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雪山飛狐》胡斐為什麼喜歡袁紫衣不喜歡程靈素?

西米趣咖


程靈素心思靈巧,極其聰明,又是“毒手藥王”最愛重的嫡傳弟子,既有手段又有本領,在江湖上,身份地位也不低。對於胡斐,更是無怨無悔全身心地深愛,為了他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就這麼個聰慧深情的絕好女子,胡斐卻並不愛她,只是拿她當妹子相待。為什麼呢?我覺得其實主要就是一點原因:程靈素長得並不漂亮。



我一直不怎喜歡袁紫衣這個角色,與程靈素相比,她實在並沒有什麼特異出眾的,也並不曾為胡斐付出多少或做過什麼,最大的優勢就是長得很漂亮。胡斐縱稱得英雄,但並不是聖人,也是個凡夫而已,喜歡美女而不喜歡素女也是正常。


再者程靈素也是太聰明、太懂事了。他對於胡斐,從不發脾氣也從不不會撒嬌做作。總是依著他、順著他、一心只為他著想,最後搭上自己性命也在所不惜。男人看似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女子,但事實上,太懂事的女孩子往往是不會招人疼的。

《倚天屠龍記》中的幾個女子,最最溫柔可人、聽話懂事、不叫人煩心的莫過於小昭,但張無忌選擇和誰成婚時,只在周芷若、趙敏之間徘徊,卻從未想過要娶小昭。小昭也是深愛張無忌的,但她不會作,也不會鬧,所以便也得不到青睞眷顧。說來實在很不公平,但世情就是如此!金庸先生的雖都是武俠小說,但寫情卻寫得深刻而極致,很有現實意義。細讀靜思,莫不如此!


樂河閒娛


與其說胡斐對袁紫衣情根深種,倒不如說是金庸先生把胡斐的愛給了袁紫衣,委屈了程靈素。不知道金庸先生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得不到的愛或者沒結局的愛,才是刻骨銘心的愛。因為這樣的愛情觀和事例,在他作品中可謂隨處可見。


阿青愛上了范蠡,但范蠡卻愛著西施;喬峰深愛著阿朱,但阿朱卻死在了他的掌下;段譽痴迷著王語嫣,但王語嫣最終還是回到了慕容復的身邊;林朝英對王重陽傾慕一生,但王重陽寧願出家也不願與之同穴;程英、陸無雙和郭襄都是一遇楊過誤終生的人,為了楊過終生未嫁,但楊過心裡卻只有一個小龍女;“倚天四美”都愛著張無忌,但張無忌最終都沒選定自己的配偶,他跟趙敏去了蒙古,可心裡卻始終記掛著另外三人;令狐沖和嶽靈珊青梅竹馬,但令狐沖還是失去了她;陳家洛明明愛著香香公主,但為了光復漢人江山,卻忍心將其送給乾隆作交易,最後還為救陳家洛而死……

如此這些,不勝枚舉。更甚者因為得不到的愛,還產生出了不少心生報復的惡人。比如康敏會為了報復喬峰對她的不屑,讓喬峰身敗名裂,悲劇連連;李莫愁為了陸展元,更是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惡魔;成昆竟會因奪愛之恨,誓將明教連根拔起,來報復死去的陽頂天。

得不到的愛,或許才真的是最刻骨銘心的愛。胡斐與袁紫衣的愛情同樣也是如此,他們的愛情,也是註定沒有結局的愛。


袁紫衣自小被她的師傅,一位峨眉派女尼所救,帶往天山,她的師傅不但授以武藝,更是自小便給她落髮,為她取法號“圓性”。因此,袁紫衣她是一個出家人,是個女尼,“紫衣”一名,不過是她後來下山後行走江湖時,所取的一個俗名。本來按照她出家人的這個身份,她應當遵守佛門的戒律清規,不應該愛上胡斐。

但是這並不能怪她,她下山的時候,也才十七歲而已,她更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她遇到胡斐,跟胡斐遇到她,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她知道自己是個出家人,礙於這樣的身份,在對胡斐產生愛意的過程中,免不了產生內心的糾結與痛苦。而胡斐對她,相對則簡單得多。

胡斐被袁紫衣的美貌和聰明機變所吸引,再加上袁紫衣與他志趣相近,性格相似,大家又是孤兒,增添了他對袁紫衣的情感,於是胡斐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她。胡斐是真心實意的愛袁紫衣,為了保護這份愛,縱是程靈素有千般好,他也只是將程靈素當成妹妹來對待,並且與之結拜,定了兄妹名分,斷了彼此的念想,怕的就是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影響到他與袁紫衣的愛。這樣的事情,當年楊過也做過,胡斐對袁紫衣的愛,跟楊過對小龍女一樣,如出一轍。


假如沒有袁紫衣,胡斐一定會跟程靈素在一起,程靈素是真心愛胡斐的,為了胡斐,她甘願為他付出一切,甚至不惜未違背自己的初衷,但是袁紫衣成為她與胡斐結合的一道阻隔,讓她與胡斐間出現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而袁紫衣明知道自己與胡斐不可能的結局,也明知程靈素對胡斐的愛,也不願成全他們,甚至正是她的不斷及時的破壞,才徹底斷了胡斐對程靈素的愛意。胡斐與程靈素兩人單獨相處時,她會神出鬼沒地冒出,怎麼也不會給他們相處的機會,她一直在與她的程家妹子爭胡斐。而且還是在利用胡斐對她的愛,在不斷的傷害程靈素,最終還是三個人都受到了傷害。

她對胡斐的這份愛,造成的影響,不亞於李莫愁等人為愛而產生的報復。因為袁紫衣跟她們其實一個樣,出發點都是為了那份得不到沒結局卻又刻骨銘心的愛情。袁紫衣自己得不到的愛,別人也別想得到,這樣的愛,說是傷害更準確些。無論是袁紫衣還是程靈素,對胡斐來說最終都只是一簾幽夢,一場沒有結局的愛情。



可能正是由於這樣的傷害,也是為了彌補胡斐,金庸先生才給胡斐一個苗若蘭,只是他將胡斐的愛給了袁紫衣,卻已是委屈了程靈素。只能說,金庸先生的這個愛情觀,算是一路走到底了。不過,胡斐雖然重情重義,但卻遠不及他的父親胡一刀那般瀟灑,那般曠世豪情,在羽菱君心裡,他配不上程靈素,讓他在袁紫衣那裡盲目的愛一回,受點教訓也是必須的!


羽菱君


首先更正一下,《雪山飛狐》裡並沒有講胡斐跟袁紫衣和程靈素這二人的感情故事,胡斐喜歡的人是苗人鳳的女兒苗若蘭。只有《飛狐外傳》中,才著重講述了胡斐與袁紫衣、程靈素之間的愛情糾葛。


至於胡斐為什麼喜歡袁紫衣而不喜歡程靈素,可以先從男人的審美來作個分析。

大多數男人都是以貌取人的,胡斐雖為大俠,這一點想必也不例外。
袁紫衣一出場,就勾去了胡斐的魂魄。

正如文中所述,“但見她身穿紫衣,身材苗條”,“一張瓜子臉,雙眉修長,膚色雖然微黑,卻掩不了姿形秀麗,榮光照人”。加上袁紫衣露出精妙的武功,更吊足了胡斐的胃口,讓他想更多地瞭解這個女兒。

而程靈素呢?用胡斐的話來說,除了“一雙眼睛明亮之極”外,“容貌卻是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似的,頭髮也是又黃又稀,雙肩如削,身材瘦小”。這樣的一個女人,就如我們平常在街上看到的尋常女人一般,胡斐自然不會將她太放在心上。

再從性格上來說。


袁紫衣自小在紅花會這個男人堆里長大,生性活潑,敢說敢做,典型的自然熟外向型女生。

這樣的女人,對於男人來說一般是沒有多少抵抗力的,尤其是她這種性格,更加激起了胡斐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少俠內心一種征服欲。

所以,當袁紫衣搶了胡斐的行李、胡斐也騎走了袁紫衣的白馬,二人就這樣你追我趕、你搶我奪。這與其說是一種爭鬥,倒不如說是另一種形式的調情,就像動物世界裡雄豹追逐母豹。就在這樣一種征服與被征服的追逐中,兩人暗生情愫,胡斐那時已不知不覺愛上了袁紫衣。以至於在古廟裡,他看著袁紫衣送的與鳳凰發呆了一個晚上也沒睡著。


而程靈素則不同。

她的性格比較內向、心思細密,說話做事喜歡讓別人去琢磨,無論喜歡一個人還是恨一個人,都不會主動講出來。必須承認,程靈素在善良、聰慧、膽識、計謀乃至俠義上一點也不輸給那個袁紫衣,但這一切都是內在的東西,一時半會根本無法識別。而且,胡斐是練武之人,文化程度應該不高,估計也不會太喜歡那種凡事總叫你猜來猜去的女人。所以說,在這一點上,程靈素永遠都處在袁紫衣的下風。

最後再說一說各自對愛情的態度。

很明顯,袁紫衣是行動派。她即使明知自己不能愛別人(因為她已出家為尼),也照樣會主動向她心儀的男人示好。最典型的莫過於她在還胡斐的行李前,幫人家把衣服、鞋襪等都洗的乾乾淨淨,還幫人家把衣服上的破洞給縫補得整整齊齊,最後還送了胡斐一支玉釵。

而程靈素卻是猶疑派。她用自己的性命來救胡斐,說明她愛胡斐早已勝過愛自己,勝過愛這世上的一切,但從始至終,她都是把這種愛深深埋藏了在柔弱的內心深處。哪怕胡斐把她的後路給堵死,提出和她結拜為兄妹,她也咬著牙答應了,只在心裡暗自流淚。

這樣的女人是偉大的,這樣的女人也是悲劇的。換句話說,即便胡斐沒有遇到袁紫衣,他的感情天平也未必會投向程靈素。胡斐可以感念她的情、感念她的好,但卻很難真正死心塌愛上她。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自我推廣下,扒衣論劍致力於解讀金庸,談論江湖,歡迎關注訂閱。


用戶68177753107


胡斐對袁紫衣一見鍾情,有男女之間相愛的感覺,對程靈素只是師兄妹之情,而且袁紫衣比程靈素長得漂亮。


金庸的《雪山飛狐》中胡斐與袁紫衣的感情挺美好,但是最後兩人沒有在一起也是挺遺憾的。

胡斐見到袁紫衣的第一眼就喜歡上她了,首先她長得很漂亮,氣質獨特,特別是她的那一身打扮,有一種東方美女的古典美。戴著圓圓帽子,帽子周邊有很多好看的花邊,說話或者是來回走動的時候帽子花邊還會動,有一種神仙姐姐般的感覺。

袁紫衣的五官長得特別精緻,臉不是很大,唇紅齒白,皮膚白嫩,有古代富貴人家千金小姐的貴氣,胡斐已經被她深深的吸引了。





胡斐對袁紫衣的感情就是純粹的男女相愛的感覺,沒有理由,沒有原因,也沒有什麼附加條件,就是一見鍾情,怦然心動,好感油然而生。

從胡斐與袁紫衣的言行舉止能看出來,胡斐是發自內心真的喜歡袁紫衣,胡斐每每與袁紫衣說話的時候都有一種鍾情少年害羞的表情。




程靈素長相和氣質都比袁紫衣差了一點,她真心喜歡胡斐,對胡斐也很好,甚至願意為他獻出自己的生命,但是胡斐始終只把她當作師妹,就是因為沒有感覺。




金庸筆下對於胡斐與袁紫衣愛情的描述還是挺貼近現實生活的,因為現實中往往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所以胡斐與袁紫衣雖然兩情相悅,但是最後也沒能在一起,讓人不免惋惜,現在應該還有很多觀眾希望他們在一起。


R娛記


金庸先生已經駕鶴西去,因為他老人家的仙逝,所以金庸系列的武俠小說又被武俠迷們拿出來品評一番。

金庸先生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他筆下這些多江湖俠女,最喜歡的不是黃蓉,不是小龍女,也不是趙敏,而是那個相貌平常的程靈素,跟小編一樣,看過原著,再結合影視劇,你就會莫名心疼這個女子,一個為愛不顧一切,愛的無私的,卻異常自卑的女子。

原著中的程靈素是一個皮膚蠟黃、身材矮小的女子,雖然有十五六歲了,本該是豆蔻年華一樣的年紀,但是看上去卻只有十三四歲,她長得不好看,非常普通,小時候因相貌問題曾被姐姐譏笑,她內心自卑到了極點。

可小編第一次看《雪山飛狐》的時候,是龔慈恩版的,一襲白衣出場,簡直猶如仙女下凡,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簡直就是遺失在人間的天上仙子,那時候程靈素就是我心中女神一般的存在,即便是後來的白娘子,小編都覺得她沒有龔慈恩的程靈素來得仙!

然而對比原著你就知道了,程靈素跟龔慈恩除了一雙靈動的眼睛以外,沒有一絲相似的地方,所以至今小編都搞不清楚,我喜歡的是程靈素還是龔慈恩。

程靈素愛得卑微,源自她不自信的容貌,胡斐也說外貌不代表一切,相信以他的為人,應該不會以貌取人,再說生活中醜女配美男的例子太多了,愛情這種東西,有時候很玄妙,並不一定是美女配美男的組合不是嗎?

程靈素只不過是在胡斐生命裡的一個過客,她在不合時宜的時間遇上了不太對的人,因為胡斐先於她認識了漂亮靈動、武藝高強的袁尼姑,血氣方剛的胡斐在跟袁紫衣相處過程中,先一步把愛情給了別人,所以說程靈素出現的時間是不對的。

再者程靈素太聰明瞭,她的聰明狡黠不輸黃蓉,更是遠超趙敏,胡斐自己都說她聰明才智遠超自己十倍!這樣的女人男人是不敢愛的,沒有勇氣愛,胡斐雖然是大俠,但畢竟還是一個普通男人不是。

男人一般喜歡貌美但是不那麼聰明的女人,程靈素一直把胡斐當個小孩子一樣,從不告訴他為什麼,只要按照她的指示去做就好了,讓一個男人跟著自己的指示團團轉,還不明所以,最後搞定了才給人家講解原因,男人自尊何在呢?

也許是因為程靈素相貌上的缺陷,讓她在才智上找到了自信吧!但即便這樣還是沒有給她表白愛人的勇氣,無論你自卑愛到卑微,還是你自大愛得霸道,無論你把自己從屬於別人,還是凌駕別人之上,最後的結果都不會太好的,不是嗎?

程靈素最後敗在不是自己的容貌上,而是自己的自卑上還有自己對待胡斐的態度上。

男人一般不會喜歡比自己聰明那麼多的女人,而且也不喜歡愛到沒有自我的女人,不是嗎?


好心情丫丫娛樂


金庸筆下的程靈素是一個讓人記憶深刻的姑娘,也是一個讓人心疼的姑娘。她算不上漂亮,身材瘦削,臉色微黃,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極為普通的長相,唯一讓人稱道的是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出奇的發亮,彷彿要洞悉別人的心思。


她從小一直在藥王谷跟隨師父生活,過著波瀾不驚簡簡單單的生活,自胡斐藥王谷尋解藥,不經意走入她的生活後,她對這個外表俊朗、宅心仁厚的小夥子不禁心裡一動,後來又經過幾次特殊的考驗後,她對這個風趣幽默的小夥子更生依戀,芳心暗許於他,她第一次體會到了愛情的滋味。



可惜的是胡大哥只把她當做妹妹看待,愛的卻是另外一個人,袁紫衣,那是個光彩照人、嬌美動人的女子,有些刁蠻任性又不失可愛,聰明機靈,個性竟然和胡斐有幾分相似,一開始她便不停的捉弄胡斐,卻都被胡斐一一化解,像是一對歡喜冤家,作為觀眾我們也能看出來,他倆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我愛你你卻愛著她,愛情這個東西最是複雜。程靈素愛著胡斐,胡斐愛著袁紫衣。胡斐也知道程靈素愛著自己,他也不願意傷害這個惹人憐愛的姑娘,於是提出結拜成兄妹!程靈素只有把這份愛戀深深埋藏心底,默默祝福著胡大哥!只要胡大哥幸福,她自己也幸福,多麼痛苦的領悟!最後她為了救胡大哥,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程靈素這樣的女子,至誠直性,從頭到尾的寂寞,也許她不該來到世間,她這樣的人,極是痴情,愛上一個人,就一生不變,就甘願為他付出一切。胡斐在程靈素死後,內心十分懊悔。

程靈素的一言一語,一顰一笑,當時漫不在意,此刻追憶起來,其中所含的柔情蜜意,才清清楚楚的顯現出來。

程靈素是金庸小說中最悲情最動人最令人惋惜的女子,金庸寫程靈素之死的時候,也用了不少篇幅刻畫兩人的心理活動,讀起來令人肝腸寸斷,相信金庸寫這段時也是飽含熱淚。

每次聽到鳳飛飛唱的《追夢人》的時候,腦海裡閃現的都是白衣飄飄的程靈素,寒風中獨自等待的身影。


一半秋色


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袁紫衣是個渣女綠茶婊,她耽誤了胡斐和程靈素一生的幸福。


首先,袁紫衣貌美,程靈素相貌普通,但是這並不是主要因素。

書中寫袁紫衣身材苗條,一張瓜子臉,雙眉修長,膚色雖然微黑,卻掩不了姿形秀麗,容光照人。看來袁紫衣頗有幾分姿色,能讓胡斐對她念念不忘。

而程靈素呢?金庸寫她的容貌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飯似的,頭髮也是又黃又稀,雙肩如削,身材瘦小,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歲,身形卻如是個十四五歲的幼女。也就是說程靈素是個標準的黃毛丫頭形象,很難引起血氣方剛的胡斐的青睞。所以胡斐對他只有憐惜,沒有男女之愛,一直把她當做妹妹呵護。

但是胡斐性格豪爽,並非好色之人,況且他哪怕得罪袁紫衣,也要殺鳳南天,證明他是個拿得起放得下之人。如果沒有袁紫衣,假以時日,胡斐未必不會愛上膽大心細、機智過人的程靈素。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胡斐早已對袁紫衣心有所屬,而袁紫衣卻不肯明說自己已經出家,等於是玩弄胡斐的感情。

袁紫衣早已出家,並在師父面前發下重誓。她明知自己不能和胡斐雙宿雙飛,卻屢次戲弄胡斐,和他不打不相識。袁紫衣撩男人的段位真的很高,完全不像是一個尼姑。胡斐一個江湖漢子,完全沒接觸過女性,自然被她迷倒了。

比如在河裡,袁紫衣和胡斐打打鬧鬧,完全像是打情罵俏,難道這是出家人該做的嗎?結果撩得胡斐“但見袁紫衣笑靨如花盛放,心中又微微感到一些甜意”。

後來在破廟之中,袁紫衣又同胡斐並肩坐著,“突然間同時轉過頭來,目光相觸,微微一笑,各自把頭轉了開去”。此時袁紫衣哪裡像個出家人,完全是個情竇初開的姑娘。就是這一次對視,讓胡斐完全陷入了袁紫衣的情網。所以當他遇到程靈素時,他已心有所屬,又怎會對程靈素產生感情呢?


在《飛狐外傳》後半部中,金庸雖然多次為袁紫衣辯解,但是依然改不了她是個綠茶婊的本質。而且袁紫衣在北帝廟救下鳳南天,導致鍾阿四一家遭到鳳天南的虐殺。袁紫衣不但不心生愧疚,反而屢次搭救鳳南天,簡直無恥,有悖出家人慈悲為懷的理念。每次看《飛狐外傳》,都要暗罵胡斐瞎了眼,怎麼能看上袁紫衣。

袁紫衣偏偏就吃定了胡斐。她不能嫁人,在胡斐這體驗了一把戀愛的感覺,但這對胡斐和程靈素是不公平的啊。程靈素本就對自己的相貌自卑,見到袁紫衣後,更是自慚形穢,不敢對胡斐表露心跡。程靈素這個黃毛丫頭,怎麼玩得過綠茶婊袁紫衣?



夢露居士


首先說明一點,在金庸的小說中,《雪山飛狐》裡邊沒有袁紫衣和程靈素這兩個人物。雪山飛狐裡的人物是胡斐和苗若蘭。金庸寫的這篇小說是向日本作家芥川之介和電影導演黑澤明的作品《羅生門》致敬的。

這是金庸長篇小說中最短的一篇,它的篇幅大概介於中篇與長篇小說之間。總共只有十五萬字左右,書中的故事也就發生在一天之間。但這一天之中,通過書中人物的回顧,講敘了百年前發生的一樁故事,以及這樁故事對當天事情的影響。由於故事講敘人所處的位置和立場不同,他們對當年故事的敘述各不相同,使得讀者對當年的故事產生撲塑迷離的感覺,這種敘事方式,是對《羅生門》的模仿。但金庸的模仿確實是精彩絕倫的。讀這篇小說最大的感受就是想一口氣讀完,讓人慾罷不能。

《雪山飛狐》這篇小說很奇特。一開始就在書中人物口中出現,並籠罩全書的人物胡斐其實並不是書中的主人公。書中的絕大部分章節講述的都是那個百年前的故事。而胡斐不過是這個故事的尾聲和結局。所以,在《雪山飛狐》中,胡斐的性格是沒有寫的。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過什麼樣的經歷,書中通通沒有交代。因為小說寫的很精彩,人們對這個人物產生了很大的好奇。於是,金庸又應讀者的要求,寫了以胡斐為主人公的另一部小說,這就是《飛狐外傳》。由於兩本書的故事不是同時構思的,所以在情節上雖有聯繫,但也有許多情節上的衝突。他們做為小說,是兩個各自獨立的作品,由於情節有所聯貫,拍電視的時候,編導們把兩部作品的情節揉到一起了。所以,把兩部書的情節搞混,也就很正常了。

《雪山飛狐》中,也有胡斐情感經歷,這就是他與苗若蘭的一見鍾情。《雪山飛狐》中,作者用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沒有給出最後的結局,但在大多數讀者的心裡,胡斐和苗若蘭一定會有個美滿的結局的。

明白了以上情況,先可以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胡斐與袁紫衣與程靈素的情感,最後都是悲劇結局?首先是因為小說結構上的原因。金庸在《雪山飛狐》中創造胡斐這個人物的時候,他是單身漢。所以,在《飛狐外傳》補寫他之前經歷的時候,不可能讓他有婚姻經歷。那樣的話,就與原來的人物故事和經歷發生衝突。所以,這個小說創作過程決定了,《飛狐外傳》中胡斐可以有戀愛的經歷,但不能有完美的結局,不能走向婚姻。

如果一定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題主在問題的描述中,其實已經給出答案了。戀愛中的男女,相貌上的優勢大概是很重要的。袁紫衣雖然皮膚微黑,但長得是很漂亮的,這大概也是遺傳了她母親的基因,她母親是漁女,風吹日曬,黑點是很自然的,而長漂亮,又是她被惡霸鳳天南強姦的原因。程靈素的長相在金庸的小說中是很一般的,並不漂亮,而且書中還明確的說她雖然十五六歲,但長相比實際年齡顯小。這裡的顯小,不是年輕,而有發育不良之意。這樣的長相對比,程靈素當然是比不過袁紫衣的。這是外形上的原因。在有些電視劇中,程靈素的扮演者比袁紫衣還漂亮,那是藝術再創作。這裡主要是針對小說講話。

其次就是性格上。袁紫衣雖然是尼姑,但少女的天性還是比較活潑的,在俗世中,她應該是外向型性格。而程靈素雖然絕頂聰明,但她的性格,是內向的。在戀愛中,外向型的性格,是有主動的優勢的。

在其次程靈素的藥王門,雖然可以治病救人,但也可以施毒傷人。在江湖上的名號,大概更多是靠施毒傷人闖出來的。袁紫衣的功夫雖然厲害,在胡斐這兒,只會產生惺惺相惜的愛慕。但是,程靈素的使毒技巧,在胡斐這兒不會產生特別的親近,而更容易產生畏懼,也是有道理的。

以上分析,大概可以稱為戀愛技術分析。在戀愛中雖然重要,但不是決定因素。更重要的因素還有一個叫做緣分的東西可能更重要,而且緣分這東西,任何技術分析都不起作用。

前邊我們說了金庸的小說架構決定了袁紫衣與程靈素與胡斐的情感都不會有結果。下面再簡單從內容上說一下。

金庸創作《飛狐外傳》這部小說,是為了創造一個真正的俠士形象。這個形象的塑造,金庸借鑑了孟子對男人設立的標準,也就是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除此之外,金庸又增加了自己設立的幾個標準,“不為美色所動,不為哀懇所動,不為面子所動。”金庸自己設立的這三個標準之中,前兩個的實現,都與袁紫衣這個人物相關。

胡斐為了給鍾阿四一家報仇,滿世界追殺惡霸鳳天南。而袁紫衣是鳳天南的女兒。假如她不漂亮,而且與胡斐之間沒有兩情相惜的情感,胡斐不為他的哀懇所動,就沒有分量,俠士精神的體現就不充分了。

胡斐與袁紫衣與程靈素的情感經歷,讓我覺得,金庸似乎表達出一種“初戀都很苦澀”的意味。

在胡斐與袁紫衣,程靈素的關係中,袁紫衣是胡斐的初戀,胡斐是程靈素的初戀。這個故事雖然是愛情悲劇,但是,悲劇的原因,並不是某個人道德上的錯誤造成的。也沒有誰對誰的負心與背叛。當我們去討論原因的時候,審視了他們之間的經歷之後,只能感嘆一句,唉,緣分啊!

胡斐遇到袁紫衣在前,遇到程靈素在後,在遇到程靈素的時候,他已經心有所屬了。雖然他與袁紫衣之間沒有什麼約定,但既然心有所屬,就不能朝三暮四,這恐怕也算是大丈夫的品格吧?如果見一個愛一個,就算不上大丈夫大英雄了。

程靈素愛上胡斐,也不存在任何道德上的問題。像胡斐這樣的英雄俠士,沒有人愛反而就不對了。胡斐知道程靈素的心思,在心有所屬的情況下,與之結成兄妹,並始終保持兄妹之情,也是大丈夫的行為。

看到有評論者把袁紫衣看作是綠茶婊,我覺得,這種評價太不厚道了。袁紫衣雖然是尼姑,可是她也是青春少女,遇到胡斐之時,情不自禁的感情流露是無可非議的。而且她也沒有以胡斐的女朋友自居,也沒有要求胡斐盡男朋友的道德義務。不能那樣評價人家。

在這個故事中,三個人的結局,都是悲劇性的。也正因此,使得胡斐在《雪山飛狐》能得到一個圓滿的正劇的想象。

做為一個讀者,我們不必為書中的主人公做一價值上的評判。問題回答完了,我們一起品味一下關於兩個女人在胡斐心中留下的印象,看看金庸的描寫:

(胡斐)在那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心中思潮起伏,想起了許許多多的事情。程靈素的一言一語,一顰一笑,當時漫不在意,此刻追憶起來,其中所含的柔情蜜意才清清楚楚的顯現出來。

小妹子對情郎——恩情深,

你莫負了妹子——一段情,

你見了她面時——要待她好,

你不見她面時——天天要十七八遍掛在心!

王鐵匠那首情歌,似乎又在耳邊纏繞,“我要待她好,可是……可是……她已經死了。她活的時候,我沒待她好,我天天十七八遍掛在心上的是另一個姑娘。

……

她什麼都料到了,只是,她有一件事沒有料到。胡斐還是沒有遵照她的約法三章,在她危急之際,仍是出手和敵人動武,終致身中劇毒。

又或許,這也是她意料之中。她知道胡斐並沒有愛她,更沒有像自己愛他一樣深切的愛自己,不如就是這樣了結。用情郎身上的毒血,毒死了自己,救了情郎的命。


小說結尾處,是袁紫衣的結局:圓性(袁紫衣)雙手合十,輕唸佛偈雲: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如晨露。

因愛故生憂,因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念畢,圓性便悄然上馬,緩步西去了。


七月流火140400643


本來感情這種事情是說不好的,喜歡就喜歡了,愛就愛了。

如果一定要解釋的話,我覺得這得怪金庸本身就是一個顏控直男。

所以,導致他筆下的男主角,大多也都是顏控,而且還很直男。

比如《書劍恩仇錄》裡,陳家洛不喜歡翠羽黃衫霍青桐,而選擇喜歡妹妹香香公主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香香公主比她姐姐漂亮;二是霍青桐屬於女強人型的,陳家洛覺得自己自愧不如,兩口子相處的時候,不願意被女方壓住一頭。

同樣,郭靖放棄華箏而選擇黃蓉,也未必不是因為黃蓉比華箏要生得好看,以至於尋常女子都看不上的歐陽克,一見黃蓉誤終身,哪怕被黃蓉使計壓廢了腿,都捨不得告訴親爹歐陽鋒真相,生怕親爹一怒之下會殺了黃蓉。

張無忌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趙敏和周芷若的外貌相別很大,估計他就不會選擇這麼困難了。誰叫這兩位都生得一樣傾國傾城呢?

再看早期的《越女劍》更是如此,范蠡喜歡漂亮的西施,而不喜歡鄉下丫頭阿青。

《鹿鼎記》裡韋小寶最喜歡阿珂,也是說阿珂繼承了她媽陳圓圓的美貌,七個老婆中生得最好看。

《天龍八部》裡,段譽萬花叢中過,醜女不沾身。

所以說呢,胡斐喜歡袁紫衣,不喜歡程靈素,是註定了的,誰叫袁紫衣比程靈素生得好看太多,一個美貌無雙,一個瘦小乾癟,心靈美這東西不是不好,但是有時候,還真是沒辦法說。

何況袁紫衣不是一般的漂亮,程靈素除了一雙眼睛,也不是一般的醜。

就象女生經常婉拒男生告白時,會說一句,你是一個好人。

潛臺詞,就是我們不適合,你不是我心目中的帥哥,只是一個醜八怪。

男生婉拒女生告白時,會說一句,我一直都把你當妹妹。

潛臺詞,就是還不是因為你長得不好看。

胡斐既然認程靈素當妹妹,不就已經說明了所有原因嗎?


歪先生看電影


既然題主問到了金庸筆下,那就是要看金庸原著了,而不是影視作品。胡斐為什麼喜歡袁紫衣而不是程靈素呢,我覺得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性格原因,一個是外貌原因。

胡斐在《飛狐外傳》裡,雖然是大俠胡一刀的兒子,但是卻因為父母早亡,沒得到父母什麼好處。胡斐小時候聰明勇敢又講義氣,實在是很不錯的,長大以後依舊是一個熱血少年,但是聰明程度卻沒有增加。而袁紫衣呢,袁紫衣雖然出身挺慘的,小時候卻是有高人收留,本來自小出家,但所作所為絕非一個尼姑所為。看看袁紫衣,僅僅因為趙半山誇讚了胡斐幾句就想跟他一爭高下。袁紫衣應該是一個從小被寵壞的孩子,任性妄為,甚至有點自私。但是這樣的袁紫衣是外向的,熱烈的,可以跟胡斐有著激烈的互動。胡斐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有一個大美女跑來招惹他,肯定會產生異樣的情愫。而且他倆都是比較簡單的,想什麼就做什麼,年輕人需要熱烈的感情,一次次互動產生的碰撞,愛慕之情就互相產生了。

而程靈素就不一樣了,程靈素的聰明程度,可以說是金庸小說裡最頂尖的存在,她的聰明不像趙敏、黃蓉那樣光彩照人,一看就讓人讚歎這是個聰明女子。她的聰明是深思熟慮,環環相扣的,每一步都有算計,每一次都有計劃,而且她可以很快的看透人心。這樣的女子,又是用毒高手,胡斐這樣的熱血少年一開始畏懼的,保持距離的,這種印象很難磨滅的。

第二點胡斐喜歡袁紫衣那就是相貌了,程靈素是金庸筆下少有的相貌平平的女孩子,而袁紫衣是一如既往的大美女。但是我覺得即使程靈素很漂亮,那種外表柔弱內心聰明細緻的女人,依著胡斐的性子,也很難對她產生男女之情。胡斐是個大男人,大男人會喜歡溫柔體貼無主見的女人,也會喜歡跟自己旗鼓相當平分秋色的女人,但絕不會喜歡一個讓自己感到畏懼的女人。

如果看過黎明、李嘉欣、張敏那一版《飛狐外傳》電影,你就會覺得胡斐憑啥不喜歡程靈素啊?在裡面,程靈素是李嘉欣飾演,跟張敏演的袁紫衣外貌是旗鼓相當,都十分明豔動人。但是兩人性格似乎掉了個個,這裡的程靈素十分漂亮,但是任性妄為又小氣,好似胸大無腦,而袁紫衣反而比較深沉。看了這個電影,會覺得胡斐不喜歡程靈素沒天理啊。來感受一下兩大美女的巔峰顏值。


這裡的程靈素,又萌又靚又愛吃醋,沒有那麼多心思計謀,深愛著胡斐,跟胡斐的活潑跳脫正好相對。我覺得胡斐應該喜歡她的,不過為了忠於原著,裡面胡斐還是喜歡袁紫衣。

亦或有人看電視劇《雪山飛狐》,龔慈恩的程靈素比劇中的袁紫衣,無論外貌還是內在都要出彩很多。這時候也會產生疑惑,這麼好的程靈素,胡斐怎麼就不喜歡呢?但是看了原著,就會覺得,難怪胡斐不喜歡程靈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