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湖北名將有哪些?該如何排名?

歷史知事


近代的湖北可謂名將輩出,在革命戰爭這座大熔爐裡就鍛造出了不少名將,如我們比較熟悉的林總、徐海東、王樹聲、韓先楚、王建安、陳錫聯、黃永勝、陳士渠、陳再道、謝富治、劉震、王近山、王必成、秦基偉、聶鳳智等等都是來自湖北,他們出生入死、身經百戰,都為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下面簡單介紹幾個,排名不分先後。

一、林總,湖北黃岡人,黃埔四期生,1928年在井岡山反圍剿中用兵靈活、指揮有方而得到了軍委的賞識,並晉升為紅四軍戰鬥力最強的28團團長,憑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得以迅速擢升,在擔任紅一軍團總指揮時年僅25歲,其中在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中用兵如神、戰績輝煌。紅軍長征後率領紅一軍團一路擔任開路先鋒,血戰湘江、四渡赤水、戰安順場等一系列戰役中均表現出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而林總的軍事輝煌點就是在解放戰爭了,民主聯軍輕裝挺進東北後可謂沒槍沒彈沒根據地,經過一些列的戰役後,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就扭轉了東北被動的局勢,直到1948年初東野便開始了戰略大反擊,此時國軍已經不是對手了,被林總分割壓縮在了瀋陽、錦州及長春三大城市,只能坐以待斃,蔣委員長派往東北的國軍將領都一一被擊敗,如杜聿明、衛立煌、陳誠、廖耀湘等,當林總率領四野大軍南下後,如秋風掃落葉般席捲半個國家。

二、徐海東,湖北大悟人,青山大學畢業生,貧苦家庭出身完全沒學過軍事,是一位頭腦靈活而且非常善於總結的將領,其軍事指揮才華完全來源於戰場,由於作戰機智勇猛,被人稱為“徐老虎”,連以勇猛著稱的許世友都對其敬畏三分。紅軍時期徐海東所率領的紅25軍可謂征戰無數而鮮有敗績,國民黨的中央軍、閻錫山的晉軍、張學良的部隊、楊虎城的陝軍都敗在其手下,打得敵人聞之喪膽。西安事變時,楊虎城和張學良點名要徐海東鎮守西安南大門,足以奠定徐海東名將的地位,是一位堪當大任的將領,也是一位對革命有大功之人,授銜時被授予大將軍銜,排在了粟裕大將之後,乃實至名歸。

三、韓先楚,湖北紅安人,貧苦家庭出身和老上級徐海東一樣也是個青山大學畢業生,是一位智勇雙全、能征善戰的將領,早年在徐海東、吳煥先等人領導的紅25軍下,從一名普通的士兵逐漸成長為我軍獨當一面的高級將領,一生征戰無數而鮮有敗績,素有“旋風司令”的美譽。韓先楚算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將領,在解放戰爭和半島戰爭中大展軍事才華,從解放戰爭時期的鞍海戰役起便一發不可收拾。新開嶺戰役全殲國民黨精銳部隊“千里駒”25師而威震全軍,奇襲威遠堡更是威震敵膽,力排眾議以木帆船打軍艦並解放了海南島,創下了軍史上的奇蹟;半島戰爭三次戰役率領突破“三八線”攻佔漢城,令敵人為之顫抖。

四、陳錫聯,湖北紅安人,年僅14歲就加入到了工農紅軍,1930年在徐向前指揮的紅一師下參加了四姑墩戰鬥,由於作戰勇猛而又人小鬼大,被戰友稱為“小鋼炮”,也成為了其代名詞。在紅四方面軍時期,陳錫聯在徐向前的領導下參加過不少戰役,如鄂豫皖反圍剿、陝川 反三路圍攻和反六路圍攻等屢建奇功,也成為了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級指揮員。陳錫聯的成名戰就是抗戰時期一手策劃的夜襲陽明堡,一口氣端掉了忻口會戰中日軍的24架戰機,得到了蔣委員長的表彰,這在我軍史上實屬罕見。解放戰爭時期陳錫聯加入到了二野,擔任第三兵團司令員,參加過不少戰役,建國初成立炮兵部隊時,“小鋼炮”被任命為了炮兵司令。


賽門軍略


中國近現代史上湖北名將是最多的一個省份,湖北有中國將軍第一縣,也就是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紅安縣。

在湖北省的這些著名的開國將軍中,還出了一個元帥。

這個開國元帥,就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林彪元帥。

林彪畢業於黃埔軍校,而且他是畢業於黃埔四期。可以說新中國的建立過程中的所有戰爭,林彪都經歷過:土地革命,紅軍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林彪所做的貢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早在井岡山跟隨毛澤東,開展革命根據地的時候,林彪的軍事才能就顯現出來了,中央蘇區領導的四次反圍剿戰爭,可以說林彪立下了赫赫戰功。

紅軍長征的時候,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都有林彪戰鬥過的痕跡。

抗日戰爭時期,林彪帶領八路軍指揮了平型關大捷,贏得了抗戰以來,首次和日軍作戰以來的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林彪的表現,更是光彩耀人。尤其是東北戰場上林彪的勝利,讓蔣介石大跌眼鏡,用蔣介石的話來說,就是林彪這個黃埔軍校畢業的四期生,打敗了整個黃埔軍校畢業的師哥和師弟和老師們。

我想這是對手對林彪最大的褒獎吧。

毛澤東策劃的三大戰役中的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的勝利,都是林彪在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後,湖北省的大將有兩名:徐海東、王樹聲。

授予的開國上將十四名:韓先楚、王平、郭天民、周純全、陳再道、王宏坤、劉震、陳錫聯、陳士榘、王新亭、黃永勝、賀炳炎。謝富治、王建安。

授予的開國中將三十二人:王必成、王近山、王尚榮、田維揚、程世才、成鈞等人。

授予的開國少將一百八十七名:丁先國、萬振西、馬龍、馬忠全、王義勳、王全國、王誠漢、王紹南、王政柱、鄧嶽、鄧少東、石志本等人


史學達人


如果要說近代湖北的名將的話,那簡直是太多了,如果一一細說的話那簡直就是一項大工程,所以就簡要解說,列舉那麼二三個。

李先念

李先念,是湖北黃安人。年幼時,曾跟家鄉的老木匠學習木工手藝。18歲就參加了黃麻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的軍事才能在以後的戰鬥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前後四次組織反“圍剿”鬥爭,為紅軍的戰略轉移打開了道路,並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

在多年的革命鬥爭中,他深刻認識到沒有文化是行不通的,於是在1937年進入到延安的工農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爆發後,積極投身到豫鄂邊區等地的抗日戰鬥,粉碎了多次日軍的掃蕩和國民黨的突襲。李先念憑藉自己二百多次的抗日作戰經驗,剖析羅列了一整套的作戰心得,並憑藉此在侏儒山戰役和之後的一系列戰鬥中殲滅日偽軍四萬多人。

解放戰爭時期,李先念駐守延安,指揮中原戰區各路解放軍,攻克了河南多處城市。又親自率軍投身淮海戰役,殲滅大量敵軍,促進了國家解放的進程。

新中國成立後,李先念又參與荊江防洪工作和城鄉貿易的發展。1983年,當選為國家主席。毛主席曾給予他非常高德評價“李先念是不下馬的將軍”!

王樹聲

王樹聲,是湖北省麻城市人,十大將軍之一。



在上小學時,他的堂兄就認為他以後定不同凡響,就拿出珍藏的許多進步思想的書籍供他閱讀,這正是這樣的童年經歷,使王樹聲在思想上異於同齡人。

1927年秋天,王樹聲便參與組織了暴動,反抗國民黨的壓迫。後來為了保存有生力量,轉而進行遊擊戰鬥。在以後的多次反“圍剿”中,王樹聲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殲滅敵人近萬人。在西征、寧夏戰役、河西走廊的多次戰鬥中屢立奇功。

1944年,王樹聲率領軍隊成立河南軍區,擔任總指揮,負責該地區的作戰部署。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有跟隨劉鄧進駐大別山,釘在了國民黨後背上,殲滅俘獲數萬殘軍。

新中國成立後,王樹聲擔任湖北軍區司令員、軍械部長等職務,並指導制定了多項作戰條令。

杜義德

杜義德,武漢人,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



1928年,杜義德加入共青團,第二年參加紅軍,進行土地革命鬥爭。從班長、排長一步步走到了師部政治委員、司令員的位置。

在抗戰時期,杜義德率領不對活躍外在河北一帶,所進行的遊擊作戰極大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轉而進入解放戰爭,帶部掩護劉鄧野戰軍深入敵後功不可沒,受到二人的一致認可。

1950年,為了粉碎美國在朝鮮半島的企圖,中國人民志願軍遠赴朝鮮參加作戰,杜義德擔任第三兵團政治委員指揮戰鬥。

湖北近代的名將還有王近山、周光坦、塗錫道、劉家祺等等。


摯潷畫畫紅塵


湖北,第一個是林彪元帥,大將徐海東,大將王樹生,上將洪學智,韓先楚,等星光閃爍,再有,國家主席李先念,在這裡,不一一多說了,他們個個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開國元勳,不忘初心,牢記歷史,向老前輩,革命家學習,謝謝


北斗星3557


湖北近代名將首推林彪元帥,然後是徐海東大將,王樹聲大將,李先念(沒有評銜),韓先楚上將.陳錫聯上將,王宏坤上將.陳再道上將.黃永勝上將,王近山中將。


江山歸一統


中共裡的湖北名將,首推林彪,其次李先念(沒有參加評銜),徐海東(大將),王樹聲(大將)。以下就不一一列舉了。


安平144796971


黃安在湖北那裡?


用戶5875618235323


在哪裡抄的隻言片語來網上賣?


鬧市牧牛


近代的時間節點從何時算起?鴉片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