眾號“格魯特兒”,陸續會發一些權遊及漫威的看法~也可私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